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放開中國汽車行業合資企業股比的政策,奧迪ag高管最近透露,他們正在考慮在未來兩年調整中國合資企業的股比。消息一出,上汽立即受到影響,次日股價下跌超過4%。事實上,除了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之外,大眾在中國還有三家汽車制造合資企業。其中,江淮大眾于2017年底剛剛成立,初衷是將電動汽車引入中國市場。對于大眾汽車來說,江淮汽車的地位相對較弱。大眾汽車在中國已經有兩個強大的車企合作伙伴。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外資對電動汽車制造項目的全面放開,江淮大眾已經成為公眾可有可無的“雞肋”。作為一個以商用車起家的二線自主品牌,江淮汽車多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乘用車。然而,“商業轉讓”的進展并不順利,其乘用車業務未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合資企業。另一方面,除了與大眾合資,江淮汽車還與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有代工合作。但在自主品牌邊緣化的情況下,無論蔚來能否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江淮乘用車所面臨的形勢都不容樂觀。江淮的公眾地位令人尷尬?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資項目備受期待,其在安徽省的地位甚至優于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2017年6月,江淮汽車與奧迪ag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簽署投資協議。僅僅一個月后,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在合肥開工。在當時的奠基儀式上,安徽省領導悉數到場,該項目也被視為安徽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一號工程”。與特斯拉上海工廠類似,江淮大眾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也取得了快速進展。2017年12月,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次年4月,合資公司的新品牌SOL發布。5月,其首款量產車型E20X舉行了下線儀式。然而,原定于去年第三季度上市的E20X一直沒有消息。有媒體援引江淮大眾人士的話說,這款車的正式上市將推遲到今年7月和8月。江淮和大眾的合作似乎遇到了問題。近日,奧迪ag首席執行官迪斯在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表示,大眾在6個月前測試了E20X,但這款車在一些技術參數上與他們預期的標準仍有差距。希望設計和技術能夠得到改進。在本月底之前,預計改進后的E20X將進行測試,這將加快該車未來的開發和上市。Diss表示,他們將盡最大努力確保該模型在各個方面都符合公眾的嚴格標準,不僅在硬件方面,而且在軟件和互聯領域。盡管在簽署投資協議時,江淮汽車表示:“我們將共同向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推出電動汽車產品。”然而,從產品設計和后續進展來看,江淮大眾進口的江淮技術比大眾技術更多。3月24日,埃爾西汽車市場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玲告訴《21世紀商業先驅報》,隨著電動汽車投資項目對外資的全面放開,江淮大眾對公眾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我認為大眾不會把自己的一些平臺和產品介紹給江淮大眾,因為已經有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了。”在江淮大眾放緩腳步后,2018年10月,上汽大眾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在嘉定開工建設。根據計劃的時間節點,其最終生產時間將在2022年。與此同時,公眾對新能源點的需求并沒有預期的那么迫切。由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現在有多余的新能源點。據悉,2018年,新能源占比……
在整個市場中已經達到了16%,遠遠超過了要求。“新能源積分充足的結果是積分的交易價格較低。對公眾來說,江淮大眾存在的意義正在減弱。”曾志玲表示,大眾目前的積分缺口只需2億元就可以填補,而無需依賴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市場進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思皓E20X遲遲未上市的同時,大眾江淮傳來了新消息。2018年11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和SEAT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各方表示將共同開發面向全球市場的電動汽車平臺,生產江淮大眾車型。“與其他企業和公眾的合作不同,江淮大眾立足國內外市場,打造全新、國際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構建獨立、完整、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研發體系。”江淮大眾表示。外界對此的解讀是,SEAT品牌的電動化將在江淮大眾進行。乘用車業務的挑戰在與大眾合作的同時,江淮汽車的乘用車業務也面臨重組的可能性。據媒體報道,江淮擬將乘用車二廠出售給江淮大眾,用于生產思皓新能源汽車,招標文件顯示,二廠的車型將轉讓給一廠。3月22日,江淮汽車證券對《21世紀經濟導報》表示,工廠情況需要等待具體公告,目前沒有可以披露的信息。如果情況屬實,江淮乘用車的核心業務將向江淮大眾傾斜。這也是合乎邏輯的:一方面,江淮汽車自身的乘用車品牌缺乏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產品,逐漸被邊緣化;
另一方面,與公眾合作和向新能源產品轉型是相對理想的出路。早在2004年,江淮就啟動了“業務轉移”戰略,但乘用車一直沒有真正制造出來。2018年,江淮汽車銷量雖然增長了41%,但僅有4.85萬輛。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勢頭良好,去年銷量為63670輛,同比增長125.3%。“江淮汽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汽車市場低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將出現明顯的分化。今年或明年,三四線的自主品牌可能會被其他車企兼并或重組,被淘汰的概率很高。”曾志玲指出。在他看來,江淮乘用車是二線弱勢品牌,要在新一輪競爭中站穩腳跟并不容易。橫向來看,同樣與江淮進行“業務轉讓”的北汽福田已經與寶沃品牌易手,而江淮乘用車品牌的情況“并不比寶沃好多少”甚至更糟,因此不排除出售和放棄的可能性。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江淮汽車的幾大乘用車工廠除了自主品牌外,還在生產蔚來汽車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此前,在宣布取消自建工廠項目后,蔚來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告訴《21世紀商業導報》,江淮蔚來工廠將在未來2-3年內繼續生產蔚來。“江淮蔚來的生產基地目前年產能為10萬輛,未來改造后將達到15萬輛。我們決定通過江淮蔚來工廠繼續生產第三款車型,因此投資效率相對較高。”李斌說。蔚來與江淮的合作模式是“代工”,這在電子行業很常見,也就是俗稱的“代工公司”。在這種模式下,江淮代工的收入與蔚來汽車的銷售直接掛鉤,工廠的投資回報率也與蔚來深度綁定。但從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市場來看,蔚來汽車的業績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傳統汽車行業對代工并不樂觀。“汽車和手機是不一樣的。當手機出現時,它們的銷量是數百萬,但不會有那么多汽車,銷量也會很小。生產線可能無法維持運營。而且汽車模具的折舊時間也很長,代工是一種相對短期的行為。”曾志玲指出。他還表示,代工涉及前端投入、供應鏈管理、銷售體系等一系列流程的分工與合作。從汽車行業的經驗來看,產銷脫節的成功先例并不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江淮能否獲得投資收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獲得投資收益,目前還很難確定。關于放開中國汽車行業合資企業股比的政策,奧迪ag高管最近透露,他們正在考慮在未來兩年調整中國合資企業的股比。消息一出,上汽立即受到影響,次日股價下跌超過4%。事實上,除了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之外,大眾在中國還有三家汽車制造合資企業。其中,江淮大眾于2017年底剛剛成立,初衷是將電動汽車引入中國市場。對于大眾汽車來說,江淮汽車的地位相對較弱。大眾汽車在中國已經有兩個強大的車企合作伙伴。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外資對電動汽車制造項目的全面放開,江淮大眾已經成為公眾可有可無的“雞肋”。作為一個以商用車起家的二線自主品牌,江淮汽車多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乘用車。然而,“商業轉讓”的進展并不順利,其乘用車業務未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合資企業。另一方面,除了與大眾合資,江淮汽車還與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有代工合作。然而,在自身品牌被邊緣化的情況下,情況……
無論蔚來能否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江淮乘用車的表現都不容樂觀。江淮的公眾地位令人尷尬?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資項目備受期待,其在安徽省的地位甚至優于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2017年6月,江淮汽車與奧迪ag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簽署投資協議。僅僅一個月后,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在合肥開工。在當時的奠基儀式上,安徽省領導悉數到場,該項目也被視為安徽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一號工程”。與特斯拉上海工廠類似,江淮大眾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也取得了快速進展。2017年12月,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次年4月,合資公司的新品牌SOL發布。5月,其首款量產車型E20X舉行了下線儀式。然而,原定于去年第三季度上市的E20X一直沒有消息。有媒體援引江淮大眾人士的話說,這款車的正式上市將推遲到今年7月和8月。江淮和大眾的合作似乎遇到了問題。近日,奧迪ag首席執行官迪斯在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表示,大眾在6個月前測試了E20X,但這款車在一些技術參數上與他們預期的標準仍有差距。希望設計和技術能夠得到改進。在本月底之前,預計改進后的E20X將進行測試,這將加快該車未來的開發和上市。Diss表示,他們將盡最大努力確保該模型在各個方面都符合公眾的嚴格標準,不僅在硬件方面,而且在軟件和互聯領域。盡管在簽署投資協議時,江淮汽車表示:“我們將共同向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推出電動汽車產品。”然而,從產品設計和后續進展來看,江淮大眾進口的江淮技術比大眾技術更多。3月24日,埃爾西汽車市場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玲告訴《21世紀商業先驅報》,隨著電動汽車投資項目對外資的全面放開,江淮大眾對公眾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我認為大眾不會把自己的一些平臺和產品介紹給江淮大眾,因為已經有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了。”在江淮大眾放緩腳步后,2018年10月,上汽大眾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在嘉定開工建設。根據計劃的時間節點,其最終生產時間將在2022年。與此同時,公眾對新能源點的需求并沒有預期的那么迫切。由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現在有多余的新能源點。據悉,2018年,新能源積分在整個市場的占比已經達到16%,遠遠超過要求。“新能源積分充足的結果是積分的交易價格較低。對公眾來說,江淮大眾存在的意義正在減弱。”曾志玲表示,大眾目前的積分缺口只需2億元就可以填補,而無需依賴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市場進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思皓E20X遲遲未上市的同時,大眾江淮傳來了新消息。2018年11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和SEAT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各方表示將共同開發面向全球市場的電動汽車平臺,生產江淮大眾車型。“與其他企業和公眾的合作不同,江淮大眾立足國內外市場,打造全新、國際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構建獨立、完整、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研發體系。”江淮大眾表示。外界對此的解讀是,SEAT品牌的電動化將在江淮大眾進行。乘用車業務的挑戰在與大眾合作的同時,江淮汽車的乘用車業務也面臨重組的可能性。據媒體報道,江淮有意出售2號乘用車因子……
提供給江淮大眾生產思皓新能源汽車,招標文件顯示,二廠的車型將轉移到一廠。3月22日,江淮汽車證券對《21世紀經濟導報》表示,工廠情況需要等待具體公告,目前沒有可以披露的信息。如果情況屬實,江淮乘用車的核心業務將向江淮大眾傾斜。這也是合乎邏輯的:一方面,江淮汽車自身的乘用車品牌缺乏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產品,逐漸被邊緣化;另一方面,與公眾合作和向新能源產品轉型是相對理想的出路。早在2004年,江淮就啟動了“業務轉移”戰略,但乘用車一直沒有真正制造出來。2018年,江淮汽車銷量雖然增長了41%,但僅有4.85萬輛。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勢頭良好,去年銷量為63670輛,同比增長125.3%。“江淮汽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汽車市場低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將出現明顯的分化。今年或明年,三四線的自主品牌可能會被其他車企兼并或重組,被淘汰的概率很高。”曾志玲指出。在他看來,江淮乘用車是二線弱勢品牌,要在新一輪競爭中站穩腳跟并不容易。橫向來看,同樣與江淮進行“業務轉讓”的北汽福田已經與寶沃品牌易手,而江淮乘用車品牌的情況“并不比寶沃好多少”甚至更糟,因此不排除出售和放棄的可能性。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江淮汽車的幾大乘用車工廠除了自主品牌外,還在生產蔚來汽車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此前,在宣布取消自建工廠項目后,蔚來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告訴《21世紀商業導報》,江淮蔚來工廠將在未來2-3年內繼續生產蔚來。“江淮蔚來的生產基地目前年產能為10萬輛,未來改造后將達到15萬輛。我們決定通過江淮蔚來工廠繼續生產第三款車型,因此投資效率相對較高。”李斌說。蔚來與江淮的合作模式是“代工”,這在電子行業很常見,也就是俗稱的“代工公司”。在這種模式下,江淮代工的收入與蔚來汽車的銷售直接掛鉤,工廠的投資回報率也與蔚來深度綁定。但從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市場來看,蔚來汽車的業績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傳統汽車行業對代工并不樂觀。“汽車和手機是不一樣的。當手機出現時,它們的銷量是數百萬,但不會有那么多汽車,銷量也會很小。生產線可能無法維持運營。而且汽車模具的折舊時間也很長,代工是一種相對短期的行為。”曾志玲指出。他還表示,代工涉及前端投入、供應鏈管理、銷售體系等一系列流程的分工與合作。從汽車行業的經驗來看,產銷脫節的成功先例并不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江淮能否獲得投資收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獲得投資收益,目前還很難確定。
3月22日,9家首批獲受理的科創板企業名單公布,其中3家公司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有關,它們分別是主營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的天奈科技、鋰電設備公司利元亨,以及正極材料公司容百科技。
1900/1/1 0:00:00“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這句話來形容賈躍亭和他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ampFutureInc簡稱FF),似乎再恰當不過。
1900/1/1 0:00:003月23日,德國三大汽車公司的掌門人齊聚北京,在2019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表達了對中國擴大開放的高度認同、合作共贏對于未來在華發展的必要性,并表示將在中國擴大投資、深化合作。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FCA全球動力系統研發總監兼高級管理委員會委員BobLee將于4月底選擇退休。
1900/1/1 0:00:00ABB展示從發電端到用電端的領先解決方案值此ABB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第五賽季中國三亞站即將開賽之際,2019年3月22日,ABB全國巡展活動在三亞正式啟動。
1900/1/1 0:00:00文遠知行WeRide近日宣布,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寧華中博士已于近日加入文遠知行,擔任感知團隊執行總監,全面負責感知系統整體技術規劃及團隊管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