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姆勒奔馳與德國比亞迪合作9年后,7月19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與比亞迪正式簽約,共同開發電動汽車和電動低底盤SUV車型,以及所需的動力電池。獨特的是,過去國內外汽車企業的很多合資、合作,大多是外方提供技術,國內制造。從奔馳到豐田,與比亞迪的合作都是基于技術對等,這在國內車企中還是不多見的。那么,為什么國際汽車巨頭都對比亞迪虎視眈眈,前有戴姆勒奔馳,后有豐田?“這種強強聯合的技術聯盟,既是外方通過20多年的自主創新對比亞迪優勢技術實力的認可,也是中外汽車企業合作方式的創新。也是中國汽車企業走向世界,與更多國際巨頭競爭的應有之舉。”7月25日,比亞迪國際合作事業部總經理舒友興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專訪時對此進行了解讀和介紹。豐田積極合作的秘訣是,今年6月初,豐田在東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與比亞迪合作的消息。此次正式簽約,被外界視為豐田推進電氣化戰略的重要一環。根據此次簽署的合同,豐田與比亞迪共同開發的電動車車型使用豐田品牌,計劃于2025年前投放中國市場。自1997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混合動力車型以來,豐田一直是新能源汽車開發的先鋒,在研發、制造和銷售方面擁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但在近年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內部對于是否發展電動汽車仍有不同意見。直到2016年底,豐田總裁豐田章男強烈反對大眾的批評,并親自擔任電動汽車業務部門的負責人。截至2018年,中國市場電動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四年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豐田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總銷量為147.5萬輛,不僅趕不上大眾,還不如通用和日產,純電動汽車幾乎沒有銷量。這使得豐田不得不修改市場策略,加速電氣化轉型。計劃到2025年,其全球年銷量的一半將來自電動汽車,到2030年,其電動汽車年銷量將達到550萬輛。今年6月初,豐田公開宣布了這一新的電動化戰略,強調要從2020年起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不少于十款電動汽車。由此不難看出,作為國際巨頭之一的豐田,在汽車市場的熱點領域從來沒有袖手旁觀過。這一次,豐田和比亞迪成功聯手。雙方都認為,為了減緩全球變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普及純電動汽車,有必要超越競爭的束縛,謀求共同發展。因此,他們達成了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的合作。根據合同,未來豐田和比亞迪將結合各自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的技術和研發能力優勢,開發更具吸引力的純電動汽車,推動純電動汽車的進一步普及,趕上這一新趨勢。比亞迪的吸引力從哪里就能看出來,從戴姆勒奔馳到日本豐田,比亞迪之所以被盯上,恰恰是它的實力。比亞迪于1995年開始電池業務,并掌握了電動汽車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如動力電池、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芯片)、電動機和電子控制。比亞迪已成為能夠提供包括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在內的綜合新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先企業。比亞迪于2008年推出其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自2015年以來,它已實現全球銷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連續四年。眾所周知,大眾、寶馬和豐田都在積極開發電動汽車平臺,不僅集中了汽車公司的先進技術,還有助于降低研發成本,推出系列化和規模化的產品。比亞迪E平臺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開放共享的純電動汽車平臺。總的來說,比亞迪的e平臺是比亞迪優勢技術的縮影。通過20多年的積極研發,數萬名比亞迪工程師在電池、IGBT、電機、電控、電子等核心技術領域集成創新了最新的技術成果,打造了多項電動車技術的標桿。通過高度集成、集成控制等技術,降低整車重量,優化整車布局,提高能效和可靠性。同時大大提升了司機和乘客的體驗。叫“33111”的比亞迪e平臺有什么優勢?據介紹,這是一個世界領先、成熟、可靠、安全的純電動汽車平臺。其中,前3個是高度集成的驅動三元組。以e系列車型為例,它將幫助車輛實現相應的部件成本降低33%,體積減小30%,重量減少25%,扭矩密度增加17%,功率密度增加20%,標準工況效率指數增加1%。第二個3是高壓三合一型號。以e系列型號為例,它將幫助該型號實現組件成本相應降低40%,效率提高1%至2%,功率密度提高25%。體積減少40%,重量減少25%。第一個是高度集成的PCB電子電路板,它比A4紙小,重量輕,尺寸小,能耗低。第二個是動力電池,續航時間長,性能穩定。通過輕量化模塊設計,質量降低了44%,成本降低了14%,有效利用價值大于94%,電池組成型后有效利用價值大于82%。第三個1是高度集成、智能可旋轉、應用超過300萬、支持DiLink智能聯網系統開放的屏幕。看市場表現就知道e平臺的實力。目前,該電子平臺已廣泛應用于比亞迪的宋Pro、秦Pro、唐和袁電動車。2019年1-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全國前四,比亞迪占三席,上半年銷量43000元電動車,位居前列。新推出的Song Pro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贏得了超過10000份訂單。在e平臺的支持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超過60萬輛,中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一輛是比亞迪。“在過去的20年里,比亞迪逐漸從技術的跟隨者轉變為比肩者和領導者。其在電動汽車領域掌握的一些核心技術已經成為行業領先。”舒友興認為,掌握核心技術形成的實力和競爭力是比亞迪的吸引力所在。競爭與合作正在演變。縱觀全球汽車市場,電動汽車的趨勢已經成為必然。奔馳、大眾、寶馬、豐田等國際巨頭紛紛進入電動市場,競爭的硝煙已經升起。“汽車新四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在這個百年一遇的汽車行業大變革時代,通過競爭與合作加速資源整合和市場布局至關重要。競爭與合作已經成為大趨勢,成為汽車企業領先地位的標志。”舒友興表示,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可以顯著提高開發效率和資源共享的開放聯合,并不排除吸引更多巨頭的加入,這有利于優化行業格局,加速全球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和華為領先的5G技術一樣,比亞迪的電動技術站在世界前沿,是favo……被國際巨頭d。如果放在幾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今天,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工業正在從“市場換技術”的時代走向“技術贏合作”的時代,這也印證了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成為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具有很高的眼光和戰略。從行業角度來看,豐田與比亞迪的“技術平價”合作也透露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未來前景無限。事實上,比亞迪的合作早已覆蓋國內外。2017年,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提出,比亞迪要從自主創新向開放式創新轉型。隨后,與長安汽車等汽車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合作。2018年,比亞迪宣布開放汽車所有傳感器和控制權,與全球開發者共同打造超級汽車智能生態系統,重新定義智能汽車,推動智能汽車時代早日到來。近日,比亞迪成立國際合作事業部,使命是將公司優質資源與各大戰略伙伴在創新合作方面的全面工作進行整合,賦予競爭與合作新的定義和期待。“不合作的汽車企業很快就會面臨生存壓力,和比亞迪合作它會覺得很開心”,舒友興說。
今年6月份之后,豐田的電動化戰略一再刷新觀者對它的既往認知。從分擔成本考慮,它選擇與本土的斯巴魯、鈴木和大發、海外的比亞迪合作,降低投入、縮短開發周期。但這還不夠。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壹圖網)一項社區智慧充電服務業務,讓碧桂園、萬科、融創、恒大四大龍頭房企走在了一起。
1900/1/1 0:00:00融資收緊,量產交付不及預期,造車新勢力的下半場競爭注定艱難。長江汽車的經營困境也讓另一家造車新勢力受到牽連。
1900/1/1 0:00:002019年6月25日,新能源汽車界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在這一天之后,2018年度還能獲得最高9萬多補貼的長續航純電動車,此后只能拿到最高25萬元。
1900/1/1 0:00:00“我被困在車里了,很悶,我快喘不上氣了,快來救救我”7月23日20時27分,余杭110指揮中心接到一名男子報警稱:“我在五常街道某小區,被困在了一輛汽車內”接到報警后,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李梓楠。被近日火遍全網的波場TRON基金會創始人孫宇晨放鴿子的,除了“股神”巴菲特,還有小鵬汽車維權車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