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企業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一直延續到2019年一季度。企業持續承壓,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續下滑。高工鋰電統計了60家2019年一季度鋰電公司,發現僅有23家公司凈利潤同步增長。超過一半的企業營收或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這表明一季度鋰電池產業鏈整體發展不盡如人意。此前,高新鋰電梳理了2018年鋰電產業鏈66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發現31家公司凈利潤下滑,其中鋰電公司占比三分之一。整體來看,2018年鋰電池產業鏈呈現出企業增收不增利或增速放緩、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應收賬款高企、行業兩極分化的行業特征。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半”。在此背景下,主機廠提出了更嚴格的降價要求,上述行業的發展特點將進一步深化。主機廠的成本下降壓力將直接傳導到整個鋰電池產業鏈,企業產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將不可避免。這意味著包括動力電池、四大材料和設備在內的鋰電池企業未來將面臨嚴峻考驗,而這需要全產業鏈的配合才能渡過難關。具體來說:1。鋰電池領域新能源汽車一季度銷量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企業爭相裝機,帶動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增加。據GGII統計,Q1國內動力電池總裝機容量約為12.32GWh,同比增長179%,帶動了動力電池企業的業績增長。其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收99.8億元,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93%和153.35%,保持市場領先地位;而比亞迪則實現凈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631.98%,成為凈利潤增幅最大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高,行業兩極分化。16家鋰電池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保持了凈營收的增長,其余電池公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猛士科技凈利潤虧損1.8億元,同比下滑975.37%,成為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企業;繼2018年虧損39.97億元后,堅瑞沃一季度得以再度虧損5.4億元,經營狀況并無明顯改善。材料領域的企業,包括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凈利潤均出現下滑。陰極方面,廈鎢凈利潤下降187.38%,而富林精工、豐原股份、湘潭電化、黨生科技、梅格等陰極材料公司凈利潤均有所增長。電解液方面,新宙邦凈利潤同比均增長,而實達盛華、多氟多、江蘇國泰均出現營收或凈利潤下滑。隔膜方面,恩杰凈利潤增長164.89%,雙杰電氣凈利潤下降82.59%。3裝備領域在一季度動力電池投資擴產需求的帶動下,鋰電池裝備企業迎來利好發展,裝備龍頭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呈現“越來越強”的發展態勢。包括先鋒智能、百利科技、星云股份、金銀河在內的鋰電池設備企業,一季度均實現了凈營收同步增長。4鈷鋰材料領域受上游供給端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和下游市場需求減弱影響。鈷、鋰材料價格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下行通道。材料價格大幅下跌,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導致2018年大量鈷鋰上市公司發展,凈利潤較2017年大幅下滑。2019年鈷鋰材料價格下行趨勢不減,供大于求的狀態仍將持續。下游材料企業按需采購,市場需求疲軟,將阻礙鈷鋰材料企業利潤增長。包括華友鈷業、洛陽鉬業、盛屯礦業、韓瑞鈷業、陶氏科技、天齊鋰業、亞華集團、江特電氣等大型鈷鋰上市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其中,道氏科技跌幅最大,跌幅達230.04%。總的來說,由于補貼大幅下降和市場競爭加劇,鋰電池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增收不增利將成為鋰電池產業鏈的普遍情況。目前主機廠正在向動力電池廠壓價,以抵消補貼退坡的壓力,進而傳導到鋰電池行業上游,對鋰電池材料、設備、鈷鋰等鋰電池企業提出更大的降本要求,從而影響上述企業的利潤增長。鋰電池企業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一直延續到2019年一季度。企業持續承壓,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續下滑。高工鋰電統計了60家2019年一季度鋰電公司,發現僅有23家公司凈利潤同步增長。超過一半的企業營收或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這表明一季度鋰電池產業鏈整體發展不盡如人意。此前,高新鋰電梳理了2018年鋰電產業鏈66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發現31家公司凈利潤下滑,其中鋰電公司占比三分之一。整體來看,2018年鋰電池產業鏈呈現出企業增收不增利或增速放緩、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應收賬款高企、行業兩極分化的行業特征。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半”。在此背景下,主機廠提出了更嚴格的降價要求,上述行業的發展特點將進一步深化。主機廠的降本壓力將直接傳導到全鋰……電池產業鏈,企業產品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將不可避免。這意味著包括動力電池、四大材料和設備在內的鋰電池企業未來將面臨嚴峻考驗,而這需要全產業鏈的配合才能渡過難關。具體來說:1。鋰電池領域新能源汽車一季度銷量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企業爭相裝機,帶動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增加。據GGII統計,Q1國內動力電池總裝機容量約為12.32GWh,同比增長179%,帶動了動力電池企業的業績增長。其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收99.8億元,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93%和153.35%,保持市場領先地位;而比亞迪則實現凈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631.98%,成為凈利潤增幅最大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高,行業兩極分化。16家鋰電池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保持了凈營收的增長,其余電池公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猛士科技凈利潤虧損1.8億元,同比下滑975.37%,成為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企業;繼2018年虧損39.97億元后,堅瑞沃一季度得以再度虧損5.4億元,經營狀況并無明顯改善。材料領域的企業,包括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凈利潤均出現下滑。陰極方面,廈鎢凈利潤下降187.38%,而富林精工、豐原股份、湘潭電化、黨生科技、梅格等陰極材料公司凈利潤均有所增長。電解液方面,新宙邦凈利潤同比均增長,而實達盛華、多氟多、江蘇國泰均出現營收或凈利潤下滑。隔膜方面,恩杰凈利潤增長164.89%,雙杰電氣凈利潤下降82.59%。3裝備領域在一季度動力電池投資擴產需求的帶動下,鋰電池裝備企業迎來利好發展,裝備龍頭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呈現“越來越強”的發展態勢。包括先鋒智能、百利科技、星云股份、金銀河在內的鋰電池設備企業,一季度均實現了凈營收同步增長。4鈷鋰材料領域受上游供給端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和下游市場需求減弱影響。鈷、鋰材料價格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下行通道。材料價格大幅下跌,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導致2018年大量鈷鋰上市公司發展,凈利潤較2017年大幅下滑。2019年鈷鋰材料價格下行趨勢不減,供大于求的狀態仍將持續。下游材料企業按需采購,市場需求疲軟,將阻礙鈷鋰材料企業利潤增長。包括華友鈷業、洛陽鉬業、盛屯礦業、韓瑞鈷業、陶氏科技、天齊鋰業、亞華集團、江特電氣等大型鈷鋰上市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其中,道氏科技跌幅最大,跌幅達230.04%。總的來說,由于補貼大幅下降和市場競爭加劇,鋰電池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增收不增利將成為鋰電池產業鏈的普遍情況。目前主機廠正在向動力電池廠壓價,以抵消補貼退坡的壓力,進而傳導到鋰電池行業上游,對鋰電池材料、設備、鈷鋰等鋰電池企業提出更大的降本要求,從而影響上述企業的利潤增長。
近日,大眾全新純電動緊湊型兩廂車ID3官圖發布,但官圖中的車輛覆蓋著整車偽裝。目前,新車已向歐洲市場開啟預訂,預訂車型為ID31ST特別版,限量生產30000輛。
1900/1/1 0:00:005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眾汽車即將查明消費者是否會支持其300億歐元的戰略,以推翻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市場領導者的霸主地位。
1900/1/1 0:00:00一種情緒已經在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間蔓延開來,最好的結局,或者是大型企業接盤。
1900/1/1 0:00:00據美國媒體5月7日報道,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公布最新人事任命,聘請英菲尼迪前高管來領導Jeep品牌的全球團隊。
1900/1/1 0:00:00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電池系統分會成立大會在遼寧沈陽成立。在汽車動力電池安全問題亟待解決的今天,成立這樣的分會意義重大。
1900/1/1 0:00:00剛剛拿下一個價值945億元的正極材料產線合同,百利科技又斬獲了一個新的產線合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