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電裝的自動駕駛“征途”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車市從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自動駕駛領域無疑成為了新的競爭舞臺。作為傳統的元器件巨頭,電裝早已開始了這一領域的布局。

Toyota, Daihatsu, Camry

電裝于2016年成立了ADAS業務技術開發部。該部門主要負責確定實現自動駕駛的R&D路線圖,以及傳感器、人機交互界面等技術的開發。除了位于愛知縣Kyria的總部外,電裝還在世界各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如北美汽車技術集中的底特律、創新商業模式和it公司聚集的西海岸(硅谷和圣地亞哥)以及歐洲(慕尼黑、亞琛、林德和哥德堡)和新加坡。

Toyota, Daihatsu, Camry

本文將全面分析電裝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歷程、五大關鍵職能、合作伙伴及投資布局。回顧自動駕駛的發展歷史1)毫米波雷達Denso于2017年8月10日宣布,該公司開發了一種24 GHz亞毫米波后部和側部安裝的雷達傳感器,以幫助加強車輛安全系統的功能。2018款豐田凱美瑞車型使用的就是這種雷達傳感器。電裝計劃將這種雷達傳感器放在車輛的后保險杠中,旨在探測車輛后部和側面可能進入盲區的其他車輛。此外,該傳感器還可以在車輛轉彎時檢測到可能靠近車輛尾部的其他車輛。2015年,搭載圖像傳感器的“豐田安全感P”被安裝在電裝毫米波雷達上,這是豐田中端和豪華車型的主動安全套件。早在2003年,電裝就成功開發了車用電子掃描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成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數字波束形成技術并實現商業化的廠商。2)激光雷達早在1996年,電裝就開發了一款用于商用車的激光雷達。1997年,電裝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激光雷達,可以測量光的往返時間25億次,可以測量二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光束。到2012年,小型化、低成本的線性激光雷達已經商業化,并應用于大發汽車的防撞輔助系統Smart Assist。3)V2X機載單元電裝從1997年開始成功研制高速局域網無線電樣機,并于2000年獲得日本第一張技術標準符合性證書。2006年,電裝制作了700mhz頻段V2X測試模型(基于日本頻段分配的驗證測試模型),為日本公司提供通信測試,并成功用于ARIB STD T109的測定。如上所述,電裝從最初的開發階段就做出了原型和測試模型,這有助于確定標準規范。2015年,電裝成功推出全球首款符合其連接市場的機載設備。自動駕駛的五個關鍵功能之一是傳感。通過結合各種傳感器,如毫米波雷達和視覺傳感器,電裝提供了超越人類視覺的感知系統,提供360度感知能力,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也能識別周圍環境,還能減少盲點和檢測錯誤,以及識別失敗導致的不必要操作。第二是預測。它可以為駕駛員提供比以前更早、更準確的道路信息。對于駕駛員視線之外的交通狀況,ADAS locator可以檢測位置和行駛路線,結合V2X和DCM的信息,掌握前方路況。V2X/DCM是一種通信措施,可以正確提供前方道路能見度以外的情況。

Toyota, Daihatsu, Camry

其中,ADAS定位器不僅可以定位目標車輛和行駛車道的位置,還可以檢測隧道內的位置和行駛車道。高精度陀螺儀和算法使檢測成為可能。第三是互動性。駕駛員狀態監測器可以檢測到駕駛員的狀況,可以立即檢測到駕駛員的健康狀況和是否困倦。該技術還可以監控面部的方向,甚至在……我的臉藏在太陽鏡和面具里。第四是連接。電裝通過將車輛與各種外部社交信息連接起來,增加了駕駛的舒適性和樂趣。機載通信單元連接社交后端系統、智能手機等。,如安全舒適的自動泊車、車輛與公共交通順暢通行的多種模式、支持車載軟件更新等。第五是保護。電裝將為車輛增加先進的網絡安全措施,以保護車輛系統免受攻擊。例如,車輛控制系統可能被外部入侵和控制。電裝提出了一種縱深防御系統,以保護車輛免受外部控制車輛的威脅。此外,電裝的雙驅EPS系統由兩個獨立的電子電路和電機線圈組成,通常雙驅系統發電。即使系統出現故障,也能保證轉向功能。如果一個系統發生故障,EPS可以通過立即轉向來輔助其他系統繼續保持平穩行駛,從而顯著提高轉向功能的安全性。合作伙伴2016年,電裝和東芝共同開發了一項名為“深度神經網絡-知識產權”(DNN-IP)的人工智能技術,該技術將用于兩家公司自主開發的圖像識別系統,幫助實現高級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技術。深度神經網絡(DNN)是一種模仿人腦神經網絡的算法。有望像人腦一樣準確地進行識別處理,甚至比人腦更準確。為了實現自動駕駛,汽車計算機需要能夠識別不同的道路交通狀況,包括各種障礙物、道路標線、行駛路況和潛在的危險情況。除了與東芝合作,電裝也在牽手索尼。2016年10月25日,電裝宣布其車載圖像傳感器采用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制造的產品。使用這種傳感器來提高攝像頭的性能,可以在夜間識別行人,有助于減少夜間交通事故。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布局1)電裝以8億美元額外收購瑞薩電子4.5%的股份。隨著汽車制造商加快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應用,電裝于2018年3月宣布,將以市場價為基礎,以8億美元額外收購瑞薩電子4.5%的股份。收購完成后,電裝在瑞薩電子的股份將增至5%。INCJ持有的將降至45.6%。2)電裝持有英飛凌股份。2018年11月,電裝入股英飛凌,加速其技術研發,助力自動駕駛等新一代車載系統。在獲得電裝投資后,英飛凌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將與電裝的車載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旨在加快新的和新興的移動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進度。3)電裝子公司NSITEXE宣布投資ThinCI公司。當地時間2018年9月6日,電裝旗下子公司NsitiExe宣布投資ThinCI公司。NSITEXE是自動駕駛關鍵半導體組件的開發商,而ThinCI是一家開發計算平臺的人工智能(AI)硬件初創公司。ThinCI的可編程計算架構可以加速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和其他與汽車行業相關的算法的開發,可以將下一個最佳解決方案的計算能力和性能提高5到10倍。4)電裝與NRI Secure成立合資公司,為網聯汽車提供檢測和診斷服務。當地時間2018年9月27日,電裝宣布同意與NRI)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對車載電子產品的安全風險進行檢測和診斷。新成立的網絡安全公司名為NDIAS有限公司,由電裝和NRI Secure共同擁有,將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NDIAS將利用電裝在車輛質量和網絡安全技術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5)電裝收購Ease Simulation吸收其車載診斷技術。2018年11月,電裝收購了Ease Simulation,這是一家擁有車載診斷技術的專業公司。電裝計劃將Ease Simulation并入電裝產品和服務美國公司,以提供售后產品、服務和技術。6)電裝支持英飛凌改進研究……d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速度。2018年12月,電裝宣布控股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加速技術研發,助力自動駕駛等新一代車載系統。在獲得電裝投資后,英飛凌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將與電裝的車載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旨在加快新的和新興的移動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進度。7)電裝攜手豐田、軟銀向優步注資10億美元。4月19日,電裝宣布聯手豐田和軟銀愿景基金,向優步自動駕駛技術部(ATG)注資10億美元,加速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研發和落地。注資中,電裝和豐田將出資6.67億美元,另有3.33億美元來自SVF。注資完成后,自動駕駛技術部估值將達到72.5億美元。8)豐田電裝合資打造“核心”豐田與電裝于2019年7月10日宣布達成協議。由于目前的汽車行業正在向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兩家公司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門為下一代汽車開發半導體芯片。9) quadric.io,電裝投資創業公司的邊緣處理單元,是一家位于加州Burlingame的創業公司。電裝希望進一步開發quadric.io的邊緣處理單元(EPU)。這種高性能半導體可以作為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電裝通過其集團的子公司NSITEXE購買了該公司的股份。總結在自動駕駛領域,電裝可謂動作頻頻。除了上述動作之外,2018年12月27日,電裝宣布調整公司架構,進行快速轉型,調整后的架構將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電裝重組了移動系統職能部門,并成立了移動系統規劃部門。(負責業務戰略)和移動旅行系統研發和:D分部。,負責技術研發)加速在自動駕駛和互聯駕駛領域的發展。2019年,在自動駕駛領域,可以說是群雄逐鹿,各家都在加速布局和推廣,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自動駕駛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最終實現自動駕駛盈利還需要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慢不一定“落后”,快不一定“領先”。電裝會是最終的贏家嗎?車市從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自動駕駛領域無疑成為了新的競爭舞臺。作為傳統的元器件巨頭,電裝早已開始了這一領域的布局。

Toyota, Daihatsu, Camry

電裝于2016年成立了ADAS業務技術開發部。該部門主要負責確定實現自動駕駛的R&D路線圖,以及傳感器、人機交互界面等技術的開發。除了位于愛知縣Kyria的總部外,電裝還在世界各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如北美汽車技術集中的底特律、創新商業模式和it公司聚集的西海岸(硅谷和圣地亞哥)以及歐洲(慕尼黑、亞琛、林德和哥德堡)和新加坡。

Toyota, Daihatsu, Camry

本文將全面分析電裝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歷程、五大關鍵職能、合作伙伴及投資布局。回顧自動駕駛的發展歷史1)毫米波雷達Denso于2017年8月10日宣布,該公司開發了一種24 GHz亞毫米波后部和側部安裝的雷達傳感器,以幫助加強車輛安全系統的功能。2018款豐田凱美瑞車型使用的就是這種雷達傳感器。電裝計劃將這種雷達傳感器放在車輛的后保險杠中,旨在探測車輛后部和側面可能進入盲區的其他車輛。此外,該傳感器還可以檢測可能靠近的其他車輛……當車輛轉彎時,轉向車輛的后部。2015年,搭載圖像傳感器的“豐田安全感P”被安裝在電裝毫米波雷達上,這是豐田中端和豪華車型的主動安全套件。早在2003年,電裝就成功開發了車用電子掃描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成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數字波束形成技術并實現商業化的廠商。2)激光雷達早在1996年,電裝就開發了一款用于商用車的激光雷達。1997年,電裝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激光雷達,可以測量光的往返時間25億次,可以測量二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光束。到2012年,小型化、低成本的線性激光雷達已經商業化,并應用于大發汽車的防撞輔助系統Smart Assist。3)V2X機載單元電裝從1997年開始成功研制高速局域網無線電樣機,并于2000年獲得日本第一張技術標準符合性證書。2006年,電裝制作了700mhz頻段V2X測試模型(基于日本頻段分配的驗證測試模型),為日本公司提供通信測試,并成功用于ARIB STD T109的測定。如上所述,電裝從最初的開發階段就做出了原型和測試模型,這有助于確定標準規范。2015年,電裝成功推出全球首款符合其連接市場的機載設備。自動駕駛的五個關鍵功能之一是傳感。通過結合各種傳感器,如毫米波雷達和視覺傳感器,電裝提供了超越人類視覺的感知系統,提供360度感知能力,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也能識別周圍環境,還能減少盲點和檢測錯誤,以及識別失敗導致的不必要操作。第二是預測。它可以為駕駛員提供比以前更早、更準確的道路信息。對于駕駛員視線之外的交通狀況,ADAS locator可以檢測位置和行駛路線,結合V2X和DCM的信息,掌握前方路況。V2X/DCM是一種通信措施,可以正確提供前方道路能見度以外的情況。

Toyota, Daihatsu, Camry

其中,ADAS定位器不僅可以定位目標車輛和行駛車道的位置,還可以檢測隧道內的位置和行駛車道。高精度陀螺儀和算法使檢測成為可能。第三是互動性。駕駛員狀態監測器可以檢測到駕駛員的狀況,可以立即檢測到駕駛員的健康狀況和是否困倦。該技術還可以監控面部的方向,即使有些臉藏在太陽鏡和面具中。第四是連接。電裝通過將車輛與各種外部社交信息連接起來,增加了駕駛的舒適性和樂趣。機載通信單元連接社交后端系統、智能手機等。,如安全舒適的自動泊車、車輛與公共交通順暢通行的多種模式、支持車載軟件更新等。第五是保護。電裝將為車輛增加先進的網絡安全措施,以保護車輛系統免受攻擊。例如,車輛控制系統可能被外部入侵和控制。電裝提出了一種縱深防御系統,以保護車輛免受外部控制車輛的威脅。此外,電裝的雙驅EPS系統由兩個獨立的電子電路和電機線圈組成,通常雙驅系統發電。即使系統出現故障,也能保證轉向功能。如果一個系統發生故障,EPS可以通過立即轉向來輔助其他系統繼續保持平穩行駛,從而顯著提高轉向功能的安全性。合作伙伴2016年,電裝和東芝共同開發了一項名為“深度神經網絡-知識產權”(DNN-IP)的人工智能技術,該技術將用于兩家公司自主開發的圖像識別系統,幫助實現高級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技術。深度神經網絡(DNN)是一種模仿人腦神經網絡的算法。有望像人腦一樣準確地進行識別處理,甚至比人腦更準確。為了實現自動駕駛,汽車計算機需要能夠識別不同的道路交通狀況,包括各種障礙物、道路標線、行駛路況和pot……非常危險的情況。除了與東芝合作,電裝也在牽手索尼。2016年10月25日,電裝宣布其車載圖像傳感器采用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制造的產品。使用這種傳感器來提高攝像頭的性能,可以在夜間識別行人,有助于減少夜間交通事故。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布局1)電裝以8億美元額外收購瑞薩電子4.5%的股份。隨著汽車制造商加快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應用,電裝于2018年3月宣布,將以市場價為基礎,以8億美元額外收購瑞薩電子4.5%的股份。收購完成后,電裝在瑞薩電子的股份將增至5%。INCJ持有的將降至45.6%。2)電裝持有英飛凌股份。2018年11月,電裝入股英飛凌,加速其技術研發,助力自動駕駛等新一代車載系統。在獲得電裝投資后,英飛凌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將與電裝的車載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旨在加快新的和新興的移動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進度。3)電裝子公司NSITEXE宣布投資ThinCI公司。當地時間2018年9月6日,電裝旗下子公司NsitiExe宣布投資ThinCI公司。NSITEXE是自動駕駛關鍵半導體組件的開發商,而ThinCI是一家開發計算平臺的人工智能(AI)硬件初創公司。ThinCI的可編程計算架構可以加速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和其他與汽車行業相關的算法的開發,可以將下一個最佳解決方案的計算能力和性能提高5到10倍。4)電裝與NRI Secure成立合資公司,為網聯汽車提供檢測和診斷服務。當地時間2018年9月27日,電裝宣布同意與NRI)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對車載電子產品的安全風險進行檢測和診斷。新成立的網絡安全公司名為NDIAS有限公司,由電裝和NRI Secure共同擁有,將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NDIAS將利用電裝在車輛質量和網絡安全技術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5)電裝收購Ease Simulation吸收其車載診斷技術。2018年11月,電裝收購了Ease Simulation,這是一家擁有車載診斷技術的專業公司。電裝計劃將Ease Simulation并入電裝產品和服務美國公司,以提供售后產品、服務和技術。6)電裝控股英飛凌,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速度。2018年12月,電裝宣布控股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加速技術研發,助力自動駕駛等新一代車載系統。在獲得電裝投資后,英飛凌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將與電裝的車載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旨在加快新的和新興的移動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進度。7)電裝攜手豐田、軟銀向優步注資10億美元。4月19日,電裝宣布聯手豐田和軟銀愿景基金,向優步自動駕駛技術部(ATG)注資10億美元,加速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研發和落地。注資中,電裝和豐田將出資6.67億美元,另有3.33億美元來自SVF。注資完成后,自動駕駛技術部估值將達到72.5億美元。8)豐田電裝合資打造“核心”豐田與電裝于2019年7月10日宣布達成協議。由于目前的汽車行業正在向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兩家公司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門為下一代汽車開發半導體芯片。9) quadric.io,電裝投資創業公司的邊緣處理單元,是一家位于加州Burlingame的創業公司。電裝希望進一步開發quadric.io的邊緣處理單元(EPU)。這種高性能半導體可以作為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電裝通過其集團的子公司NSITEXE購買了該公司的股份。自動駕駛領域總結,電裝ca……被形容為動作頻繁。除了上述動作之外,2018年12月27日,電裝宣布調整公司架構,進行快速轉型,調整后的架構將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電裝重組了移動系統職能部門,并成立了移動系統規劃部門。(負責業務戰略)和移動旅行系統研發和:D分部。,負責技術研發)加速在自動駕駛和互聯駕駛領域的發展。2019年,在自動駕駛領域,可以說是群雄逐鹿,各家都在加速布局和推廣,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自動駕駛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最終實現自動駕駛盈利還需要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慢不一定“落后”,快不一定“領先”。電裝會是最終的贏家嗎?

標簽:豐田大發凱美瑞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終究無法盈利的特斯拉

7月25日,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出爐。本季度產量與交付量均創新高,共生產87048輛,交付新車95356輛,兩項數據較2018年第四季度的記錄均有提升。

1900/1/1 0:00:00
華晨中國發24億“大紅包”,疑因賣出華晨寶馬25%股權

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潘磊。失去“利潤奶牛”華晨寶馬25股權的華晨中國,將向所有投資者派發“大紅包”。

1900/1/1 0:00:00
汽車走向自動化,方向盤正在轉換角色

近日,寶馬在iNEXT量產版的預告圖中透露了全新的方向盤設計風格,這為下一階段智能駕駛車輛的方向盤設計提供了參考。

1900/1/1 0:00:00
收快遞不發愁!本田車主享受亞馬遜車內快遞服務

(圖片來源:本田官網)據外媒報道,從7月24日開始,本田將為訂閱了HondaLink遠程服務網聯汽車系統的用戶,

1900/1/1 0:00:00
以色列初創公司推模塊化輕質電動汽車平臺 可打造各種電動車型

(圖片來源:REEAuto)據外媒報道,以色列初創公司REEAuto研發出一種單一的電動汽車技術平臺,可能會徹底變革汽車的未來。

1900/1/1 0:00:00
或減少零件 特斯拉多向單體澆鑄機專利

日前據外媒報道稱,繼新的布線結構后,特斯拉的又一項專利曝光。新專利為“用于制作車架的多向單體澆鑄機”,特斯拉稱,該專利或將大大減少機器人焊接零件的流程,從而提升產能。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