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病了。今年5月,美國科學家檢測到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15ppm(百萬分率),氣象學家稱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隨后全球極端天氣持續數周,并在7月達到頂峰,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大自然似乎再次向人類發出了嚴重的警告。歐洲汽車制造商意識到人們越來越擔心氣候變暖,他們也希望擺脫“污染者”的形象,加速擁抱綠色環保。最近“碳中和”成為汽車圈的熱門話題,大眾集團、寶馬、戴姆勒、沃爾沃等歐洲汽車公司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碳中和,汽車圈的流行詞是什么?碳中和意味著二氧化碳凈排放量為零。企業通過補貼符合國際規定的節能減排項目、植樹造林、購買碳信用額等方式,補償和消除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與補償金額相同時,企業將實現碳中和。去年3月,奧迪布魯塞爾工廠獲得了比利時Vinotte檢測認證機構頒發的碳中和認證。包括制造在內,奧迪布魯塞爾工廠所需電力的95%來自可再生能源,這使得該工廠成為全球首家獲得碳中和認證的豪華汽車品牌生產工廠。奧迪首款量產純電動SUV < SUV e-tron出自這家工廠。大眾乘用車品牌也在艱難應對“排放門”的余波。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首款純電動汽車brand promise將是面向歐洲消費者的首款完全碳中和的汽車。在今年7月初舉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大眾CEO迪斯表示,集團已經制定了全面的脫碳計劃,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集團碳中和。對于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大眾集團將通過投資環保項目進行補償,如熱帶氣候區森林再生項目、熱帶雨林保護項目、與家庭相關的零碳排放計劃、可再生能源項目等。為此,大眾集團成立了一個碳基金,初始資金為5000萬歐元。戴姆勒還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宋林強調:“公司的運營和可持續發展應該同時進行。我們的商業模式本身應該是可持續的。”戴姆勒已經承諾,所有新建的梅賽德斯-奔馳工廠將從運營之初就保持碳中和,而歐洲現有的工廠將在2022年前實現同樣的目標。今年5月底,奔馳宣布,到2039年,將在汽車生產和汽車使用過程中實現完全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的第一步是從可再生能源獲得電力。目前寶馬是眾多車企中走的最遠的。根據該公司的計劃,到2020年,從墨西哥到馬來西亞的31家寶馬制造廠將只使用清潔電力。“我們的愿景很明確,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可持續的交通工具。”寶馬前CEO克魯格在離任前表示。零部件廠商也責無旁貸。車企既然定下了碳中和的目標,自然對自己的零部件供應商也有相應的要求。一些汽車制造商表示,他們不會給那些沒有采取足夠行動減少環境影響的供應商下訂單,也不會選擇那些沒有按照《巴黎協定》的要求推動整體低碳業務的供應商。《巴黎協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各方要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然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各國不采取強有力的行動,將會離這一目標越來越遠。一些車企開始求助南極等專業咨詢公司考察供應商。“我們通過收集二氧化碳數據并確保其真實性來幫助企業提高透明度。這樣,企業管理層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供應鏈中的熱點區域。”米琪……南極公司業務發展主管l·韋伯(l Weber)表示,大眾集團是該公司的客戶之一。這些數據基于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公司的會計和報告標準,通常由普華永道和德勤等公司進行審計。為了促進向循環經濟的轉變,許多汽車公司在可持續發展的倡議下聯合起來,協調零部件供應商的審查標準。今年7月,大眾集團為其4萬家供應商引入了新的可持續發展評級。這可能意味著,如果一些企業評級失敗,他們將不再能夠獲得合同。奔馳也提出了類似的計劃。一些有遠見的零部件廠商已經開始行動了。今年5月,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表示,將在2020年實現碳中和。2020年,集團在全球400個業務地點的所有相關工程、制造和管理設施將不再留下碳足跡,博世將成為第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大型工業企業。“為了實現碳中和,博世將首先在短期內購買更多的清潔電力,并使用碳抵消來抵消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博世將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公司生產和購買電力中的份額,并投資10億歐元用于提高各分公司的能源效率。”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Volkmar Dunnell表示。從2020年開始,博世將對不可避免和其他碳排放采取補償性措施,主要是從傳統電廠購買綠色能源,并參與碳抵消計劃。目前,道路交通尾氣排放約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5。更糟糕的是,自1990年以來,它是唯一一個未能減少碳排放的地區。到目前為止,歐盟的“限額交易”碳排放體系還沒有包括55%的經濟領域,包括道路運輸,但歐洲各國政府正在考慮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統一定價。也就是說,作為推動車企電動化轉型關鍵因素的歐盟汽車碳排放新規,將不再是決定車企碳排放策略的唯一監管因素。未來,車企需要考慮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影響。向全球大型公司披露碳信息的獨立組織“碳披露項目”(CDP)的高級分析師兼汽車專家盧克·弗萊徹(Luke Fletcher)表示:“大約3/4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是在汽車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但仍有18%來自供應鏈。隨著電動汽車逐漸取代內燃機車,這些數字將變得更加重要。”控制碳排放最難的環節仍然是傳統燃油汽車產品的使用。因此,傳統汽車企業推出電動車、氫燃料電池等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汽車產品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大眾集團計劃未來10年推出70款純電動汽車;到2040年,集團旗下奧迪、斯柯達、保時捷等品牌的電動汽車總銷量將占總銷量的40%以上。奔馳還提出,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將占其總銷量的一半以上。寶馬也在努力加快電動化的步伐,將12款純電動汽車的上市時間從2025年提前至2023年。消費者的環保導向越來越強。大眾汽車“排放門”丑聞后,歐洲各大城市紛紛加大對內燃機車的限制,部分城市甚至計劃全面禁止柴油車。去年11月底,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期愿景,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即把凈碳排放量降至零。民意測驗表明這些政策得到了廣泛的支持。5月歐洲議會選舉后,西歐環境政黨在歐洲議會的席位增加了近一半。在德國,歷史上第一次,綠黨與總理默克爾領導的保守黨幾乎并駕齊驅。歐洲政壇的“綠色浪潮”如火如荼。許多分析師認為,風向的改變可能會導致歐洲央行對汽車行業施加間接壓力。由于擔心氣候變化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歐洲監管機構警告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采取行動,減少對高碳客戶的投資和貸款。“一場革命正在進行,因為投資者現在意識到,氣候風險并不在遙遠的未來,而是正在影響著我們。”大眾集團獨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負責人喬治·凱爾(George Kyle)表示。CDP估計,到2030年,價值4萬億美元的資產將面臨因高碳而凍結的風險。另外,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都在注重年輕化。由于氣候變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歐洲年輕人,包括大學生,走上街頭,加入了反對氣候變化的游行。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年輕人正處于與汽車品牌建立聯系的年齡,是他們的潛在客戶。很多車企都清楚地意識到,如果希望自己的產品有一天出現在自己的購物清單上,就必須打消這些年輕人的顧慮,給自己的品牌貼上“綠色標簽”。當被問及為什么沃爾沃要在2025年前將其汽車工廠改造成氣候友好型工廠時,該公司采購經理瑪蒂娜·布赫豪斯(Martina Buchhauser)回答說:“客戶希望我們這樣做。”歸根結底,公司最終是為消費者服務的。如果顧客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提供的產品也必須隨之變化。地球生病了。今年5月,美國科學家檢測到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15ppm(百萬分率),氣象學家稱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隨后全球極端天氣持續數周,并在7月達到頂峰,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大自然似乎再次向人類發出了嚴重的警告。歐洲汽車制造商意識到人們越來越擔心氣候變暖,他們也希望擺脫“污染者”的形象,加速擁抱綠色環保。最近“碳中和”成為汽車圈的熱門話題,大眾集團、寶馬、戴姆勒、沃爾沃等歐洲汽車公司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碳中和,汽車圈的流行詞是什么?碳中和意味著二氧化碳凈排放量為零。企業通過補貼符合國際規定的節能減排項目、植樹造林、購買碳信用額等方式,補償和消除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與補償金額相同時,企業將實現碳中和。去年3月,奧迪布魯塞爾工廠獲得了比利時Vinotte檢測認證機構頒發的碳中和認證。包括制造在內,奧迪布魯塞爾工廠所需電力的95%來自可再生能源,這使得該工廠成為全球首家獲得碳中和認證的豪華汽車品牌生產工廠。奧迪首款量產純電動SUV < SUV e-tron出自這家工廠。大眾乘用車品牌也在艱難應對“排放門”的余波。……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首款純電動汽車rand promise將是面向歐洲消費者的首款完全碳中和的汽車。在今年7月初舉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大眾CEO迪斯表示,集團已經制定了全面的脫碳計劃,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集團碳中和。對于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大眾集團將通過投資環保項目進行補償,如熱帶氣候區森林再生項目、熱帶雨林保護項目、與家庭相關的零碳排放計劃、可再生能源項目等。為此,大眾集團成立了一個碳基金,初始資金為5000萬歐元。戴姆勒還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宋林強調:“公司的運營和可持續發展應該同時進行。我們的商業模式本身應該是可持續的。”戴姆勒已經承諾,所有新建的梅賽德斯-奔馳工廠將從運營之初就保持碳中和,而歐洲現有的工廠將在2022年前實現同樣的目標。今年5月底,奔馳宣布,到2039年,將在汽車生產和汽車使用過程中實現完全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的第一步是從可再生能源獲得電力。目前寶馬是眾多車企中走的最遠的。根據該公司的計劃,到2020年,從墨西哥到馬來西亞的31家寶馬制造廠將只使用清潔電力。“我們的愿景很明確,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可持續的交通工具。”寶馬前CEO克魯格在離任前表示。零部件廠商也責無旁貸。車企既然定下了碳中和的目標,自然對自己的零部件供應商也有相應的要求。一些汽車制造商表示,他們不會給那些沒有采取足夠行動減少環境影響的供應商下訂單,也不會選擇那些沒有按照《巴黎協定》的要求推動整體低碳業務的供應商。《巴黎協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各方要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然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各國不采取強有力的行動,將會離這一目標越來越遠。一些車企開始求助南極等專業咨詢公司考察供應商。“我們通過收集二氧化碳數據并確保其真實性來幫助企業提高透明度。這樣,企業管理層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供應鏈中的熱點區域。”南極公司業務發展負責人邁克爾·韋伯表示,大眾集團是該公司的客戶之一。這些數據基于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公司的會計和報告標準,通常由普華永道和德勤等公司進行審計。為了促進向循環經濟的轉變,許多汽車公司在可持續發展的倡議下聯合起來,協調零部件供應商的審查標準。今年7月,大眾集團為其4萬家供應商引入了新的可持續發展評級。這可能意味著,如果一些企業評級失敗,他們將不再能夠獲得合同。奔馳也提出了類似的計劃。一些有遠見的零部件廠商已經開始行動了。今年5月,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表示,將在2020年實現碳中和。2020年,集團在全球400個業務地點的所有相關工程、制造和管理設施將不再留下碳足跡,博世將成為第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大型工業企業。“為了實現碳中和,博世將首先在短期內購買更多的清潔電力,并使用碳抵消來抵消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博世將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公司生產和購買電力中的份額,并投資10億歐元用于提高各分公司的能源效率。”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Volkmar Dunnell表示。從2020年開始,博世將對不可避免和其他碳排放采取補償性措施,主要是從傳統電廠購買綠色能源,并參與碳抵消計劃。目前,道路交通尾氣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的1/5……歐盟的氣體排放。更糟糕的是,自1990年以來,它是唯一一個未能減少碳排放的地區。到目前為止,歐盟的“限額交易”碳排放體系還沒有包括55%的經濟領域,包括道路運輸,但歐洲各國政府正在考慮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統一定價。也就是說,作為推動車企電動化轉型關鍵因素的歐盟汽車碳排放新規,將不再是決定車企碳排放策略的唯一監管因素。未來,車企需要考慮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影響。向全球大型公司披露碳信息的獨立組織“碳披露項目”(CDP)的高級分析師兼汽車專家盧克·弗萊徹(Luke Fletcher)表示:“大約3/4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是在汽車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但仍有18%來自供應鏈。隨著電動汽車逐漸取代內燃機車,這些數字將變得更加重要。”控制碳排放最難的環節仍然是傳統燃油汽車產品的使用。因此,傳統汽車企業推出電動車、氫燃料電池等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汽車產品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大眾集團計劃未來10年推出70款純電動汽車;到2040年,集團旗下奧迪、斯柯達、保時捷等品牌的電動汽車總銷量將占總銷量的40%以上。奔馳還提出,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將占其總銷量的一半以上。寶馬也在努力加快電動化的步伐,將12款純電動汽車的上市時間從2025年提前至2023年。消費者的環保導向越來越強。大眾汽車“排放門”丑聞后,歐洲各大城市紛紛加大對內燃機車的限制,部分城市甚至計劃全面禁止柴油車。去年11月底,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期愿景,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即把凈碳排放量降至零。民意測驗表明這些政策得到了廣泛的支持。5月歐洲議會選舉后,西歐環境政黨在歐洲議會的席位增加了近一半。在德國,歷史上第一次,綠黨與總理默克爾領導的保守黨幾乎并駕齊驅。歐洲政壇的“綠色浪潮”如火如荼。許多分析師認為,風向的改變可能會導致歐洲央行對汽車行業施加間接壓力。由于擔心氣候變化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歐洲監管機構警告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采取行動,減少對高碳客戶的投資和貸款。“一場革命正在進行,因為投資者現在意識到,氣候風險并不在遙遠的未來,而是正在影響著我們。”大眾集團獨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負責人喬治·凱爾(George Kyle)表示。CDP估計,到2030年,價值4萬億美元的資產將面臨因高碳而凍結的風險。另外,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都在注重年輕化。由于氣候變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歐洲年輕人,包括大學生,走上街頭,加入了反對氣候變化的游行。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年輕人正處于與汽車品牌建立聯系的年齡,是他們的潛在客戶。很多車企都清楚地意識到,如果希望自己的產品有一天出現在自己的購物清單上,就必須打消這些年輕人的顧慮,給自己的品牌貼上“綠色標簽”。當被問及為什么沃爾沃要在2025年前將其汽車工廠改造成氣候友好型工廠時,該公司采購經理瑪蒂娜·布赫豪斯(Martina Buchhauser)回答說:“客戶希望我們這樣做。”歸根結底,公司最終是為消費者服務的。如果顧客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提供的產品也必須隨之變化。
德國第五大城市,美茵河畔法蘭克福擁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是德國乃至歐洲的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全城擁有超過324家銀行,經營著德國85的股票交易,并舉辦歐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車展。
1900/1/1 0:00:002019年9月6日,廣州零跑中心正式開業。作為一線城市的首家零跑中心,廣州零跑中心的隆重開業,標志著零跑汽車在一線城市的渠道建設上正式起跑。
1900/1/1 0:00:00趙雷的一首《成都》讓我們開始向往玉林路盡頭的小酒館。
1900/1/1 0:00:00據外媒Cnet報道,隨著電動汽車在我們的道路上變得越來越普遍,它們對行人的危險也隨之增加。隨著電動汽車幾乎變得無聲無息,街上的人們可能很容易誤判車輛的速度,或者沒有注意到它在那里。
1900/1/1 0:00:00趙雷的一首《成都》讓我們開始向往玉林路盡頭的小酒館。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2019年9月10日,第三十五個教師節。曾經的老師、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一職,“風清揚”將會繼續追逐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