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相關標準即將發布,無線充電市場一觸即發?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停車,插線,刷卡,充電...以上是目前電動汽車常用的DC充電的一般步驟,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充電方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果充電時間通常需要幾個小時,趕上充電高峰時充電樁數量明顯不足,排隊充電等待時間比燃油車長;加油站只有在車輛進入的情況下才能開放,而充電站占地更大...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唐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正是因為有線充電的局限性,業界才把目光投向了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前景廣闊。國內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都在進行研究,整體處于研究試用階段。”國內:目前國內正在研發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多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以非接觸方式為電動汽車充電。該技術的應用通常是在地面端和車載端安裝兩個耦合線圈,利用兩個線圈之間的磁場耦合,實現電能從發射端向接收端的傳輸。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省去了充電線,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與有線充電相比,目前無線充電相對較貴,但由于無需插拔充電插頭,無線充電設施可以埋在水泥路面下,損壞概率遠低于有線充電樁,因此維護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推出國內第一代無線充電產品的浙江萬安易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萬安易創”)總R&D工程師陳瑤告訴記者,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不僅可以讓充電更加便捷,還可以創造一些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近年來,結合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研發在全球范圍內如火如荼。如果自動駕駛技術能實現自動泊車,結合無線充電技術,就能體現電動汽車的獨特優勢。更干凈、更方便是無線充電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在不久的將來,無線充電技術有望改變人們的用車習慣,停車就充電,節省排隊等候時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已有幾家企業在研發電動車無線充電產品,如中興、比亞迪、萬安易創等。其中,中興通訊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電動公交車的實驗產品。現在與其開展試點合作的主要車企有東風汽車、蜀都客車、宇通、BAIC、長安、奇瑞,無線充電設施試點城市有成都、襄陽、張家口、大理、麗江、貴陽。”雖然國內的研究起步比國外晚,但與國外并沒有太大的技術差距。目前的技術難點是如何設計電磁場和線圈系統,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降低成本。"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簡稱"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立芳表示,中科院電工所正在嘗試的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功率水平為3.3kW,與目前大多數電動車的車載充電器功率一致。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和企業都在努力開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英特爾、蘋果、WiTricity在這方面有技術優勢。與此同時,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豐田、現代等車企也在無線充電方面進行了研發。近日,蘋果公司結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申請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專利。該專利名為“無線充電校準系統”,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中與自動泊車相結合,實現無線充電。去年7月,寶馬推出了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寶馬530e iPerformance PHEV,同時將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投入市場。將電動車停在充電底座正上方,按下啟動按鈕,開始充電……沒有電纜,充電完成后系統會自動關閉。這套系統可以安裝在私人車庫,3.2kW的功率可以在3.5小時內將電池充滿。高通是無線技術的領導者之一,多年前就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其研究始于1988年,1996年成功研發出30KW電動公交車無線充電系統。高通于2013年成為國際汽聯E級方程式賽車的官方技術合作伙伴。在比賽中,寶馬i8安全車和寶馬i3醫療車配備了高通的無線充電系統,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部署到現場。截至目前,高通相關技術已有異物檢測、活體保護、定位引導等先進專項技術,設計覆蓋3.7kW、7.4kW、11kW、22kW等不同功率等級,充電效率達到90%以上。然而,高通更多的是一種技術許可的商業模式,并不直接生產和銷售產品。較早投入技術研發的美國無線電力公司,擁有3.6千瓦至11千瓦的電動汽車高效無線充電系統,充電效率高達94%。也適用于不同底盤高度的電動汽車,包括電動乘用車、越野車和輕型卡車。總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龐巴迪是一家飛機和火車制造商,但其無線充電技術可以為運動中(動態)或靜止中(靜態)的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效率也高達90%。今年4月,瑞典宣布將建設動態無線充電示范路。該項目將耗資1.16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520萬元),在1.6公里的道路下埋設無線充電設施,讓電動汽車、電動卡車和公交車在行駛中實現動態無線充電。“國外尤其是歐美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上起步比國內早,國外更注重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春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視技術標準的制定已成為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的關鍵。例如,高通不僅擁有一系列技術專利,還積極參與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相關標準的制定,包括SAE、IEC、ISO等國際標準。其中,SAE引領了汽車無線充電的發展,針對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汽車(PHEV)發布了國際無線充電標準J2954和無線充電通信標準J2847-6。此外,德國的STILLE計劃和日本的JSAE標準也提出了適合本國國情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未來:低價大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為201.8萬輛,而中國純電動車銷量達到98.4萬輛,接近50%。不僅如此,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成為新能源汽車大國。最新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到2020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全球市場收入將達到800萬美元(約合5500萬元人民幣),2025年將增至4.07億美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17.56%。“只有加快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的步伐,趕超國外技術,才有希望在未來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上掌握主動權。”唐說,目前,還有一些技術難點需要解決:1 .靜態無線充電技術需要停放到位,要求車輛上的接收線圈中心與地面發射環重合、偏離不超過10 cm,車主需要準確倒車、進入指定位置才能實現無線充電,不方便車主使用;二是關于異物檢測,主要是指金屬物體的檢測。如果無線充電的能量路徑中有金屬異物,會引起發熱甚至火災。目前,除了少數國外公司掌握了這項技術外,國內外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第三,無線充電的產品門檻要做到完全的車標,也就是說不能有安全隱患,產品要達到上百個測試標準。根據國際技術發展趨勢,我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也與國際接軌。去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科技攻關項目“電動汽車移動無線充電系統關鍵技術與裝備研制”和“電動汽車移動無線充電實驗段”順利通過驗收。實驗路段長度181m,移動無線充電功率20kW,轉化率達到80%,行駛速度可超過60km/h,可用于電動公交車的移動無線充電。這也是國內首個百米電動車移動無線充電實驗段。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無疑是面向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成本而言,無線充電技術是發射機和接收機不可或缺的,對于主機廠來說確實會增加成本。但如果產量達到3萬臺以上,成本就會下降,如果交貨價格能控制在1萬元以內,將有利于這項技術的推廣。對于很多用戶擔心的無線充電的電磁泄漏問題,記者采訪的幾位專家認為,由于設備的耦合系數比較高,意味著發射的能量幾乎全部被接收端接收,空氣中的輻射很少。電磁兼容性測試發現還沒有一部手機的輻射大。目前無線充電的優勢,尤其是安全性方面,還是不錯的,因為沒有裸露的線纜,消除了高壓線纜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設備的使用壽命也更長。2020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產品很可能大量上市。因此,相關專家預測,國內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前景極其廣闊."朱春波強調,隨著標準、技術和產品的逐步成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將逐步擴大,前景無限。停車,插線,刷卡,充電...以上是目前電動汽車常用的DC充電的一般步驟,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充電方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果充電時間通常需要幾個小時,趕上充電高峰時充電樁數量明顯不足,排隊充電等待時間比燃油車長;加油站只有在車輛進入的情況下才能開放,而充電站占地更大...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唐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正是因為有線充電的局限性,業界才把目光投向了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前景廣闊。國內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都在進行研究,整體處于研究試用階段。”國內:目前國內正在研發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多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以非接觸方式為電動汽車充電。該技術的應用通常是在地面端和車載端安裝兩個耦合線圈,利用兩個線圈之間的磁場耦合,實現電能從發射端向接收端的傳輸。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省去了充電線,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與有線充電相比,目前無線充電相對較貴,但由于無需插拔充電插頭,無線充電設施可以埋在水泥路面下,損壞概率遠低于有線充電樁,因此維護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推出國內第一代無線充電產品的浙江萬安易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萬安易創”)總R&D工程師陳瑤告訴記者,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不僅可以讓充電更加便捷,還可以創造一些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近年來,結合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研發在全球范圍內如火如荼。如果自動駕駛技術能實現自動泊車,結合無線充電技術,就能體現電動汽車的獨特優勢。更干凈、更方便是無線充電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在不久的將來,無線充電技術有望改變人們的用車習慣,停車就充電,節省排隊等候時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已有幾家企業在研發電動車無線充電產品,如中興、比亞迪、萬安易創等。其中,中興通訊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電動公交車的實驗產品。現在與其開展試點合作的主要車企有東風汽車、蜀都客車、宇通、BAIC、長安、奇瑞,無線充電設施試點城市有成都、襄陽、張家口、大理、麗江、貴陽。”雖然國內的研究起步比國外晚,但與國外并沒有太大的技術差距。目前的技術難點是如何設計電磁場和線圈系統,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降低成本。"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簡稱"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立芳表示,中科院電工所正在嘗試的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功率水平為3.3kW,與目前大多數電動車的車載充電器功率一致。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和企業都在努力開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英特爾、蘋果、WiTricity在這方面有技術優勢。與此同時,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豐田、現代等車企也在無線充電方面進行了研發。近日,蘋果公司結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申請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專利。該專利名為“無線充電校準系統”,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中與自動泊車相結合,實現無線充電。去年7月,寶馬推出了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寶馬530e iPerformance PHEV,同時將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投入市場。將電動車停在充電底座正上方,按下啟動按鈕,開始充電……沒有電纜,充電完成后系統會自動關閉。這套系統可以安裝在私人車庫,3.2kW的功率可以在3.5小時內將電池充滿。高通是無線技術的領導者之一,多年前就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其研究始于1988年,1996年成功研發出30KW電動公交車無線充電系統。高通于2013年成為國際汽聯E級方程式賽車的官方技術合作伙伴。在比賽中,寶馬i8安全車和寶馬i3醫療車配備了高通的無線充電系統,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部署到現場。截至目前,高通相關技術已有異物檢測、活體保護、定位引導等先進專項技術,設計覆蓋3.7kW、7.4kW、11kW、22kW等不同功率等級,充電效率達到90%以上。然而,高通更多的是一種技術許可的商業模式,并不直接生產和銷售產品。較早投入技術研發的美國無線電力公司,擁有3.6千瓦至11千瓦的電動汽車高效無線充電系統,充電效率高達94%。也適用于不同底盤高度的電動汽車,包括電動乘用車、越野車和輕型卡車。總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龐巴迪是一家飛機和火車制造商,但其無線充電技術可以為運動中(動態)或靜止中(靜態)的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效率也高達90%。今年4月,瑞典宣布將建設動態無線充電示范路。該項目將耗資1.16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520萬元),在1.6公里的道路下埋設無線充電設施,讓電動汽車、電動卡車和公交車在行駛中實現動態無線充電。“國外尤其是歐美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上起步比國內早,國外更注重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春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視技術標準的制定已成為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的關鍵。例如,高通不僅擁有一系列技術專利,還積極參與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相關標準的制定,包括SAE、IEC、ISO等國際標準。其中,SAE引領了汽車無線充電的發展,針對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汽車(PHEV)發布了國際無線充電標準J2954和無線充電通信標準J2847-6。此外,德國的STILLE計劃和日本的JSAE標準也提出了適合本國國情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未來:低價大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為201.8萬輛,而中國純電動車銷量達到98.4萬輛,接近50%。不僅如此,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成為新能源汽車大國。最新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到2020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全球市場收入將達到800萬美元(約合5500萬元人民幣),2025年將增至4.07億美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17.56%。“只有加快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的步伐,趕超國外技術,才有希望在未來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上掌握主動權。”唐說,目前,還有一些技術難點需要解決:1 .靜態無線充電技術需要停放到位,要求車輛上的接收線圈中心與地面發射環重合、偏離不超過10 cm,車主需要準確倒車、進入指定位置才能實現無線充電,不方便車主使用;二是關于異物檢測,主要是指金屬物體的檢測。如果無線充電的能量路徑中有金屬異物,會引起發熱甚至火災。目前,除了少數國外公司掌握了這項技術外,國內外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第三,無線充電的產品門檻要做到完全的車標,也就是說不能有安全隱患,產品要達到上百個測試標準。根據國際技術發展趨勢,我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也與國際接軌。去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科技攻關項目“電動汽車移動無線充電系統關鍵技術與裝備研制”和“電動汽車移動無線充電實驗段”順利通過驗收。實驗路段長度181m,移動無線充電功率20kW,轉化率達到80%,行駛速度可超過60km/h,可用于電動公交車的移動無線充電。這也是國內首個百米電動車移動無線充電實驗段。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無疑是面向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成本而言,無線充電技術是發射機和接收機不可或缺的,對于主機廠來說確實會增加成本。但如果產量達到3萬臺以上,成本就會下降,如果交貨價格能控制在1萬元以內,將有利于這項技術的推廣。對于很多用戶擔心的無線充電的電磁泄漏問題,記者采訪的幾位專家認為,由于設備的耦合系數比較高,意味著發射的能量幾乎全部被接收端接收,空氣中的輻射很少。電磁兼容性測試發現還沒有一部手機的輻射大。目前無線充電的優勢,尤其是安全性方面,還是不錯的,因為沒有裸露的線纜,消除了高壓線纜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設備的使用壽命也更長。2020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產品很可能大量上市。因此,相關專家預測,國內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前景極其廣闊."朱春波強調,隨著標準、技術和產品的逐步成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將逐步擴大,前景無限。

標簽:寶馬中興奧迪奔馳比亞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安聰慧在看吉利銷售報告的時候,他在想什么?

“7月份,很多人通過各種方式告訴我,他們對吉利乃至中國汽車的未來表示擔心,有的寫文章,表示吉利利潤下降40,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1900/1/1 0:00:00
“秋名山”上的老年代步車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網童鋒亮攝)嗖綠燈還有兩秒,停止線上的車已經開始轟響油門。對老司機們來說,城市里的每個紅綠燈前,都是爭分奪秒的隨機比賽。

1900/1/1 0:00:00
L3級自動駕駛落地前夜:BAT搶高精地圖量產頭炮

圖片來自“123rfcomcn”在自動駕駛領域有這樣一個說法:關注自動駕駛的進展,就看高精地圖的動態,因為他們才是加速自動駕駛汽車落地的幕后推手。

1900/1/1 0:00:00
已上市電車續航大比拼,這家車企恐成最大贏家

安全、動力還有空間等因素是我們在購買傳統燃油車時考慮的重點,但是隨著新能源的出現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就漸漸成為了我們在購車時的首要考慮因素。

1900/1/1 0:00:00
印度電動汽車稅率下調至5%

據外媒報道,印度商品和服務稅GST委員會27日做出決定,將電動車的商品和服務稅稅率從此前的12下調至5,從8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1900/1/1 0:00:00
LG化學全球擴張快進 國產高端鋰電裝備“強者上”

為穩固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領先位置,LG化學正在發起全球范圍內的“強攻”節奏。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