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圖森未來拒絕亞馬遜收購,自動駕駛公司的出路在何方?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Ford, Discovery, Remote

一種情緒在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中蔓延,最好的結局,還是大企業的接管。通用汽車收購Cruise,德爾福收購nuTonomy,福特將在4年內對Argo AI投資10億美元。已經開始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服務的Drive.ai,已經走上了自我推銷的道路。5月7日,鈦媒體報道稱,一位接近亞馬遜高層的內部人士透露,亞馬遜正在與中國的自動駕駛貨運公司途勝就未來的收購事宜進行談判。與此同時,途勝首席執行官陳墨回應稱,公司確實已經在北美啟動了一輪融資,正在與多家戰略投資者接觸,但都是初步的。陳墨說他不會接受被收購的命運。事實上,亞馬遜正在談判收購自動駕駛貨運公司途勝未來的消息,已經引發了業內對于途勝未來是否會選擇被亞馬遜投資的廣泛討論和猜測。同時也拋給我們一個問題,國內遍地開花的自動駕駛公司將何去何從?雖然自動駕駛汽車有望成為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它會給社會的很多方面帶來改變。但是,做自動駕駛并不是一條容易的路。絕不是兩三年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反復測試、認證、修改、配合基礎設施,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技術迭代。想要在短期內生存下來的創業公司并不容易。那些因為自動駕駛而做自動駕駛的公司,等風聲過了,第一輪就會被洗牌。當然,對于個體創業公司來說,被收購絕對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有大公司的幫助才有生存的可能,有商業化成功的可能。在不盈利時期借用資本力量,在低潮時期穩定團隊,專注做好事情,是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的首要任務。亞馬遜的自動駕駛布局

Ford, Discovery, Remote

圍繞電商平臺,亞馬遜在物流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是降低成本,還要解決長途和短途的貨物運輸。據雷鋒網報道。com,亞馬遜在自動駕駛方面動作頻頻。2月7日,亞馬遜參與了硅谷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的融資,總額為5.3億美元。兩周后,再次領投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的融資,總額7億美元。此外,亞馬遜還與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Embark合作,讓雙方共同運營的自動駕駛物流卡車行駛在美國I-10州際公路上。不難發現亞馬遜等各大電商的自動駕駛布局。自動駕駛是物流自動化的最后領地。因為物流是電子商務的必要成本,物流成本包括包裝、倉儲、搬運、運輸等人力物力的總和。如果每個環節都能發展到自動化,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錯誤。自動揀貨和自動倉儲物流系統發展已久,但出庫后的運輸和搬運都要由大量人員進行,因此開發自動駕駛成為電商企業、物流公司和配送服務商的重點。所以目前亞馬遜已經逐步建立了以無人配送、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為核心的生態鏈。據雷鋒網報道。com,2017年,亞馬遜啟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并成立了技術團隊,協助在線零售業務的物流發展。此外,今年1月,亞馬遜正在使用自動駕駛初創公司Embark開發的自動駕駛卡車在I-10州際公路上運輸貨物。

Ford, Discovery, Remote

據悉,亞馬遜的自動駕駛貨運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一名當地司機駕駛一輛卡車穿過城市,到達10號州際公路的轉場點。司機打開掛鉤,將拖車連接到自動卡車上,然后t……ck會自動沿著10號州際公路行駛650英里,然后在其中一個轉場點交給下一個司機。然后,當地司機將拖車掛在卡車上,完成最后一英里的送貨。然而,盡管自動駕駛卡車即將商業化,但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包括最小化團隊之間的距離,如何增加輔助安全功能,以及面臨進出城市的復雜情況。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途勝未來會選擇被亞馬遜投資嗎?圖森的發展現狀2015年,陳墨和他的合作伙伴侯小迪決定創建一個自動駕駛系統,通過深度學習教會計算機模仿人腦并識別圖像模式。途勝未來CTO侯曉迪,2008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學位,后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大腦視覺信息處理和深度學習發展的人工智能。2015年9月,他們創辦了圖森未來科技公司,并在中國和美國都設立了R&D中心,致力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在自動駕駛、圖像識別等領域的應用研發。

Ford, Discovery, Remote

* 2016年1月,圖森北美研究團隊成立一年后,圖森未來獲得新浪資本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次年8月,獲得B輪數千萬美元;11月,獲得5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今年2月13日,途勝宣布完成9500萬美元D輪融資,由新浪資本領投。本輪融資后,途勝未來估值超過1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巨頭英偉達,資方每一輪都有新浪資本。截至目前,途勝未來累計融資已達1.78億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首家推出自動駕駛卡車解決方案的獨角獸企業。陳墨之所以選擇切入自動駕駛貨運卡車領域,而不是傳統的乘用車,一方面在于成本問題:乘用車服務需要上萬輛測試車來收集數據和計算,這對創業公司來說壓力太大;另一方面,卡車行業本身也有明顯的痛點:一輛技術成熟的自動駕駛卡車可以一周工作七天,一天工作20小時。每輛卡車相當于2.5個人類司機,只收取相當于一個人類司機的服務費。此外,為了打造美國7000億美元貨運市場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系統,圖森將于2018年在圖森設立自動駕駛卡車測試基地,測試其在美國提供運輸服務的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方面,途勝最近推出了適合夜間駕駛的攝像頭感應方案。這種傳感系統利用了索尼的CMOS圖像傳感器,使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在夜間和低能見度下行駛。結合之前的1000米傳感技術,無人貨車的利用率可以提升到80%。該傳感系統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量產,并于第三季度應用于圖森未來的無人駕駛卡車,提供商業運輸服務。事實上,除了視覺系統,途勝未來還將通過深度學習獨立開發自動駕駛系統來操作卡車,這將在未來將途勝與Waymo等其他公司區分開來,并幫助途勝通過其“倉庫到倉庫”的商業貨運在州際公路運輸中盈利。值得一提的是,和Waymo一樣,途勝未來也將使用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但認為遠程攝像頭將是卡車的最佳選擇。途勝未來的1000米傳感技術是其核心技術之一。通過感知前方一公里的范圍,它可以更好地調整速度和車道位置,避免緊急制動,每年節省高達15%的燃油成本。商業化方面,從去年開始,途勝未來將主要在亞利桑那州進行試運營。據雷鋒網報道。首席產品官查克·普萊斯(Chuck Price)曾表示,隨著圖森在6月將其卡車車隊擴大至50輛,圖森未來的營業收入將在2019年下半年達到每月100萬美元。此外,在未來幾個月內,他們將與美國一家大型組織合作,推出一項付費試點項目,該項目要求他們的自動駕駛卡車在單次運輸中行駛約1000英里。可以看出,從商業模式來看,大部分公司還是以技術為導向,只關注技術本身,不考慮如何賺錢,而途勝更關注的是技術未來能否快速商業化,這也是途勝和很多廠商的區別。總之,不管亞馬遜正在談判收購自動駕駛貨運公司途勝的傳聞是真是假,它都給自動駕駛創業者敲響了警鐘:技術和商業模式不僅要落地,而且要快速落地,否則,等資本冷卻下來,這場戰役差不多就要告一段落了。Ford, Discovery, Remote

一種情緒在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中蔓延,最好的結局,還是大企業的接管。通用汽車收購Cruise,德爾福收購nuTonomy,福特將在4年內對Argo AI投資10億美元。已經開始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服務的Drive.ai,已經走上了自我推銷的道路。5月7日,鈦媒體報道稱,一位接近亞馬遜高層的內部人士透露,亞馬遜正在與中國的自動駕駛貨運公司途勝就未來的收購事宜進行談判。與此同時,途勝首席執行官陳墨回應稱,公司確實已經在北美啟動了一輪融資,正在與多家戰略投資者接觸,但都是初步的。陳墨說他不會接受被收購的命運。事實上,亞馬遜正在談判收購自動駕駛貨運公司途勝未來的消息,已經引發了業內對于途勝未來是否會選擇被亞馬遜投資的廣泛討論和猜測。同時也拋給我們一個問題,國內遍地開花的自動駕駛公司將何去何從?雖然自動駕駛汽車有望成為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它會給社會的很多方面帶來改變。但是,做自動駕駛并不是一條容易的路。絕不是兩三年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反復測試、認證、修改、配合基礎設施,進行技術迭代……ons根據市場需求。想要在短期內生存下來的創業公司并不容易。那些因為自動駕駛而做自動駕駛的公司,等風聲過了,第一輪就會被洗牌。當然,對于個體創業公司來說,被收購絕對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有大公司的幫助才有生存的可能,有商業化成功的可能。在不盈利時期借用資本力量,在低潮時期穩定團隊,專注做好事情,是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的首要任務。亞馬遜的自動駕駛布局

Ford, Discovery, Remote

圍繞電商平臺,亞馬遜在物流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是降低成本,還要解決長途和短途的貨物運輸。據雷鋒網報道。com,亞馬遜在自動駕駛方面動作頻頻。2月7日,亞馬遜參與了硅谷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的融資,總額為5.3億美元。兩周后,再次領投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的融資,總額7億美元。此外,亞馬遜還與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Embark合作,讓雙方共同運營的自動駕駛物流卡車行駛在美國I-10州際公路上。不難發現亞馬遜等各大電商的自動駕駛布局。自動駕駛是物流自動化的最后領地。因為物流是電子商務的必要成本,物流成本包括包裝、倉儲、搬運、運輸等人力物力的總和。如果每個環節都能發展到自動化,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錯誤。自動揀貨和自動倉儲物流系統發展已久,但出庫后的運輸和搬運都要由大量人員進行,因此開發自動駕駛成為電商企業、物流公司和配送服務商的重點。所以目前亞馬遜已經逐步建立了以無人配送、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為核心的生態鏈。據雷鋒網報道。com,2017年,亞馬遜啟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并成立了技術團隊,協助在線零售業務的物流發展。此外,今年1月,亞馬遜正在使用自動駕駛初創公司Embark開發的自動駕駛卡車在I-10州際公路上運輸貨物。

Ford, Discovery, Remote

據悉,亞馬遜的自動駕駛貨運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一名當地司機駕駛一輛卡車穿過城市,到達10號州際公路的轉場點。司機解鎖掛鉤,將拖車連接到自動卡車上,然后卡車會沿著10號州際公路自動行駛650英里,然后在其中一個轉場點交給下一個司機。然后,當地司機將拖車掛在卡車上,完成最后一英里的送貨。然而,盡管自動駕駛卡車即將商業化,但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包括最小化團隊之間的距離,如何增加輔助安全功能,以及面臨進出城市的復雜情況。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途勝未來會選擇被亞馬遜投資嗎?圖森的發展現狀2015年,陳墨和他的合作伙伴侯小迪決定創建一個自動駕駛系統,通過深度學習教會計算機模仿人腦并識別圖像模式。途勝未來CTO侯曉迪,2008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學位,后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大腦視覺信息處理和深度學習發展的人工智能。2015年9月,他們創辦了圖森未來科技公司,并在中國和美國都設立了R&D中心,致力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在自動駕駛、圖像識別等領域的應用研發。

Ford, Discovery, Remote

* 2016年1月,圖森北美研究團隊成立一年后,圖森未來獲得新浪資本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次年8月,獲得B輪數千萬美元;11月,獲得5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今年2月13日,途勝宣布完成9500萬美元D輪融資,由新浪資本領投。本輪融資后,途勝未來估值超過1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巨頭英偉達,資方每一輪都有新浪資本。截至目前,途勝未來累計融資已達1.78億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首家推出自動駕駛卡車解決方案的獨角獸企業。陳墨之所以選擇切入自動駕駛貨運卡車領域,而不是傳統的乘用車,一方面在于成本問題:乘用車服務需要上萬輛測試車來收集數據和計算,這對創業公司來說壓力太大;另一方面,卡車行業本身也有明顯的痛點:一輛技術成熟的自動駕駛卡車可以一周工作七天,一天工作20小時。每輛卡車相當于2.5個人類司機,只收取相當于一個人類司機的服務費。此外,為了打造美國7000億美元貨運市場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系統,圖森將于2018年在圖森設立自動駕駛卡車測試基地,測試其在美國提供運輸服務的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方面,途勝最近推出了適合夜間駕駛的攝像頭感應方案。這種傳感系統利用了索尼的CMOS圖像傳感器,使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在夜間和低能見度下行駛。結合之前的1000米傳感技術,無人貨車的利用率可以提升到80%。該傳感系統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量產,并于第三季度應用于圖森未來的無人駕駛卡車,提供商業運輸服務。事實上,除了視覺系統,途勝未來還將通過深度學習獨立開發自動駕駛系統來操作卡車,這將在未來將途勝與Waymo等其他公司區分開來,并幫助途勝通過其“倉庫到倉庫”的商業貨運在州際公路運輸中盈利。值得一提的是,和Waymo一樣,途勝未來也將使用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但認為遠程攝像頭將是卡車的最佳選擇。途勝未來的1000米傳感技術是其核心技術之一。通過感知前方一公里的范圍,它可以更好地調整速度和車道位置,避免緊急制動,每年節省高達15%的燃油成本。商業化方面,從去年開始,途勝未來將主要在亞利桑那州進行試運營。據雷鋒網報道。首席產品官查克·普萊斯(Chuck Price)曾表示,隨著圖森在6月將其卡車車隊擴大至50輛,圖森未來的營業收入將在2019年下半年達到每月100萬美元。此外,在未來幾個月內,他們將與美國一家大型組織合作,推出一項付費試點項目,該項目要求他們的自動駕駛卡車在單次運輸中行駛約1000英里。可以看出,從商業模式來看,大部分公司還是以技術為導向,只關注技術本身,不考慮如何賺錢,而途勝更關注的是技術未來能否快速商業化,這也是途勝和很多廠商的區別。總之,不管亞馬遜正在談判收購自動駕駛貨運公司途勝的傳聞是真是假,它都給自動駕駛創業者敲響了警鐘:技術和商業模式不僅要落地,而且要快速落地,否則,等資本冷卻下來,這場戰役差不多就要告一段落了。

標簽:福特發現遠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屢有“白衣騎士”救場 賈躍亭為何命中多貴人?

證監會出手,樂視網及其第一大股東賈躍亭雙雙被查。多位接近賈躍亭的人士透露,賈躍亭方面已經收到調查通知書,正在配合證監會調查。

1900/1/1 0:00:00
偽裝版大眾ID.3官圖發布 將于2020年交付

近日,大眾全新純電動緊湊型兩廂車ID3官圖發布,但官圖中的車輛覆蓋著整車偽裝。目前,新車已向歐洲市場開啟預訂,預訂車型為ID31ST特別版,限量生產30000輛。

1900/1/1 0:00:00
大眾正式向特斯拉宣戰:開始接受三萬歐元電動車預定

5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眾汽車即將查明消費者是否會支持其300億歐元的戰略,以推翻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市場領導者的霸主地位。

1900/1/1 0:00:00
60家鋰電企業Q1業績剖析 盈利能力持續下滑

鋰電企業在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延續至2019年第一季度,企業繼續承壓,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續下滑。高工鋰電統計了60家鋰電企業2019年一季度報發現,僅有23家企業出現營收凈利同步增長。

1900/1/1 0:00:00
英菲尼迪總裁跳槽FCA 將出任Jeep品牌全球總裁

據美國媒體5月7日報道,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公布最新人事任命,聘請英菲尼迪前高管來領導Jeep品牌的全球團隊。

1900/1/1 0:00:00
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動力電池系統責任重大

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電池系統分會成立大會在遼寧沈陽成立。在汽車動力電池安全問題亟待解決的今天,成立這樣的分會意義重大。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