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123rf.com.cn”蘋果最早被媒體報道造車是在2014年,當時“造車熱”剛剛開始。盡管后來的概念圖被證明是網友們的自由發揮,但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關于蘋果造車的新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近日,又有外媒報道稱,蘋果已聘請特斯拉工程部副總裁施威庫奇負責動力系統,并解釋稱,蘋果正在繼續開發一款成熟的電動汽車,或者至少是一個平臺;還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重新調整了“泰坦”秘密項目團隊,在確保自動駕駛系統團隊的同時,重新擴大造車團隊。蘋果的汽車夢可以追溯到史蒂夫·喬布斯時代。2007年1月9日,在史蒂夫·喬布斯發布最初的iPhone“重塑手機”之前,蘋果的名字從“蘋果電腦公司”改為“蘋果公司”,這被視為蘋果電腦化的象征,是蘋果公司的一個全新起點。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計算機公司,蘋果的汽車制造并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蘋果的汽車夢可以從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開始。在《喬布斯傳》中,有一座關于喬布斯對汽車設計的欽佩之橋。喬布斯的父親是一名機械師,擅長修理汽車,靠回收零件組裝汽車然后出售為生。喬布斯從小就和他一起在車庫里玩,但他對修理汽車更感興趣。長大后,喬布斯最喜歡梅賽德斯-奔馳和保時捷。他欣賞梅賽德斯-奔馳的設計。“多年來,他們使汽車的線條變得更柔和,但細節的意圖仍然清晰可見。”在設計第一代Mac Macintosh時,喬布斯以永恒的設計為目標,就像大眾甲殼蟲等經典汽車一樣。喬布斯的父親在組裝汽車時對細節的追求也深刻影響了喬布斯和蘋果的產品。最著名的是,喬布斯要求蘋果產品要有漂亮的印刷電路板,盡管用戶從未見過。眾所周知,喬布斯擁有三輛車:第一輛是他父親組裝的二手菲亞特;第二輛是保時捷928;
第三款是SL55AMG,它永遠不會有許可證。喬布斯與汽車租賃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每六個月更換一輛同型號的銀色梅賽德斯-奔馳SL55 AMG,因為加州法律規定新車的許可期為六個月。喬布斯對汽車有自己的理解、追求和感受。他甚至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有一個設計汽車的平臺,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制造一輛汽車”。蘋果迷們都很期待這一點,而蘋果汽車一定是非同尋常的。2008年,喬布斯甚至與前蘋果高管、谷歌收購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的創始人法德爾討論了制造汽車的可能性。喬布斯認為“汽車有電池、電腦、發動機和機械結構,iPhone上有這些東西,甚至還有發動機”。這句話被媒體解讀為,蘋果造車應該走“軟件+硬件”的道路。現在,這一概念已經在特斯拉上實現,這也是許多關于“新物種”汽車的故事的焦點。有趣的是,特斯拉的第一輛跑車誕生于2008年。這款雙門跑車在2012年停產前共售出2450輛汽車。十年后,這輛車循環播放了大衛·鮑伊的《太空奇緣》,并隨著Space X的火箭飛向太空。真正將特斯拉推向公眾的是2012年推出的Model s,這相當于iPhone 3gs和iPhone 4s對蘋果的意義。正是在Model S上,特斯拉確立了軟硬件結合的“蘋果概念”,馬斯克也被一些媒體稱為“當代喬布斯”和“喬布斯第二”。2011年,喬布斯去世,庫克接管了蘋果公司。如果喬布斯還活著,蘋果品牌的汽車可能會出現庫克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一個改變世界的天才,也不是一個極端的產品經理。商人會做出更有利于公司業績,尤其是利潤增長的決策。在過去的幾年里,當iPhone賣得很好的時候,蘋果不需要冒險造車。喬布斯更具冒險精神,他總是可以打破慣例,推出一個又一個新產品來引領時代,正如他所說:“當然,說蘋果這些年在汽車領域什么都沒做是不尊重的。蘋果終于坐上了公交車。2013年,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兩年后,蘋果終于宣布進軍汽車領域,并推出了“車載iOS””計劃。2014年,iOS In the Car正式更名為CarPlay,然后它與手機iOS和Siri兼容。同年,在日內瓦車展上,蘋果宣布將與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法拉利等許多知名傳統汽車公司合作,推廣CarPlay平臺。CarPlay不是為了造車。蘋果想要iPhone用戶更好地與汽車互動,讓用戶在車內更好地獲得基于iOS的信息、通信和娛樂。本質是優化汽車體驗。2014年也是許多科技巨頭“上車”的一年:谷歌發布了安卓汽車,百度在2015年發布了CarNet,更名為CarLife。2015年,一直意識到這一事實的騰訊發布了車聯開放平臺TAS。當時,樂視網推出了生態鏈接。當時,每個人都在爭取汽車制造商使用他們自己的車載系統。2015年,谷歌還與四家車企和英偉達成立了OAA(開放汽車聯盟),希望復制OHA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成功。在加速布局車內系統以改造現有汽車的同時,蘋果公司于2014年同步推出了“泰坦計劃”。當時,整個汽車行業都感到震驚。這個由福特前高管Steve Zadsky領導的團隊在2015年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在項目成立后的一年內,就召集了1000多名工程師參與該項目。蘋果在iPhone上的保密工作一直無效,但在汽車上做得很好。有人說泰坦計劃推出一款電動汽車對抗特斯拉,也有人說這是一款無人車;
其他人說這是一個平臺。不管怎樣,蘋果公司已經決定上車了。那一年,蘋果還在MarkMonitor Inc中注冊了“蘋果汽車”、“蘋果車”和“蘋果汽車(Apple auto)”的域名。背景是,特斯拉在2013年的成功讓許多科技巨頭渴望制造汽車。當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實現了創紀錄的汽車銷量。當年,其營收超過20億美元,市值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馬斯克獲得了“當代喬布斯”和“硅谷鋼鐵俠”的稱號。蔚來汽車和Xpeng汽車等中國新的汽車物種于當年成立。賈躍亭,被稱為“賈布斯”,從海外考察歸來,樂視宣布了自己的造車計劃。一些玩家確實制造了汽車,比如蔚來和途馳,但有些項目流產了。截至目前,蘋果尚未正式公布造車計劃和進展,但蘋果此前在汽車方面的大部分嘗試都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蘋果有些“暈車”。蘋果有些暈車。CarPlay并沒有像iPhone那樣改變世界或汽車。今天,滲透率仍然很低。根本原因是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巨頭有自己的想法。2017年,寶馬宣布將放棄安卓汽車車載系統,并將繼續開發自己的互聯驅動平臺——其概念與安卓汽車相似。不僅是寶馬,許多汽車工廠也有自己的車載系統。梅賽德斯-奔馳擁有Command,現代擁有Blue Link,沃爾沃擁有Sensus Connect。。。福特和豐田成立了智能設備鏈接聯盟,以加快車載系統開源軟件的開發。參與者還包括馬自達、PSA集團、富士、鈴木、Elektrobit、Harma、Luxoft、QNX和Xevo。汽車制造商的冷漠是否導致科技公司失去信心,不重視車聯網系統,或者科技公司目前的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是否未能滿足汽車制造商的核心利益,都沒有答案。然而,結果很清楚:通過安卓汽車等第三方系統將手機連接到汽車上,然后將汽車連接到互聯網是不可行的。自動駕駛是這個行業的新趨勢。谷歌、優步、百度、滴滴等公司將專注于自動駕駛,谷歌Waymo在全球無人能及;百度投入巨資推送Apollo平臺,希望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幫助傳統汽車行業坐上無人車,這是陸奇在百度任職期間親自掌握的重點項目之一。優步和特斯拉曾經對自動駕駛非常激進,甚至導致了許多事故;
2017年,滴滴乘用車將自動駕駛列為長期戰略目標。如今,科技巨頭們仍在堅持投資自動駕駛。4月2日,在2019湖南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百度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彥宏表示,共享無人駕駛即將到來,很快阿波羅駕駛的100輛無人出租車將在長沙湘江新區的街道上行駛,實現100公里城市道路的路試和試運營。剛剛上市的美國網絡汽車的老二Lyft也在自動駕駛方面進行了長期布局,并與谷歌Waymo合作探索無人駕駛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蘋果已經落后于時代。直到2017年4月,蘋果公司才獲得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并使用基于雷克薩斯RX450h改裝的測試車進行路試。這一進展遠遠落后于谷歌、優步、特斯拉、百度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當時,百度和谷歌已經公布了商業時間表,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已經應用于生產汽車。無論是路測里程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綜合評估,蘋果都無法進入前列。蘋果公司只是囤積了一些技術專利,比如“共享電池技術”和“轉換器架構技術”。前面提到的“泰坦計劃”未能取得成果,它經歷了持續的動蕩,包括項目方向的改變、項目的暫停和重啟,以及負責人的更換。今年1月,外媒報道稱,蘋果公司在泰坦項目下解雇了200多名員工,蘋果公司發言人通過CNBC發表聲明稱,一些團隊正在轉移到公司其他部門的項目。2018年,蘋果還從特斯拉等巨頭那里挖人,為命運多舛的泰坦項目服務。泰坦計劃到底是什么,去哪里,外界都不知道。文章開頭提到的最新消息是,這個項目將再次擴大。蘋果的車在這里嗎?現在看來,蘋果制造汽車的傳言成為現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回顧過去,蘋果在2007年經歷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2007年之前,它與微軟、聯想、戴爾和IBM ThinkPad競爭用戶的臺式機;2007年之后,蘋果公司陸續發布了iPhone、iPad、Apple Watch等產品線。2018年第四季度,Mac的收入為74.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9%,整體收入僅占8.8%。蘋果不再是一家計算機公司,尚未成功轉型的計算機公司已經衰落。蘋果不是當年的蘋果。其業務范圍包括所有科技產品,從石油+鋼鐵驅動到鋰+硅驅動,汽車在科技屬性上越來越強大。正如喬布斯當年所說,汽車與iPhone本質上是一樣的。如今,無論是車內交互、車內控制、車內娛樂、自動駕駛、電池管理,還是車路協同,技術都在背后,金屬對汽車就像手機外殼一樣,正在成為“附庸”。更重要的是,十多年前實現計算機化的蘋果公司今天面臨著一項更緊迫的任務:轉向iPhone。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早些時候報道的那樣,iPhone無法銷售的現狀導致蘋果今年發生了巨大變化。它在沒有硬件的情況下舉行了一次會議,并發布了四項軟件服務,這在蘋果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有人說這是蘋果的“從硬到軟”,也有人說蘋果實際上正在回歸“軟硬結合”,但大家的認知是,蘋果不能再依賴iPhone了。繼iPhone之后,蘋果“重新發明”的最佳機會是什么?一個是電視。中國的許多科技巨頭,比如小米,都做得很好。然而,蘋果公司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事情,只是做了一個電視盒子,卻賣得不好。一個是智能音箱,HomePod也是小眾,與亞馬遜Echo、谷歌主頁、天貓精靈和小音箱相距甚遠,從長遠來看,HomePod將成為蘋果軟件服務的支撐,而不是核心產品線;
另一個也是最具想象力的是汽車,這是蘋果公司一直在涉足、徘徊和無數次傳言的東西,但從未公開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現在,蘋果可能真的要來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蘋果造車的時機已經成熟。一方面,電動汽車產業鏈趨于成熟,造車門檻不斷下降,尤其是電池管理等關鍵技術。隨著人才的流動和供應鏈的成熟,這對行業來說是有利的。制造電動汽車本身不再像五年前那樣困難。當然,這仍然很困難。另一方面,汽車對自動駕駛和軟件服務的依賴性正在增加,汽車行業本身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其標志是各種新的汽車物種的出現。蘋果在自動駕駛方面沒有優勢,但它有自己的一套軟件服務、工業設計、品牌形象和銷售方法。庫克很有自我意識。他向媒體介紹了蘋果在造車方面的進展:“我認為軟件在未來將成為汽車中越來越重要的組件。自動駕駛也將變得更加重要。蘋果專注于自動駕駛系統,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可能是蘋果承擔的最困難的人工智能項目之一。”。 “自動駕駛離蘋果很遠,但蘋果有很大的機會在軟件服務的基礎上成為一個更好的特斯拉。從前幾年的發展來看,蘋果并不是第一個在許多領域應用新技術的公司,但它經常可以集成技術來制造更好的產品,繞過先驅們踩下的坑,成為市場上的收割機同樣的故事也有望上演。造一輛汽車可能是蘋果唯一能讓果粉興奮的消息。圖片來源于“123rf.com.cn”蘋果最早被媒體報道造車是在2014年,當時“造車熱”剛剛開始。盡管后來的概念圖被證明是網友們的自由發揮,但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關于蘋果造車的新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近日,又有外媒報道稱,蘋果已聘請特斯拉工程部副總裁施威庫奇負責動力系統,并解釋稱,蘋果正在繼續開發一款成熟的電動汽車,或者至少是一個平臺;還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重新調整了“泰坦”秘密項目團隊,在確保自動駕駛系統團隊的同時,重新擴大造車團隊。蘋果的汽車夢可以追溯到史蒂夫·喬布斯時代。2007年1月9日,在史蒂夫·喬布斯發布最初的iPhone“重塑手機”之前,蘋果的名字從“蘋果電腦公司”改為“蘋果公司”,這被視為蘋果電腦化的象征,是蘋果公司的一個全新起點。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計算機公司,蘋果的汽車制造并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蘋果的汽車夢可以從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開始。在《喬布斯傳》中,有一座關于喬布斯對汽車設計的欽佩之橋。喬布斯的父親是一名機械師,擅長修理汽車,靠回收零件組裝汽車然后出售為生。喬布斯從小就和他一起在車庫里玩,但他對修理汽車更感興趣。長大后,喬布斯最喜歡梅賽德斯-奔馳和保時捷。他欣賞梅賽德斯-奔馳的設計。“多年來,他們使汽車的線條變得更柔和,但細節的意圖仍然清晰可見。”在設計第一代Mac Macintosh時,喬布斯以永恒的設計為目標,就像大眾甲殼蟲等經典汽車一樣。喬布斯的父親在組裝汽車時對細節的追求也深刻影響了喬布斯和蘋果的產品。最著名的是,喬布斯要求蘋果產品要有漂亮的印刷電路板,盡管用戶從未見過。眾所周知,喬布斯擁有三輛車:第一輛是他父親組裝的二手菲亞特;第二輛是保時捷928;
第三款是SL55AMG,它永遠不會有許可證。喬布斯與汽車租賃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每六個月更換一輛同型號的銀色梅賽德斯-奔馳SL55 AMG,因為加州法律規定新車的許可期為六個月。喬布斯對汽車有自己的理解、追求和感受。他甚至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有一個設計汽車的平臺,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制造一輛汽車”。蘋果迷們都很期待這一點,而蘋果汽車一定是非同尋常的。2008年,喬布斯甚至與前蘋果高管、谷歌收購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的創始人法德爾討論了制造汽車的可能性。喬布斯認為“汽車有電池、電腦、發動機和機械結構,iPhone上有這些東西,甚至還有發動機”。這句話被媒體解讀為,蘋果造車應該走“軟件+硬件”的道路。現在,這一概念已經在特斯拉上實現,這也是許多關于“新物種”汽車的故事的焦點。有趣的是,特斯拉的第一輛跑車誕生于2008年。這款雙門跑車在2012年停產前共售出2450輛汽車。十年后,這輛車循環播放了大衛·鮑伊的《太空奇緣》,并隨著Space X的火箭飛向太空。真正將特斯拉推向公眾的是2012年推出的Model s,這相當于iPhone 3gs和iPhone 4s對蘋果的意義。正是在Model S上,特斯拉確立了軟硬件結合的“蘋果概念”,馬斯克也被一些媒體稱為“當代喬布斯”和“喬布斯第二”。2011年,喬布斯去世,庫克接管了蘋果公司。如果喬布斯還活著,蘋果品牌的汽車可能會出現庫克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一個改變世界的天才,也不是一個極端的產品經理。商人會做出更有利于公司業績,尤其是利潤增長的決策。在過去的幾年里,當iPhone賣得很好的時候,蘋果不需要冒險造車。喬布斯更具冒險精神,他總是可以打破慣例,推出一個又一個新產品來引領時代,正如他所說:“當然,說蘋果這些年在汽車領域什么都沒做是不尊重的。蘋果終于坐上了公交車。2013年,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兩年后,蘋果終于宣布進軍汽車領域,并推出了“車載iOS””計劃。2014年,iOS In the Car正式更名為CarPlay,然后它與手機iOS和Siri兼容。同年,在日內瓦車展上,蘋果宣布將與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法拉利等許多知名傳統汽車公司合作,推廣CarPlay平臺。CarPlay不是為了造車。蘋果想要iPhone用戶更好地與汽車互動,讓用戶在車內更好地獲得基于iOS的信息、通信和娛樂。本質是優化汽車體驗。2014年也是許多科技巨頭“上車”的一年:谷歌發布了安卓汽車,百度在2015年發布了CarNet,更名為CarLife。2015年,一直意識到這一事實的騰訊發布了車聯開放平臺TAS。當時,樂視網推出了生態鏈接。當時,每個人都在爭取汽車制造商使用他們自己的車載系統。2015年,谷歌還與四家車企和英偉達成立了OAA(開放汽車聯盟),希望復制OHA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成功。在加速布局車內系統以改造現有汽車的同時,蘋果公司于2014年同步推出了“泰坦計劃”。當時,整個汽車行業都感到震驚。這個由福特前高管Steve Zadsky領導的團隊在2015年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在項目成立后的一年內,就召集了1000多名工程師參與該項目。蘋果在iPhone上的保密工作一直無效,但在汽車上做得很好。有人說泰坦計劃推出一款電動汽車對抗特斯拉,也有人說這是一款無人車;
其他人說這是一個平臺。不管怎樣,蘋果公司已經決定上車了。那一年,蘋果還在MarkMonitor Inc中注冊了“蘋果汽車”、“蘋果車”和“蘋果汽車(Apple auto)”的域名。背景是,特斯拉在2013年的成功讓許多科技巨頭渴望制造汽車。當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實現了創紀錄的汽車銷量。當年,其營收超過20億美元,市值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馬斯克獲得了“當代喬布斯”和“硅谷鋼鐵俠”的稱號。蔚來汽車和Xpeng汽車等中國新的汽車物種于當年成立。賈躍亭,被稱為“賈布斯”,從海外考察歸來,樂視宣布了自己的造車計劃。一些玩家確實制造了汽車,比如蔚來和途馳,但有些項目流產了。截至目前,蘋果尚未正式公布造車計劃和進展,但蘋果此前在汽車方面的大部分嘗試都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蘋果有些“暈車”。蘋果有些暈車。CarPlay并沒有像iPhone那樣改變世界或汽車。今天,滲透率仍然很低。根本原因是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巨頭有自己的想法。2017年,寶馬宣布將放棄安卓汽車車載系統,并將繼續開發自己的互聯驅動平臺——其概念與安卓汽車相似。不僅是寶馬,許多汽車工廠也有自己的車載系統。梅賽德斯-奔馳擁有Command,現代擁有Blue Link,沃爾沃擁有Sensus Connect。。。福特和豐田成立了智能設備鏈接聯盟,以加快車載系統開源軟件的開發。參與者還包括馬自達、PSA集團、富士、鈴木、Elektrobit、Harma、Luxoft、QNX和Xevo。汽車制造商的冷漠是否導致科技公司失去信心,不重視車聯網系統,或者科技公司目前的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是否未能滿足汽車制造商的核心利益,都沒有答案。然而,結果很清楚:通過安卓汽車等第三方系統將手機連接到汽車上,然后將汽車連接到互聯網是不可行的。自動駕駛是這個行業的新趨勢。谷歌、優步、百度、滴滴等公司將專注于自動駕駛,谷歌Waymo在全球無人能及;百度投入巨資推送Apollo平臺,希望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幫助傳統汽車行業坐上無人車,這是陸奇在百度任職期間親自掌握的重點項目之一。優步和特斯拉曾經對自動駕駛非常激進,甚至導致了許多事故;
2017年,滴滴乘用車將自動駕駛列為長期戰略目標。如今,科技巨頭們仍在堅持投資自動駕駛。4月2日,在2019湖南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百度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彥宏表示,共享無人駕駛即將到來,很快阿波羅駕駛的100輛無人出租車將在長沙湘江新區的街道上行駛,實現100公里城市道路的路試和試運營。剛剛上市的美國網絡汽車的老二Lyft也在自動駕駛方面進行了長期布局,并與谷歌Waymo合作探索無人駕駛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蘋果已經落后于時代。直到2017年4月,蘋果公司才獲得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并使用基于雷克薩斯RX450h改裝的測試車進行路試。這一進展遠遠落后于谷歌、優步、特斯拉、百度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當時,百度和谷歌已經公布了商業時間表,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已經應用于生產汽車。無論是路測里程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綜合評估,蘋果都無法進入前列。蘋果公司只是囤積了一些技術專利,比如“共享電池技術”和“轉換器架構技術”。前面提到的“泰坦計劃”未能取得成果,它經歷了持續的動蕩,包括項目方向的改變、項目的暫停和重啟,以及負責人的更換。今年1月,外媒報道稱,蘋果公司在泰坦項目下解雇了200多名員工,蘋果公司發言人通過CNBC發表聲明稱,一些團隊正在轉移到公司其他部門的項目。2018年,蘋果還從特斯拉等巨頭那里挖人,為命運多舛的泰坦項目服務。泰坦計劃到底是什么,去哪里,外界都不知道。文章開頭提到的最新消息是,這個項目將再次擴大。蘋果的車在這里嗎?現在看來,蘋果制造汽車的傳言成為現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回顧過去,蘋果在2007年經歷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2007年之前,它與微軟、聯想、戴爾和IBM ThinkPad競爭用戶的臺式機;2007年之后,蘋果公司陸續發布了iPhone、iPad、Apple Watch等產品線。2018年第四季度,Mac的收入為74.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9%,整體收入僅占8.8%。蘋果不再是一家計算機公司,尚未成功轉型的計算機公司已經衰落。蘋果不是當年的蘋果。其業務范圍包括所有科技產品,從石油+鋼鐵驅動到鋰+硅驅動,汽車在科技屬性上越來越強大。正如喬布斯當年所說,汽車與iPhone本質上是一樣的。如今,無論是車內交互、車內控制、車內娛樂、自動駕駛、電池管理,還是車路協同,技術都在背后,金屬對汽車就像手機外殼一樣,正在成為“附庸”。更重要的是,十多年前實現計算機化的蘋果公司今天面臨著一項更緊迫的任務:轉向iPhone。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早些時候報道的那樣,iPhone無法銷售的現狀導致蘋果今年發生了巨大變化。它在沒有硬件的情況下舉行了一次會議,并發布了四項軟件服務,這在蘋果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有人說這是蘋果的“從硬到軟”,也有人說蘋果實際上正在回歸“軟硬結合”,但大家的認知是,蘋果不能再依賴iPhone了。繼iPhone之后,蘋果“重新發明”的最佳機會是什么?一個是電視。中國的許多科技巨頭,比如小米,都做得很好。然而,蘋果公司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事情,只是做了一個電視盒子,卻賣得不好。一個是智能音箱,HomePod也是小眾,與亞馬遜Echo、谷歌主頁、天貓精靈和小音箱相距甚遠,從長遠來看,HomePod將成為蘋果軟件服務的支撐,而不是核心產品線;
另一個也是最具想象力的是汽車,這是蘋果公司一直在涉足、徘徊和無數次傳言的東西,但從未公開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現在,蘋果可能真的要來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蘋果造車的時機已經成熟。一方面,電動汽車產業鏈趨于成熟,造車門檻不斷下降,尤其是電池管理等關鍵技術。隨著人才的流動和供應鏈的成熟,這對行業來說是有利的。制造電動汽車本身不再像五年前那樣困難。當然,這仍然很困難。另一方面,汽車對自動駕駛和軟件服務的依賴性正在增加,汽車行業本身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其標志是各種新的汽車物種的出現。蘋果在自動駕駛方面沒有優勢,但它有自己的一套軟件服務、工業設計、品牌形象和銷售方法。庫克很有自我意識。他向媒體介紹了蘋果在造車方面的進展:“我認為軟件在未來將成為汽車中越來越重要的組件。自動駕駛也將變得更加重要。蘋果專注于自動駕駛系統,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可能是蘋果承擔的最困難的人工智能項目之一。”。 “自動駕駛離蘋果很遠,但蘋果有很大的機會在軟件服務的基礎上成為一個更好的特斯拉。從前幾年的發展來看,蘋果并不是第一個在許多領域應用新技術的公司,但它經常可以集成技術來制造更好的產品,繞過先驅們踩下的坑,成為市場上的收割機同樣的故事也有望上演。造一輛汽車可能是蘋果唯一能讓果粉興奮的消息。
據外媒報道,幾乎所有的駕駛員都需要依靠汽車速度里程表來了解行駛速度,以及汽車移動的總體感覺,從而知道是否自己應該多加注意。
1900/1/1 0:00:00很多事,你得聯系上下文來看,才能看出其中的深意。比方說,今天蔚來發布了2019年Q1的交付成果。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特斯拉Model3純電動汽車在歐洲出售的首個完整月份便榮登歐洲最暢銷豪華中型轎車寶座,銷量一舉超過奔馳C級等德系豪華車型。
1900/1/1 0:00:004月2日,工信部公示關于2015及以前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和2017年度、2018年度補助資金預撥審核情況,共涉及新能源汽車國補資金3103億元。
1900/1/1 0:00:001978年10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親自率領代表團來中國訪問了在十堰的二汽。那個時候,我們第一次聽說了合資經營(jointventure)。此事一出,經過層層上報,便到了鄧小平的手里。
1900/1/1 0:00:0001計劃19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正在出行途中,乘坐的紅旗轎車卻突然冒起了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