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東方IC》一年多。作為墨守成規的一員,我基本上一直奔波于國內外各大機場,實在沒時間寫文章。好久沒寫了,有點生疏了。在這個安靜而略顯炎熱的周日早晨提筆,也是開啟夏日生活的一種方式。寫這篇文章已經半年了。每每回想起我所經歷的造車新勢力的造車盛宴,不禁想起曹雪芹先生的那句話:“看他高樓升起,看他待客,看他樓塌。”

因為崗位是新造車動力集團CTO技術助理崗位,所以我對集團的宏觀戰略和技術有很多細節了解。主要想表達一些對造車新勢力和汽車行業的無關緊要的感受和看法。鑒于應該不會對前主人造成困擾,讀者不要妄加揣測,對號入座。下面涉及的人名、地名、機構名都是隱去匿名的。偶然的結緣2017年2月從德國畢業回國后,在國內呆了一個月,然后又回到德國呆了一個月。經過兩個月的內心掙扎,我決定留在中國。對于這兩個月的內心掙扎,如果朋友們以后想進一步了解德中差異,以后會再寫一篇,這里暫時不列。自從決定留在國內,我就開始認真找工作。經過兩個月的內心掙扎,已經是四月了,山青水白,雨如煙。春天的把戲也結束了,只剩下零敲碎打的補救措施。雖然我接受了一些相關的提議,如動力總成校準和機械設計,但我仍然告訴自己要等待對傳統汽車子行業的關注。畢竟當時汽車行業造車新勢力的聲音如春雷劃過天際,年輕人總想跳上快車。每天總會有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Rut君就是其中之一。16年,我應聘了慕尼黑樂視的職位,幻想著未來造車新勢力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那一天。4月的一天早上,我接到了前雇主HR的電話,說在一個招聘網站上看到了我的簡歷,問我愿不愿意加入他們。他們給了我一個德國經理助理的職位。采訪中了解到,這是一支造車新勢力。公司雖已上市,但項目剛剛起步,前期資金充足,大量全球汽車行業資深專家加盟,技術路線清晰,前景光明。作為我自己,造車新勢力是首選,因為在德國戴姆勒實習期間,我感嘆傳統汽車行業職業發展太慢,做的事情太瑣碎,對工程師這個職位嗤之以鼻,雖然現在我決定腳踏實地從技術做起。其次,這個造車新勢力有一個曾經的車老大,曾經的行業地位甚至比今天的馬爸爸還要差。然后助理這個職位對我來說很陌生。我喜歡挑戰,喜歡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性。然而,一切過于順利和美好的背后,十有八九會有很多陷阱。初入職場的前雇主上海辦公室位于上海最豪華的寫字樓,面試時一度讓人以為是子公司。剛入職一個月,就碰到公司跟供應商、政府、基金開會。我主要負責聯系公司歐洲供應商的參會人員,安排他們的行程,聯系他們。我入職的時候,公司的會議準備工作已經緊鑼密鼓進行了幾個月。可以說是動用了全公司的力量,會議的重要性可見一般。直到幾個月后,我才意識到這次會議對公司意味著什么。會議的奢華令人驚嘆,包括浦東五星級酒店最大的會議廳,數百個房間和數十個國際會議中心……國家公務艙機票,以及公司與重要供應商合作伙伴、公司高管、資金在會后租賃給南方某政府的私人飛機。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這個會議關系到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生死存亡。公司能否成功將其技術路線、團隊、市場前景介紹給基金、政府、供應商,吸引他們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是公司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然而事實并沒有那么順利,這一點后面會講到。席間,我第一次見到了我未來的老板——一個近兩米的大個子,頭發稀疏,但眼神有力而明亮。曾任德國某豪華品牌OEM高端車開發總經理。他在汽車開發方面有幾十年的項目管理經驗,退休后加入我們公司擔任總經理。不過尷尬的是,他不知道我是助理,也不知道公司給他招了助理。會議結束后,他回到了我們在歐洲的項目辦公室。這才發現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混亂(這里暫且不列舉)。我沒有回復HR的負責人,然后發現一切都要靠自己。通過公司通訊錄查詢到德國老板的聯系方式后,我給他打電話說明了情況,才說服他讓魯特君去歐洲辦公室見他。誰能想到,和他見面的那天,我老板居然死在了酒店里,說是心臟問題導致的,無非就是這個。這次出差變成了協助另一位公司高管在德國參加葬禮,處理善后事宜。通過這件事,Rut君得到了公司的肯定,成為了公司新聘CTO的技術助理。CTO原來是美國一家OEM豪華車的開發總經理,退休后在國內做合資OEM的CTO,是我們挖來的。之后就開始了瘋狂的造車計劃。資源整合如果一個造車新勢力宣稱自己有很多核心技術和專利,十有八九是在撒謊。造車新勢力前期依靠天使輪的少量資本投入。首先要做的是整合供應商資源,然后先造車。可以批量生產。如果不能量產,至少要有騾車或者工程原型車。眼見為實。現在的首都已經看了太多的套路和局,PPT車甚至連準考證都丟了。是說服基金、銀行、政府在有了工程樣機或者量產車之后再去進行下一輪融資的有力籌碼。之后有可能自己做一些技術開發,和供應商合作。最終要做的是一輛車。它的第一輛跑車就是用少量的錢獲得最高效產出的絕佳案例。要知道,開發一款全新的新能源電動車從無到有到量產需要的人力財力是不可想象的,一般都是幾百億美元,造車新勢力一開始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資本,也沒有所謂的R&D團隊去開發一款全新的車型。其實第一輛來自某地的跑車,除了車標之外和某地無關,完全是一個品牌名稱。2017年底,車轍君跟我老板去了供應商在歐洲某島國的總部(供應商是F1賽事的供應商),半年內讓他造一輛跑車很容易。因為這種跑車不需要量產,只需要小規模試制幾款車,所以時間周期和資金投入都快且準。后來依托這款跑車和各種平臺,吸引了后續資金。當然,也有一些定位低端品牌的新勢力,利用手頭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先整合一些劣質供應商,再先造車。這也是一個公平的策略。說白了,造車新勢力沒有技術,因為除了資金因素,技術團隊的建設和磨合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造車新勢力剛開始做的是整合所有資源,包括供應鏈、政府政策支持、資本進入等等。生存的關鍵……這里說的是產出能不能快于燒錢的速度。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末,我們可以說一直跟隨Boss拜訪歐洲各國的主要供應商,因為我們的造型、底盤、動力總成供應商都是歐洲一級供應商,他們的報價都很驚人,但是如果我們要造一輛好車,這些似乎是必須的。然而,由于前期缺乏人力和資金,這個非常龐大而宏偉的項目成了水中之月。原因是產出速度趕不上燒錢速度,因為只要我們開發,就要給供應商付款,而且不像一些大的主機廠,和供應商有幾十年的密切關系,付款計劃可以延期,甚至可以賒賬。對于我們這種造車的新生力量,供應商對我們的態度是,干一天活付一天錢,前一天不交錢,第二天就不管了。事實是公司幾乎把錢都燒在了造型的正向開發上,造型公司委托的一家歐洲頂級造型設計公司(全球TOP 3)真的太貴了。公司高管大部分是美籍華人,他們似乎對中國不太了解。他們認為通過在全球各大車展上展出概念車,可以吸引投資,繼續積極發展。事實證明,不跑汽車很難說服資本。Rut君第一次有跳槽的想法是在日內瓦車展。當時美女車模站在我們酷炫的概念車旁邊,老板西裝革履在展臺接受媒體采訪。聚光燈的背后,似乎是一片空虛,沒有技術,沒有團隊,沒有資金,在各大機場跑了幾個月,突然一種強烈的空虛感和幻滅感席卷全身。我個人真的看不到職業希望,可能我比較悲觀吧。2018年底離職時,我給Boss發了責任供應商最新版本的付款計劃,可謂飽含造車新勢力的辛酸與淚水。這幾年政府的作用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的春天,因為不僅僅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那么簡單,當然這些政策都被一些汽車廠商了,極大的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對于真正致力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除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當然很多造車新勢力可能趕不上了,因為2020年政府會取消這個政策,但是汽車還沒有量產,所以2020年前造車新勢力能不能量產上市也是生死線),還有一個好處。造車新勢力除了整合供應商資源,還要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有的還選擇代工),現在政府的招商力度也出乎意料。車轍君和公司另一位高管去了西北某省兩個月,聯系政府關于建立生產基地的事情。剛出機場,就被當地市長親自接機,并親自安排在酒店。可想而知,當地政府對我們項目的重視程度。背后的原因是(通過與當地政府的幾十次會議)該省是傳統能源大省,傳統能源是支柱產業,急需產業轉型,而全國數百個新能源汽車項目也給他們帶來了機遇。政府希望挑選有實力的新勢力造車落戶當地,推動當地能源轉型。除了最基本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和我們對接的城市還可以提供其他的優惠政策。比如政府聯系當地有實力的國企投資入股,政府提供項目啟動資金、免費用地、免費寫字樓、稅收減免、人才激勵計劃等等。后來在北京車展期間,車特君負責在公司展臺接待其他幾位地方政府官員,他們也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足以看出現在政府對企業的扶持力度之大,商業環境早已今非昔比,更是如虎添翼……或者造車的新生力量。新勢力造車有一個坎繞不過去,就是造車資質。截至目前,共有16家企業獲得國家頒發的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雙重資質。部分造車新勢力純粹是占坑,一年多沒有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2018年,國家已經對部分企業的這種行為進行了點名。其他的都在苦苦爭取這個資格,所以只能選擇曲線救國的道路,只能選擇讓傳統代工(有資質的)代工,或者通過收購入股間接購買資格。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資質已經成了太后的蟠桃,資源非常有限。國家資質發放前期是政策窗口期,相對寬松。一些不知名的企業也是因為依賴傳統車企才得到的。后來,由于主管部門發現有些企業沒有資質,也擔心資質太多會導致局面失控,所以收緊了政策,以至于到現在,像蔚來和小鵬這樣的人都沒有拿到資質。資格是必須要取得的,只是時間問題。我相信這也是國家淘汰一些沒有實力或者玩弄資本概念的新生力量的一種方式。團隊建設小公司靠老板畫大餅,這是可以的,但是大公司一定要靠健康良性的制度。新造車勢力很多是幾個好朋友“揭竿而起”一起戰斗,后面就會出現任人唯親、朋黨問題,這是公司成長的最大障礙。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胡作非為。有遠見的人絕不會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自己的長期職業戰略規劃。一個公司前景很好,寬松、公平、信任的環境會產生緊跟時代價值觀、適應性強的公司文化,有可能招到愿意為你工作的人才。前東家在這方面做的有些差強人意。Rut君曾經驚嘆公司人才濟濟。雖然公司人數不足200人,但“千人計劃”和各種行業大咖眾多,可謂群星薈萃。但是其他的都是關系戶,也就是大部分都是親戚朋友,這樣的公司環境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正義的。團隊是公司成功的核心和基礎,但團隊建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需要在建立公司文化和團隊的過程中去做,去珍惜。寫在最后,車特君帶著新能源汽車新浪潮馳騁了一年,還沒上工程樣機,更別說量產了。是遺憾,是教訓,更是收獲。圖片來自《東方IC》一年多。作為墨守成規的一員,基本上一直奔波于國內外各大機場,實在沒時間寫文章。好久沒寫了,有點生疏了。在這個安靜而略顯炎熱的周日早晨提筆,也是開啟夏日生活的一種方式。寫這篇文章已經半年了。每每回想起我所經歷的造車新勢力的造車盛宴,不禁想起曹雪芹先生的那句話:“看他高樓升起,看他待客,看他樓塌。”

因為崗位是新造車動力集團CTO技術助理崗位,所以我對集團的宏觀戰略和技術有很多細節了解。主要想表達一些對造車新勢力和汽車行業的無關緊要的感受和看法。鑒于應該不會對前主人造成困擾,讀者不要妄加揣測,對號入座。下面涉及的人名、地名、機構名都是隱去匿名的。偶然的結緣2017年2月從德國畢業回國后,在國內呆了一個月,然后又回到德國呆了一個月。經過兩個月的內心掙扎,我決定留在中國。對于這兩個月的內心掙扎,如果朋友們想多了解一下……e德中差異他們以后會再寫一篇,這里暫時不列。自從決定留在國內,我就開始認真找工作。經過兩個月的內心掙扎,已經是四月了,山青水白,雨如煙。春天的把戲也結束了,只剩下零敲碎打的補救措施。雖然我接受了一些相關的提議,如動力總成校準和機械設計,但我仍然告訴自己要等待對傳統汽車子行業的關注。畢竟當時汽車行業造車新勢力的聲音如春雷劃過天際,年輕人總想跳上快車。每天總會有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Rut君就是其中之一。16年,我應聘了慕尼黑樂視的職位,幻想著未來造車新勢力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那一天。4月的一天早上,我接到了前雇主HR的電話,說在一個招聘網站上看到了我的簡歷,問我愿不愿意加入他們。他們給了我一個德國經理助理的職位。采訪中了解到,這是一支造車新勢力。公司雖已上市,但項目剛剛起步,前期資金充足,大量全球汽車行業資深專家加盟,技術路線清晰,前景光明。作為我自己,造車新勢力是首選,因為在德國戴姆勒實習期間,我感嘆傳統汽車行業職業發展太慢,做的事情太瑣碎,對工程師這個職位嗤之以鼻,雖然現在我決定腳踏實地從技術做起。其次,這個造車新勢力有一個曾經的車老大,曾經的行業地位甚至比今天的馬爸爸還要差。然后助理這個職位對我來說很陌生。我喜歡挑戰,喜歡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性。然而,一切過于順利和美好的背后,十有八九會有很多陷阱。初入職場的前雇主上海辦公室位于上海最豪華的寫字樓,面試時一度讓人以為是子公司。剛入職一個月,就碰到公司跟供應商、政府、基金開會。我主要負責聯系公司歐洲供應商的參會人員,安排他們的行程,聯系他們。我入職的時候,公司的會議準備工作已經緊鑼密鼓進行了幾個月。可以說是動用了全公司的力量,會議的重要性可見一般。直到幾個月后,我才意識到這次會議對公司意味著什么。會議的奢華程度令人驚嘆,包括浦東某五星級酒店最大的會議廳,數百個房間,數十張國際商務艙機票,還有會議結束后公司與重要供應商合作伙伴、公司高管、資金租用給南方某政府的私人飛機。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這個會議關系到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生死存亡。公司能否成功將其技術路線、團隊、市場前景介紹給基金、政府、供應商,吸引他們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是公司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然而事實并沒有那么順利,這一點后面會講到。席間,我第一次見到了我未來的老板——一個近兩米的大個子,頭發稀疏,但眼神有力而明亮。曾任德國某豪華品牌OEM高端車開發總經理。他在汽車開發方面有幾十年的項目管理經驗,退休后加入我們公司擔任總經理。不過尷尬的是,他不知道我是助理,也不知道公司給他招了助理。會議結束后,他回到了我們在歐洲的項目辦公室。這才發現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混亂(這里暫且不列舉)。我沒有回復HR的負責人,然后發現一切都要靠自己。通過公司通訊錄查詢了德國老板的聯系方式后,打電話給他說明了情況,才說服他讓……ut君在歐洲辦公室見他。誰能想到,和他見面的那天,我老板居然死在了酒店里,說是心臟問題導致的,無非就是這個。這次出差變成了協助另一位公司高管在德國參加葬禮,處理善后事宜。通過這件事,Rut君得到了公司的肯定,成為了公司新聘CTO的技術助理。CTO原來是美國一家OEM豪華車的開發總經理,退休后在國內做合資OEM的CTO,是我們挖來的。之后就開始了瘋狂的造車計劃。資源整合如果一個造車新勢力宣稱自己有很多核心技術和專利,十有八九是在撒謊。造車新勢力前期依靠天使輪的少量資本投入。首先要做的是整合供應商資源,然后先造車。可以批量生產。如果不能量產,至少要有騾車或者工程原型車。眼見為實。現在的首都已經看了太多的套路和局,PPT車甚至連準考證都丟了。是說服基金、銀行、政府在有了工程樣機或者量產車之后再去進行下一輪融資的有力籌碼。之后有可能自己做一些技術開發,和供應商合作。最終要做的是一輛車。它的第一輛跑車就是用少量的錢獲得最高效產出的絕佳案例。要知道,開發一款全新的新能源電動車從無到有到量產需要的人力財力是不可想象的,一般都是幾百億美元,造車新勢力一開始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資本,也沒有所謂的R&D團隊去開發一款全新的車型。其實第一輛來自某地的跑車,除了車標之外和某地無關,完全是一個品牌名稱。2017年底,車轍君跟我老板去了供應商在歐洲某島國的總部(供應商是F1賽事的供應商),半年內讓他造一輛跑車很容易。因為這種跑車不需要量產,只需要小規模試制幾款車,所以時間周期和資金投入都快且準。后來依托這款跑車和各種平臺,吸引了后續資金。當然,也有一些定位低端品牌的新勢力,利用手頭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先整合一些劣質供應商,再先造車。這也是一個公平的策略。說白了,造車新勢力沒有技術,因為除了資金因素,技術團隊的建設和磨合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造車新勢力剛開始做的是整合所有資源,包括供應鏈、政府政策支持、資本進入等等。這里生存的關鍵是產出能不能快于燒錢的速度。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末,我們可以說一直跟隨Boss拜訪歐洲各國的主要供應商,因為我們的造型、底盤、動力總成供應商都是歐洲一級供應商,他們的報價都很驚人,但是如果我們要造一輛好車,這些似乎是必須的。然而,由于前期缺乏人力和資金,這個非常龐大而宏偉的項目成了水中之月。原因是產出速度趕不上燒錢速度,因為只要我們開發,就要給供應商付款,而且不像一些大的主機廠,和供應商有幾十年的密切關系,付款計劃可以延期,甚至可以賒賬。對于我們這種造車的新生力量,供應商對我們的態度是,干一天活付一天錢,前一天不交錢,第二天就不管了。事實是公司幾乎把所有的錢都燒在了造型的正向開發上,造型公司委托的一家歐洲頂級造型設計公司(全球TOP 3)真的太貴了。公司高管大部分是美籍華人,他們似乎對中國不太了解。他們認為通過在全球各大車展上展出概念車,可以吸引投資,繼續積極發展。事實證明,不跑汽車很難說服資本。魯特君第一次有了跳槽的想法a……日內瓦車展。當時美女車模站在我們酷炫的概念車旁邊,老板西裝革履在展臺接受媒體采訪。聚光燈的背后,似乎是一片空虛,沒有技術,沒有團隊,沒有資金,在各大機場跑了幾個月,突然一種強烈的空虛感和幻滅感席卷全身。我個人真的看不到職業希望,可能我比較悲觀吧。2018年底離職時,我給Boss發了責任供應商最新版本的付款計劃,可謂飽含造車新勢力的辛酸與淚水。這幾年政府的作用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的春天,因為不僅僅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那么簡單,當然這些政策都被一些汽車廠商了,極大的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對于真正致力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除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當然很多造車新勢力可能趕不上了,因為2020年政府會取消這個政策,但是汽車還沒有量產,所以2020年前造車新勢力能不能量產上市也是生死線),還有一個好處。造車新勢力除了整合供應商資源,還要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有的還選擇代工),現在政府的招商力度也出乎意料。車轍君和公司另一位高管去了西北某省兩個月,聯系政府關于建立生產基地的事情。剛出機場,就被當地市長親自接機,并親自安排在酒店。可想而知,當地政府對我們項目的重視程度。背后的原因是(通過與當地政府的幾十次會議)該省是傳統能源大省,傳統能源是支柱產業,急需產業轉型,而全國數百個新能源汽車項目也給他們帶來了機遇。政府希望挑選有實力的新勢力造車落戶當地,推動當地能源轉型。除了最基本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和我們對接的城市還可以提供其他的優惠政策。比如政府聯系當地有實力的國企投資入股,政府提供項目啟動資金、免費用地、免費寫字樓、稅收減免、人才激勵計劃等等。后來在北京車展期間,車特君負責在公司展臺接待其他幾位地方政府官員,他們也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足以看出現在政府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很大,商業環境早已不同,這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更是如虎添翼。新勢力造車有一個坎繞不過去,就是造車資質。截至目前,共有16家企業獲得國家頒發的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雙重資質。部分造車新勢力純粹是占坑,一年多沒有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2018年,國家已經對部分企業的這種行為進行了點名。其他的都在苦苦爭取這個資格,所以只能選擇曲線救國的道路,只能選擇讓傳統代工(有資質的)代工,或者通過收購入股間接購買資格。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資質已經成了太后的蟠桃,資源非常有限。國家資質發放前期是政策窗口期,相對寬松。一些不知名的企業也是因為依賴傳統車企才得到的。后來,由于主管部門發現有些企業沒有資質,也擔心資質太多會導致局面失控,所以收緊了政策,以至于到現在,像蔚來和小鵬這樣的人都沒有拿到資質。資格是必須要取得的,只是時間問題。我相信這也是國家淘汰一些沒有實力或者耍小聰明的新生力量的一種方式……資本的概念。團隊建設小公司靠老板畫大餅,這是可以的,但是大公司一定要靠健康良性的制度。新造車勢力很多是幾個好朋友“揭竿而起”一起戰斗,后面就會出現任人唯親、朋黨問題,這是公司成長的最大障礙。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胡作非為。有遠見的人絕不會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自己的長期職業戰略規劃。一個公司前景很好,寬松、公平、信任的環境會產生緊跟時代價值觀、適應性強的公司文化,有可能招到愿意為你工作的人才。前東家在這方面做的有些差強人意。Rut君曾經驚嘆公司人才濟濟。雖然公司人數不足200人,但“千人計劃”和各種行業大咖眾多,可謂群星薈萃。但是其他的都是關系戶,也就是大部分都是親戚朋友,這樣的公司環境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正義的。團隊是公司成功的核心和基礎,但團隊建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需要在建立公司文化和團隊的過程中去做,去珍惜。寫在最后,車特君帶著新能源汽車新浪潮馳騁了一年,還沒上工程樣機,更別說量產了。是遺憾,是教訓,更是收獲。從國家戰略來說,建立新能源汽車品牌,尤其是建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是適應大國形象的發展戰略。因此,我們將不遺余力地大力推動新的造車浪潮,這是汽車工業中一些實干家的出路。令人欣慰的是,確實出現了一些初具規模的新生力量。當然,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汽車制造項目。國家推廣的一些成果。可以說,現階段的汽車制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R&D、制造、銷售等純汽車產業。如今造車新勢力正在追趕汽車智能化、信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互聯網和資本力量正在加入造車新勢力的行列。這是一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只有勇者才能繼奔騰之后站在這個汽車時間行業的巔峰。從國家戰略來說,建立新能源汽車品牌,尤其是建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是適應大國形象的發展戰略。因此,我們將不遺余力地大力推動新的造車浪潮,這是汽車工業中一些實干家的出路。令人欣慰的是,確實出現了一些初具規模的新生力量。當然,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汽車制造項目。國家推廣的一些成果。可以說,現階段的汽車制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R&D、制造、銷售等純汽車產業。如今造車新勢力正在追趕汽車智能化、信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互聯網和資本力量正在加入造車新勢力的行列。這是一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只有勇者才能繼奔騰之后站在這個汽車時間行業的巔峰。
英國汽車制造商和經銷商協會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脫歐”不確定性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影響,今年上半年英國汽車產量同比減少20;而汽車業新增投資額則更是暴跌70。
1900/1/1 0:00:007月29日,在親眼目睹北京機場取消200多架航班,東航的飛機兩天環游上海之后,我運氣爆棚,飛機僅僅晚點3小時就到達上海,準備參加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成立十周年的活動。
1900/1/1 0:00:00近日,沃爾瑪和自動駕駛汽車創業公司Gatik合作,正式推出了一項服務:在美國阿肯色州本頓維爾的倉庫、取貨點、部分商店之間,用無人車運送客戶的訂單。
1900/1/1 0:00:00眾所周知,在滴滴順風車事件之后,順風車市場可以說是幾乎迎來毀滅性的打擊。
1900/1/1 0:00:00從高調簽署合作到項目遲遲未能動工,再到外包租賃場地,距離該項目達成協議已經兩年過去。
1900/1/1 0:00:00汽車工業再添薪火。7月31日,華人運通發布全新豪華智能純電品牌高合HiPhi,用全新的視角和框架打造出行工具,定義智能汽車新品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