編者按:9月11日至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在此期間,由Cheyun.com和中機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于9月12日至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中心三樓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新勢能”為主題,邀請重量級專家和企業大咖參會。“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的生存之道”、“智能充電大電路”、“新能源的氫化趨勢”等話題將分三場討論,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在新生態下的未來發展。圓桌討論:氫能源汽車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主持人:清華大學能源轉型與社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嘉賓:中國能源上海氫能研究院院長、中國氫能科技CEO。范秦白洋子江汽車集團總工程師雷洪鈞·萊比是這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董事長。陳茂華國能聯盛新能源董事長助理黃發和氫能華南區副總經理王玉烈。
主持人何繼江:受大會委托,他主持了氫能汽車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的討論。先問問黃老師,你對剛才幾位專家的觀點有什么不認同的地方,有什么新的看法?黃發:因為是圓桌會議,我就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觀點,下面我們做一個燃料電池市場運營的投資環節。我們公司國能聯盛新能源公司也被認為是珠三角公司第一批氫能項目。我們從氫能產業的市場終端做起,從汽車做起。燃料電池商用車如何推向市場,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太貴了,包括幾百萬的公交車,一百多萬的物流車。如何推廣?一開始我們把車買下來,租出去,讓市場逐漸了解這個產品,使用它,甚至到了以后的某一批。后來發現車造出來了,但是沒有加氫站,造不出來。后來沒辦法,就開始做加氫站。有幾個加氫站,可以形成一定的網絡供客戶使用。發現氫氣太貴,無法儲存,廣東尤其是佛山的氫源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把氫氣運到江門、東莞、廣州、珠海,成本很高,我們又在做氫氣。本來我們只是做市場終端,后來整個閉環都做了。今天的話題是,氫能汽車是下一個風口嗎?我們一直做到現在,從最初的感覺只有珠三角和長三角在做。現在全國熱度很高,2018年是第一年。2019年,我們預計會有很好的提升空間。我們對這個事情的考慮,目前市場上包括各種宣傳或者推廣。從最初的掃盲階段大家以為氫燃料電池是內燃,到現在大家都明白屬于電動技術路徑,我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從商用車開始,讓大家對氫燃料電池的安全性或者應用場景有了更好的了解。以佛山為例,我們參考了之前純電動汽車實現輕量化的方案。近兩年有輕型氫能源電池公交車替代計劃,包括氫燃料物流車的計劃。基于我們的基礎設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網絡。目前,我們在佛山的水、陸、空軌道都將涉及氫燃料,包括公交車、物流車、sanitati……應用場景中的車輛甚至叉車。我們也在做空軌,包括機場。軌道我們目前有一條氫有軌電車線,下個月正式上線。我們做了這么多,可能只是一個示范,也可以小范圍的做,但是我們非常看好整個市場前景,企業參與的比例非常大,而我們做的時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通過市場運作機制進行補貼。王如烈:我接觸氫能和汽車行業才幾個月,對各方面都沒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抱著學習的態度,我來默默聆聽。我說一下我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明日企業的觀點。氫動力汽車會成為風口嗎?各種媒體關于這個話題的文章很多,我也很贊同。氫能汽車將成為下一個出路。即使未來氫汽車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只在一些合適的場合使用,即使只占10%,氫汽車也會有3000萬輛。這個市場是巨大的。風口的表達很生動,我很喜歡。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句話背后還有一點。如果你做一個小翅膀,你可以飛得更好。風口附近的時間、位置、姿勢不對,風可能就起不來了。幸運豬會飛,不會在空中長翅膀。會發生什么大家都清楚。氫能在中國的發展如何?對比國外企業,或者評價用戶是否滿意。日本的R&D一開始就在工廠實施,R&D和工業化無縫對接。我們R&D在學校研究所研究樣品,工業量產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企業也遇到這方面的困難,也在解決。日本公布了產品參數等承諾,得到的數據相對保守可靠。我們很多企業在承諾數據的時候,對于每千瓦或者每幾萬小時的數據都有些擔心。在R&D使用技術和儲備技術方面,我們和日本還有一些差距。
明天氫能華南區副總經理王如烈,主持人何繼江:下面的朋友也可以在臺上向大家提問,或者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機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提問:剛才在臺上聽專家領導交流。我叫汪盛,我說過我是一名行業觀察家。我發現氫能有一個問題,就是安全性。我個人的看法是,氫能是個好東西,而且按照氫能的說法,可能存在無法解決的安全死結。因為氫處于原始循環的最前沿,尤其是最輕、無色、無味、易燃、易爆、危險的化學物質,我在網上看了很多專家的文章說,在空曠的空間,氫很快就逃逸了。所以氫能安全的觀點是不成立的。剛才專家在臺上展示了氫氣的應用場景。轎車、公交車、物流車都是封閉空間。剛才雷博士的一張照片,氫氣瓶或者燃料電池和連接管都在下面,也就是說如果車輛全生命周期顛簸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周圍,不管是氫氣瓶的接口還是燃料電池的接口,只要有氫氣泄漏,儲氫安全嗎?氫氣是否安全并不取決于高邊際或低邊際。如果氫氣泄漏,氫氣燃燒爆炸的能量需求很小,只有天然氣的3.4%,只有柴油和汽油的4%-5%,非常小。現在網上說上海把天然氣和氫氣混在一起,非常危險。如果天然氣、氫氣、柴油的加油站有氫氣泄漏,柴油可以聞到,注意煙火。不知道是不是氫氣泄漏,所以很容易爆炸。我的結論是,氫燃料電池車不是風口,是坑,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帶進坑里了。主持人何繼江:我們這五位嘉賓應該是工作經驗最長的范老師。下面請范老師回應一下。范:第一,剛才說的氫氣和天然氣的混合是美國人做的……氣體技術研究所1972年的,而且加20%氫氣沒問題。第二,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的氫燃料是汽油的三倍能量,但是同胞們,氫比較輕,汽油的重量是汽油的三倍,體積只有0.1%,很難帶走。氫氣容易爆炸,密封系統。昨天有同事問我,美國有多少車?我國的汽車數量是美國的幾倍。燃料車和氫燃料車放在一起放在車庫里。如果氫氣泄漏,不知道第二天燃油車什么時候著火。爆炸了怎么辦?如果氫氣泄漏,不用擔心。我們有技術和氫氣消除器,所以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中能上海氫能研究院院長、中氫科技CEO范先生此前表示,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能量轉換系統,不是電池,不是儲能,而是能量轉換。我也做過鋰電池,是電能儲存系統,所以你剛才說是不是在風口上?要看場景在哪里。剛才,雷先生是對的。比如美國車比較大,電動車在美國已經下架了。沒人買。我們開車出去的時候,還剩多少電?這次我會充100%,但下次可能不會充100%。所以不能說一個好一個壞,是相輔相成的。問:我們應該充分討論國內產業政策,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想問問在座的各位,甚至是臺上的專家,全球安保行業的專家,如果一輛大巴拉一車炸藥,是否應該嚴格武裝運送?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公交車內有氫氣泄漏,且氫氣與空氣混合,比如輕軌泄漏氫氣,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一旦車門關閉,就是一個炸藥庫。雷洪鈞:氫是危險的,氫燃料公交車是安全的。問題:我純粹是一個體驗者,一個觀察者。我姓李,網名是“鋰電池”。我以前沒有聽過專家們的演講。我現在提三個問題:第一,據說氫動力是零排放。個人認為雖然在使用過程中接近零排放,但不是零消耗,而是耗氧。如果城鄉結合部大片森林面積的話耗氧量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市耗氧量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第二,作為國家戰略,前段時間已經明確了純電動是主攻方向,新能源主要用在大型車上。請問各位專家,在應用場景方面,比如軍事方面,比如未來的坦克,大型戰艦,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對爆炸能量的需求很高。這是氫能應用的一個重要場景嗎?軍事特殊應用。雷洪鈞:首先,謝謝你。我也有這個問題,就是耗氧量的問題。后來朋友告訴我,那種氧氣可以忽略不計。氫和氧結合,氧可以忽略。范:汽油燃燒時也需要氧氣,汽油分子比氫分子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不能因為一個問題就說安全問題扼殺了一項技術。氮能量儲存,美國有些地方很干燥,有些地方很潮濕,這本身就是能量。干燥的空氣送到潮濕的空氣中,吸收這個東西就會產生能量。要考慮成本,壽命,產業鏈。黃發:為什么我們要加快氫能的發展,或者加大對市場的投入?就像我們做設施建設的時候,有幾個評價,安全評價,環境評價,移交評價。為什么要先做好這些,再把事情付諸實踐呢?因為氫能產業鏈很長,如果不在市場端使用,是推不到中上游的。現在很多朋友問純電和純氫怎么PK。應用場景是如何考慮的?長期共存,根據應用場景要求,未來時間是很好的補充。以物理為例。在城市配送方面,電動車也做得很……ll,可能只在于充電時間或者續航里程。對于一些用戶來說,痛點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在城際交通、重型卡車甚至我們未來要開發的一些應用中,在城際交通中,氫燃料電池的優勢尤為突出。
國能聯盛新能源董事長助理黃發,今年純電退下來后,氫能十項上來了,大家都搶著做氫能。首先,氫能、純電、氫燃料并存,要根據應用需求做好開發和推廣。氫燃料的優勢,我們還是需要找一個更好的機會或者更好的平臺去了解,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為什么商用汽車是推動我國氫能源產業的第一個突破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了解或者有一個了解安全性的過程。一開始我們也是一個公交運營,包括數據采集。對于整個環節的技術和功能分析,對于安全性,如果就市場產品而言,客車是要求最高的。畢竟是普通人出行的重要工具。就目前推廣的應用場景來看,氫氣被認為是非常好的能源替代品。剛才雷總說我很贊同他。能源會有它的危險,但是如何使它安全是我們這里的許多朋友需要做的。范:關于臭氧層,加州大學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就是在2001年,氫氣釋放出來以后,會跑到臭氧層上。氫氣、空氣、氧氣本來很穩定,但是到了臭氧,遇到臭氧就會發生反應,氫氣泄漏嚴重,臭氧層被破壞。這篇文章發表后,我們能不能發展氫能,還有待確定。關鍵是氫能不能跑到臭氧。因為我們有閃電,閃電和氧氣反應,不會跑到云端。就像氫氣球一樣,飛不遠。問:我來自日本。我姓周。我一直有個問題。現在業內大家已經達成共識,氫燃料電池用于卡車,是比較合適的車型。乘用車在國內可能相對滯后,因為價格比較高。城市公交和公交車方面,國內推廣傳統的純電動公交車,電池50萬公里。一般公交車大概8到10年,電池50萬公里,五六年就報廢了。這時候就需要更換電池了,經濟性也是需要考慮的。編者按:9月11日至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在此期間,由Cheyun.com和中機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于9月12日至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中心三樓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新勢能”為主題,邀請重量級專家和企業大咖參會。“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的生存之道”、“智能充電大電路”、“新能源的氫化趨勢”等話題將分三場討論,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在新生態下的未來發展。圓桌討論:氫能源汽車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主持人:清華大學能源轉型與社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嘉賓:中國能源上海氫能研究院院長、中國氫能科技CEO。范秦白洋子江汽車集團總工程師雷洪鈞·萊比是這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董事長。陳茂華國能聯盛新能源董事長助理黃發和氫能華南區副總經理王玉烈。
< img alt = "比亞迪、發現、北京、東風……,日產"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4002507982386/1 . jpg "/>
主持人何繼江:受大會委托,他主持了氫能汽車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的討論。先問問黃老師,你對剛才幾位專家的觀點有什么不認同的地方,有什么新的看法?黃發:因為是圓桌會議,我就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觀點,下面我們做一個燃料電池市場運營的投資環節。我們公司國能聯盛新能源公司也被認為是珠三角公司第一批氫能項目。我們從氫能產業的市場終端做起,從汽車做起。燃料電池商用車如何推向市場,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太貴了,包括幾百萬的公交車,一百多萬的物流車。如何推廣?一開始我們把車買下來,租出去,讓市場逐漸了解這個產品,使用它,甚至到了以后的某一批。后來發現車造出來了,但是沒有加氫站,造不出來。后來沒辦法,就開始做加氫站。有幾個加氫站,可以形成一定的網絡供客戶使用。發現氫氣太貴,無法儲存,廣東尤其是佛山的氫源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把氫氣運到江門、東莞、廣州、珠海,成本很高,我們又在做氫氣。本來我們只是做市場終端,后來整個閉環都做了。今天的話題是,氫能汽車是下一個風口嗎?我們一直做到現在,從最初的感覺只有珠三角和長三角在做。現在全國熱度很高,2018年是第一年。2019年,我們預計會有很好的提升空間。我們對這個事情的考慮,目前市場上包括各種宣傳或者推廣。從最初的掃盲階段大家以為氫燃料電池是內燃,到現在大家都明白屬于電動技術路徑,我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從商用車開始,讓大家對氫燃料電池的安全性或者應用場景有了更好的了解。以佛山為例,我們參考了之前純電動汽車實現輕量化的方案。近兩年有輕型氫能源電池公交車替代計劃,包括氫燃料物流車的計劃。基于我們的基礎設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網絡。目前我們在佛山的水、陸、空軌道都會涉及到氫燃料,包括應用場景中的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甚至叉車。我們也在做空軌,包括機場。軌道我們目前有一條氫有軌電車線,下個月正式上線。我們做了這么多,可能只是一個示范,也可以小范圍的做,但是我們非常看好整個市場前景,企業參與的比例非常大,而我們做的時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通過市場運作機制進行補貼。王如烈:我接觸氫能和汽車行業才幾個月,對各方面都沒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抱著學習的態度,我來默默聆聽。我說一下我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明日企業的觀點。氫動力汽車會成為風口嗎?各種媒體關于這個話題的文章很多,我也很贊同。氫能汽車將成為下一個出路。即使未來氫汽車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只在一些合適的場合使用,即使只占10%,氫汽車也會有3000萬輛。這個市場是巨大的。風口的表達很生動,我很喜歡。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句話背后還有一點。如果你做一個小翅膀,你可以飛得更好。風口附近的時間、位置、姿勢不對,風可能就起不來了。幸運豬會飛,不會在空中長翅膀。會發生什么大家都清楚。氫能在中國的發展如何?對比國外企業,或者評價用戶是否滿意。日本的R&D一開始就在工廠實施,R&D和工業化無縫對接。我們的……d在學校研究所研究樣品,工業量產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企業也遇到這方面的困難,也在解決。日本公布了產品參數等承諾,得到的數據相對保守可靠。我們很多企業在承諾數據的時候,對于每千瓦或者每幾萬小時的數據都有些擔心。在R&D使用技術和儲備技術方面,我們和日本還有一些差距。
明天氫能華南區副總經理王如烈,主持人何繼江:下面的朋友也可以在臺上向大家提問,或者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機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提問:剛才在臺上聽專家領導交流。我叫汪盛,我說過我是一名行業觀察家。我發現氫能有一個問題,就是安全性。我個人的看法是,氫能是個好東西,而且按照氫能的說法,可能存在無法解決的安全死結。因為氫處于原始循環的最前沿,尤其是最輕、無色、無味、易燃、易爆、危險的化學物質,我在網上看了很多專家的文章說,在空曠的空間,氫很快就逃逸了。所以氫能安全的觀點是不成立的。剛才專家在臺上展示了氫氣的應用場景。轎車、公交車、物流車都是封閉空間。剛才雷博士的一張照片,氫氣瓶或者燃料電池和連接管都在下面,也就是說如果車輛全生命周期顛簸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周圍,不管是氫氣瓶的接口還是燃料電池的接口,只要有氫氣泄漏,儲氫安全嗎?氫氣是否安全并不取決于高邊際或低邊際。如果氫氣泄漏,氫氣燃燒爆炸的能量需求很小,只有天然氣的3.4%,只有柴油和汽油的4%-5%,非常小。現在網上說上海把天然氣和氫氣混在一起,非常危險。如果天然氣、氫氣、柴油的加油站有氫氣泄漏,柴油可以聞到,注意煙火。不知道是不是氫氣泄漏,所以很容易爆炸。我的結論是,氫燃料電池車不是風口,是坑,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帶進坑里了。主持人何繼江:我們這五位嘉賓應該是工作經驗最長的范老師。下面請范老師回應一下。范:第一,剛才說的氫氣和天然氣的混合是美國氣體技術研究所在1972年做的,加20%的氫氣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的氫燃料是汽油的三倍能量,但是同胞們,氫比較輕,汽油的重量是汽油的三倍,體積只有0.1%,很難帶走。氫氣容易爆炸,密封系統。昨天有同事問我,美國有多少車?我國的汽車數量是美國的幾倍。燃料車和氫燃料車放在一起放在車庫里。如果氫氣泄漏,不知道第二天燃油車什么時候著火。爆炸了怎么辦?如果氫氣泄漏,不用擔心。我們有技術和氫氣消除器,所以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中能上海氫能研究院院長、中氫科技CEO范先生此前表示,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能量轉換系統,不是電池,不是儲能,而是能量轉換。我也做過鋰電池,是電能儲存系統,所以你剛才說是不是在風口上?要看場景在哪里。剛才,雷先生是對的。比如美國車比較大,電動車在美國已經下架了。沒人買。我們開車出去的時候,還剩多少電?這次我會充100%,但下次可能不會充100%。所以不能說一個好一個壞,是相輔相成的。問:我們應該充分討論國內產業政策,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我想問在座的各位,甚至是臺上的專家,全球安保行業的專家,如果一輛大巴拉著一車炸藥,是否應該嚴格武裝運送?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公交車內有氫氣泄漏,且氫氣與空氣混合,比如輕軌泄漏氫氣,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一旦車門關閉,就是一個炸藥庫。雷洪鈞:氫是危險的,氫燃料公交車是安全的。問題:我純粹是一個體驗者,一個觀察者。我姓李,網名是“鋰電池”。我以前沒有聽過專家們的演講。我現在提三個問題:第一,據說氫動力是零排放。個人認為雖然在使用過程中接近零排放,但不是零消耗,而是耗氧。如果城鄉結合部大片森林面積的話耗氧量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市耗氧量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第二,作為國家戰略,前段時間已經明確了純電動是主攻方向,新能源主要用在大型車上。請問各位專家,在應用場景方面,比如軍事方面,比如未來的坦克,大型戰艦,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對爆炸能量的需求很高。這是氫能應用的一個重要場景嗎?軍事特殊應用。雷洪鈞:首先,謝謝你。我也有這個問題,就是耗氧量的問題。后來朋友告訴我,那種氧氣可以忽略不計。氫和氧結合,氧可以忽略。范:汽油燃燒時也需要氧氣,汽油分子比氫分子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不能因為一個問題就說安全問題扼殺了一項技術。氮能量儲存,美國有些地方很干燥,有些地方很潮濕,這本身就是能量。干燥的空氣送到潮濕的空氣中,吸收這個東西就會產生能量。要考慮成本,壽命,產業鏈。黃發:為什么我們要加快氫能的發展,或者加大對市場的投入?就像我們做設施建設的時候,有幾個評價,安全評價,環境評價,移交評價。為什么要先做好這些,再把事情付諸實踐呢?因為氫能產業鏈很長,如果不在市場端使用,是推不到中上游的。現在很多朋友問純電和純氫怎么PK。應用場景是如何考慮的?長期共存,根據應用場景要求,未來時間是很好的補充。以物理為例。在城市分布上,電動車也做得很好,可能只是在于充電時間或者續航里程。對于一些用戶來說,痛點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在城際交通、重型卡車甚至我們未來要開發的一些應用中,在城際交通中,氫燃料電池的優勢尤為突出。
國能聯盛新能源董事長助理黃發,今年純電退下來后,氫能十項上來了,大家都搶著做氫能。首先,氫能、純電、氫燃料并存,要根據應用需求做好開發和推廣。氫燃料的優勢,我們還是需要找一個更好的機會或者更好的平臺去了解,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為什么商用汽車是推動我國氫能源產業的第一個突破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了解或者有一個了解安全性的過程。一開始我們也是一個公交運營,包括數據采集。對于整個環節的技術和功能分析,對于安全性,如果就市場產品而言,客車是要求最高的。畢竟是普通人出行的重要工具。就目前推廣的應用場景來看,氫氣被認為是非常好的能源替代品。剛才雷總說我很贊同他。能源會有它的危險,但是如何使它安全是我們這里的許多朋友需要做的。范:關于臭氧層,美國加州大學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就是在2001年,氫氣釋放后,它……會跑到臭氧層。氫氣、空氣、氧氣本來很穩定,但是到了臭氧,遇到臭氧就會發生反應,氫氣泄漏嚴重,臭氧層被破壞。這篇文章發表后,我們能不能發展氫能,還有待確定。關鍵是氫能不能跑到臭氧。因為我們有閃電,閃電和氧氣反應,不會跑到云端。就像氫氣球一樣,飛不遠。問:我來自日本。我姓周。我一直有個問題。現在業內大家已經達成共識,氫燃料電池用于卡車,是比較合適的車型。乘用車在國內可能相對滯后,因為價格比較高。城市公交和公交車方面,國內推廣傳統的純電動公交車,電池50萬公里。一般公交車大概8到10年,電池50萬公里,五六年就報廢了。這時候就需要更換電池了,經濟性也是需要考慮的。未來氫燃料公交車行業是共存還是被氫燃料完全取代?黃發:我們公司一直在做這個課題,特別是以乘用車為例。目前可以收集市場上幾種樁及其使用壽命。剛才雷總也說了,如果8年質保期正常的話,我們現在用的一些樁會換成兩個甚至三個。目前相比于純電池的更換,電堆更有優勢,因為如果能保證氫氣的質量,電堆還可以再次循環使用,這是我們自己做了有效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而且,如果使用公交車,尤其是長途公交車,基礎設施(加氫站)、城網、高速公路都能夠滿足的話,充氫、加氫的速度和加油是一樣的。尤其是以后如果一些增壓標準能更開放,那就比加油還快。畢竟是長途運輸,無論客運還是物流,使用新型燃料電池產品都特別有優勢。雷洪鈞:我有一個難題。現在我不敢定義城市公交。有高鐵的時候長途多少錢?長途汽車定位在500公里似乎不太合理。目前長途汽車基本都在走下坡路,所以我不敢定義什么是長途汽車。
長江汽車集團總工程師雷洪鈞,我估計長途汽車可能性不大。從廣州跑300公里到深圳,以后還會不會有長途汽車,我不敢說。原來長沙、湖南、武漢、河南都有公交車。客車行業,尤其是長途客車,可能無法生存,不允許生產。問題:各位專家您好,我來自北京能源集團,我們有很多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燃氣發電。最近想投資布局一些氫能當量,包括自主開發或者與行業上下游企業合作。懇請何教授或其他專家給我們一些投資建議。陳茂華:中國現在不缺電力和能源。我們有很多剩余能源,包括水電和風力。如何利用豐富的能源是一個好話題。利用豐富的能源生產氫氣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清潔的氫源。所以京能集團能不能在這方面發展,在歐洲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通過光伏和電解水產生氫氣的水電解具有許多應用。所以這方面可以考慮。解決了氫源問題后,普通人用氫會很便宜,發現比燃料還便宜,自然會買車。加上電費成本后,行業會健康發展。我認為電費還有70%的下調空間。以前我們以為節能燈,一開始LED燈比節能燈貴7倍。現在LED燈的成本是節能燈成本的40%。隨著增長,整個行業的材料技術和技術科學都將朝著那個方向發展,這將大大降低成本。中國還是擅長計算成本的,所以后續c……ts會下降很多。
萊比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陳茂華問道:如何監管氫能的安全?誰來監督?可以監管嗎?監督好不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陳茂華:每個行業都有標準。氫能的安全管理,國家肯定會制定標準。只要我們在這個標準下執行,就安全了。黃發:氫氣目前還是一種危險氣體,國家已經制定了標準。如果轉為能源,也有能源監管的標準。這個事情大家都考慮過了,國家考慮的更全面,所以我們多了解一下這個事情更合適。范:我們公司在北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用氫氣用了八個月,所有東西都有記錄,進行安檢。國家標準嚴格,安全可靠。請放心。問題:我是東風日產技術中心的,負責東風日產乘用車的研發。因為氫動力汽車正在興起,現在很多乘用車都在做氫動力電池的儲存工作,我也在做相關的研究工作。乘用車公司做氫燃料電池可能有點早。其實他們如果只是想做終端,就應該開始擔心上游的事情了。在雞出來之前,擔心雞蛋可能有點太早了。但乘用車企業錯過了風口,錯過了進入市場的黃金時間,為時已晚。那么如何看待我國燃料電池價格的下降趨勢,也就是時間點?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何時崛起?雷洪鈞:我對東風的領導很熟悉。至少十年內不要考慮燃料電池在乘用車上的規模推廣。R&D還行,不做營銷。時間在十年之內。暫時不去想。商用車也差不多。客車是老百姓出錢,安全解決不了。怎么解決呢?沒人買。商用車有路,乘用車沒有路,普通人轉不過彎。主持人何繼江:燃料電池技術的有效時間,比如北京的污染空氣可能會對壽命產生影響,花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幾位專家能否對燃料電池壽命影響較大的因素做一些技術分析和預測?雷洪鈞:雖然今天的燃料電池核心材料據說在八年內就會報廢,但事實上,它們將在九年內報廢。報廢的國家有補貼,但是第二年第三年肯定沒有補貼。公交公司自己買單,公交公司不愿意。但是讓我提個建議。比亞迪搞燃料電池是做什么的?比亞迪換了十年電池,然后比亞迪就做了。過了兩年,電池就不行了,就換了。主持人何繼江:想法不錯,但是要花錢。出租車司機說,比亞迪確實兩年換一次電池,花了不少錢。雷洪鈞:這個錢是比亞迪自己出的。主持人何繼江:產業鏈要承擔這個成本。范白勤:我從事天然氣行業。我已經儲氣20多年了。我得讓它脫敏。如果這個產品對什么都敏感,只有把下面的用戶當傻子,才能賣出去。包括振膜現在都是國外買的,國產化也是個問題。剛才雷老師說10年就報廢了,我10年就提前退休。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希望是10年。只要看三年,要么成功,要么死在市場上。燃料電池都這樣幾十年了,上上下下,就看三年,不看10年。車企是用戶,不是氫能。能源公司起來了,氫能才能發展起來。主持人何繼江:每位嘉賓用簡短的語言總結了自己的觀點。王如烈:氫能需要大力發展。我們公司的成本每年下降20%。三年內,成本將與市場接軌。壽命,空氣,花粉問題,基本上可以通過物理揮發和過濾器,還有膜電極和材料來解決,我們都在做改進。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所以氫能源汽車還是會在一些場合使用。蒲……電力為主,我同意。畢竟氫發電是分布式的,肯定不如電發電規模大,性價比高。如果說城軌或者非接觸充電,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或者說看科幻電影,純電力的問題就解決了。黃發:我們以前只把氫作為一個概念,但是現在我們把氫能作為一個概念。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場能源革命,也是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前氫能產業的推行,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其實與我們政府和市場對技術和應用的認可有關。我相信在廣州及周邊城市,未來氫能行業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我們的圈子,一起把這個行業做大做強。陳茂華:中國將在2050年退出所有燃油汽車。我相信氫能源汽車肯定不會取代電瓶車,只會是一種補充和輔助。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肯定有另一種存在方式。如果有一天沒有電,社會就會停止。所以氫電池和鋰電池會同時存在。氫電池比國外落后不了多少年,所以這是一個機會,一起開始做好這個行業。也許我們在技術和成本上有很多困難,但方法肯定更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國家給你補貼,你肯定會發現一些問題,所以未來發展空間很大。雷洪鈞:氫能已經到了風口,但如果你是頭豬,你就不會飛。另外,我建議剛才的提問者還是投資市場,不要投資材料。國家補貼肯定是為了補充產品,刺激科研。因為你不是學校,你投資我保證你賺錢。范:首先,鋰電池和燃料電池并不沖突。第二,三年之內,所有人都會知道。第三,大家要有信心。為什么我在美國生活了28年后回來和你一起工作?我很有信心。謝謝大家。主持人何繼江:8月份我在瑞典訪問了很久。最大的能源公司以前是做水電的,在很多城市都有巨幅廣告。廣告牌上寫著化石能源將在一代人的時間內被淘汰。作為一個能源公司,我們有這樣的勇氣和戰略思維,我們非常佩服。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是為了實現交通車輛的零碳化和零排放。我支持所有有助于實現零排放的技術路線。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在考慮氫燃料電池汽車能賺錢的時候,要考慮到生產、制造、消費的各個環節,要盡可能的減少污染和排放。祝你一切順利。主持人何繼江:請大家合影。謝謝你。未來氫燃料公交車行業是共存還是被氫燃料完全取代?黃發:我們公司一直在做這個課題,特別是以乘用車為例。目前可以收集市場上幾種樁及其使用壽命。剛才雷總也說了,如果8年質保期正常的話,我們現在用的一些樁會換成兩個甚至三個。目前相比于純電池的更換,電堆更有優勢,因為如果能保證氫氣的質量,電堆還可以再次循環使用,這是我們自己做了有效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而且,如果使用公交車,尤其是長途公交車,基礎設施(加氫站)、城網、高速公路都能夠滿足的話,充氫、加氫的速度和加油是一樣的。尤其是以后如果一些增壓標準能更開放,那就比加油還快。畢竟是長途運輸,無論客運還是物流,使用新型燃料電池產品都特別有優勢。雷洪鈞:我有一個難題。現在我不敢定義城市公交。有高鐵的時候長途多少錢?長途汽車定位在500公里似乎不太合理。目前長途汽車基本都在走下坡路,所以我不敢定義什么是長途汽車。
< img alt = "比亞迪、發現、北京、東風、日產……n "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4002507982386/5 . jpg "/>
長江汽車集團總工程師雷洪鈞,我估計長途汽車可能性不大。從廣州跑300公里到深圳,以后還會不會有長途汽車,我不敢說。原來長沙、湖南、武漢、河南都有公交車。客車行業,尤其是長途客車,可能無法生存,不允許生產。問題:各位專家您好,我來自北京能源集團,我們有很多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燃氣發電。最近想投資布局一些氫能當量,包括自主開發或者與行業上下游企業合作。懇請何教授或其他專家給我們一些投資建議。陳茂華:中國現在不缺電力和能源。我們有很多剩余能源,包括水電和風力。如何利用豐富的能源是一個好話題。利用豐富的能源生產氫氣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清潔的氫源。所以京能集團能不能在這方面發展,在歐洲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通過光伏和電解水產生氫氣的水電解具有許多應用。所以這方面可以考慮。解決了氫源問題后,普通人用氫會很便宜,發現比燃料還便宜,自然會買車。加上電費成本后,行業會健康發展。我認為電費還有70%的下調空間。以前我們以為節能燈,一開始LED燈比節能燈貴7倍。現在LED燈的成本是節能燈成本的40%。隨著增長,整個行業的材料技術和技術科學都將朝著那個方向發展,這將大大降低成本。中國還是很會算成本的,所以后續成本會下降很多。
萊比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陳茂華問道:如何監管氫能的安全?誰來監督?可以監管嗎?監督好不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陳茂華:每個行業都有標準。氫能的安全管理,國家肯定會制定標準。只要我們在這個標準下執行,就安全了。黃發:氫氣目前還是一種危險氣體,國家已經制定了標準。如果轉為能源,也有能源監管的標準。這個事情大家都考慮過了,國家考慮的更全面,所以我們多了解一下這個事情更合適。范:我們公司在北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用氫氣用了八個月,所有東西都有記錄,進行安檢。國家標準嚴格,安全可靠。請放心。問題:我是東風日產技術中心的,負責東風日產乘用車的研發。因為氫動力汽車正在興起,現在很多乘用車都在做氫動力電池的儲存工作,我也在做相關的研究工作。乘用車公司做氫燃料電池可能有點早。其實他們如果只是想做終端,就應該開始擔心上游的事情了。在雞出來之前,擔心雞蛋可能有點太早了。但乘用車企業錯過了風口,錯過了進入市場的黃金時間,為時已晚。那么如何看待我國燃料電池價格的下降趨勢,也就是時間點?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何時崛起?雷洪鈞:我對東風的領導很熟悉。至少十年內不要考慮燃料電池在乘用車上的規模推廣。R&D還行,不做營銷。時間在十年之內。暫時不去想。商用車也差不多。客車是老百姓出錢,安全解決不了。怎么解決呢?沒人買。商用車有路,乘用車沒有路,普通人轉不過彎。主持人何繼江:燃料電池技術的有效時間,比如北京的污染空氣可能會對壽命產生影響,花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幾個可以……■對燃料電池壽命影響較大的因素做一些技術分析和預測?雷洪鈞:雖然今天的燃料電池核心材料據說在八年內就會報廢,但事實上,它們將在九年內報廢。報廢的國家有補貼,但是第二年第三年肯定沒有補貼。公交公司自己買單,公交公司不愿意。但是讓我提個建議。比亞迪搞燃料電池是做什么的?比亞迪換了十年電池,然后比亞迪就做了。過了兩年,電池就不行了,就換了。主持人何繼江:想法不錯,但是要花錢。出租車司機說,比亞迪確實兩年換一次電池,花了不少錢。雷洪鈞:這個錢是比亞迪自己出的。主持人何繼江:產業鏈要承擔這個成本。范白勤:我從事天然氣行業。我已經儲氣20多年了。我得讓它脫敏。如果這個產品對什么都敏感,只有把下面的用戶當傻子,才能賣出去。包括振膜現在都是國外買的,國產化也是個問題。剛才雷老師說10年就報廢了,我10年就提前退休。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希望是10年。只要看三年,要么成功,要么死在市場上。燃料電池都這樣幾十年了,上上下下,就看三年,不看10年。車企是用戶,不是氫能。能源公司起來了,氫能才能發展起來。主持人何繼江:每位嘉賓用簡短的語言總結了自己的觀點。王如烈:氫能需要大力發展。我們公司的成本每年下降20%。三年內,成本將與市場接軌。壽命,空氣,花粉問題,基本上可以通過物理揮發和過濾器,還有膜電極和材料來解決,我們都在做改進。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所以氫能源汽車還是會在一些場合使用。純電動為主,我同意。畢竟氫發電是分布式的,肯定不如電發電規模大,性價比高。如果說城軌或者非接觸充電,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或者說看科幻電影,純電力的問題就解決了。黃發:我們以前只把氫作為一個概念,但是現在我們把氫能作為一個概念。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場能源革命,也是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前氫能產業的推行,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其實與我們政府和市場對技術和應用的認可有關。我相信在廣州及周邊城市,未來氫能行業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我們的圈子,一起把這個行業做大做強。陳茂華:中國將在2050年退出所有燃油汽車。我相信氫能源汽車肯定不會取代電瓶車,只會是一種補充和輔助。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肯定有另一種存在方式。如果有一天沒有電,社會就會停止。所以氫電池和鋰電池會同時存在。氫電池比國外落后不了多少年,所以這是一個機會,一起開始做好這個行業。也許我們在技術和成本上有很多困難,但方法肯定更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國家給你補貼,你肯定會發現一些問題,所以未來發展空間很大。雷洪鈞:氫能已經到了風口,但如果你是頭豬,你就不會飛。另外,我建議剛才的提問者還是投資市場,不要投資材料。國家補貼肯定是為了補充產品,刺激科研。因為你不是學校,你投資我保證你賺錢。范:首先,鋰電池和燃料電池并不沖突。第二,三年之內,所有人都會知道。第三,大家要有信心。為什么我在美國生活了28年后回來和你一起工作?我很有信心。謝謝大家。主持人何繼江:8月份我在瑞典訪問了很久。最大的能源公司以前是做水電的,在很多城市都有巨幅廣告。廣告牌上寫著化石能源將在一代人的時間內被淘汰……ation。作為一個能源公司,我們有這樣的勇氣和戰略思維,我們非常佩服。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是為了實現交通車輛的零碳化和零排放。我支持所有有助于實現零排放的技術路線。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在考慮氫燃料電池汽車能賺錢的時候,要考慮到生產、制造、消費的各個環節,要盡可能的減少污染和排放。祝你一切順利。主持人何繼江:請大家合影。謝謝你。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9月15日報道,寶馬前董事馬庫斯杜茲曼MarkusDuesmann將在2020年4月份出任奧迪CEO,大眾集團管理“夢之隊”將就此成立。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豐田向松下采購5萬套特斯拉“同款”電池,這些電池已安裝在豐田今年在中國推出的新款插電混動的花冠(Corolla,卡羅拉)和雷凌(Levin)轎車上。
1900/1/1 0:00:009月16日,據最新一期的《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報道,為了開發鋰基電池的替代品,減少對稀有金屬的依賴,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有前景的新型陰極和電解質系統,
1900/1/1 0:00:00閃電般完成造車全產業鏈布局,占據絕對后發優勢的恒大并未止步于此。
1900/1/1 0:00:00誰都沒有想到,長城汽車會突然發布如此大規模的激勵計劃。9月6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推出2019年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
1900/1/1 0:00:00“我們的確在和一些中國之外的投資者解除,他們對拜騰很感興趣,特別是在量產車出來之后,拜騰不再是PPT階段。”9月10日,拜騰汽車創始人戴雷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