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不做電商的云服務公司,不是一家好的自動駕駛企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通過擴大運輸能力,除了制造汽車,該公司幾乎什么都可以做."——這是路透社前幾天給亞馬遜戴上的高帽。論點很唬人,亞馬遜即將顛覆移動出行。

Ford, Tesla, Volkswagen, Honda, BMW

為了顯示這種威脅的程度,該報還援引福特運輸顧問約翰·埃利斯(John Ellis)的話說,企業應該非常害怕。隨著消費者對流媒體內容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沒有人會像以前一樣關心自己坐的是福特、克萊斯勒、雪佛蘭還是寶馬。對于野心是傳播知識,以電子商務套人,以云計算業務發財的亞馬遜來說,這條跨界的腿其實挺優雅的。從大環境來說,移動出行是眼前的一塊肥肉。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2030年,美國、歐洲和中國的旅行服務市場將達到1.4萬億美元。旅行社將為汽車行業貢獻22%的收入和30%的利潤。從亞馬遜自身的商業閉環來看,優化物流效率,安排移動出行是唯一的選擇。據亞馬遜發布的Q2財報顯示,在美國市場,由于當地超市加入電商的競爭,亞馬遜不得不推出“Prime會員達一天”的服務,導致倉儲和物流成本大幅增加,物流支出從去年的79.32億美元增加到92.71億美元。緊迫性不止于此。自2019年以來,亞馬遜的利潤增幅大幅收窄。Q1僅增長了16.8%。相比之下,2018年僅一個月增速就不足100%。亞馬遜需要找到一個支點,把自己撬起來。路透社分析了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亞馬遜的5000多項專利。其中,210項專利與無人機、自動駕駛和道路運輸相關。2017年底,德國科隆經濟學院進行了一項關于自動駕駛專利數量的調查,顯示谷歌已經積累了338項自動駕駛專利。從此,你可以嘗到亞馬遜騰飛的決心。金錢是亞馬遜掃除自動駕駛道路上一切障礙的法寶。2019年2月,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宣布完成7億美元融資。領先投票的是亞馬遜。關于Rivian Automotive,我們美麗廣博的姐姐dedee已經做了詳細的介紹:兩個具體特點:1。創始人很帥。2.從設計思維到技術實力,都是市面上最有可能趕超特斯拉的新車。所以,2月份剛籌到的7億美元還是熱的。今年4月,福特又向Rivian Automotive提供了5億美元融資。在投資Rivian Automotive的同一個月,亞馬遜與紅杉資本、殼牌石油和普信集團一起,向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投資了5.3億美元——成為單筆融資金額最大的獨立自動駕駛公司。曝光比Waymo低一點,但分量不輕。Aurora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曾是Waymo的首席技術官。外媒的評價是,Waymo的成功有一半功勞要歸功于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領導了特斯拉Model X的設計和發布,其次,作為主管領導特斯拉Autopilot的開發。首席技術官Drew Bagnell幫助創建了優步的高級技術中心。商業化的進展非常快。極光于2018年與大眾、現代、拜騰達成合作。今年6月,由于大眾收購極光失敗,兩家公司結束了合作。甚至有報道稱,5月份,亞馬遜曾計劃收購國內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途勝未來(Tucson Future)。只有后者拒絕了收購請求。從造車到自動駕駛,押寶都是實力目標。亞馬遜在移動旅行方面的狂野希望不是那種止步不前的玩法。現實中你可以捕捉到更多真實錘子亞馬遜布局自動駕駛的痕跡。今年2月,亞馬遜和美國無人駕駛卡車系統研發公司Embark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卡車已經在I-10高速公路上運輸了部分貨物。根據雷鋒的描述。技術成熟度接近準商業化:首先,一名當地司機駕駛一輛卡車穿過城市a……到達10號州際公路的過渡點。司機解鎖掛鉤,將拖車連接到自動卡車上,然后卡車會沿著10號州際公路自動行駛650英里,然后在其中一個轉場點交給下一個司機。然后,當地司機將拖車掛在卡車上,完成最后一英里的送貨。這看似無聊的一幕,恰恰是亞馬遜在自動駕駛領域高對手的起跑線。現實證明,2025年實現全面自動駕駛的普及難度很大。此前,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Cruise的首席執行官丹·阿曼(dan ammann)在網上暗示,Cruise將推遲今年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計劃。這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自動駕駛實測車頭部的位置。本來,這是要在2020年實現的。業內人士表示,只有20%的時間花在了改善自動駕駛的基本駕駛問題上,而剩下的80%的時間都花在了解決那些“長尾問題”上。所謂長尾問題,就是自行車感知的技術路徑難以滿足現實路況。J.D. Power最近發布的自駕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超過50%的人不相信自駕。這是一個超級悖論:自動駕駛的普及需要大部分交通參與者將駕駛權交給系統。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想這么做。目前只有V2X IOT可以解決這個BUG。但是亞馬遜開發自動駕駛不需要面對這個BUG。從根本上來說,貨運物流的自動駕駛場景已經可以養活亞馬遜了。摩根士丹利曾經做過一份關于亞馬遜發展自動駕駛業務的報告,闡述了亞馬遜的兩大優勢:1。端到端生態的控制。亞馬遜推廣的Prime會員,主要特點是時效性。亞馬遜自身龐大的存儲系統就是這種時效性的保障。無論是第三方還是自有商品,大部分發貨都要經過亞馬遜的倉儲系統。物流港在手,從航線規劃到物流價格都有壓倒性的主導權。2.物流運輸總量參考亞馬遜2016年發布的數據。FBA已向全球賣家交付超過20億件產品,采用FBA的活躍賣家數量增長超過70%。2016年第四季度,FBA分銷的商品數量占第三方賣家銷售商品總量的55%以上。龐大的存儲網絡解決了運輸路徑復雜的問題。運輸總量是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電商巨頭的天然資本。對物流渠道的控制是亞馬遜在自動駕駛領域能飛得遠的原因。這也從根本上拉開了亞馬遜與國內幾家電商的質的區別。比如體量最接近亞馬遜的阿里,菜鳥物流的開放性是阿里沒有亞馬遜野心的根源。這也迫使阿里沉迷于斑馬無解,無法做更多。另一方面,JD.COM是最接近亞馬遜的城市。事實上,在Powercar的自動駕駛之前,JD.COM就已經搶著運輸無人機了。2016年,JD.COM已經在新疆、江蘇、四川、貴州開通了多條無人機航線。無人機項目屬于JD.COM X事業部,其另一個核心分支是無人車項目。但綜合各種因素考慮,亞馬遜是最好的玩家。此外,亞馬遜在商業合作上的無害品質也更容易深入車載系統領域。目前,亞馬遜已經與通用汽車、福特、本田汽車等多家車企達成協議,在其汽車中搭載數字助手Alexa,從而提供數字生活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或許解釋了一句話:掌握了女性的消費,就掌握了世界上的一切。"通過擴大運輸能力,除了制造汽車,該公司幾乎什么都可以做."——這是路透社前幾天給亞馬遜戴上的高帽。論點很唬人,亞馬遜即將顛覆移動出行。

Ford, Tesla, Volkswagen, Honda, BMW

為了顯示這種威脅的程度,該報還援引福特運輸顧問約翰·埃利斯(John Ellis)的話說,企業應該非常害怕。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流媒體內容,沒人會在意他們是坐在福特、克萊斯勒、雪佛蘭還是寶馬前……對于野心是傳播知識,以電子商務套人,以云計算業務發財的亞馬遜來說,這條跨界的腿其實挺優雅的。從大環境來說,移動出行是眼前的一塊肥肉。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2030年,美國、歐洲和中國的旅行服務市場將達到1.4萬億美元。旅行社將為汽車行業貢獻22%的收入和30%的利潤。從亞馬遜自身的商業閉環來看,優化物流效率,安排移動出行是唯一的選擇。據亞馬遜發布的Q2財報顯示,在美國市場,由于當地超市加入電商的競爭,亞馬遜不得不推出“Prime會員達一天”的服務,導致倉儲和物流成本大幅增加,物流支出從去年的79.32億美元增加到92.71億美元。緊迫性不止于此。自2019年以來,亞馬遜的利潤增幅大幅收窄。Q1僅增長了16.8%。相比之下,2018年僅一個月增速就不足100%。亞馬遜需要找到一個支點,把自己撬起來。路透社分析了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亞馬遜的5000多項專利。其中,210項專利與無人機、自動駕駛和道路運輸相關。2017年底,德國科隆經濟學院進行了一項關于自動駕駛專利數量的調查,顯示谷歌已經積累了338項自動駕駛專利。從此,你可以嘗到亞馬遜騰飛的決心。金錢是亞馬遜掃除自動駕駛道路上一切障礙的法寶。2019年2月,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宣布完成7億美元融資。領先投票的是亞馬遜。關于Rivian Automotive,我們美麗廣博的姐姐dedee已經做了詳細的介紹:兩個具體特點:1。創始人很帥。2.從設計思維到技術實力,都是市面上最有可能趕超特斯拉的新車。所以,2月份剛籌到的7億美元還是熱的。今年4月,福特又向Rivian Automotive提供了5億美元融資。在投資Rivian Automotive的同一個月,亞馬遜與紅杉資本、殼牌石油和普信集團一起,向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投資了5.3億美元——成為單筆融資金額最大的獨立自動駕駛公司。曝光比Waymo低一點,但分量不輕。Aurora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曾是Waymo的首席技術官。外媒的評價是,Waymo的成功有一半功勞要歸功于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領導了特斯拉Model X的設計和發布,其次,作為主管領導特斯拉Autopilot的開發。首席技術官Drew Bagnell幫助創建了優步的高級技術中心。商業化的進展非常快。極光于2018年與大眾、現代、拜騰達成合作。今年6月,由于大眾收購極光失敗,兩家公司結束了合作。甚至有報道稱,5月份,亞馬遜曾計劃收購國內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途勝未來(Tucson Future)。只有后者拒絕了收購請求。從造車到自動駕駛,押寶都是實力目標。亞馬遜在移動旅行方面的狂野希望不是那種止步不前的玩法。現實中你可以捕捉到更多真實錘子亞馬遜布局自動駕駛的痕跡。今年2月,亞馬遜和美國無人駕駛卡車系統研發公司Embark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卡車已經在I-10高速公路上運輸了部分貨物。根據雷鋒的描述。com,技術成熟度接近準商業化:首先,一名當地司機駕駛一輛卡車穿過城市,到達10號州際公路的轉場點。司機解鎖掛鉤,將拖車連接到自動卡車上,然后卡車會沿著10號州際公路自動行駛650英里,然后在其中一個轉場點交給下一個司機。然后,當地司機將拖車掛在卡車上,完成最后一英里的送貨。這看似無聊的一幕,恰恰是亞馬遜在自動駕駛領域高對手的起跑線。現實證明,2025年實現全面自動駕駛的普及難度很大。早些時候,自動駕駛汽車Cruise的首席執行官丹·阿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科技公司在互聯網上暗示,Cruise將推遲今年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計劃。這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自動駕駛實測車頭部的位置。本來,這是要在2020年實現的。業內人士表示,只有20%的時間花在了改善自動駕駛的基本駕駛問題上,而剩下的80%的時間都花在了解決那些“長尾問題”上。所謂長尾問題,就是自行車感知的技術路徑難以滿足現實路況。J.D. Power最近發布的自駕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超過50%的人不相信自駕。這是一個超級悖論:自動駕駛的普及需要大部分交通參與者將駕駛權交給系統。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想這么做。目前只有V2X IOT可以解決這個BUG。但是亞馬遜開發自動駕駛不需要面對這個BUG。從根本上來說,貨運物流的自動駕駛場景已經可以養活亞馬遜了。摩根士丹利曾經做過一份關于亞馬遜發展自動駕駛業務的報告,闡述了亞馬遜的兩大優勢:1。端到端生態的控制。亞馬遜推廣的Prime會員,主要特點是時效性。亞馬遜自身龐大的存儲系統就是這種時效性的保障。無論是第三方還是自有商品,大部分發貨都要經過亞馬遜的倉儲系統。物流港在手,從航線規劃到物流價格都有壓倒性的主導權。2.物流運輸總量參考亞馬遜2016年發布的數據。FBA已向全球賣家交付超過20億件產品,采用FBA的活躍賣家數量增長超過70%。2016年第四季度,FBA分銷的商品數量占第三方賣家銷售商品總量的55%以上。龐大的存儲網絡解決了運輸路徑復雜的問題。運輸總量是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電商巨頭的天然資本。對物流渠道的控制是亞馬遜在自動駕駛領域能飛得遠的原因。這也從根本上拉開了亞馬遜與國內幾家電商的質的區別。比如體量最接近亞馬遜的阿里,菜鳥物流的開放性是阿里沒有亞馬遜野心的根源。這也迫使阿里沉迷于斑馬無解,無法做更多。另一方面,JD.COM是最接近亞馬遜的城市。事實上,在Powercar的自動駕駛之前,JD.COM就已經搶著運輸無人機了。2016年,JD.COM已經在新疆、江蘇、四川、貴州開通了多條無人機航線。無人機項目屬于JD.COM X事業部,其另一個核心分支是無人車項目。但綜合各種因素考慮,亞馬遜是最好的玩家。此外,亞馬遜在商業合作上的無害品質也更容易深入車載系統領域。目前,亞馬遜已經與通用汽車、福特、本田汽車等多家車企達成協議,在其汽車中搭載數字助手Alexa,從而提供數字生活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或許解釋了一句話:掌握了女性的消費,就掌握了世界上的一切。

標簽:福特特斯拉大眾本田寶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豐田攜手比亞迪背后,一個新時代正在開啟

風起云涌、潮起潮落,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1900/1/1 0:00:00
全生命周期資產運營進入議事日程,金融工具能否再造動力電池產業?

最近一段時間,車電分離、換電模式、產品回收再利用等話題,成為了動力電池行業的最新熱點。這背后隱藏著業界實現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資產運營管理的呼聲和訴求。

1900/1/1 0:00:00
補貼后16.98萬起 新款威馬EX5 520上市

日前,我們從官方獲悉,威馬新推出了一款EX5520車型,用于取代之前的EX5智行20500車型。新車共推出兩個配置版本,補貼后售價分別為1698、1898萬元。

1900/1/1 0:00:00
長城歐拉7月銷售2071輛,前7月銷售29084輛

8月8日,長城汽車發布2019年7月產銷數據,數據顯示,今年7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60357輛,同比大增11

1900/1/1 0:00:00
車圈“聯姻”盛行 維持婚約長久的紐帶是什么?

近一兩年來,隨著全球車市整體不景氣,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選擇抱團取暖,或是做出一副“等你來撩”的姿態,等待著那一個愿者上鉤。組成聯盟抵御風險、尋求合作降低研發成本,儼然成為新變革時代下的一種常態。

1900/1/1 0:00:00
新能源車電池報廢高峰來襲!百億回收市場背后的“黑產業鏈”調查

一場轟轟烈烈的動力電池“退役潮”,已經近在眼前。與之相對應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回收問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