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123rf.com.cn”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大量風險投資的涌入也推動了全球新一輪的造車運動。但自動駕駛顯然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在市場、媒體和資本的追逐背后,也有一些關于自動駕駛的質疑聲音。無論是技術開發的難度,還是對環境保護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或者城市基礎設施的滯后,自動駕駛安全和道德的隱憂,我們都需要更多思考。自動駕駛作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投資熱點,代表著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只要涉及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與之相關的初創公司似乎總是比其他領域的公司更容易獲得更多投資。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研究,從2014年8月到2017年6月,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和并購總額接近800億美元。其中,無論是高通以470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恩智浦,還是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彩色編碼自動駕駛視覺技術開發商MobilEye,都給自動駕駛行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并表明科技公司對自動駕駛有著強烈的期望,這也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建設和重塑。此外,傳統汽車制造商在自動駕駛的整個投資陣營中越來越活躍。例如,本田汽車公司和軟銀愿景基金去年聯合向通用汽車的巡航自動駕駛部門投資了50億美元,而大眾汽車正在談判投資福特汽車公司的Argo AI。據CB Insights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吸引的風險投資增長迅速,達到42億美元,遠遠超過2017年的3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汽車制造商自己用于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投資。數據還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自動駕駛領域在整個汽車行業的投資占比超過70%,已成為汽車行業投資增長的絕對主力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基金中,企業風險投資的投資比例不斷提高,并開始與傳統風險投資持平。這反映出傳統汽車制造商(如豐田、戴姆勒和大眾)和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亞馬遜和百度)已開始增加在該領域的投資,并加強與新興初創公司的合作。技術和成本上的困難盡管自動駕駛為我們提供了未來出行方式的美麗藍圖,但擺在自動駕駛面前的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困難仍需要多年來解決。例如,大眾汽車表示,我們離真正的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人駕駛汽車的吸引力和成本都很高。”奧迪ag戰略負責人托馬斯·塞德蘭將5級自動駕駛的難度比作“火星載人任務”。他還表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高科技基礎設施、極其昂貴的激光雷達和雷達系統,還需要高價購買云計算和地圖等相關服務。“你需要隨處可見的最新一代移動基礎設施,以及不斷更新的高清數字地圖。還需要幾乎完美的路標,”他解釋道。“只有少數城市會遇到這種情況。即便如此,這項技術也只能在理想的天氣條件下工作。如果大雨中道路上有一個大水坑,這需要駕駛員的干預。”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應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將非常昂貴。據ThomasSedran介紹,“所謂的三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處理器和軟件售價約為5萬歐元……我們需要將傳感器的技術成本降至6000-7000歐元左右,”Sedran說。“這需要在激光雷達的技術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即使實現了這一目標,高清地圖和云計算的成本也將使robotaxis旅行服務或卡車車隊的年成本增加數億歐元。從傳統汽車制造的角度來看,一款新車型從設計到上市通常需要投入10億至20億美元。這不僅是一個資金問題,還需要多年的規劃、開發和測試。考慮到自動駕駛涉及更先進的技術有待持續開發,以及軟硬件領域更廣泛的跨境合作,布魯金斯提到的800億美元投資并不算太多。自動駕駛真的環保嗎?根據這個想法……
在技術應用方面,自動駕駛汽車可以以更高的效率為人們帶來更方便的城市間出行,并有效減少碳排放。然而,對其能源紅利的估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自動駕駛增加的能源消耗。根據密歇根大學和福特汽車公司的研究人員在2018年發布的模型,自動駕駛汽車實際上可能是能源消耗大戶,因為傳感器的數據傳感和復雜的計算機操作會大大增加能源消耗。研究表明,通過中小設備部件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需要2.8-4.0%的車輛功率。新的功耗主要來自為計算機和傳感器供電,其次是額外的17-22公斤設備組件。例如,福特Fusion自動駕駛測試車增加的能耗中,計算機占41%,額外的設備重量占15%。科學記者彼得·費爾利表示:“自動駕駛系統賦予汽車環保駕駛技能。但它們的計算機和傳感器可能會消耗足夠的電力來抵消這一綠色紅利。”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2016年的研究數據,自動駕駛汽車的間接影響可能會使能源消耗減少60%,但它也可能使能耗增加200%。目前,大眾、福特、通用等主要汽車制造商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未來將提供基于robotaxis Taxi的移動出行服務,而不是簡單地銷售汽車。這種新模式可以提高多高的效率,對減少碳排放的影響有多大,仍值得深入長期研究。上述數據表明,要真正實現自動駕駛的環保性能,一方面需要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它還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城市基礎設施的創新和共享出行等新商業模式的引入。換句話說,這不僅是技術發展本身的問題,也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從殘酷的現實到美好的未來,從Gartner技術的成熟曲線來看,自動駕駛已經從2017年的欲望膨脹期進入了泡沫的低谷,也是低谷中唯一一項需要10年才能普及的技術。這表明,自動駕駛在成熟和普及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么,普通消費者如何看待自動駕駛,他們對自動駕駛有什么期望?美國汽車協會(AAA)的一項新調查顯示,約71%的美國人表示他們不相信自動駕駛汽車。但有趣的是,在這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5%)認為,到2029年,大多數汽車將具備自動駕駛能力。這項調查可能正好反映了自動駕駛的現實和未來:現實是殘酷的,但未來是美好的。圖片來自“123rf.com.cn”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大量風險投資的涌入也推動了全球新一輪的造車運動。但自動駕駛顯然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在市場、媒體和資本的追逐背后,也有一些關于自動駕駛的質疑聲音。無論是技術開發的難度,還是對環境保護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或者城市基礎設施的滯后,自動駕駛安全和道德的隱憂,我們都需要更多思考。自動駕駛作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投資熱點,代表著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只要涉及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與之相關的初創公司似乎總是比其他領域的公司更容易獲得更多投資。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研究,從2014年8月到2017年6月,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和并購總額接近800億美元。其中,無論是高通以470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恩智浦,還是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彩色編碼自動駕駛視覺技術開發商MobilEye,都給自動駕駛行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并表明科技公司對自動駕駛有著強烈的期望,這也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建設和重塑。此外,傳統汽車制造商在自動駕駛的整個投資陣營中越來越活躍。例如,本田汽車公司和軟銀愿景基金去年聯合向通用汽車的巡航自動駕駛部門投資了50億美元,而大眾汽車正在談判投資福特汽車公司的Argo AI。據CB Insights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吸引的風險投資增長迅速,達到42億美元,遠遠超過2017年的3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汽車制造商自己用于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投資。數據還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自動駕駛領域在整個汽車行業的投資占比超過70%,已成為汽車行業投資增長的絕對主力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基金中,企業風險投資的投資比例不斷提高,并開始與傳統風險投資持平。這反映出傳統汽車制造商(如豐田、戴姆勒和大眾)和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亞馬遜和百度)已開始增加在該領域的投資,并加強與新興初創公司的合作。技術和成本上的困難盡管自動駕駛為我們提供了未來出行方式的美麗藍圖,但擺在自動駕駛面前的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困難仍需要多年來解決。例如,大眾汽車表示,我們離真正的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人駕駛汽車的吸引力和成本都很高。”奧迪ag戰略負責人托馬斯·塞德蘭將5級自動駕駛的難度比作“火星載人任務”。他還表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高科技基礎設施、極其昂貴的激光雷達和雷達系統,還需要高價購買云計算和地圖等相關服務。“你需要隨處可見的最新一代移動基礎設施,以及不斷更新的高清數字地圖。還需要幾乎完美的路標,”他解釋道。“只有少數城市會遇到這種情況。即便如此,這項技術也只能在理想的天氣條件下工作。如果大雨中道路上有一個大水坑,這需要駕駛員的干預。”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應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將非常昂貴。據ThomasSedran介紹,“所謂的三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處理器和軟件售價約為5萬歐元……我們需要將傳感器的技術成本降至6000-7000歐元左右,”Sedran說。“這需要在激光雷達的技術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即使實現了這一目標,高清地圖和云計算的成本也將使robotaxis旅行服務或卡車車隊的年成本增加數億歐元。從傳統汽車制造的角度來看,一款新車型從設計到上市通常需要投入10億至20億美元。這不僅是一個資金問題,還需要多年的規劃、開發和測試。考慮到自動駕駛涉及更先進的技術有待持續開發,以及軟硬件領域更廣泛的跨境合作,布魯金斯提到的800億美元投資并不算太多。自動駕駛真的環保嗎?根據這個想法……
在技術應用方面,自動駕駛汽車可以以更高的效率為人們帶來更方便的城市間出行,并有效減少碳排放。然而,對其能源紅利的估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自動駕駛增加的能源消耗。根據密歇根大學和福特汽車公司的研究人員在2018年發布的模型,自動駕駛汽車實際上可能是能源消耗大戶,因為傳感器的數據傳感和復雜的計算機操作會大大增加能源消耗。研究表明,通過中小設備部件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需要2.8-4.0%的車輛功率。新的功耗主要來自為計算機和傳感器供電,其次是額外的17-22公斤設備組件。例如,福特Fusion自動駕駛測試車增加的能耗中,計算機占41%,額外的設備重量占15%。科學記者彼得·費爾利表示:“自動駕駛系統賦予汽車環保駕駛技能。但它們的計算機和傳感器可能會消耗足夠的電力來抵消這一綠色紅利。”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2016年的研究數據,自動駕駛汽車的間接影響可能會使能源消耗減少60%,但它也可能使能耗增加200%。目前,大眾、福特、通用等主要汽車制造商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未來將提供基于robotaxis Taxi的移動出行服務,而不是簡單地銷售汽車。這種新模式可以提高多高的效率,對減少碳排放的影響有多大,仍值得深入長期研究。上述數據表明,要真正實現自動駕駛的環保性能,一方面需要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它還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城市基礎設施的創新和共享出行等新商業模式的引入。換句話說,這不僅是技術發展本身的問題,也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從殘酷的現實到美好的未來,從Gartner技術的成熟曲線來看,自動駕駛已經從2017年的欲望膨脹期進入了泡沫的低谷,也是低谷中唯一一項需要10年才能普及的技術。這表明,自動駕駛在成熟和普及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么,普通消費者如何看待自動駕駛,他們對自動駕駛有什么期望?美國汽車協會(AAA)的一項新調查顯示,約71%的美國人表示他們不相信自動駕駛汽車。但有趣的是,在這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5%)認為,到2029年,大多數汽車將具備自動駕駛能力。這項調查可能正好反映了自動駕駛的現實和未來:現實是殘酷的,但未來是美好的。
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斷退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1900/1/1 0:00:00本月的日內瓦車展引人注目的一點是,諸如福特、現代、歐寶、捷豹路虎和沃爾沃等大牌汽車汽車制造商紛紛缺席,而PSA旗下DS以及寶馬Mini等較小品牌也沒有參展。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最近,一紙訴訟,將特斯拉與小鵬汽車再次聯系到了一起。3月22日,據海外媒體報道稱,3月20日,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其自動駕駛團隊的前工程師曹光植竊取商業機密。
1900/1/1 0:00:00作為國際汽聯的新興賽事,FE(全稱為Formula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憑借著近年來新車源乘用車備受關注的因素,也成為最受外界關注的汽車賽事之一。
1900/1/1 0:00:001、恒大新能源汽車計劃310年實現50萬100萬輛產能3月22日,恒大健康召開業績會宣布,恒大擁有已達到量產能力的瑞典特羅爾海坦研發制造基地,天津基地計劃今年6月全面投產,
1900/1/1 0:00:00FormulaE三亞站冠軍、DS鈦麟車隊成員Vergne3月23日,隨著上賽季冠軍車手、中國車隊鈦麟車隊成員Vergne奪得三亞站第一名,電動方程式(FormulaE,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