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王傳福PK曾毓群:兩位電池大王的恩怨江湖!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比亞迪的電池暫時不會賣,我們必須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2016年9月,在比亞迪電池技術還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時候,王傳福就信誓旦旦要“讓水一直流下去”。這種“技術封鎖”的做法,給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個絕好的機會,讓曾玉群登頂,一路封王。現在,王傳福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試著彎腰撿起丟失的皇冠。從2018年底開始,王傳福開始加速分拆電池業務。對于他一直押寶的磷酸鐵鋰電池和后來開始涉足的三元鋰電池,比亞迪會全面供應市場上所有車企。在王傳福的戰略設計中,迪雅將把汽車電池業務分拆成一家獨立公司,2022年底前上市。“我今年50多歲了。如果我60歲退休,我還有不到十年的時間。在我退休之前,我會把比亞迪的框架和管理委員會系統牢牢地固定下來。如果一切順利,屆時比亞迪的規模優勢將會形成,競爭對手將毫無勝算。”王傳福說。雖然比亞迪的“競爭對手”數不勝數,但在電池這個戰場上,人們更傾向于把他的競爭對手理解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因此,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當今電池之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曾玉群。面對“覺醒”的王傳福,掌門人曾先生該如何走馬上任?不要迷戀我,我只是一個傳說!在中國的企業家中,王傳福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有五個姐妹,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他上初中前后父母雙亡,他在姐姐和哥哥的幫助下艱難完成學業。大學時,王傳福選擇了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因為大學生活很辛苦,為了支持王傳福的學業,哥哥特意從安徽老家來到長沙,一邊做小生意一邊照顧他。1987年,王傳福考入中國科學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學位,并被該院批準留院主持“堿性鎳鉻鎳氫充電電池”課題研究。王傳福是技術天才,他的論文被英國雜志轉載。因為表現突出,他26歲就被提拔為該所301室副主任,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科級干部,為他進入電池行業奠定了基礎。當王傳福突然聽說日本要停產鎳鋰電池,看到商機的他決定用自己的技術一把。日本是該產品的最大供應國,也意味著如果日本不再生產改裝產品,這個行業將會有一個新的世界格局。于是王傳福毅然決然在1995年下海,從一個年輕的導演,到一個生產電池的老板。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此時,距離他2000多公里的曾玉群,正在廣東東莞當工程師。他們誰也沒想到他們的命運會有交集。依靠技術拆解改造,王傳福從1995年開始生產手機用鎳鎘電池,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為電池行業的佼佼者。當然,這得益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全球電池價格暴跌帶來的商機。正因為如此,比亞迪的低成本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飛利浦和松下都轉向比亞迪采購電池。到2003年,王傳福已經把比亞迪打造成中國手機電池第一、世界第二的廠商,成為中國的“電池之王”。當時有個形象的說法,全球每三部手機就有一塊比亞迪生產的手機電池。2003年1月,王傳福以2.7億元買下秦川汽車77%的股權,高調進入汽車行業。在外界看來,他自信自大。就連身邊最親近的高管也一直勸他不要做汽車,但王傳福堅持說,“我決心要做這個。”或許王傳福眼光獨到。那些年汽車市場暴漲,王傳福的比亞迪也在擴張。2008年,股神巴菲特注資比亞迪,終于沒人管王傳福叫造車“瘋子”了。然后恰逢新能源汽車大潮。憑借電池技術優勢,比亞迪股價迅速翻番,身家飆升至350億的王傳福被評為當年福布斯中國首富。2016年,比亞迪電池出貨量達到8.23GWh,行業第一。此時,風光無限的王傳福并不知道,他事業上最大的對手曾玉群很快就會出現在他的面前。對于普通人來說,曾玉群的故事并不勵志,而是荒誕。一個從寧德鎮出來的普通農民的兒子,打拼了十幾年,然后回鄉創業。短短7年時間,他已經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獨角獸企業。在一般人看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曾玉群做到了。1968年,曾玉群出生于寧德市蕉城區,畢業于寧德一中,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后被分配到福建一家國企。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凡。不同的是,曾玉群在國企工作僅三個月就辭職了。他從福建到東莞新科磁電廠當工程師。但金子總會發光,但芒刺總會出現。從一名年輕的工程師到最年輕的R&D導演,曾玉群很快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選擇:和老板梁少康一起做電池?還是去深圳某公司做總經理?因此,他選擇了做……特里耶斯。曾玉群的這種選擇,決定了他和王傳福會成為終生的對手。1999年,梁少康、陳、曾玉群等人合資成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在這里,我想強調一下,曾玉群并不是有些人說的命運寵兒。花了他一大半風險資金從美國回購的li-polymer就是個大坑。反復充電后,電池會膨脹。在技術團隊的幫助下,ATL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成功量產這項技術的公司。2004年,ATL不僅幫助蘋果解決了MP3鋰電池循環壽命短的問題,還成功進入蘋果產業鏈,并在著名的三星爆炸門之后成為三星的首選供應商。OPPO廣為人知的廣告口號“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也歸功于ATL。至此,ATL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2008年后,國家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大量補貼,車載動力電池需求逐年增加。因此,2011年底,曾玉群將ATL的汽車電源部門剝離出來,在寧德成立了一家中資獨資公司CATL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三元鋰電池的研發。當然,當時的曾玉群是想象不到的。也正是這個決定,讓他在幾年后成功擊敗比亞迪,將王傳福的皇冠打翻在地。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命運。2013年底,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宣布與寶馬合作后,國內車企紛紛涌入。能夠進入寶馬的供應鏈是對品牌本身最好的宣傳,這給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快速成長的機會。2015年,中國爆發第一輪新能源汽車,一年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倍,達到33萬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飛躍。其電池產量從2014年的0.27GWh躍升至2.19GWh,增長超過8倍。2016年,工信部發布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將日韓企業擋在補貼門外,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補貼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不得不說,電池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隱藏在各種行業的背后,通常是看不見的。是一個關注度極低的行業。即使在科技部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排在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阿里云、美團之后,位列第六,但在圈外依然鮮為人知。2017年,雖然比亞迪電池業務表現不俗,同比增長19.37%,但其5.43Gwh的裝機量,卻是“后來者”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近一半。就這樣,曾玉群一劍封喉,王傳福的“電池王”寶座從此易主。短短幾年時間,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從近200家動力電池企業中脫穎而出,超越松下、LG化學、比亞迪等前輩,成為全球鋰電池銷量冠軍,進而走上世界舞臺中央。不過如果可以選擇,一向低調的曾玉群可能更喜歡偷偷摸摸的發財。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的電池裝機容量分別為23.43GWh和11.43GWh,占據中國電池總裝機容量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同年6月,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24天會議時間打破了國內記錄。九個漲停板后,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突破1700億。從那以后,身披金甲,身披彩云祥云而來的曾玉群,每次都讓無數投資人為之屈膝。2019年上半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的電池裝機量分別為13.85GWh和7.36GWh,排名沒有變化。郁悶的王傳福在反思比亞迪自身問題的同時,也在謀劃大反攻。這兩個人之間的戰爭是……發現很棒。拆分上市,發起大反攻,一場王者之戰即將開始。為什么比亞迪會被來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后來者趕超?業內普遍認為,比亞迪押注磷酸鐵鋰電池犯了戰略錯誤。2014年后,三元材料電池崛起,磷酸亞鐵鋰和三元材料兩條腿走路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趁機搶了半壁江山。另一方面,信奉“垂直整合模式”的比亞迪安于自給自足,嚴重限制了比亞迪電池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為了奪回電池王的寶座,王傳福在發展戰略上做了兩個重要調整:一是調整電池技術路線。2017年起,比亞迪開始在乘用車業務中使用三元鋰電池,2018年及以后生產的純電動汽車也將使用三元鋰電池。二是將動力電池業務拆分為獨立運營,供應給其他新能源汽車公司。據最新消息,東風汽車已率先宣布采用比亞迪電池,隨后BAIC、長城、長安、一汽等公司與比亞迪電池事業部、比亞迪零部件事業部進行了實質性接觸。隨著2018年30家動力電池企業倒閉,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高達42%,市場份額的急劇集中也引起了車企的警惕。因此,一些車企有興趣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外采購產品,并培養更多的供應渠道。王傳福此時發起蓄謀已久的反擊,將比亞迪電池分拆上市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分拆后,比亞迪第二事業部(動力電池事業部)財務更加透明,價值更加清晰,將作為平等的第三方在市場上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競爭。而且沒有母公司整車業務的不利拖累,業績會更好看。其次,由于分拆上市具有“一個資產,兩個用途”的效果,比亞迪二事業部分拆上市將使母公司獲得資產溢價,公司資產估值也將得到提升,進而公司股價上漲,融資能力也將顯著增強。與個性十足、大張旗鼓發起反擊的王傳福不同,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曾玉群很少在媒體上露面,接觸過他的記者評價他“低調、踏實、真誠、友善”。這位低調的劍客自2017年登頂以來,一直在為這場不期而至的王位爭奪戰做準備。早在2017年4月,曾玉群就給員工發了一封題為《豬真的會飛嗎?臺風走的時候豬都怎么樣了?這封郵件警告員工要居安思危。他在郵件中寫道:因為國家希望在電動汽車上有一個中國芯,因為中國政府提供了慷慨的補貼政策,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們是行業中的佼佼者。當我們躺在政策的溫床上沉睡的時候,競爭對手面對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苦戰,一進一退的差距可想而知。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下半年外企回來了,我們還能蒙著眼睛睡覺嗎?國家會保護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嗎?答案不言而喻。電池業務占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收入的近90%,因此捍衛電池市場是這場戰爭的首要關鍵。曾玉群深知,想要長期堅守陣地,僅僅依靠短期的市場份額是不夠的。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R&D投資超過20億元人民幣,擁有4000多名R&D人員。國內鋰電池行業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有近一半在他的收入之下。截至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主導和參與制定了40余項標準,擁有國內專利907項,海外專利17項,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440項。在新產品的研發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斷……以提高現有的電池密度并提供長的電池壽命。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NCM 811/石墨電池正在量產。據其介紹,該產品單次能量密度為300wh/kg,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可覆蓋500KM左右距離的主流車輛。同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非常意識到原材料供應的重要性。根據招股說明書,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游材料供應商極為分散。其中正極材料供應商多達9家,三元材料供應商6家,隔膜也與5家企業有合作。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還控制了NAL(北美鋰業),在鋰資源的全球競爭中邁出了新的一步。面對王傳福的復出,曾玉群是拿著劍站在寶座上的。我們可以預見,雙方的這場大戰肯定會繼續下去。唱完這首二重唱,明年他們還將面對隔海而來的日韓高手,那將是一場更加殘酷血腥的世界格局之戰。到時候,誰才是真正的世界電池地圖之王?讓我們拭目以待!“比亞迪的電池暫時不會賣,我們必須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2016年9月,在比亞迪電池技術還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時候,王傳福就信誓旦旦要“讓水一直流下去”。這種“技術封鎖”的做法,給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個絕好的機會,讓曾玉群登頂,一路封王。現在,王傳福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試著彎腰撿起丟失的皇冠。從2018年底開始,王傳福開始加速分拆電池業務。對于他一直押寶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后來開始涉足的三元鋰電池,比亞迪會全面供應市場上所有的車企。在王傳福的戰略設計中,迪雅將把汽車電池業務分拆成一家獨立公司,2022年底前上市。“我今年50多歲了。如果我60歲退休,我還有不到十年的時間。在我退休之前,我會把比亞迪的框架和管理委員會系統牢牢地固定下來。如果一切順利,屆時比亞迪的規模優勢將會形成,競爭對手將毫無勝算。”王傳福說。雖然比亞迪的“競爭對手”數不勝數,但在電池這個戰場上,人們更傾向于把他的競爭對手理解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因此,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當今電池之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曾玉群。面對“覺醒”的王傳福,掌門人曾先生該如何走馬上任?不要迷戀我,我只是一個傳說!在中國的企業家中,王傳福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有五個姐妹,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他上初中前后父母雙亡,他在姐姐和哥哥的幫助下艱難完成學業。大學時,王傳福選擇了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因為大學生活很辛苦,為了支持王傳福的學業,哥哥特意從安徽老家來到長沙,一邊做小生意一邊照顧他。1987年,王傳福考入中國科學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學位,并被該院批準留院主持“堿性鎳鉻鎳氫充電電池”課題研究。王傳福是技術天才,他的論文被英國雜志轉載。因為表現突出,他26歲就被提拔為該所301室副主任,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科級干部,為他進入電池行業奠定了基礎。當王傳福突然聽說日本要停產鎳鋰電池,看到商機的他決定用自己的技術一把。日本是該產品的最大供應國,也意味著如果日本不再生產改裝產品,這個行業將會有一個新的世界格局。于是王傳福毅然決然在1995年下海,從一個年輕的導演,到一個生產電池的老板。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此時,距離他2000多公里的曾玉群,正在廣東東莞當工程師。他們誰也沒想到他們的命運會有交集。依靠技術拆解改造,王傳福從1995年開始生產手機用鎳鎘電池,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成為電池行業的佼佼者。當然,這得益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全球電池價格暴跌帶來的商機。正因為如此,比亞迪的低成本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飛利浦和松下都轉向比亞迪采購電池。到2003年,王傳福已經把比亞迪打造成中國手機電池第一、世界第二的廠商,成為中國的“電池之王”。當時有個形象的說法,全球每三部手機就有一塊比亞迪生產的手機電池。2003年1月,王傳福以2.7億元買下秦川汽車77%的股權,高調進入汽車行業。在外界看來,他自信自大。就連身邊最親近的高管也一直勸他不要做汽車,但王傳福堅持說,“我決心要做這個。”或許王傳福眼光獨到。那些年汽車市場暴漲,王傳福的比亞迪也在擴張。2008年,股神巴菲特注資比亞迪,終于沒人管王傳福叫造車“瘋子”了。然后恰逢新能源汽車大潮。憑借電池技術優勢,比亞迪股價迅速翻番,身家飆升至350億的王傳福被評為當年福布斯中國首富。2016年,比亞迪電池出貨量達到8.23GWh,行業第一。此時,風光無限的王傳福并不知道,他事業上最大的對手曾玉群很快就會出現在他的面前。對于普通人來說,曾玉群的故事并不勵志,而是荒誕。一個從寧德鎮出來的普通農民的兒子,打拼了十幾年,然后回鄉創業。短短7年時間,他已經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獨角獸企業。在一般人看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曾玉群做到了。1968年,曾玉群出生于寧德市蕉城區,畢業于寧德一中,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后被分配到福建一家國企。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凡。不同的是,曾玉群在國企工作僅三個月就辭職了。他從福建到東莞新科磁電廠當工程師。但金子總會發光,但芒刺總會出現。從一名年輕的工程師到最年輕的R&D導演,曾玉群很快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選擇:和老板梁少康一起做電池?還是去深圳某公司做總經理?因此,他選擇了做……特里耶斯。曾玉群的這種選擇,決定了他和王傳福會成為終生的對手。1999年,梁少康、陳、曾玉群等人合資成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在這里,我想強調一下,曾玉群并不是有些人說的命運寵兒。花了他一大半風險資金從美國回購的li-polymer就是個大坑。反復充電后,電池會膨脹。在技術團隊的幫助下,ATL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成功量產這項技術的公司。2004年,ATL不僅幫助蘋果解決了MP3鋰電池循環壽命短的問題,還成功進入蘋果產業鏈,并在著名的三星爆炸門之后成為三星的首選供應商。OPPO廣為人知的廣告口號“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也歸功于ATL。至此,ATL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2008年后,國家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大量補貼,車載動力電池需求逐年增加。因此,2011年底,曾玉群將ATL的汽車電源部門剝離出來,在寧德成立了一家中資獨資公司CATL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三元鋰電池的研發。當然,當時的曾玉群是想象不到的。也正是這個決定,讓他在幾年后成功擊敗比亞迪,將王傳福的皇冠打翻在地。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命運。2013年底,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宣布與寶馬合作后,國內車企紛紛涌入。能夠進入寶馬的供應鏈是對品牌本身最好的宣傳,這給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快速成長的機會。2015年,中國爆發第一輪新能源汽車,一年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倍,達到33萬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飛躍。其電池產量從2014年的0.27GWh躍升至2.19GWh,增長超過8倍。2016年,工信部發布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將日韓企業擋在補貼門外,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補貼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不得不說,電池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隱藏在各種行業的背后,通常是看不見的。是一個關注度極低的行業。即使在科技部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排在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阿里云、美團之后,位列第六,但在圈外依然鮮為人知。2017年,雖然比亞迪電池業務表現不俗,同比增長19.37%,但其5.43Gwh的裝機量,卻是“后來者”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近一半。就這樣,曾玉群一劍封喉,王傳福的“電池王”寶座從此易主。短短幾年時間,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從近200家動力電池企業中脫穎而出,超越松下、LG化學、比亞迪等前輩,成為全球鋰電池銷量冠軍,進而走上世界舞臺中央。不過如果可以選擇,一向低調的曾玉群可能更喜歡偷偷摸摸的發財。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的電池裝機容量分別為23.43GWh和11.43GWh,占據中國電池總裝機容量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同年6月,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24天會議時間打破了國內記錄。九個漲停板后,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突破1700億。從那以后,身披金甲,身披彩云祥云而來的曾玉群,每次都讓無數投資人為之屈膝。2019年上半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的電池裝機量分別為13.85GWh和7.36GWh,排名沒有變化。郁悶的王傳福在反思比亞迪自身問題的同時,也在謀劃大反攻。這兩個人之間的戰爭是……發現很棒。拆分上市,發起大反攻,一場王者之戰即將開始。為什么比亞迪會被來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后來者趕超?業內普遍認為,比亞迪押注磷酸鐵鋰電池犯了戰略錯誤。2014年后,三元材料電池崛起,磷酸亞鐵鋰和三元材料兩條腿走路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趁機搶了半壁江山。另一方面,信奉“垂直整合模式”的比亞迪安于自給自足,嚴重限制了比亞迪電池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為了奪回電池王的寶座,王傳福在發展戰略上做了兩個重要調整:一是調整電池技術路線。2017年起,比亞迪開始在乘用車業務中使用三元鋰電池,2018年及以后生產的純電動汽車也將使用三元鋰電池。二是將動力電池業務拆分為獨立運營,供應給其他新能源汽車公司。據最新消息,東風汽車已率先宣布采用比亞迪電池,隨后BAIC、長城、長安、一汽等公司與比亞迪電池事業部、比亞迪零部件事業部進行了實質性接觸。隨著2018年30家動力電池企業倒閉,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高達42%,市場份額的急劇集中也引起了車企的警惕。因此,一些車企有興趣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外采購產品,并培養更多的供應渠道。王傳福此時發起蓄謀已久的反擊,將比亞迪電池分拆上市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分拆后,比亞迪第二事業部(動力電池事業部)財務更加透明,價值更加清晰,將作為平等的第三方在市場上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競爭。而且沒有母公司整車業務的不利拖累,業績會更好看。其次,由于分拆上市具有“一個資產,兩個用途”的效果,比亞迪二事業部分拆上市將使母公司獲得資產溢價,公司資產估值也將得到提升,進而公司股價上漲,融資能力也將顯著增強。與個性十足、大張旗鼓發起反擊的王傳福不同,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曾玉群很少在媒體上露面,接觸過他的記者評價他“低調、踏實、真誠、友善”。這位低調的劍客自2017年登頂以來,一直在為這場不期而至的王位爭奪戰做準備。早在2017年4月,曾玉群就給員工發了一封題為《豬真的會飛嗎?臺風走的時候豬都怎么樣了?這封郵件警告員工要居安思危。他在郵件中寫道:因為國家希望在電動汽車上有一個中國芯,因為中國政府提供了慷慨的補貼政策,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們是行業中的佼佼者。當我們躺在政策的溫床上沉睡的時候,競爭對手面對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苦戰,一進一退的差距可想而知。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下半年外企回來了,我們還能蒙著眼睛睡覺嗎?國家會保護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嗎?答案不言而喻。電池業務占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收入的近90%,因此捍衛電池市場是這場戰爭的首要關鍵。曾玉群深知,想要長期堅守陣地,僅僅依靠短期的市場份額是不夠的。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R&D投資超過20億元人民幣,擁有4000多名R&D人員。國內鋰電池行業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有近一半在他的收入之下。截至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主導和參與制定了40余項標準,擁有國內專利907項,海外專利17項,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440項。在新產品的研發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斷……以提高現有的電池密度并提供長的電池壽命。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NCM 811/石墨電池正在量產。據其介紹,該產品單次能量密度為300wh/kg,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可覆蓋500KM左右距離的主流車輛。同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非常意識到原材料供應的重要性。根據招股說明書,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游材料供應商極為分散。其中正極材料供應商多達9家,三元材料供應商6家,隔膜也與5家企業有合作。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還控制了NAL(北美鋰業),在鋰資源的全球競爭中邁出了新的一步。面對王傳福的復出,曾玉群是拿著劍站在寶座上的。我們可以預見,雙方的這場大戰肯定會繼續下去。唱完這首二重唱,明年他們還將面對隔海而來的日韓高手,那將是一場更加殘酷血腥的世界格局之戰。到時候,誰才是真正的世界電池地圖之王?讓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比亞迪寶馬北京長安東風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固態電池暗戰,中美德日搶跑!

近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其2019財年的獎勵金將撥給從事“先進技術研究”的車企,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都得到了大筆獎金。

1900/1/1 0:00:00
長安汽車率先實現內置車載微信,與騰訊聯合投資梧桐車聯

8月26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梧桐車聯發布了TINNOVEOS汽車智能系統的前瞻版,該系統基于騰訊生態高度定制,

1900/1/1 0:00:00
合同糾紛、股權凍結、押金難退,一地雞毛的知豆

近日,知豆汽車創始人鮑文光被列入“限制高消費名單”,起因是與信義汽車部件蕪湖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去年6月,鮑文光在股權解凍后,就辭去了知豆總裁一職。

1900/1/1 0:00:00
自動駕駛臨量產 初創公司需要造血能力

20192020年,對于自動駕駛來說或許是具有轉折意義的節點,不論是L3級自動駕駛,還是L4級的Robotaxi(機器人出租車),大部分企業將在這段時間實現所謂的量產和示范運營。

1900/1/1 0:00:00
Future LAIV正式開園,華人運通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亮相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8月23日,世界領先的自動駕駛測試基地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范區FutureLAIV正式開園,活動上,華人運通全面展示了業界領先的車路協同技術,并在園區進行了自動駕駛測試全場景演示。

1900/1/1 0:00:00
傳馬斯克這周四將在上海推出首款國產Model 3車型

據electrek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將于本周晚些時候前往上海參加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