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25萬輛。在中國汽車市場28年來首次下跌的情況下,只有新能源汽車成為低迷市場中的一個亮點,逆勢上漲。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已經走過了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電池密度和續航里程方面已經超過了一些合資新能源品牌,甚至可以反哺合資新能源電動產品。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正朝著高端化、智能化、長壽命的階段邁進。本期科技榜單將為大家盤點國產自主品牌電動化的歷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如今,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新能源產品甚至贏得了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未來,比亞迪將形成“E網”和王朝的雙品牌戰略,輻射更廣泛的用戶群。如果只賣汽車,比亞迪離deus ex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亞迪除了是一家汽車公司,還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也是中國最早的電池制造商之一,其實力甚至可以與今天的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相媲美。去年以來,比亞迪實施電池對外開放戰略,對外銷售電池,并與北汽、長安等自主品牌簽署電池供應合作協議。得益于其完善的產業鏈,比亞迪也成為自主品牌中少有的能夠在電池等零部件上實現“自給自足”的企業。
產品陣容: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主要包括比亞迪秦Pro DM、秦EV450、新一代唐DM、宋EV450、唐EV600D等新能源汽車。平臺建設:汽車開發平臺仍以燃油車為主,電控等電動汽車硬件由比亞迪專用集成平臺E平臺搭建。市場表現:2018年,比亞迪累計銷售520687輛,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27152輛,占總銷量的43.63%,同比增長108%。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比亞迪新能源產品在總量中的占比不斷提高,甚至單月新能源產品銷量已經超過傳統燃油車。
未來規劃:雙品牌發展。近日,比亞迪正式發布了“E-Net產品矩陣”,未來將形成E-Net和Dynasty兩大銷售網絡。王朝車型的中文車標為主,而E-Net車型的英文車標為主。2019年的汽車銷售目標是65萬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他計劃在2022年之前將電池業務分拆上市。預計上市時間為2022年底,但具體上市地點尚未決定。2019-2020年,比亞迪將逐步投產兩三家新的電池工廠,這些工廠已經在重慶開工。比亞迪計劃未來在Xi的建立一家電池廠,以便2019年達到40GWh以上的生產能力,2020年達到60GWh。能源服務:北汽集團專注于車主專用樁和第三方充電樁:純電動銷售。首先,北汽集團依托北汽新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也是北汽集團旗下第一個獨立上市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以來,北汽新能源已連續五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
市場表現: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158012輛,同比增長53.11%。其中,EC系列全年銷量90637輛,同比上漲16.6%,占總銷量的57.36%。產品陣容:目前,北汽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產品包括北汽新能源EX5、EU5、EX360、歐盟快換版以及全新高端品牌Arcfox。平臺化:目前北汽新能源的大部分產品……
仍由傳統汽車改裝而成,只有其最新品牌Arcfox是一個全新的純電動平臺。未來規劃: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銷量目標定為22萬輛。根據計劃,2021,北汽新能源將在三個平臺上推出六款新車,包括EX系列長軸距和長壽命替換車型以及全新的A+級轎車/SUV車型。B級轎車、B級SUV和相應的7座SUV/MPV車型基于C平臺推出。此外,北汽新能源還公布了2025年中長期技術規劃,涵蓋平臺規劃、電池系統技術、動力系統技術、自動駕駛和智能化。能源服務:北汽新能源推出“輕享充電”APP移動客戶端平臺,可全面快速查找公共充電樁、精準導航、充電狀態遠程控制、便捷支付、私樁共享等需求。截至目前,已接入充電樁數據12萬個以上,覆蓋220多個城市。同時,北汽新能源也是國內首家開展換電模式的新能源企業,其快速換電版電動汽車已應用于城市出租車領域。2017年,北汽新能源發布了“擎天柱”計劃。根據北汽新能源的規劃,2022年,擎天柱計劃總投資100億元,運營1000個城市,還將在全國建設3000座光存儲和交換電站;50萬輛電動汽車投入運營,步進儲能電池利用率超過5Gwh。北汽是第一家采用換電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新零售模式:2018年3月31日,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和萊特品牌在北京來廣營的交付體驗中心正式開業,來廣營店也被稱為萊特在中國的第一個交付中心。LITE品牌采用“商場”+“體驗店”+“服務店”的模式,通過體驗、銷售和服務三個環節,實現1+1+1>;
3。店鋪業務不僅具有預售體驗、訂車、新車交付等功能,還設有售后服務區和維修車間。上汽集團:上汽集團以2020年20萬輛新能源產品的銷售目標不斷豐富,旗下高端產品漫威X和爆款新能源汽車RX5正在探索自主品牌的天花板。
市場表現:2018年,作為上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在2018年共銷售9.6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34.45%。產品陣容:上汽集團銷售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主要為榮威、名爵和上汽大通商用車,其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主要包括榮威Marvel X、榮威Ei5、榮威Ei6、榮威ERX5、榮威e950和榮威ERX5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名爵6插電式混動版和名爵ZES。平臺化:目前,上汽集團的大部分主要電動汽車產品仍由其傳統汽車平臺轉型而來。未來規劃:到2020年,上汽集團計劃銷售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超過20萬種。2019年,榮威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兩款新能源汽車,一款是插電式SUV,另一款是緊湊型純電動汽車。到那時,榮威的新能源產品將增加到8款。同時,MG還將在eMG6和MG ZES的基礎上增加HS的插電式混合動力eHS車型。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汽乘用車三大生產基地的整體產能將超過120萬輛。奇瑞:實現5年產銷22萬輛目標奇瑞較早進入新能源市場,前期銷量增長較快。然而,由于其產品類別單一,早期發展側重于低端電動汽車,在后期逐漸失去了領先優勢。
產品陣容:目前奇瑞新能源汽車的車型并不多,主要包括奇瑞eQ1、阿里佐5e、奇瑞eQ和途虎3xe。平臺化:奇瑞的新能源產品全部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市場表現:2018年,奇瑞汽車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90537輛,占總銷量的12%。未來規劃:奇瑞計劃在未來五年推出22萬款新能源產品,并實現220輛的銷售目標。此外,奇瑞汽車將在五年內投資20億元,打造四大產品平臺,并積極開發純點、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相關技術。產能布局:為了達到20萬輛的銷量,彌補產能不足,奇瑞分別在石家莊、齊河和合肥建設了新能源生產基地,產能達到10萬輛。長安汽車:率先提出全面停售燃油車的長安汽車,是中國首個提出全面電動化的自主品牌。然而,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盡管長安新能源的車型很多,但銷量并不盡如人意。
市場表現:2018年,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68萬輛,占產品總銷量的4.1%。產品線:長安新能源汽車為純電動車主,主要包括逸動EV460、CS15EV、新奔奔EV360和新奔奔EC260。此外,還有長安CS75 PHEV、逸動PHEV和新逸動藍色版等三款混合動力汽車,均為平臺型。顯然,長安新能源的產品都是從傳統汽車轉型而來的。未來規劃:2017年,長安汽車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根據計劃,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燃油車,并計劃在新能源領域投資1000億元,以加快新能源專屬平臺和智能化推廣。此外,到2020年,長安汽車計劃打造大、中、小三個新能源專用平臺,并在2025年前推出33款新能源產品。江淮汽車:最早開發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品牌之一。事實上,江淮汽車于2002年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并于……成立了江淮研究院……
007,是最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自主品牌之一。2016年,江淮汽車與蔚來簽署合作協議,為蔚來代工生產ES8車型。
產品陣容:目前,江淮共有5款新能源汽車,均為純電動汽車,分別為江淮iEV450、iEV4、iEV7L、iEV7 S和iEV6E。平臺化:江淮新能源汽車產品大部分仍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市場表現:2018年,江淮純電動汽車銷量為63671輛,約占江淮汽車產品總銷量的14%。未來規劃:短期內,江淮汽車計劃在2019年推出10多款產品,2020年推出7款新能源產品,未來推出20多款產品,覆蓋10個細分市場。吉利集團:即將迎來由全新平臺打造的首款產品。在吉利新能源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吉利新能源幾乎是作為一個板塊存在于吉利汽車中。2018年,吉利新能源板塊正式成為吉利汽車的子品牌,這給了吉利新能源汽車產品更大的發展空間。吉利新能源獨立后,也迎來了首款基于新平臺的純電動汽車產品。盡管如此,與其他自主品牌相比,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仍然相對落后,這與其作為獨立兄弟的身份并不匹配。
產品陣容:目前吉利汽車主要有三款純電動汽車:帝豪GSE、帝豪PHEV和帝豪EV450,它們都是由傳統汽車改造而來。與此同時,基于吉利新平臺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幾何A也于近期開始預售。據了解,幾何A是吉利新能源板塊獨立后打造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市場表現: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吉利汽車銷量為1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68549輛,占比4.57%。平臺化:此前,吉利汽車產品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目前,吉利已經自主開發了純電動平臺PMA平臺,其首款基于該平臺的純電動汽車也已開始預售。未來規劃:根據吉利的最新規劃,到2020年,將推出30多款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經說過“吉利正在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投入。預計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將占據吉利汽車90%以上的份額。目前,這一宏偉目標似乎很難實現。能源服務:去年3月,吉利投資300億元在寧波建立了一個項目群,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組預計年產量為50萬套電池組,包括電池、電子控制和電機。后續純電動汽車項目總投資145億元,投產后可實現年產30萬輛的產能。2018年,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25萬輛。在中國汽車市場28年來首次下跌的情況下,只有新能源汽車成為低迷市場中的一個亮點,逆勢上漲。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已經走過了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電池密度和續航里程方面已經超過了一些合資新能源品牌,甚至可以反哺合資新能源電動產品。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正朝著高端化、智能化、長壽命的階段邁進。本期科技榜單將為大家盤點國產自主品牌電動化的歷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如今,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新能源產品甚至贏得了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未來,比亞迪將形成“E網”和王朝的雙品牌戰略,輻射更廣泛的用戶群。如果我們只賣汽車,比亞迪離特斯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亞迪除了是一家汽車公司,還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也是中國最早的電池制造商之一,其實力是……
n可與今天的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相媲美。去年以來,比亞迪實施電池對外開放戰略,對外銷售電池,并與北汽、長安等自主品牌簽署電池供應合作協議。得益于其完善的產業鏈,比亞迪也成為自主品牌中少有的能夠在電池等零部件上實現“自給自足”的企業。
產品陣容: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主要包括比亞迪秦Pro DM、秦EV450、新一代唐DM、宋EV450、唐EV600D等新能源汽車。平臺建設:汽車開發平臺仍以燃油車為主,電控等電動汽車硬件由比亞迪專用集成平臺E平臺搭建。市場表現:2018年,比亞迪累計銷售520687輛,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27152輛,占總銷量的43.63%,同比增長108%。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比亞迪新能源產品在總量中的占比不斷提高,甚至單月新能源產品銷量已經超過傳統燃油車。
未來規劃:雙品牌發展。近日,比亞迪正式發布了“E-Net產品矩陣”,未來將形成E-Net和Dynasty兩大銷售網絡。王朝車型的中文車標為主,而E-Net車型的英文車標為主。2019年的汽車銷售目標是65萬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他計劃在2022年之前將電池業務分拆上市。預計上市時間為2022年底,但具體上市地點尚未決定。2019-2020年,比亞迪將逐步投產兩三家新的電池工廠,這些工廠已經在重慶開工。比亞迪計劃未來在Xi的建立一家電池廠,以便2019年達到40GWh以上的生產能力,2020年達到60GWh。能源服務:北汽集團專注于車主專用樁和第三方充電樁:純電動銷售。首先,北汽集團依托北汽新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也是北汽集團旗下第一個獨立上市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以來,北汽新能源已連續五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
市場表現: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158012輛,同比增長53.11%。其中,EC系列全年銷量90637輛,同比上漲16.6%,占總銷量的57.36%。產品陣容:目前,北汽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產品包括北汽新能源EX5、EU5、EX360、歐盟快換版以及全新高端品牌Arcfox。平臺化:目前,北汽新能源的大部分產品仍在傳統汽車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只有其最新品牌Arcfox是一個全新的純電動平臺。未來規劃: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銷量目標定為22萬輛。根據計劃,2021,北汽新能源將在三個平臺上推出六款新車,包括EX系列長軸距和長壽命替換車型以及全新的A+級轎車/SUV車型。B級轎車、B級SUV和相應的7座SUV/MPV車型基于C平臺推出。此外,北汽新能源還公布了2025年中長期技術規劃,涵蓋平臺規劃、電池系統技術、動力系統技術、自動駕駛和智能化。能源服務:北汽新能源推出“輕享充電”APP移動客戶端平臺,可全面快速查找公共充電樁、精準導航、充電狀態遠程控制、便捷支付、私樁共享等需求。截至目前,已接入充電樁數據12萬個以上,覆蓋220多個城市。同時,北汽新能源也是國內首家開展換電模式的新能源企業,其快速換電版電動汽車已應用于城市出租車領域。2017年,北汽新能源發布了“擎天柱”計劃。根據北汽新能源的規劃……
2022年,擎天柱計劃總投資100億元,運營1000個城市,還將在全國建設3000個光存儲和交換電站;50萬輛電動汽車投入運營,步進儲能電池利用率超過5Gwh。北汽是第一家采用換電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新零售模式:2018年3月31日,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和萊特品牌在北京來廣營的交付體驗中心正式開業,來廣營店也被稱為萊特在中國的第一個交付中心。LITE品牌采用“商場”+“體驗店”+“服務店”的模式,通過體驗、銷售和服務三個環節,實現1+1+1>;
3。店鋪業務不僅具有預售體驗、訂車、新車交付等功能,還設有售后服務區和維修車間。上汽集團:上汽集團以2020年20萬輛新能源產品的銷售目標不斷豐富,旗下高端產品漫威X和爆款新能源汽車RX5正在探索自主品牌的天花板。
市場表現:2018年,作為上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在2018年共銷售9.6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34.45%。產品陣容:上汽集團銷售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主要為榮威、名爵和上汽大通商用車,其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主要包括榮威Marvel X、榮威Ei5、榮威Ei6、榮威ERX5、榮威e950和榮威ERX5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名爵6插電式混動版和名爵ZES。平臺化:目前,上汽集團的大部分主要電動汽車產品仍由其傳統汽車平臺轉型而來。未來規劃:到2020年,上汽集團計劃銷售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超過20萬種。2019年,榮威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兩款新能源汽車,一款是插電式SUV,另一款是緊湊型純電動汽車。到那時,榮威的新能源產品將增加到8款。同時,MG還將在eMG6和MG ZES的基礎上增加HS的插電式混合動力eHS車型。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汽乘用車三大生產基地的整體產能將超過120萬輛。奇瑞:實現5年產銷22萬輛目標奇瑞較早進入新能源市場,前期銷量增長較快。然而,由于其產品類別單一,早期發展側重于低端電動汽車,在后期逐漸失去了領先優勢。
產品陣容:目前奇瑞新能源汽車的車型并不多,主要包括奇瑞eQ1、阿里佐5e、奇瑞eQ和途虎3xe。平臺化:奇瑞的新能源產品全部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市場表現:2018年,奇瑞汽車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90537輛,占總銷量的12%。未來規劃:奇瑞計劃在未來五年推出22萬款新能源產品,并實現220輛的銷售目標。此外,奇瑞汽車將在五年內投資20億元,打造四大產品平臺,并積極開發純點、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相關技術。產能布局:為了達到20萬輛的銷量,彌補產能不足,奇瑞分別在石家莊、齊河和合肥建設了新能源生產基地,產能達到10萬輛。長安汽車:率先提出全面停售燃油車的長安汽車,是中國首個提出全面電動化的自主品牌。然而,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盡管長安新能源的車型很多,但銷量并不盡如人意。
市場表現:2018年,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68萬輛,占產品總銷量的4.1%。產品線:長安新能源汽車為純電動車主,主要包括逸動EV460、CS15EV、新奔奔EV360和新奔奔EC260。此外,還有長安CS75 PHEV、逸動PHEV和新逸動藍色版等三款混合動力汽車,均為平臺型。顯然,長安新能源的產品都是從傳統汽車轉型而來的。未來規劃:2017年,長安汽車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根據計劃,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燃油車,并計劃在新能源領域投資1000億元,以加快新能源專屬平臺和智能化推廣。此外,到2020年,長安汽車計劃打造大、中、小三個新能源專用平臺,并在2025年前推出33款新能源產品。江淮汽車:最早開發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品牌之一。事實上,江淮汽車于2002年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并于……成立了江淮研究院……
007,是最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自主品牌之一。2016年,江淮汽車與蔚來簽署合作協議,為蔚來代工生產ES8車型。
產品陣容:目前,江淮共有5款新能源汽車,均為純電動汽車,分別為江淮iEV450、iEV4、iEV7L、iEV7 S和iEV6E。平臺化:江淮新能源汽車產品大部分仍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市場表現:2018年,江淮純電動汽車銷量為63671輛,約占江淮汽車產品總銷量的14%。未來規劃:短期內,江淮汽車計劃在2019年推出10多款產品,2020年推出7款新能源產品,未來推出20多款產品,覆蓋10個細分市場。吉利集團:即將迎來由全新平臺打造的首款產品。在吉利新能源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吉利新能源幾乎是作為一個板塊存在于吉利汽車中。2018年,吉利新能源板塊正式成為吉利汽車的子品牌,這給了吉利新能源汽車產品更大的發展空間。吉利新能源獨立后,也迎來了首款基于新平臺的純電動汽車產品。盡管如此,與其他自主品牌相比,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仍然相對落后,這與其作為獨立兄弟的身份并不匹配。
產品陣容:目前吉利汽車主要有三款純電動汽車:帝豪GSE、帝豪PHEV和帝豪EV450,它們都是由傳統汽車改造而來。與此同時,基于吉利新平臺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幾何A也于近期開始預售。據了解,幾何A是吉利新能源板塊獨立后打造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市場表現: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吉利汽車銷量為1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68549輛,占比4.57%。平臺化:此前,吉利汽車產品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目前,吉利已經自主開發了純電動平臺PMA平臺,其首款基于該平臺的純電動汽車也已開始預售。未來規劃:根據吉利的最新規劃,到2020年,將推出30多款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經說過“吉利正在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投入。預計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將占據吉利汽車90%以上的份額。目前,這一宏偉目標似乎很難實現。能源服務:去年3月,吉利投資300億元在寧波建立了一個項目群,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組預計年產量為50萬套電池組,包括電池、電子控制和電機。后續純電動汽車項目總投資145億元,投產后可實現年產30萬輛的產能。廣州汽車集團:新能源產品反饋合資公司廣州汽車新能源是廣州汽車集團專門為制造、研發和銷售新能源汽車而設立的子公司。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并不多,但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點,堪稱精品。就連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在訪問廣州汽車研究所時也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表示贊賞。目前,廣汽新能源已經在新能源產品上實現了自主品牌對合資車企的反向投入。
6
市場表現:廣汽新能源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廣汽新能量累計銷量達到20045輛,同比“翻了四番”,超額完成了2018年的銷售目標。產品陣容:廣汽新能源目前共有四款車型,包括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兩款新能源汽車。它們分別是GA3S PHEV、GS4PHEV、Aion S和GE3 530。平臺化:目前廣汽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已經基于純電動平臺打造,但混合動力汽車仍由傳統燃油車平臺轉型而來。未來規劃:廣汽新能源……
y去年發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戰略規劃。它將推出第二代純電動平臺GEP,并于今年投入使用。此外,廣汽新能源還計劃推出代號為A26的純電動汽車。據了解,該車是廣汽新能源基于第二代專屬平臺打造的首款純電動汽車。未來,廣汽新能源旗下的全新電動汽車品牌Aion除了推出首款純電動產品Aion S外,還將繼續推出SUV、MPV和搭載太陽能裝置的車型。據了解,廣汽新能源Aion品牌推出的SUV車型將命名為Aion X。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品將占集團汽車產銷規模的10%。新零售:北京首家25小時體驗中心于2018年1月開業,在北京新民恒世紀體驗中心開業。目前,已有4家25小時體驗中心落戶北京,廣汽新能源25小時體驗店旨在每天多釋放一小時歡樂。廣汽新能源的目標是在北京建立一個“15分鐘舒適區”。也就是說,在北京每15分鐘的行程中,總能看到和找到廣汽新能源的體驗中心、展覽中心或社區門店,這不僅僅是一場車展,也是一個充電樁來補充電力。國內產能布局:2017年4月起,廣州汽車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開工建設,總投資47億元,占地面積47萬平方米。工廠總體規劃產能為40萬輛/年,初始產能為20萬輛/月。計劃于2019年5月投入生產。據了解,工廠建成后,廣汽新能源將率先在新工廠引入L4無人化示范運營,并計劃每年至少推出兩款純電動新車。長城:布局新能源花了十年時間。長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較晚,但發展迅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長城汽車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做“油改電”的新能源汽車。因此,在其新能源品牌歐拉正式誕生之前,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花了十年時間。布局,并正在開發其純電動平臺ME平臺。
7
產品陣容:去年,長城汽車推出了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目前,歐拉品牌的主要車型為歐拉R1和IQ。此外,長城汽車目前也有WEY P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平臺化:目前,歐拉品牌純電動產品均由其純電動平臺ME平臺打造。市場表現:在上市后的四個月內,歐拉品牌電動汽車銷量超過3500輛,訂單數量超過1萬輛。今年1月,歐拉品牌共售出3785輛汽車,比上月增長258.77%。未來規劃:早在7月,長城汽車就宣布將與寶馬合作,成立研發中心并推出全新合資自主品牌beam轎車,并宣布首款車型為緊湊型電動SUV。去年8月,長城汽車宣布了新能源戰略規劃,并推出了五個新能源汽車平臺,并計劃未來基于這五個平臺總共推出12款車型。根據長城汽車的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15萬輛;
到2025年,銷量將達到70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將超過300億元。技術儲備: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戰略規劃將分為五個平臺,包括小型ME平臺、跨界車平臺、緊湊型平臺、中大型平臺和大型XEV平臺,其中緊湊型平臺是與寶馬共同打造的。據了解,這些平臺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純電動,但中大型平臺和大型XEV平臺主要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燃料電池路線。未來,長城汽車將開發并推出包括電動汽車、PHEV和FCV在內的10多款新能源汽車,車輛級別從小到大,類別涵蓋SUV和轎車。長城汽車計劃投資約6億元用于電池研發,包括電池試驗車間、測試中心、分析中心和材料分析中心。目前,一些功能已經投入使用。此外,長城汽車氫能技術中心也已于2017年投入建設,總投資約4億元。該技術中心包括一個綜合測試中心、一個液體加氫站和一個破壞性測試區,并于2018年逐步投入使用。工廠產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到2020年,長城汽車將在中國建設年產16萬輛的新能源生產基地。眾泰汽車:與其他自主品牌相比,2019年上市的10款新能源汽車,眾泰并沒有像北汽和比亞迪那樣早進入新能源領域,但它仍然比中國其他自主品牌更早開發出新能源汽車。基于眾泰新能源業務的卓越發展成就,福特還與眾泰成立了電動汽車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電動汽車產品。
8
產品陣容:目前眾泰汽車擁有云100Plus、Z500EV Pro和E200 Pro三款新能源產品。平臺化:眾泰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產品仍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市場表現:2018年,眾泰共售出33872輛新能源汽車。盡管這一數字沒有實現其8萬輛的銷量目標,但在長安之后仍表現良好。未來規劃:2019年,眾泰汽車將推出10款新能源汽車,其基于眾泰汽車3.0時代的首款車型I-Cross也將于2019年年中推出。未來,眾泰汽車將加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發展,眾泰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將逐步轉向福特和眾泰成立的電動汽車合資公司。廣州汽車集團:新能源產品反饋合資公司廣州汽車新能源是廣州汽車集團專門為制造、研發和銷售新能源汽車而設立的子公司。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并不多,但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點,堪稱精品。就連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在訪問廣州汽車研究所時也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表示贊賞。目前,廣汽新能源已經在新能源產品上實現了自主品牌對合資車企的反向投入。
6
市場表現:廣汽新能源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廣汽新能量累計銷量達到20045輛,同比“翻了四番”,超額完成了2018年的銷售目標。產品陣容:廣汽新能源目前共有四款車型,包括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兩款新能源汽車。它們分別是GA3S PHEV、GS4PHEV、Aion S和GE3 530。平臺化:目前廣汽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已經基于純電動平臺打造,但混合動力汽車仍由傳統燃油車平臺轉型而來。未來規劃:廣汽新能源去年發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戰略規劃。它將推出第二代純電動平臺GEP,并于今年投入使用。此外,廣汽新能源還計劃推出代號為A26的純電動汽車。據了解,該車是廣汽新能源基于第二代專屬平臺打造的首款純電動汽車。未來,廣汽新能源旗下全新電動汽車品牌Aion將繼續推出SUV、MPV和車型……
除了已經推出的第一款純電動產品Aion S之外,還有第個太陽能設備。據了解,廣汽新能源Aion品牌推出的SUV車型將命名為Aion X。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品將占集團汽車產銷規模的10%。新零售:北京首家25小時體驗中心于2018年1月開業,在北京新民恒世紀體驗中心開業。目前,已有4家25小時體驗中心落戶北京,廣汽新能源25小時體驗店旨在每天多釋放一小時歡樂。廣汽新能源的目標是在北京建立一個“15分鐘舒適區”。也就是說,在北京每15分鐘的行程中,總能看到和找到廣汽新能源的體驗中心、展覽中心或社區門店,這不僅僅是一場車展,也是一個充電樁來補充電力。國內產能布局:2017年4月起,廣州汽車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開工建設,總投資47億元,占地面積47萬平方米。工廠總體規劃產能為40萬輛/年,初始產能為20萬輛/月。計劃于2019年5月投入生產。據了解,工廠建成后,廣汽新能源將率先在新工廠引入L4無人化示范運營,并計劃每年至少推出兩款純電動新車。長城:布局新能源花了十年時間。長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較晚,但發展迅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長城汽車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做“油改電”的新能源汽車。因此,在其新能源品牌歐拉正式誕生之前,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花了十年時間。布局,并正在開發其純電動平臺ME平臺。
7
產品陣容:去年,長城汽車推出了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目前,歐拉品牌的主要車型為歐拉R1和IQ。此外,長城汽車目前也有WEY P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平臺化:目前,歐拉品牌純電動產品均由其純電動平臺ME平臺打造。市場表現:在上市后的四個月內,歐拉品牌電動汽車銷量超過3500輛,訂單數量超過1萬輛。今年1月,歐拉品牌共售出3785輛汽車,比上月增長258.77%。未來規劃:早在7月,長城汽車就宣布將與寶馬合作,成立研發中心并推出全新合資自主品牌beam轎車,并宣布首款車型為緊湊型電動SUV。去年8月,長城汽車宣布了新能源戰略規劃,并推出了五個新能源汽車平臺,并計劃未來基于這五個平臺總共推出12款車型。根據長城汽車的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15萬輛;
到2025年,銷量將達到70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將超過300億元。技術儲備: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戰略規劃將分為五個平臺,包括小型ME平臺、跨界車平臺、緊湊型平臺、中大型平臺和大型XEV平臺,其中緊湊型平臺是與寶馬共同打造的。據了解,這些平臺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純電動,但中大型平臺和大型XEV平臺主要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燃料電池路線。未來,長城汽車將開發并推出包括電動汽車、PHEV和FCV在內的10多款新能源汽車,車輛級別從小到大,類別涵蓋SUV和轎車。長城汽車計劃投資約6億元用于電池研發,包括電池試驗車間、測試中心、分析中心和材料分析中心。目前,一些功能已經投入使用。此外,長城汽車氫能技術中心也已于2017年投入建設,總投資約4億元。該技術中心包括一個綜合測試中心、一個液體加氫站和一個破壞性測試區,并于2018年逐步投入使用。工廠產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到2020年,長城汽車將在中國建設年產16萬輛的新能源生產基地。眾泰汽車:與其他自主品牌相比,2019年上市的10款新能源汽車,眾泰并沒有像北汽和比亞迪那樣早進入新能源領域,但它仍然比中國其他自主品牌更早開發出新能源汽車。基于眾泰新能源業務的卓越發展成就,福特還與眾泰成立了電動汽車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電動汽車產品。
8
產品陣容:目前眾泰汽車擁有云100Plus、Z500EV Pro和E200 Pro三款新能源產品。平臺化:眾泰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產品仍由傳統汽車轉型而來。市場表現:2018年,眾泰共售出33872輛新能源汽車。盡管這一數字沒有實現其8萬輛的銷量目標,但在長安之后仍表現良好。未來規劃:2019年,眾泰汽車將推出10款新能源汽車,其基于眾泰汽車3.0時代的首款車型I-Cross也將于2019年年中推出。未來,眾泰汽車將加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發展,眾泰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將逐步轉向福特和眾泰成立的電動汽車合資公司。
新野馬將聚焦A0級以上乘用車,打造城鎮90后的第一部車。同時,新野馬也將在新能源車細分領域加快布局步伐。
1900/1/1 0:00:00根據外媒報道,寶馬和戴姆勒嘗試將其計劃中的合作僅限于在中國聯合生產一款價格親民的電動車,以促進電動車市場的開拓。
1900/1/1 0:00:00“新能源乘用車對電機品質要求非常高,有一大批自主電機企業會被淘汰。屆時,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的廝殺才真正拉開序幕。”近日,一家自主新能源汽車電機上市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1900/1/1 0:00:002018年,被業內稱為“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此前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前途汽車、奇點汽車等多家造車新勢力都計劃在2018年完成首批交付工作。
1900/1/1 0:00:00圖片來自“123rfcomcn”前段時間新的補貼政策出來之后,估計很多新能源車企都倒吸了一口涼氣,補貼退坡幅度超50,這意味著整車成本驟然升高了不少。
1900/1/1 0:00:00中通客車發布消息稱,2019年13月份,中通客車銷售各類客車2856臺,同比增長4287;收入超13億元,增長超5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