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銷售額整體下滑的影響直接反映在SAIC的財報中。4月30日,SAIC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002億,同比下降16.18%;歸母凈利潤82.5億,同比下降1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3.86%。其母公司利潤表顯示,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投資收益43.8億元,同比下降31.7%。記者了解到,這是SAIC第一季度凈利潤近10年來首次出現下滑。下滑后的凈利潤數字與2017年的82.6億元持平。財報顯示,第一季度,SAIC營業成本下降15.8%,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均同比下降,R&D費用增長12.8%。同時,財報指出,由于公司對經銷商的預付款減少,一季度預付款較年初減少58.04億元;預付款較期初增加74億元,主要是公司向合資整車制造企業支付了預付款;短期貸款較期初增加52.38億元,主要系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新增貸款所致。浙商證券分析指出,一季度SAIC集團合資品牌(大眾和通用)投資收益達66.81億元,同比下降22.38%,降幅大于產銷降幅,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下降和終端折扣增加。綜合報表毛利率和凈利率同比整體持平,環比略有改善。第一季度銷售額的下降被認為是SAIC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4.2%,而SAIC集團銷量為153.3萬輛,同比下降15.88%,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其中,上汽大眾下降8.8%,上汽通用下降13.1%,SAIC乘用車下降17.5%,上汽通用五菱下降25.4%。自主板塊中,SAIC乘用車一季度銷量同比下降17.5%,SAIC大通銷量同比下降9.35%。商用車板塊,除依維柯紅巖銷量同比微增0.43%外,申沃客車和依維柯汽車銷量均大幅下滑。SAIC面臨的業績壓力已經在2018年有所體現。財報顯示,雖然2018年SAIC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65%,但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1.54%。有媒體指出,這是SAIC十年來首次扣非凈利潤下滑。2018年,SAIC整體銷量達705萬輛,同比僅增長1.75%,為近10年來最低增速。雖然SAIC乘用車實現了35%的高增長,但占公司總銷量80%以上的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疲軟,營收大幅下滑影響了公司整體利潤。在車市負增長的環境下,汽車企業進入了存量競爭期。今年年初,配合下鄉和降低增值稅的政策導向,車企紛紛推出價格優惠,刺激終端消費。SAIC旗下的上汽大眾、榮威、MG名爵等多個品牌都推出了優惠購車政策。為了應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榮威和MG名爵也自掏腰包推出了保單。4月27日,SAIC再次大舉投資,宣布發放30億元現金紅包,支持旗下榮威和名爵品牌的置換補貼。與此同時,從多家車企的財報來看,為了在新四化時代擁有競爭優勢,一季度車企的R&D投資同比繼續增加。短期來看,營收減少和成本增加的雙重擠壓考驗車企的系統調整能力。縱觀已經公布3月份銷量和業績的車企,車市馬太效應已經越來越明顯,消費逐漸集中到頭部公司。而在華合資公司也開始受到車市下滑的影響,而在自主高端的沖擊下,合資車企和本土車企不僅會在各自的領域搶占先機,還會進入相互之間的貼身肉搏階段。盡管凈利潤下降,但在SAIC財報發布后,浙商證券和中泰證券均上調了評級。中泰證券指出,SAIC作為整車龍頭企業,合資品牌地位穩固,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大,新四化布局早,零部件供應體系強。行業復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給予“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368.44、398.24、411.9億元,高于2019年。第一季度銷售整體下滑的影響直接反映在金融回購上……SAIC的。4月30日,SAIC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002億,同比下降16.18%;歸母凈利潤82.5億,同比下降1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3.86%。其母公司利潤表顯示,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投資收益43.8億元,同比下降31.7%。記者了解到,這是SAIC第一季度凈利潤近10年來首次出現下滑。下滑后的凈利潤數字與2017年的82.6億元持平。財報顯示,第一季度,SAIC營業成本下降15.8%,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均同比下降,R&D費用增長12.8%。同時,財報指出,由于公司對經銷商的預付款減少,一季度預付款較年初減少58.04億元;預付款較期初增加74億元,主要是公司向合資整車制造企業支付了預付款;短期貸款較期初增加52.38億元,主要系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新增貸款所致。浙商證券分析指出,一季度SAIC集團合資品牌(大眾和通用)投資收益達66.81億元,同比下降22.38%,降幅大于產銷降幅,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下降和終端折扣增加。綜合報表毛利率和凈利率同比整體持平,環比略有改善。第一季度銷售額的下降被認為是SAIC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4.2%,而SAIC集團銷量為153.3萬輛,同比下降15.88%,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其中,上汽大眾下降8.8%,上汽通用下降13.1%,SAIC乘用車下降17.5%,上汽通用五菱下降25.4%。自主板塊中,SAIC乘用車一季度銷量同比下降17.5%,SAIC大通銷量同比下降9.35%。商用車板塊,除依維柯紅巖銷量同比微增0.43%外,申沃客車和依維柯汽車銷量均大幅下滑。SAIC面臨的業績壓力已經在2018年有所體現。財報顯示,雖然2018年SAIC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65%,但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降1.54%。有媒體指出,這是SAIC十年來首次扣非凈利潤下滑。2018年,SAIC整體銷量達705萬輛,同比僅增長1.75%,為近10年來最低增速。雖然SAIC乘用車實現了35%的高增長,但占公司總銷量80%以上的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疲軟,營收大幅下滑影響了公司整體利潤。在車市負增長的環境下,汽車企業進入了存量競爭期。今年年初,配合下鄉和降低增值稅的政策導向,車企紛紛推出價格優惠,刺激終端消費。SAIC旗下的上汽大眾、榮威、MG名爵等多個品牌都推出了優惠購車政策。為了應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榮威和MG名爵也自掏腰包推出了保單。4月27日,SAIC再次大舉投資,宣布發放30億元現金紅包,支持旗下榮威和名爵品牌的置換補貼。與此同時,從多家車企的財報來看,為了在新四化時代擁有競爭優勢,一季度車企的R&D投資同比繼續增加。短期來看,營收減少和成本增加的雙重擠壓考驗車企的系統調整能力。縱觀已經公布3月份銷量和業績的車企,車市馬太效應已經越來越明顯,消費逐漸集中到頭部公司。而在華合資公司也開始受到車市下滑的影響,而在自主高端的沖擊下,合資車企和本土車企不僅會在各自的領域搶占先機,還會進入相互之間的貼身肉搏階段。盡管凈利潤下降,但在SAIC財報發布后,浙商證券和中泰證券均上調了評級。中泰證券指出,SAIC作為整車龍頭企業,合資品牌地位穩固,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大,新四化布局早,零部件供應體系強。行業復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給予“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368.44、398.24、411.9億元,高于2019年。
近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與澳大利亞運營商Nexport,以及澳大利亞Macquarie銀行共同簽署了總數為200臺的純電動卡車銷售協議,標志著比亞迪純電動卡車產品將正式進入澳大利亞市場。
1900/1/1 0:00:00“外資品牌、新造車企業以及傳統自主品牌都在做電動車,競爭從藍海已經變成了紅海。加上補貼退坡,未來幾年是殘酷的淘汰賽,甚至要提前到來。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特斯拉近日遭到一名已故男子家人的起訴,后者認為特斯拉自動駕駛導航系統發生故障,才導致駕駛員在一場車禍中喪命。
1900/1/1 0:00:00與兩年前第一次參加上海車展時必須下載蔚來APP才能進入展臺參觀相比,蔚來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面對網絡上太多的不理解,蔚來目前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更多人正確的認知蔚來。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5月5日早間消息,特斯拉員工最近收到一封郵件,公司告訴員工,如果向媒體透露與公司有關的信息,可能會被炒,或者面臨重罪指控、訴訟。
1900/1/1 0:00:00在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對于保險業務來說,更擔心之前提到的最大競爭對手Progressive公司,而不是任何其他的車險公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