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福特的聲音有點大。2019上海車展前夕,“福特中國2.0”戰略在這個重要節點的啟動,讓福特獲得了足夠的關注。這兩天,國內媒體甚至一些車企都在關注這場全新的戰略發布會將如何改變福特在中國的市場。這是自陳安寧去年年底在福特上任,并擔任福特汽車集團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來,最熱的一場火災。“福特中國2.0”戰略使福特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這第一個目標顯然實現了。
福特近兩年在中國市場的處境有些尷尬,這是陳安寧和他的高級管理團隊所熟知的。在過去的2018年,福特在除北美以外的全球其他市場幾乎都虧損了。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福特在中國的虧損已高達11億美元。主要原因是福特在中國的合資業務銷量有所下降。去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為752243輛,同比下降36.9%。其中,合資公司的主營業務板塊長安福特僅售出417215輛,降幅近50%。同期,江鈴汽車的銷量為263582輛,同比下降9.9%。同期,福特進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為16131輛,同比下降14.3%。“福特在中國市場有緊迫感。接下來,我們不僅要重振銷量,還要恢復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這是團隊的首要任務。”每一位領導者都必須對癥下藥。陳安寧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才找到福特在中國市場的癥結——幾乎所有的跨國汽車公司都在加強本地化,而且他們在中國的技能嚴重不足。因此,陳安寧和他的團隊給出了一個新的處方。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加快產品開發和上市速度、發展智能技術、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堅持創新和培養本土人才,加強福特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布局,做強福特品牌,然后回歸主流陣營。
其中,“產品330計劃”更為引人注目。根據新計劃,福特將在未來三年推出30多款專為中國打造的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車型;
其中10多輛是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為中國設計的全新中型SUV福特Escape。然而,福特在中國的地位在國內外,而陳安寧和福特面臨著更為嚴峻的中國市場和更成熟挑剔的消費者。依靠新戰略,福特能否在中國市場產生巨大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首先,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困境不僅僅是產品問題。這一結論可以從2018年初福特中國的動蕩中看出。幾乎在同一年的同一節點,福特中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冠宏突然離職,而羅冠宏和陳安寧也有著相似的背景,他們都是福特為數不多的受聘于福特的中國高管,在中國擁有豐富的本土運營經驗。要知道,在羅冠宏離職前的2017年,盡管福特在中國的銷量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有近120萬輛的整體銷量,而長安福特同期的整體銷量幾乎是2018年的兩倍。當時,福特在中國的業績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滑,但與陳安寧接受的車牌相比,整體情況要好得多。當時,福特已經清楚地意識到,與市場的變化速度相比,福特在中國的產品規劃有些過時。2017年,它還在上海發布了“中國2025計劃”,表示未來十年將向中國市場推出50多款新車,并希望實現50%的收入增長。這份藍圖比這次發布的“330產品計劃”要雄心勃勃得多。不過,隨后的落地效果相對一般:新款福克斯來襲,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Forex車型迎來了變化,但計劃中的探險者依然沒有花掉長安福特。盡管新款福克斯的新車效應明顯,但與國產初期的市場影響相去甚遠。林肯有很多新車型,但基數小對整個福特中國的改進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其次,“新四化”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的壓力對福特中國來說只是正常的傳遞。包含在“福特中國2.0”戰略中的智能技術規劃,幾乎所有跨國車企都在布局,而面向未來的出行規劃,投入到整個行業的集體行動中,似乎只是一種“常規操作”。再次,這次“陳氏療法”最受關注的一點是,陳安寧團隊將“本土化”和品牌振興放在了更關鍵的位置,這是一個更關鍵的變化點。從福特中國大會上,長安甚至福特高管對福特在中國的營銷和品牌建設進行了反思,我們可以感覺到,面對中國市場,福特開始更深入地審視自己的不足。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迫使美國三大公司(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開始內部改革以來,已經過去了10多年。在這個被媒體稱為“后危機時代”的發展時期,至少在中國市場,通用和克萊斯勒一直在推出更多的新車型并加強本地化布局,而福特則在“一個福特”戰略的指導下做減法。如果算上陳安寧,福特中國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十多次高管團隊變動。過于頻繁的高層變動帶來的不僅是團隊動蕩,還有福特中國未能在中國市場保持穩定的“頂層設計”并確保良好的執行效果。
如果仔細比較,這一“福特中國2.0”戰略與2017年前后福特“構建更接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組合”;強化企業運營,加快決策,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加強本地化,使產品和服務更具競爭力;
在智能移動出行方面,適應時代發展的想法似乎是一樣的。簡而言之,福特并非沒有意識到其在中國市場的癥結所在,但在這個過程中,它從未找到一支強大的中國高級管理團隊來徹底解決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性、本地化布局甚至品牌力提升等核心問題。換句話說,福特在中國市場缺乏的不是“藥”,而是很難在癥狀下消化吸收藥物,然后轉化為療效。有分析認為,在過去幾年的不斷轉型過程中,福特始終未能有效解決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缺乏競爭力、品牌與“百年福特”形象不符的問題,這也是陳安寧及其新管理團隊面臨的巨大考驗。“福特中國2.0”戰略是一個新的起點,“陳療法”似乎是福特中國的良藥,但就像福特過去幾年在中國面臨的情況一樣,這些新計劃和戰略能否在后續中逐一實施是關鍵。
這次福特的聲音有點大。2019上海車展前夕,“福特中國2.0”戰略在這個重要節點的啟動,讓福特獲得了足夠的關注。這兩天,國內媒體甚至一些車企都在關注這場全新的戰略發布會將如何改變福特在中國的市場。這是自陳安寧去年年底在福特上任,并擔任福特汽車集團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來,最熱的一場火災。“福特中國2.0”戰略使福特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這第一個目標顯然實現了。
福特近兩年在中國市場的處境有些尷尬,這是陳安寧和他的高級管理團隊所熟知的。在過去的2018年,福特在除北美以外的全球其他市場幾乎都虧損了。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福特在中國的虧損已高達11億美元。主要原因是福特在中國的合資業務銷量有所下降。去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為752243輛,同比下降36.9%。其中,合資公司的主營業務板塊長安福特僅售出417215輛,降幅近50%。同期,江鈴汽車的銷量為263582輛,同比下降9.9%。同期,福特進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為16131輛,同比下降14.3%。“福特在中國市場有緊迫感。接下來,我們不僅要重振銷量,還要恢復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這是團隊的首要任務。”每一位領導者都必須對癥下藥。陳安寧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才找到福特在中國市場的癥結——幾乎所有的跨國汽車公司都在加強本地化,而且他們在中國的技能嚴重不足。因此,陳安寧和他的團隊給出了一個新的處方。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加快產品開發和上市速度、發展智能技術、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堅持創新和培養本土人才,加強福特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布局,做強福特品牌,然后回歸主流陣營。
其中,“產品330計劃”更為引人注目。根據新計劃,福特將在未來三年推出30多款專為中國打造的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車型;
其中10多輛是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為中國設計的全新中型SUV福特Escape。然而,福特在中國的地位在國內外,而陳安寧和福特面臨著更為嚴峻的中國市場和更成熟挑剔的消費者。依靠新戰略,福特能否在中國市場產生巨大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首先,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困境不僅僅是產品問題。這一結論可以從2018年初福特中國的動蕩中看出。幾乎在同一年的同一節點,福特中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冠宏突然離職,而羅冠宏和陳安寧也有著相似的背景,他們都是福特為數不多的受聘于福特的中國高管,在中國擁有豐富的本土運營經驗。要知道,在羅冠宏離職前的2017年,盡管福特在中國的銷量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有近120萬輛的整體銷量,而長安福特同期的整體銷量幾乎是2018年的兩倍。當時,福特在中國的業績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滑,但與陳安寧接受的車牌相比,整體情況要好得多。當時,福特已經清楚地意識到,與市場的變化速度相比,福特在中國的產品規劃有些過時。2017年,它還在上海發布了“中國2025計劃”,表示未來十年將向中國市場推出50多款新車,并希望實現50%的收入增長。這份藍圖比這次發布的“330產品計劃”要雄心勃勃得多。不過,隨后的落地效果相對一般:新款福克斯來襲,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Forex車型迎來了變化,但計劃中的探險者依然沒有花掉長安福特。盡管新款福克斯的新車效應明顯,但與國產初期的市場影響相去甚遠。林肯有很多新車型,但基數小對整個福特中國的改進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其次,“新四化”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的壓力對福特中國來說只是正常的傳遞。包含在“福特中國2.0”戰略中的智能技術規劃,幾乎所有跨國車企都在布局,而面向未來的出行規劃,投入到整個行業的集體行動中,似乎只是一種“常規操作”。再次,這次“陳氏療法”最受關注的一點是,陳安寧團隊將“本土化”和品牌振興放在了更關鍵的位置,這是一個更關鍵的變化點。從福特中國大會上,長安甚至福特高管對福特在中國的營銷和品牌建設進行了反思,我們可以感覺到,面對中國市場,福特開始更深入地審視自己的不足。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迫使美國三大公司(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開始內部改革以來,已經過去了10多年。在這個被媒體稱為“后危機時代”的發展時期,至少在中國市場,通用和克萊斯勒一直在推出更多的新車型并加強本地化布局,而福特則在“一個福特”戰略的指導下做減法。如果算上陳安寧,福特中國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十多次高管團隊變動。過于頻繁的高層變動帶來的不僅是團隊動蕩,還有福特中國未能在中國市場保持穩定的“頂層設計”并確保良好的執行效果。
如果仔細比較,這一“福特中國2.0”戰略與2017年前后福特“構建更接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組合”;強化企業運營,加快決策,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加強本地化,使產品和服務更具競爭力;
在智能移動出行方面,適應時代發展的想法似乎是一樣的。簡而言之,福特并非沒有意識到其在中國市場的癥結所在,但在這個過程中,它從未找到一支強大的中國高級管理團隊來徹底解決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性、本地化布局甚至品牌力提升等核心問題。換句話說,福特在中國市場缺乏的不是“藥”,而是很難在癥狀下消化吸收藥物,然后轉化為療效。有分析認為,在過去幾年的不斷轉型過程中,福特始終未能有效解決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缺乏競爭力、品牌與“百年福特”形象不符的問題,這也是陳安寧及其新管理團隊面臨的巨大考驗。“福特中國2.0”戰略是一個新的起點,“陳療法”似乎是福特中國的良藥,但就像福特過去幾年在中國面臨的情況一樣,這些新計劃和戰略能否在后續中逐一實施是關鍵。
2018年,被業內稱為“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此前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前途汽車、奇點汽車等多家造車新勢力都計劃在2018年完成首批交付工作。
1900/1/1 0:00:00圖片來自“123rfcomcn”前段時間新的補貼政策出來之后,估計很多新能源車企都倒吸了一口涼氣,補貼退坡幅度超50,這意味著整車成本驟然升高了不少。
1900/1/1 0:00:00中通客車發布消息稱,2019年13月份,中通客車銷售各類客車2856臺,同比增長4287;收入超13億元,增長超50。
1900/1/1 0:00:00近日,借著e系列首款車型比亞迪e1創首發智行版網絡搶定暢銷的熱度,e1悅、智、耀等其他款型,也全面接受預定,預售價格68萬元。
1900/1/1 0:00:00近些年,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有目共睹,幾個大眾熟知的品牌還是取得了不俗的進步,不少人對于國產品牌給予的一定的認可。
1900/1/1 0:00:00由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