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作為汽車行業最前沿的發展方向,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終于迎來了產業化的前夜。位于嘉定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以下簡稱“上海嘉定示范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也代表了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前沿。2016年和2018年,先后建成國內首個封閉測試區和開放道路測試區,也凝聚了業內最大的自動駕駛產業集群。上海作為先行者,在推動自動駕駛發展的道路上一直被模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超越:北京后來居上,在測試道路和里程方面更勝一籌,而位于南方的廣州則更加開放,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試運營直接開始了商業探索。相比較而言,上海的風格更為務實。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在推動技術落地的同時,也強調路測系統的建立,以及在自動駕駛產業化之前,如何讓企業“活”起來。9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了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林。上海國際汽車城是上海嘉定示范區的建設者。李林還幾乎全程參與封閉測試區和開放道路測試區的設計和建設,為園區內企業測試提供服務。自動駕駛探索《21世紀》:有多少汽車和科技公司在這里進行過自動駕駛測試?李林:截至今年7月,包括SAIC、寶馬、華為、滴滴在內的72家公司在封閉測試區進行了超過1100天的測試。在開放道路測試方面,SAIC、蔚來、寶馬、途勝、初速、華為、先途智能、上汽大眾、SAIC商用車等11家企業獲得了相關牌照。《21世紀》:最近滴滴和Auto X宣布將在嘉定開展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運營?李林:很多企業,比如安博福、寶馬都有這個計劃,但是還是要走規定的程序。首先,他們應該拿著考試執照進行考試。一定里程內無事故、無違章,運營狀況良好。可以考慮發放載人試驗示范運行許可證,然后進行載人試點。21世紀:取得載人測試演示操作執照需要什么條件?李林: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在上海,嘉定和臨港用的是同一套標準。9月份,上海即將出臺新的管理辦法,在這方面會進一步明確。此外,長三角目前正在推進一體化檢測認證體系,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將采用統一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標準。21世紀:相比國外的自行車智能,有人認為中國的智能網聯和車路協同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更快落地。李林:對于整個交通系統來說,網絡連接可以改變生態。以前說到智能交通,汽車的控制頻率最多是五分鐘,但是汽車一旦聯網,就可以實時了解交通狀況。在智能網聯方面,中國是有優勢的,也算是“換道超車”的方向。但從自動駕駛的角度來看,網絡連接只是在車上增加了一套傳感器和信息,但它們的冗余性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21世紀:試驗區已經鋪設了大量V2X設備。當國內自動駕駛商業化后,對開放道路也會有類似的需求。這些智能基礎設施在未來將如何運行?李林:智能基礎設施涉及公共安全問題,必須由政府引導和監管。從目前的實施情況來看,企業投資建設也非常積極,有望逐步形成成熟的模式。今年上海車展前夕,SAIC、中國移動、華為和上海汽車城宣布合作,支持SAIC首款量產5G車型……he world,同時也在探索一種組織機制來理解智慧基礎設施的商業模式。此外,汽車城還引入了一家名為蒂奇云控的新創業公司,也在進行智能基礎設施的商業探索。示范區的意義在于探索。商業模式往往是雞和蛋的問題。發展初期只能先搭建一些場景,然后看誰買單。參與行業標準制定21世紀:上海嘉定示范區參與的是什么行業標準?李林:首先是通信,也就是5G。參與了5GAA(5G汽車聯盟)全球測試基地建設,與上海測試系統共同研究制定了LTE-V2X、5G-V2X國際標準。二是參與自動駕駛場景庫國際標準建設,這是我國首次牽頭汽車領域國際標準的研究和制定。21世紀:上海嘉定示范區有哪些測試場景?李林:我們智能網聯試點示范的思路是還原封閉區域實際交通中遇到的各種場景。目前高速公路還沒有開放測試,所以主要以市區和郊區場景為主。自動駕駛還得在上海的道路上測試。目前,它需要17個類別和62個子類別。事實上,每個企業測試超過1000個場景。本月管理辦法修改后,將有25個大類,100個小類。還有針對企業的研發。目前有42個大類,約230個小類。在每個小類下,都需要擴展。大類可以框起來,細分品類卻層出不窮。類別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的功能場景,比如前方車輛急剎車;子類就是每個參數劃定一定的區間,也就是邏輯場景。比如前方車輛急剎車的情況下,時速范圍是50-70公里。小場景還是由很多因素組成的,比如50-70公里的時速,50,60,70公里的時速,會形成次元爆炸,所以在實際測試中,只能根據不同程度進行采樣。21世紀:這些場景庫是如何建立的?李林:封閉測試區建立之初,國內自動駕駛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我們參考了道路數字化改造的國際經驗,但在場景設置上做了大量的本土化改編。在美國,車車互動比較多,而在中國,涉及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復雜場景比較多。從2017年開始,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收集數據,在車里,在路邊攝像頭里,甚至和合作,增加交通事故現場。90%的場景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的,我們希望通過數據收集覆蓋另外10%甚至1%的場景。邁向商業化《21世紀》:上海嘉定示范區推進自動駕駛汽車落地需要怎樣的布局和建設?李林:一是智慧道的建設需要拓展,把測試環境做大做好;二是推動行業從R&D測試向商業化過渡。高級自動駕駛的廣泛應用還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甚至Waymo的時間線都在2060年。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方面,主要從兩個方向突破:所有領域的部分自動駕駛,比如現在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應用,部分領域的完全自動駕駛,比如無人駕駛出租車。所以上海一直很重視環衛、收車這些細分行業。在大規模商業化到來之前,行業要想發展,每個階段都需要“一路下蛋”。21世紀: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都建了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上海是第一個。有哪些經驗可以傳達到其他地區?李林:首先要貼近行業。客觀來說,上海的土地資源太稀缺,土地條件比較差,但是為什么那么多車來上海測試?因為產業聚集在這里,企業的需求可以快速響應。二是搭建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兩者之間必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如何讓行業發展得更好,政府更放心?要把企業的訴求傳達給政府,把政府的考慮傳達給企業。在這一點上,嘉定有50多年的汽車工業基礎,有很大的優勢。嘉定的領導懂車,懂產業,可以率先搭建一個貼近產業的平臺。21世紀:發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還需要做些什么?李林:攻克核心零部件缺失,加強多部門協調,國際對標,加強交流,對創新更寬容。為什么一些后發城市如此活躍?因為它真正做到了“法無禁止即可為。”其實很多新技術新業態都出來了,政府的管理規定跟不上。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國內的技術研發、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也要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在剛剛結束的人工智能大會和即將在嘉定召開的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我們都希望通過與國際同行更深層次的交流,推動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更上一層樓。另外,科普也很重要。自動駕駛聽起來很高端,但它的受眾最終一定是消費者,而不是我們這些搞技術的。大眾對一些新興技術還是有一些認知偏差的。比如有人會擔心5G的輻射太大。其實5G是高頻,只是輻射范圍有限。以微基站的形式鋪開,類似于在房子里烤一把火。以前4G基站相當于一個大火爐,5G基站相當于小火爐。事實上,輻射減少了。自動駕駛作為汽車行業最前沿的發展方向,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終于迎來了產業化的前夜。位于嘉定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以下簡稱“上海嘉定示范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也代表了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前沿。2016年和2018年,先后建成國內首個封閉測試區和開放道路測試區,也凝聚了業內最大的自動駕駛產業集群。上海作為先行者,在推動自動駕駛發展的道路上一直被模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超越:北京后來居上,在測試道路和里程方面更勝一籌,而位于南方的廣州則更加開放,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試運營直接開始了商業探索。相比較而言,上海的風格更為務實。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在推動技術落地的同時,也強調路測系統的建立,以及在自動駕駛產業化之前,如何讓企業“活”起來。9月3日,21世紀商業……rald獨家專訪了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林。上海國際汽車城是上海嘉定示范區的建設者。李林還幾乎全程參與封閉測試區和開放道路測試區的設計和建設,為園區內企業測試提供服務。自動駕駛探索《21世紀》:有多少汽車和科技公司在這里進行過自動駕駛測試?李林:截至今年7月,包括SAIC、寶馬、華為、滴滴在內的72家公司在封閉測試區進行了超過1100天的測試。在開放道路測試方面,SAIC、蔚來、寶馬、途勝、楚蘇、華為、先途智能、上汽大眾、SAIC商用車等11家企業獲得了相關牌照。《21世紀》:最近滴滴和Auto X宣布將在嘉定開展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運營?李林:很多企業,比如安博福、寶馬都有這個計劃,但是還是要走規定的程序。首先,他們應該拿著考試執照進行考試。一定里程內無事故、無違章,運營狀況良好。可以考慮發放載人試驗示范運行許可證,然后進行載人試點。21世紀:取得載人測試演示操作執照需要什么條件?李林: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在上海,嘉定和臨港用的是同一套標準。9月份,上海即將出臺新的管理辦法,在這方面會進一步明確。此外,長三角目前正在推進一體化檢測認證體系,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將采用統一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標準。21世紀:相比國外的自行車智能,有人認為中國的智能網聯和車路協同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更快落地。李林:對于整個交通系統來說,網絡連接可以改變生態。以前說到智能交通,汽車的控制頻率最多是五分鐘,但是汽車一旦聯網,就可以實時了解交通狀況。在智能網聯方面,中國是有優勢的,也算是“換道超車”的方向。但從自動駕駛的角度來看,網絡連接只是在車上增加了一套傳感器和信息,但它們的冗余性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21世紀:試驗區已經鋪設了大量V2X設備。當國內自動駕駛商業化后,對開放道路也會有類似的需求。這些智能基礎設施在未來將如何運行?李林:智能基礎設施涉及公共安全問題,必須由政府引導和監管。從目前的實施情況來看,企業投資建設也非常積極,有望逐步形成成熟的模式。在今年上海車展前夕,SAIC、中國移動、華為和上海汽車城宣布合作,這是為了支持SAIC全球首個量產5G模型,同時也是在探索一種組織機制,以理解智能基礎設施的商業模式。此外,汽車城還引入了一家名為蒂奇云控的新創業公司,也在進行智能基礎設施的商業探索。示范區的意義在于探索。商業模式往往是雞和蛋的問題。發展初期只能先搭建一些場景,然后看誰買單。參與行業標準制定21世紀:上海嘉定示范區參與的是什么行業標準?李林:首先是通信,也就是5G。參與了5GAA(5G汽車聯盟)全球測試基地建設,與上海測試系統共同研究制定了LTE-V2X、5G-V2X國際標準。二是參與自動駕駛場景庫國際標準建設,這是我國首次牽頭汽車領域國際標準的研究和制定。21世紀:上海嘉定示范區有哪些測試場景?李林:我們智能網聯試點示范的思路是還原封閉區域實際交通中遇到的各種場景。目前,高速公路還沒有……en允許開放測試,所以主要以市區和郊區場景為主。自動駕駛還得在上海的道路上測試。目前,它需要17個類別和62個子類別。事實上,每個企業測試超過1000個場景。本月管理辦法修改后,將有25個大類,100個小類。還有針對企業的研發。目前有42個大類,約230個小類。在每個小類下,都需要擴展。大類可以框起來,細分品類卻層出不窮。類別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的功能場景,比如前方車輛急剎車;子類就是每個參數劃定一定的區間,也就是邏輯場景。比如前方車輛急剎車的情況下,時速范圍是50-70公里。小場景還是由很多因素組成的,比如50-70公里的時速,50,60,70公里的時速,會形成次元爆炸,所以在實際測試中,只能根據不同程度進行采樣。21世紀:這些場景庫是如何建立的?李林:封閉測試區建立之初,國內自動駕駛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我們參考了道路數字化改造的國際經驗,但在場景設置上做了大量的本土化改編。在美國,車車互動比較多,而在中國,涉及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復雜場景比較多。從2017年開始,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收集數據,在車里,在路邊攝像頭里,甚至和合作,增加交通事故現場。90%的場景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的,我們希望通過數據收集覆蓋另外10%甚至1%的場景。邁向商業化《21世紀》:上海嘉定示范區推進自動駕駛汽車落地需要怎樣的布局和建設?李林:一是智慧道的建設需要拓展,把測試環境做大做好;二是推動行業從R&D測試向商業化過渡。高級自動駕駛的廣泛應用還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甚至Waymo的時間線都在2060年。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方面,主要從兩個方向突破:所有領域的部分自動駕駛,比如現在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應用,部分領域的完全自動駕駛,比如無人駕駛出租車。所以上海一直很重視環衛、收車這些細分行業。在大規模商業化到來之前,行業要想發展,每個階段都需要“一路下蛋”。21世紀: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都建了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上海是第一個。有哪些經驗可以傳達到其他地區?李林:首先要貼近行業。客觀來說,上海的土地資源太稀缺,土地條件比較差,但是為什么那么多車來上海測試?因為產業聚集在這里,企業的需求可以快速響應。二是搭建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兩者之間必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如何讓行業發展得更好,政府更放心?要把企業的訴求傳達給政府,把政府的考慮傳達給企業。在這一點上,嘉定有50多年的汽車工業基礎,有很大的優勢。嘉定的領導懂車,懂產業,可以率先搭建一個貼近產業的平臺。21世紀:發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還需要做些什么?李林:攻克核心零部件缺失,加強多部門協調,國際對標,加強交流,對創新更寬容。為什么一些后發城市如此活躍?因為它真正做到了“法無禁止即可為。”其實很多新技術新業態都出來了,政府的管理規定跟不上。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國內的技術研發、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也要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在剛剛結束的人工智能大會和即將在嘉定召開的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我們都希望通過與國際同行更深層次的交流,推動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更上一層樓。另外,科普也很重要。自動駕駛聽起來很高端,但它的受眾最終一定是消費者,而不是我們這些搞技術的。大眾對一些新興技術還是有一些認知偏差的。比如有人會擔心5G的輻射太大。其實5G是高頻,只是輻射范圍有限。以微基站的形式鋪開,類似于在房子里烤一把火。以前4G基站相當于一個大火爐,5G基站相當于小火爐。事實上,輻射減少了。
作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汽車類展會,一年一度的2019成都車展在9月5日正式拉開了大幕。車展場館外巨幅的BBA廣告今年17月,在車市整體下滑的情況下,豪華車市場依舊實現了超過7的增長速度。
1900/1/1 0:00:009月的車市,因為默克爾訪問中國而掀起陣陣高潮。
1900/1/1 0:00:00身處嚴寒之中,幾乎沒有誰能輕易置之度外,車市“寒冬”之中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是如此。七成公司凈利潤下滑,創下近年來的新低。
1900/1/1 0:00:00跌面兒,可能是相當一部分人拒絕國產車的理由。2018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在國內燃油車市場份額僅為42。根據中汽協7月數據,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還在下降,已經連續4個月低于40。
1900/1/1 0:00:001、第8批新能源車型推薦目錄發布,雪佛蘭MENLO騰勢X長安ERock等246款車型入選閱讀原文9月9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8批),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日前特斯拉的電池研究伙伴JeffDahn所在實驗室發表了一篇關于電動車電池的論文,其中論述了一種使用壽命超過160萬公里的電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