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奧迪上半年多項數據下滑 將戰略重組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隨著全球車市的低迷,很多汽車巨頭都沒能逃脫業績下滑的命運。8月2日,本田汽車發布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本田汽車2019年4-6月營業利潤約為2524億日元,同比下降16%;歸母凈利潤為1723億日元,同比減少29.5%。除了本田,在近期全球多家車企巨頭發布的財報中可以發現,日產、戴姆勒集團、奧迪集團、寶馬集團等車企財報不佳,利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咨詢公司執行董事趙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傳統汽車巨頭最近利潤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加速搶占傳統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傳統車企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第二,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汽車企業很難實現業績增長。面對這些棘手的情況,車企也在通過削減開支、裁員、多方合作來應對更嚴重的衰退。由于許多汽車巨頭業績不佳,全球汽車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7月29日,奧迪集團發布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287.61億歐元,同比下降7.76%;營業利潤23億歐元,同比下降16.7%,營業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7月24日和7月25日,戴姆勒集團和日產汽車也相繼發布最新財報,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2019年4-6月,日產凈利潤僅為64億日元,同比下滑94.5%;上半年,戴姆勒集團凈利潤同比下降78%,至9.07億歐元。雖然其營收同比增長2%至823.5億歐元,但難掩凈利潤下滑的尷尬。此外,包括福特汽車公司、雷諾集團和特斯拉在內的許多車企都陷入了利潤大幅下滑或虧損的境地。對于盈利能力低下的現狀,車企巨頭也紛紛表明了原因。日產解釋稱,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本田將利潤下滑歸咎于海外市場。“美國和印度等一些海外市場汽車銷售低迷,以及美國稅改導致的成本增加,是降低銷量和利潤預期的主要原因。”本田汽車表示。國海證券研報指出,全球汽車市場產銷量下滑,以及新四化推動下的國外新技術開發支出,使得汽車企業處于動能轉換尚未成行但支出卻在增加的狀態。數據顯示確實如此。例如,對于奧迪集團和寶馬集團來說,R&D投資的增加吞噬了一些利潤。寶馬集團財報顯示,寶馬第二季度R&D費用總計14億歐元,同比增長5.9%。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投資占總成本的1/3以上,達到11.76億歐元。奧迪集團表示,營業利潤下降是因為過去幾年生產基地的不斷擴大、折舊和攤銷的增加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對未來技術的先期投資也對營業利潤產生了不利影響。不過,趙向時代周報分析,全球經濟放緩和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也給車企帶來壓力。“汽車巨頭受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選擇不足的影響,部分市場份額被新能源汽車搶占,因此銷量出現下滑跡象。此外,現階段全球經濟的不景氣環境也對車企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趙直言不諱地說道。總的來說,全球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困難時期,無論是中小型車企還是大型車企,都將在復雜的行業環境中繼續掙扎一段時間。“抱團取暖”應對車市寒冬,車企巨頭不得不在逆境中求生存。裁員、削減開支、合作開發成為眾多車企的共同選擇,其中部分車企的裁員可謂“慘烈”。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通用汽車去年11月宣布2019年關閉5家北美工廠,將裁減1/4非技術人員,裁員規模達到15%。今年6月27日,福特汽車公司表示,將裁員1.2萬人,相當于歐洲員工的五分之一左右,并關閉五家工廠,出售一家工廠,以扭轉歐洲汽車市場的頹勢。日產的裁員和節流正在加速。日產汽車在發布財報當天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25萬人,并在2023年3月前完成。此外,日產將停止生產收益不佳的車輛,到2022財年,其產品組合將減少至少10%,涉及英倫、菲尼迪、日產和達特桑三個品牌的60款全球車型。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西川裕仁在橫濱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產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公司將通過結構改革和其他措施挽回損失,希望在兩年內恢復業績。不過,日產中國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透露,日產的裁員計劃對中國市場沒有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計劃一直在按照最初的目標穩步進行。面對漫長的發展之路,汽車巨頭們除了減員節流,還把希望寄托在合作發展上,抱團守戰的現象……也在增加。對于汽車巨頭頻頻抱團的現象。趙認為是兩方面原因推動:一是車企為應對“新四化”趨勢正在加大技術投入,但技術投入所需的資金壓力促使車企一定程度上通過合作緩解資金壓力;二是由于現階段汽車市場低迷,各汽車企業產能利用率下降,通過聯合造車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優質產能的浪費。例如,7月23日,戴姆勒集團發布最新財報的前一天,BAIC宣布入股戴姆勒,持股比例為5%。7月12日,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進一步加強全球戰略聯盟,將合作領域擴展到高品質電動汽車領域,共同將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引入美國和歐洲市場。此外,據相關媒體報道,通用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ola)于當地時間8月1日表示,公司對與其他車企合作開發電動汽車持開放態度。“抱團取暖的商業模式確實為車企應對現狀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未來這種趨勢會變得更加廣泛。”趙坦言。但并不是所有的“抱團”都有好結果。今年3月,雷諾-日產聯盟走過了20周年,并不是美好的一幕,而是生死攸關的一刻。隨著雷諾-日產聯盟前主席戈恩的下臺,雷諾和日產的關系變得尤為緊張。最近,據媒體報道,雷諾和日產正在就他們之間的交叉持股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日產希望雷諾減持日產43.4%的股份,而雷諾則降低持股比例,以便在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合作中獲得日產的支持。在車市寒冬中選擇合作伙伴共同前行,對于各大車企來說,無疑是一場注。在全球汽車產業的關鍵轉折點,汽車巨頭們該如何轉型發展?趙認為有五個轉型方向,包括從單一能源向多能源轉型;促進網絡技術的應用;加強電子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隨著全球車市的低迷,很多汽車巨頭都沒能逃脫業績下滑的命運。8月2日,本田汽車發布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本田汽車2019年4-6月營業利潤約為2524億日元,同比下降16%;歸母凈利潤為1723億日元,同比減少29.5%。除了本田,在近期全球多家車企巨頭發布的財報中可以發現,日產、戴姆勒集團、奧迪集團、寶馬集團等車企財報不佳,利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咨詢公司執行董事趙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傳統汽車巨頭最近利潤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加速搶占傳統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傳統車企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第二,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汽車企業很難實現業績增長。面對這些棘手的情況,車企也在通過削減開支、裁員、多方合作來應對更嚴重的衰退。由于許多汽車巨頭業績不佳,全球汽車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7月29日,奧迪集團發布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287.61億歐元,同比下降7.76%;營業利潤23億歐元,同比下降16.7%,營業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7月24日和7月25日,戴姆勒集團和日產汽車也相繼發布最新財報,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2019年4-6月,日產凈利潤僅為64億日元,同比下滑94.5%;上半年,戴姆勒集團凈利潤同比下降78%,至9.07億歐元。雖然其營收同比增長2%至823.5億歐元,但難掩凈利潤下滑的尷尬。此外,包括福特汽車公司、雷諾集團和特斯拉在內的許多車企都陷入了利潤大幅下滑或虧損的境地。對于盈利能力低下的現狀,車企巨頭也紛紛表明了原因。日產解釋稱,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本田將利潤下滑歸咎于海外市場。“美國和印度等一些海外市場汽車銷售低迷,以及美國稅改導致的成本增加,是降低銷量和利潤預期的主要原因。”本田汽車表示。國海證券研報指出,全球汽車市場產銷量下滑,以及新四化推動下的國外新技術開發支出,使得汽車企業處于動能轉換尚未成行但支出卻在增加的狀態。數據顯示確實如此。例如,對于奧迪集團和寶馬集團來說,R&D投資的增加吞噬了一些利潤。寶馬集團財報顯示,寶馬第二季度R&D費用總計14億歐元,同比增長5.9%。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投資占總成本的1/3以上,達到11.76億歐元。奧迪集團表示,營業利潤下降是因為過去幾年生產基地的不斷擴大、折舊和攤銷的增加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對未來技術的先期投資也對營業利潤產生了不利影響。不過,趙向時代周報分析,全球經濟放緩和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也給車企帶來壓力。“汽車巨頭受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選擇不足的影響,部分市場份額被新能源汽車搶占,因此銷量出現下滑跡象。此外,現階段全球經濟的不景氣環境也對車企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趙直言不諱地說道。總的來說,全球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困難時期,無論是中小型車企還是大型車企,都將在復雜的行業環境中繼續掙扎一段時間。“抱團取暖”應對車市寒冬,車企巨頭不得不在逆境中求生存。裁員、削減開支、合作開發成為眾多車企的共同選擇,其中部分車企的裁員可謂“慘烈”。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通用汽車去年11月宣布2019年關閉5家北美工廠,將裁減1/4非技術人員,裁員規模達到15%。今年6月27日,福特汽車公司表示,將裁員1.2萬人,相當于歐洲員工的五分之一左右,并關閉五家工廠,出售一家工廠,以扭轉歐洲汽車市場的頹勢。日產的裁員和節流正在加速。日產汽車在發布財報當天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25萬人,并在2023年3月前完成。此外,日產將停止生產收益不佳的車輛,到2022財年,其產品組合將減少至少10%,涉及英倫、菲尼迪、日產和達特桑三個品牌的60款全球車型。

Nissan, Honda, Audi, BMW, Ford

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西川裕仁在橫濱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產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公司將通過結構改革和其他措施挽回損失,希望在兩年內恢復業績。不過,日產中國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透露,日產的裁員計劃對中國市場沒有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計劃一直在按照最初的目標穩步進行。面對漫長的發展之路,汽車巨頭們除了減員節流,還把希望寄托在合作發展上,抱團守戰的現象……也在增加。對于汽車巨頭頻頻抱團的現象。趙認為是兩方面原因推動:一是車企為應對“新四化”趨勢正在加大技術投入,但技術投入所需的資金壓力促使車企一定程度上通過合作緩解資金壓力;二是由于現階段汽車市場低迷,各汽車企業產能利用率下降,通過聯合造車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優質產能的浪費。例如,7月23日,戴姆勒集團發布最新財報的前一天,BAIC宣布入股戴姆勒,持股比例為5%。7月12日,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進一步加強全球戰略聯盟,將合作領域擴展到高品質電動汽車領域,共同將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引入美國和歐洲市場。此外,據相關媒體報道,通用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ola)于當地時間8月1日表示,公司對與其他車企合作開發電動汽車持開放態度。“抱團取暖的商業模式確實為車企應對現狀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未來這種趨勢會變得更加廣泛。”趙坦言。但并不是所有的“抱團”都有好結果。今年3月,雷諾-日產聯盟走過了20周年,并不是美好的一幕,而是生死攸關的一刻。隨著雷諾-日產聯盟前主席戈恩的下臺,雷諾和日產的關系變得尤為緊張。最近,據媒體報道,雷諾和日產正在就他們之間的交叉持股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日產希望雷諾減持日產43.4%的股份,而雷諾則降低持股比例,以便在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合作中獲得日產的支持。在車市寒冬中選擇合作伙伴共同前行,對于各大車企來說,無疑是一場注。在全球汽車產業的關鍵轉折點,汽車巨頭們該如何轉型發展?趙認為有五個轉型方向,包括從單一能源向多能源轉型;促進網絡技術的應用;加強電子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標簽:日產本田奧迪寶馬福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欠薪、欠債、半途退賽?特斯拉“攻擂者”各陷泥沼……

近日,京威股份發布公告稱,決定將停止新能源整車業務的開發建設,并同意對秦皇島德龍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龍汽車”)予以注銷。

1900/1/1 0:00:00
燃油車變電動車 法國公司提改裝新思路

在“零排放”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即使是價格較低的經濟型電動車,售價也高達數萬美元,超出了一些用戶對于購買電動車的心理價格預期。

1900/1/1 0:00:00
阿貢國家實驗室:過充對硅碳負極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持續提高,容量更高的硅碳材料逐漸替代了傳統的石墨材料,但是硅碳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巨大的體積膨脹,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安全性能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1900/1/1 0:00:00
外媒調研稱2037年電動車銷量將實現逆襲

近日,彭博社發布了一份全球電動車行業預測報告(該報告研究對象為乘用車部分)。據上述報告預計,到2037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反超傳統燃油車,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絕對主力。

1900/1/1 0:00:00
吉利7月銷售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共4476輛

8月7日晚,吉利汽車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顯示,吉利7月共銷售91375輛含領克,環比微增近1,但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24。

1900/1/1 0:00:00
比亞迪前7月動力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近9GWh

8月6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7月銷量快報,新能源汽車方面累計銷量1622萬輛;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0812GWh,本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8998GWh。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