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尤其是在世界各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汽車企業僅僅靠“造車”已經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很多汽車企業都進入了出行領域。當然,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其他企業也看中了電動車市場這塊大蛋糕。十年前,家電行業出現了一股“造車”熱潮。春蘭、奧克斯等家電企業紛紛嘗試造車。但作為跨界,他們似乎把“造車”看得太簡單了,短短兩三年都以失敗告終。十年后,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之風一落千丈,國內家電企業坐立不安,試圖東山再起。
三個月前,吉利和美的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工業機器人、汽車零部件產品、車聯網、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發揮各自在產品和資源上的優勢,相互促進,實現共贏。近日,同為家電巨頭的格力電器與威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智能制造、車主智能互聯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并探討渠道合作的可能性。家電市場的兩對冤家,如今不約而同地進軍汽車領域。可見家電巨頭的野心是相當大的。家電巨頭為何進軍汽車?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危機感。格力、創維、美的雖然成為了各自領域的巨頭,但都面臨著產品結構單一、過度依賴明星品類的特點。比如美的、格力以空調為主,創維以彩電為主。雖然會推廣到冰箱、凈水器、電飯煲等產品,但很難打開新局面。再者,企業的跨界發展與其所在行業市場增長乏力密不可分。2016年以來,空調行業一直處于高增長通道,但2019年有所預冷。與此同時,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銷量也下滑了4.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企業未來的重要規劃之一。
傳統燃油車的生產需要經驗的沉淀和技術的積累。自主品牌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方面與國外品牌還是有差距的。但是新能源汽車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現階段電動車的高速發展。它的供應鏈體系變得更加開放,企業可以買到最好的電池和最好的電機。相對來說,造電動車更容易。這是中國自主品牌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原因之一,也是眾多造車新勢力誕生的原因之一。在國家的大力鼓勵和支持下,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很多企業都不想錯過的香餑餑。不僅格力、美的,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也開始涉足汽車領域。比如LG和大眾聯合打造互聯汽車服務平臺,豐田和松下成立合資電池公司,吉利和華為鴻蒙系統達成合作,智能汽車和智能家居都可能成為他們的合作內容。失敗案例在董明珠的《造車夢》中歷歷在目。2016年以來,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并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不斷擴大對銀隆的持股,最終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接下來的一年,董明珠毫不吝惜地為各地招商牽線搭橋,銀隆實現了快速擴張。然而,2018年后,珠海銀隆接連傳出拖欠供應商貨款、業績下滑、項目停工等負面消息。在這個關鍵時刻,董M……gzhu還“翻臉”珠海銀隆大股東魏銀倉,銀隆公司董事長辭職。前總裁被指非法侵占公司利益10多億,格力全面進入銀隆。但是新的管理團隊用家電的思路去造車,矛盾越來越激烈。這對董明珠來說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造車經歷。
2017年底,黑電巨頭創維集團表達了跨界新能源汽車的野心,擬收購凱沃新能源汽車并對此次收購寄予厚望。但在短短兩個月內,由于幾個主要的收購條款,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最終以失敗告終。格力、創維兩大家電巨頭最終陷入新能源“造車”的迷局,讓人感慨良多,企業轉型之路不易。或者不涉及整車制造。汽車制造門檻很高,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是燒錢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很多企業的教訓。所以格力和威馬、美的和吉利的合作更多的是零部件、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車的互聯,針對5G時代的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的互聯,很少涉及資本層面的合作,因為資本層面需要董事會的批準。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國內家用空調市場銷量疲軟,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國內兩大空調巨頭可以快速切入汽車空調供應鏈。對于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超過2000萬輛的體系來說,如果能和一些汽車企業合作,他們的訂單和營業額都是相當可觀的。
除了切入汽車空調供應鏈,很多家電巨頭也在拓展智能制造業務。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國庫卡集團已被美的接管,庫卡的強項之一是汽車行業使用的機器人;比如一汽很多制造基地的項目和車間,大都采用了格力的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美的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在行業內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出于尊重造車客觀規律的考慮,家電巨頭與車企的合作更多在技術領域,共同挖掘非核心制造領域的潛在發展空間,有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但在整車上全面合作仍有難度,但未來更多跨界企業與車企的合作將是常態。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尤其是在世界各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汽車企業僅僅靠“造車”已經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很多汽車企業都進入了出行領域。當然,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其他企業也看中了電動車市場這塊大蛋糕。十年前,家電行業出現了一股“造車”熱潮。春蘭、奧克斯等家電企業紛紛嘗試造車。但作為跨界,他們似乎把“造車”看得太簡單了,短短兩三年都以失敗告終。十年后,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之風一落千丈,國內家電企業坐立不安,試圖東山再起。
三個月前,吉利和美的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工業機器人、汽車零部件產品、車聯網、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發揮各自在產品和資源上的優勢,相互促進,實現共贏。近日,同為家電巨頭的格力電器與威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智能制造、車主智能互聯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并探討渠道合作的可能性。家電市場的兩對冤家,如今不約而同地進軍汽車領域。可見家電巨頭的野心是相當大的。家電巨頭為何進軍汽車?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危機感。格力、創維、美的雖然成為了各自領域的巨頭,但都面臨著產品結構單一、過度依賴明星品類的特點。比如美的、格力以空調為主,創維以彩電為主。雖然會推廣到冰箱、凈水器、電飯煲等產品,但很難打開新局面。再者,企業的跨界發展與其所在行業市場增長乏力密不可分。2016年以來,空調行業一直處于高增長通道,但2019年有所預冷。與此同時,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銷量也下滑了4.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企業未來的重要規劃之一。
傳統燃油車的生產需要經驗的沉淀和技術的積累。自主品牌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方面與國外品牌還是有差距的。但是新能源汽車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現階段電動車的高速發展。它的供應鏈體系變得更加開放,企業可以買到最好的電池和最好的電機。相對來說,造電動車更容易。這是中國自主品牌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原因之一,也是眾多造車新勢力誕生的原因之一。在國家的大力鼓勵和支持下,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很多企業都不想錯過的香餑餑。不僅格力、美的,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也開始涉足汽車領域。例如,LG和大眾聯合打造互聯汽車服務平臺,豐田和松下成立合資電池公司,吉利和華為鴻蒙系統達成合作……ation,而智能汽車和智能家居可能會成為他們的合作內容。失敗案例在董明珠的《造車夢》中歷歷在目。2016年以來,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并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不斷擴大對銀隆的持股,最終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接下來的一年,董明珠毫不吝惜地為各地招商牽線搭橋,銀隆實現了快速擴張。然而,2018年后,珠海銀隆接連傳出拖欠供應商貨款、業績下滑、項目停工等負面消息。在這個關鍵時刻,董明珠還“翻臉”珠海銀隆大股東魏銀倉,銀隆公司董事長辭職。前總裁被指非法侵占公司利益10多億,格力全面進入銀隆。但是新的管理團隊用家電的思路去造車,矛盾越來越激烈。這對董明珠來說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造車經歷。
2017年底,黑電巨頭創維集團表達了跨界新能源汽車的野心,擬收購凱沃新能源汽車并對此次收購寄予厚望。但在短短兩個月內,由于幾個主要的收購條款,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最終以失敗告終。格力、創維兩大家電巨頭最終陷入新能源“造車”的迷局,讓人感慨良多,企業轉型之路不易。或者不涉及整車制造。汽車制造門檻很高,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是燒錢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很多企業的教訓。所以格力和威馬、美的和吉利的合作更多的是零部件、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車的互聯,針對5G時代的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的互聯,很少涉及資本層面的合作,因為資本層面需要董事會的批準。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國內家用空調市場銷量疲軟,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國內兩大空調巨頭可以快速切入汽車空調供應鏈。對于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超過2000萬輛的體系來說,如果能和一些汽車企業合作,他們的訂單和營業額都是相當可觀的。
除了切入汽車空調供應鏈,很多家電巨頭也在拓展智能制造業務。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國庫卡集團已被美的接管,庫卡的強項之一是汽車行業使用的機器人;比如一汽很多制造基地的項目和車間,大都采用了格力的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美的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在行業內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出于尊重造車客觀規律的考慮,家電巨頭與車企的合作更多在技術領域,共同挖掘非核心制造領域的潛在發展空間,有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但在整車上全面合作仍有難度,但未來更多跨界企業與車企的合作將是常態。
圖片來自“億歐網”“后來者”SKI正在加快其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布局,目標是在2025年躍居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份額排名第3。與競爭對手LG化學和三星SDI相比,SKI在電動汽車電池市場起步較晚。
1900/1/1 0:00:00從上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外灘出發,驅車1小時20分鐘即可到達上海西北郊嘉定區安亭一座占地150英畝的工廠。
1900/1/1 0:00:00多元化經營已成為當今企業的一種重要戰略思想,尤其是世界各國汽車市場增速都在放緩的情況下,車企已經不能僅僅靠“造車”來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少車企已經入局了出行領域,當然,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
1900/1/1 0:00:002019年下半年,自動駕駛逐漸從路測環節走向運營階段。
1900/1/1 0:00:00據威馬內部信顯示,其董事長兼CEO沈暉,將在內部推進組織變革,9月1日起兼任銷售公司總經理,對銷售公司及戰略規劃中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