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車企財報的發布,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不僅自主品牌是“重災區”,就連SAIC、廣汽集團等巨頭也不例外。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然而,在中國汽車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日系品牌乘用車一枝獨秀,呈現逆勢增長,而歐美合資品牌則在下滑。其中,長安福特的慘烈銷量直接導致長安汽車成為此次統計的四大汽車集團中唯一的虧損大戶。SAIC合資企業分部的凈利潤同比下降。在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背景下,SAIC這樣的巨頭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上半年,該集團自2010年以來首次迎來凈利潤負增長。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SAIC共實現營業收入3762.93億元,同比下降19.05%;凈利潤同比下降27.49%,至137.64億元。凈利潤下滑源于上汽大眾、SAIC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個合資品牌的集體虧損,今年上半年分別下滑9.94%、12.91%、29.19%。事實上,截至今年6月,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五菱已經連續10個月負增長。上汽通用已經連續12個月出現負增長。反映在財報數據上,凈利潤集體縮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SAIC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凈利潤分別為98.83億元、71.14億元、8.43億元;分別下降了36.14%、30.59%、58.68%。與此同時,SAIC的自主品牌也不太樂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1.17萬輛,同比下降13.18%。截至目前,SAIC乘用車銷量已經連續6個月下滑。今年上半年,SAIC汽車銷量為293.73萬輛,同比下降16.62%。下半年,SAIC調整了銷售目標,將全年銷售目標下調了8%,至654萬輛。長安汽車凈虧損22.4億元,長安福特虧損擴大。與SAIC的凈利潤相比,長安汽車集團的處境更加危險。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凈虧損高達22.4億元,同比下降239.17%,虧損創歷史新高。營業收入減少16.18至298.76億元。曾經的盈利大牛長安福特再也沒有回到正軌,直接導致了長安汽車的虧損。根據此前的財報,2016年和2017年,長安福特對長安汽車整體利潤的貢獻分別為90%和84.6%。2018年,長安福特銷量遭遇斷崖式下滑,虧損近8億元。2019年,長安福特僅銷售7.52萬輛,同比下降66.99%;導致虧損進一步擴大,僅上半年就虧損7.77億元。更糟糕的是,今年6月,官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長安福特實施縱向壟斷協議,處以1.628億元的法律罰款。此外,長安鈴木和江鈴控股今年上半年也分別虧損2.46億元和4.73億元。盡管長安馬自達的凈利潤為8.74億元,但其銷量卻在下滑。今年1-6月,長安馬自達共銷售汽車6.12萬輛,同比下降32.22%。與此同時,近年來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并不理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共銷售乘用車36.18萬輛,同比下降29.53%。深陷危機的長安,如何“扭虧為盈”是擺在長安汽車面前的第一要務。日系合資企業利潤逆勢增長,廣汽和東風受益于中國車市低迷。然而,日本品牌乘用車卻逆勢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從17.8%增長到21.5%,增長了3.7個百分點,增幅為20%。而美國和法國品牌分別下降了1.1和1.0個百分點,下降幅度超過10%。反映在財報上,也特別明顯。廣汽集團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1686.85億元,同比下降2.27%;凈利潤同比下降28.85%,至49.19億元。其中,合資企業48.66億元的投資收益中,日系合資品牌利潤增長,歐美合資利潤下降。其中,廣汽豐田貢獻最高22.9億元,同比增長30.4%;廣汽本田貢獻21.8億元,同比增長8.4%;廣汽三菱同比下降56.0%至1.2億元,廣汽菲克虧損4.5億元,同比下降4.3億元。東風汽車集團也因為日系合資企業的貢獻而逆勢增長,雖然東風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484.47億元,同比下降16.36%;凈利潤同比增長5.34%,至84.99億元。東風集團主要利潤來自合資品牌,金額為67.85億元,同比增長11.44%。其中,日系合資品牌貢獻最大。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累計銷售52.88萬輛,東風本田累計銷售36.41萬輛,同比增長13.34%,使得集團凈利潤逆勢增長。但公司營收下滑主要受合法品牌拖累。其中,今年上半年,東風雷諾銷量未能突破1萬輛,僅售出8901輛,同比下降75.97%;神龍汽車銷量同比下降60.05%至6.3萬輛,損失率擴大至25億元。隨著各大車企財報的發布,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不僅自主品牌是“重災區”,就連SAIC、廣汽集團等巨頭也不例外。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然而,在中國汽車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日系品牌乘用車一枝獨秀,呈現逆勢增長,而歐美合資品牌則在下滑。其中,長安福特的慘烈銷量直接導致長安汽車成為此次統計的四大汽車集團中唯一的虧損大戶。SAIC合資企業分部的凈利潤同比下降。在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背景下,SAIC這樣的巨頭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上半年,該集團自2010年以來首次迎來凈利潤負增長。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SAIC共實現營業收入3762.93億元,同比下降19.05%;凈利潤同比下降27.49%,至137.64億元。凈利潤下滑源于上汽大眾、SAIC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個合資品牌的集體虧損,今年上半年分別下滑9.94%、12.91%、29.19%。事實上,截至今年6月,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五菱已經連續10個月負增長。上汽通用已經連續12個月出現負增長。反映在財報數據上,凈利潤集體縮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SAIC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凈利潤分別為98.83億元、71.14億元、8.43億元;分別下降了36.14%、30.59%、58.68%。與此同時,SAIC的自主品牌也不太樂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1.17萬輛,同比下降13.18%。截至目前,SAIC乘用車銷量已經連續6個月下滑。今年上半年,SAIC汽車銷量為293.73萬輛,同比下降16.62%。下半年,SAIC調整了銷售目標,將全年銷售目標下調了8%,至654萬輛。長安汽車凈虧損22.4億元,長安福特虧損擴大。與SAIC的凈利潤相比,長安汽車集團的處境更加危險。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凈虧損高達22.4億元,同比下降239.17%,虧損創歷史新高。營業收入減少16.18至298.76億元。曾經的盈利大牛長安福特再也沒有回到正軌,直接導致了長安汽車的虧損。根據此前的財報,2016年和2017年,長安福特對長安汽車整體利潤的貢獻分別為90%和84.6%。2018年,長安福特銷量遭遇斷崖式下滑,虧損近8億元。2019年,長安福特僅銷售7.52萬輛,同比下降66.99%;導致虧損進一步擴大,僅上半年就虧損7.77億元。更糟糕的是,今年6月,官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長安福特實施縱向壟斷協議,處以1.628億元的法律罰款。此外,長安鈴木和江鈴控股今年上半年也分別虧損2.46億元和4.73億元。盡管長安馬自達的凈利潤為8.74億元,但其銷量卻在下滑。今年1-6月,長安馬自達共銷售汽車6.12萬輛,同比下降32.22%。與此同時,近年來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并不理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共銷售乘用車36.18萬輛,同比下降29.53%。深陷危機的長安,如何“扭虧為盈”是擺在長安汽車面前的第一要務。日系合資企業利潤逆勢增長,廣汽和東風受益于中國車市低迷。然而,日本品牌乘用車卻逆勢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從17.8%增長到21.5%,增長了3.7個百分點,增幅為20%。而美國和法國品牌分別下降了1.1和1.0個百分點,下降幅度超過10%。反映在財報上,也特別明顯。廣汽集團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1686.85億元,同比下降2.27%;凈利潤同比下降28.85%,至49.19億元。其中,合資企業48.66億元的投資收益中,日系合資品牌利潤增長,歐美合資利潤下降。其中,廣汽豐田貢獻最高22.9億元,同比增長30.4%;廣汽本田貢獻21.8億元,同比增長8.4%;廣汽三菱同比下降56.0%至1.2億元,廣汽菲克虧損4.5億元,同比下降4.3億元。東風汽車集團也因為日系合資企業的貢獻而逆勢增長,雖然東風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484.47億元,同比下降16.36%;凈利潤同比增長5.34%,至84.99億元。東風集團主要利潤來自合資品牌,金額為67.85億元,同比增長11.44%。其中,日系合資品牌貢獻最大。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累計銷售52.88萬輛,東風本田累計銷售36.41萬輛,同比增長13.34%,使得集團凈利潤逆勢增長。但公司營收下滑主要受合法品牌拖累。其中,今年上半年,東風雷諾銷量未能突破1萬輛,僅售出8901輛,同比下降75.97%;神龍汽車銷量同比下降60.05%至6.3萬輛,損失率擴大至25億元。
美國當地時間9月3日,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電動汽車公司FaradayFuture(下稱:FF)正式宣布任命畢福康博士(Dr。CarstenBreitfeld)為全球CEO。
1900/1/1 0:00:00隨著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正式落地,國內新能源市場合資、自主品牌、新勢力三大陣營的勢力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1900/1/1 0:00:00據electrek報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部有罕見圖片泄露,顯示該汽車制造商正在進行Model3的生產設置測試。
1900/1/1 0:00:00根據FastCompany報道,過去兩年,亞馬遜一直在開發AlexaAuto,如今,亞馬遜正在為這款智能語音助手尋找一個車廠作為合作伙伴,以將該平臺嵌入到汽車當中。
1900/1/1 0:00:00特斯拉車主聯名的一封信稱,作為在2019年8月30日及之前已購置并繳納購置稅的該等進入免稅目錄特斯拉車型的車主,經咨詢基層稅務部門,表示其不確定是否可辦理退稅,因此特向工信部與稅務總局請示此事。
1900/1/1 0:00:00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研究院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起訴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旗下的四家公司,訴訟標的額達21億元。針對此案,吉利方面表示以法律判決為準,并沒有做出更加具體的回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