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車企還是電池制造商?新能源汽車業的話語權之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圖片來自“123rf.com.cn”前段時間,補貼新政出臺后,估計不少新能源車企都吸了一口涼氣。補貼下降率超過50%,這意味著整車成本突然增加了很多。為了控制成本,最關鍵的一步是開發動力電池。從開發成本來看,動力總成系統占新能源汽車研發成本的35%至40%,而電池占動力總成汽車研發成本70%至80%。因此,電池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誰能掌握電池核心技術和產能匹配,誰就能擁有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在這場“補貼倒計時”的競爭中更具競爭力。在過去,動力電池的話語權掌握在專業電池公司手中。然而,隨著整車制造商在核心零部件領域布局的深入,兩者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變得越來越微妙。從“坐冷板凳”到受新能源歡迎,動力電池行業尚未正式崛起。由于行業規模的經濟性,車企自建電池工廠并不劃算,關注度有限。它基本上是在少量的研發支持下進行的。純動力電池公司屈指可數。當時,盡管三星SDI開始向寶馬供應,LG化學也收到了通用汽車的訂單,但供應量確實無法讓電池公司振作起來。直到2009年,中國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后,產銷量逐年大幅增長,動力電池公司也在迅速擴張。“201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5萬輛,而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幅增長,已經增長了10多倍。這直接導致了汽車制造商對電池的需求突然增加。動力電池作為一個高精度制造業,外行一時難以找到出路,而高質量的動力電池公司更是成為“爭奪戰”的目標,”,改變“冷宮”局面。在市場發展的早期階段,車企習慣于簡單粗暴地“買買買””,但這種做法很快需要升級,因為優質電池的短缺限制了汽車制造商的產能擴張,電池交付量和交付目標的主導地位在電池公司中得到了充分控制。車企變得極其被動,因此開始尋求新的出路des兩家企業的路徑和選擇,在這一波動力電池發展熱潮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仔細研究。一個是比亞迪,該公司基于電池創業的背景和經驗,早在2003年就開始投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形成了從電池到汽車研發的完整閉環,也是其早期在動力電池領域自產自銷的代表。這種模式一度讓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動力電池的出貨量上“獨占鰲頭”。然而,隨著補貼的進一步下降和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改變,電池成本和車輛周轉資金對比亞迪構成了巨大挑戰。從多個方面考慮,比亞迪選擇對外開放其供應鏈系統。其第一個合作對象是長安汽車。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電驅三合一產品的設計、實驗、生產等方面進行了合作。這一結果預計將在2019年應用于長安的車型。總結比亞迪的做法:憑借前瞻性的眼光和積累的經驗,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投資較早。在早期階段,它的優勢是通過高度垂直的整合模式成為先行者。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它迅速從“封閉”經營轉變為開放經營。動力電池的外部供應是比亞迪轉型戰略中的一張王牌。甚至有人預測,動力電池將很快成為比亞迪業績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將深刻影響動力電池的市場格局。另一家公司是特斯拉。沒有動力電池行業的背景,我該怎么辦?特斯拉的做法是找到一家領先的電池公司進行深度綁定和合作……

e.在特斯拉Model S的研發過程中,馬斯克四處尋找符合特斯拉標準的高性能電池,最終看中了松下的18650電池。特斯拉通過可靠的技術驗證成功招募了松下,并共同建立了一家超級電池工廠。松下也隨著特斯拉的走紅而迅速發展,可以說是相互成就。在奠定了最初的電池配套基礎后,兩家公司都擁有雄厚的資本。松下已經與新的合作伙伴豐田聯手,特斯拉也在尋找新的合作合作伙伴,以確保電池容量滿足他們自己的需求。“先抱團再開放合作,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企業之間的技術共享和融合更有利于技術路線的拓展和完善,對推動動力電池升級具有絕對意義。“。合資合作共贏。作為絕對的第一方,整車廠自然想把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想獨占電池供應資源。但電池廠有自己的專業優勢,不想被自己的話語權削弱d開發和工廠建設已成為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制造商之間的最佳合作方式。目前,在動力電池行業,最大的合作來源是寧德時代,該公司已與吉利、上汽、廣汽等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它還與近30家國內外汽車和新車制造商簽署了合作協議。此外,吉利收購南京LG生產線和大眾1億美元投資Quantumscape,這些都來自主要的汽車制造商,無疑預示著與電池制造商的合資建設、技術共享和平臺共享,這似乎是最完美的合作方式。對于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現階段尋找合適且可靠的電池供應商是當務之急,既要確保車輛的耐用性,也要確保電池的安全性。同時,也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電池研發技術。在成本控制和確保電池供應方面,擁有自己的動力電池產業鏈是汽車制造商比依賴供應商更優化的選擇。對于電池制造商來說,如何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實現共贏,不斷開發高效、節能、安全、可靠的電池,突破當前的技術瓶頸,在未來市場上占據主動,是電池制造商需要全力以赴的課題。如何在兩者合作過程中克服核心技術共享、成本分擔、利潤分配等信任危機,是雙方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環境而言,電動汽車目前勢在必行。如何開發出真正高效節能的電動汽車,同時在價格、安全和功能上滿足消費者,實現綠色、智能和環保,是需要整個汽車行業共同努力實現的目標。

標簽:比亞迪特斯拉長安寶馬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補貼滑坡電機企業利潤暴跌 200余家企業或淘汰過半

“新能源乘用車對電機品質要求非常高,有一大批自主電機企業會被淘汰。屆時,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的廝殺才真正拉開序幕。”近日,一家自主新能源汽車電機上市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1900/1/1 0:00:00
盤點十大自主品牌,電動化誰跑在了最前面?

2018年,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銷量超過125萬輛,在中國車市出現28年來首降的情況下,唯有新能源汽車成為萎靡市場中的一抹亮色,逆勢上揚。

1900/1/1 0:00:00
資金困局難破,造車新勢力“拼死交付”能有多大勝算?

2018年,被業內稱為“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此前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前途汽車、奇點汽車等多家造車新勢力都計劃在2018年完成首批交付工作。

1900/1/1 0:00:00
中通客車:一季度累計銷售新能源公交1637臺 同比增長150%

中通客車發布消息稱,2019年13月份,中通客車銷售各類客車2856臺,同比增長4287;收入超13億元,增長超50。

1900/1/1 0:00:00
后危機時代,福特中國“陳氏療法”臨考

福特這一次的聲浪有點大。在2019上海車展前夕這個重要節點上搞“福特中國20”戰略發布,讓福特賺足了眼球。

1900/1/1 0:00:00
e1三電技術首曝光,比亞迪引領新能源汽車新技術

近日,借著e系列首款車型比亞迪e1創首發智行版網絡搶定暢銷的熱度,e1悅、智、耀等其他款型,也全面接受預定,預售價格68萬元。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