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宏觀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摩擦、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購置稅政策退出等多重因素疊加共振,多個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汽車行業的整體低迷伴隨著陣陣冷風。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4.2%和2.8%。幾家整車公司宣布虧損。在此背景下,比亞迪2018年凈利潤季度上升,第四季度達到約12.63億元,同比增長20.52%。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業績亮點。2018年,比亞迪披露,其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78萬輛,連續四年奪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今年1月,比亞迪的銷售業績再次實現“開門紅”,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月份,銷量達到2.87萬輛,與去年的7300輛相比,同比增長291.11%。這也是比亞迪首次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燃油車。在動力電池方面,比亞迪專注于內部供應,調整為開放式電池系統,已經與大量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強有力的聯盟。根據比亞迪此前的投資者研究,東風已經成為比亞迪動力電池的客戶。長安還與比亞迪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海外客戶正在與比亞迪洽談合作。2018年,比亞迪全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總裝機容量為13.37Gwh。2018年12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接受外媒采訪時透露,比亞迪正計劃在歐美建立汽車電池工廠。作為中國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電池方面的海外擴張計劃無疑將進一步提升比亞迪的行業地位和整體競爭力。E公司記者注意到,2月以來,天風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等多家機構對比亞迪給予“增持”或“買入”評級,天風券商給出的目標價為78.1元。光大證券研報分析,2019年,新能源汽車面臨補貼退坡的風險。今年將是行業重組和結構調整的關鍵一年。為了應對補貼政策逐步退出的關鍵過渡期,伴隨著補貼過度下降的風險,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最終將回歸到產品和技術的市場化競爭。比亞迪擁有完整的產品布局、前瞻性的技術解決方案,在平臺、集成、規模、成本控制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補貼的減少對利潤的壓力有限。未來,隨著公司對技術和成本的不斷追求,有望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實現盈虧平衡。
據外媒報道,車輛啟動按鈕可讓駕駛員無需攜帶車輛鑰匙,是深受消費者歡迎的一項功能。
1900/1/1 0:00:001、江淮新能源2019年銷量目標8萬輛同比增長六成江淮2018年在新能源市場不斷發力,接連推出了iEVA50、iEV6E和iEV7S等多款車型,純電動車型增速迅猛。
1900/1/1 0:00:00進入2019年,關于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話題,繼續發酵。
1900/1/1 0:00:00大眾與福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潛在聯盟又有了新進展。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向福特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ArgoAI投資17億美元。
1900/1/1 0:00:00雖然收購FF失利,但是許家印的造車夢沒有破滅。在龍頭房企紛紛開辟新航道之時,恒大盯緊了新能源汽車這一領域,始終沒有放棄。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現在每一篇關于伊隆馬斯克ElonMusk和特斯拉公司的專欄文章的標題似乎都應該是:“為何不只專心造車?”作為市值52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