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比亞迪VS.寧德時代,中國動力電池雙巨頭的終極對決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方殼動力電池在中國的滲透率一直很高。在國內動力電池制造商中,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方殼電池路線的典型代表。2017年全年,兩家公司瓜分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如果說近年來動力電池行業將重新洗牌,那么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頭部企業之間的“內訌”將是業內最引人注目的事情。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這兩家公司的股份超過40%。我們測量了2017年國內幾家主要動力電池公司的裝機容量,也就是汽車實際安裝的電池數量。從總量來看,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占據了約44%的全國市場份額。

2017年,動力電池企業的全國裝機容量(GWh)是基于汽車銷量的反向計算計算的,只計算了國內市場,沒有考慮庫存和運輸中的產品,這可能與企業公布的生產和銷售數據略有不同。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電池供應格局(千瓦時)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車電池供應模式(KWh)2017年,從供應模式來看,2017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應的北汽新能源客車和宇通客車最多。這兩家公司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表現最好,“新祥皓”上汽集團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甲方名單中排名第三。僅從供應分析來看,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的多方聯盟已經超過了比亞迪的自給自足。2017年之前,比亞迪一直穩居中國第一,但現在不得不將寶座交給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這也是自產自銷的結果之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越成熟,產品競爭就越激烈。盡管比亞迪的汽車產品銷量不錯,但要想單打獨斗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顯然是不可能的。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比亞迪2017年動力電池供應量對比(不包括專用車)到目前為止,兩家公司的動作都很頻繁。無論是產能、技術還是成本控制,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間都將展開一場較量。生產能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稍好。截至2017年底,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產能為17.09GWh。根據新的招股書,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將增加24GWh的產能,總產能將達到41.09GWh。盡管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為“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籌集89.2億元資金,但新產能建設需要36個月(2020年左右)才能完成。同期,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為16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9GWh,三元鋰電池占7GWh。當然,為了擴大產能,比亞迪還在青海新建了18GWh三元電池生產基地,預計將于2019年年中正式投產。這樣,比亞迪的計劃產能將達到34GWh,磷酸鐵鋰電池將占9GWh,三元鋰電池將占據25GWh。從短期來看,比亞迪在產能方面會有一些優勢(畢竟2019年可以擴大生產),但從長遠來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產能將略好于比亞迪,后者高出約23%,但在當代A建立新產能需要近三年的時間……

愛瑞克斯科技有限公司。無論如何,這兩家龍頭企業的產能已經遠遠超過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中8GWh的要求,這個體量也是其他競爭企業無法比擬的。技術水平:通過比較鉆石切割鉆石中企業可以量產的三元鋰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我們可以發現比亞迪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技術水平上幾乎沒有差距。2017年,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大量供應的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在190至210瓦時/千克之間,到2018年底可能會增加到210至230瓦時/公斤。相比之下,比亞迪將在2018年底前大規模生產220Wh/kg的方殼電池。至于中期技術路線,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樣的:開發以高鎳三元材料為正極、硅碳復合材料為負極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使用高鎳三元材料作為正極和石墨負極可以將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260Wh/kg,而硅碳復合負極是突破300Wh/kg的關鍵。然而,這一愿景的實現必須建立在硅碳材料成熟的產業鏈之上。比亞迪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硅碳復合材料的供應鏈并不穩定,這是電池公司關注的問題。對于固態電池,兩家公司都在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然而,在2025年之前,大規模生產可能是不可能的。畢竟,鋰離子電池的液體注入工藝已經非常成熟,并在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固體電解質的添加工藝尚未成型。業內基本認識到,固體電池的商業化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實現。價格優勢:價格戰迫在眉睫?根據高新技術鋰電池研究所GGII數據,2017年底動力電池價格較2017年初下降了20%~25%: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價格從年初的1.8~1.9元/Wh降至年底的1.45~1.55元/Wh;

三元電池組的價格從年初的1.7~1.8元/Wh降至年底的1.4~1.5元/Wh。在新的招股書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系統2017年的銷售單價為1.41元/千瓦時,單位成本為0.91元/瓦時,毛利率為35.25%。與整體市場情況相比,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電池價格上仍有優勢。隨著產能的擴大,未來產品的價格將越來越低。同樣,第一電氣網咨詢了比亞迪內部人士,得到的答案是:“比亞迪給出的價格非常有競爭力,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我們的成本控制非常好,成本低于同期其他公司。”至于對外銷售的具體價格,知情人士表示,他們無法給出準確的數字。“每個制造商的條件不同(產品類型、采購數量和出價等),合作關系也不同(內部采購價格低于外部采購價格),因此不能一概而論。“2020年實現動力電池系統1元/Wh的價格是所有電池企業的共同目標。然而,從汽車工廠釋放的信號來看,1元/Wh的價格仍然不低。只有當動力電池系統的價格在0.8元/Wh左右,甚至更低時,這類企業在未來才會更有競爭力。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在定價上具有一定優勢。隨著產能的擴大,他們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差距將逐漸拉大。如果他們為了搶占市場而掀起價格戰,那么這一波AOE肯定會影響到許多相對較弱的企業。戰略行動:合資企業上市與分拆。在這場無煙戰爭中,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2017年,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上汽)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成立,只是現代安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序幕。前一家公司由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領導,主要開發動力電池;

后者由上汽集團領導,負責電池模塊和系統開發。此時此刻,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站在了上汽的大腿邊。2017年,上汽集團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合資)銷量達到4.4萬輛,僅次于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2020年,上汽集團將力爭實現60萬輛的銷售目標。如果按照一輛汽車的電池裝機容量40KWh(榮威ERX5電池容量為48KWh)保守估計,60萬輛汽車將為24GW。如果上汽能夠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其電池需求將占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總產能的近60%,這將為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估值約為1312億元。一旦成功上市,其自身實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將見證中國本土電池鱷魚的誕生。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比亞迪絕對不愿意落后。比亞迪的動力電池業務拆分方案已經獲得最高管理層的批準,只需要下一次公告。這是最新消息。比亞迪內部人士這樣說:“去年,公司開始調整外部戰略。過去全部由集團供應。現在鼓勵電池業務走出去。后來,電池還成立了一個獨立的企業集團,以鼓勵更多的外部訂單。它可能會從集團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未來,它可能會逐漸演變成外部客戶當然,內部客戶也會維護它。“至于其他公司的購買意愿,我們之前也調查過五家造車新勢力。除了一家車企表示,由于性能電池、車型和定位不匹配,目前不會采用比亞迪動力電池外,其他四家公司都表示,只要愿意,愿意與比亞迪在電池業務上合作。”在性價比方面具有競爭力。一家從事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業務的公司首席執行官向第一電氣網透露,公司已開始與比亞迪就動力電池業務進行合作談判。他認為,比亞迪是動力電池領域最有前途的企業之一。我們可以預測,只要能夠使用生產,供應穩定,價格和技術水平占主導地位,外部企業對比亞迪的購買意愿是非常明確的。“現在情況非常好,我們已經與國內外制造商聯系了大約半年,反響非常好,這對我們的技術和生產能力是認可的。但產品認證需要時間,外部市場銷售將在2019年得到體現。”如果比亞迪能在2019年正式對外供應動力電池,很可能會在2018年公布公司的商業計劃。結論方殼電池目前在中國備受矚目,但在研發方面,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對方殼、圓筒和軟袋三種不同的電池系統進行不同程度的參與。通過對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投資和擴張項目的分析發現,增持動力電池的投資要么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么是有大量資金支持的新面孔,規模較小的電池企業擴張步伐明顯放緩。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還有資本進入動力電池行業,要么繞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例如,選擇其他封裝系統),要么加入他們的陣營。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14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包括在建企業)。在產能、技術水平和價格方面,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具有明顯優勢。其他依賴類似產品的競爭企業如何在夾縫中生存,需要仔細考慮。方殼動力電池在中國的滲透率一直很高。在國內動力電池制造商中,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方殼電池路線的典型代表。2017年全年,兩家公司瓜分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如果……

近年來,動力電池行業將重新洗牌,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頭部企業之間的“內訌”將是業內最引人注目的事情。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這兩家公司的股份超過40%。我們測量了2017年國內幾家主要動力電池公司的裝機容量,也就是汽車實際安裝的電池數量。從總量來看,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占據了約44%的全國市場份額。

2017年,動力電池企業的全國裝機容量(GWh)是基于汽車銷量的反向計算計算的,只計算了國內市場,沒有考慮庫存和運輸中的產品,這可能與企業公布的生產和銷售數據略有不同。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電池供應格局(千瓦時)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車電池供應模式(KWh)2017年,從供應模式來看,2017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應的北汽新能源客車和宇通客車最多。這兩家公司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表現最好,“新祥皓”上汽集團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甲方名單中排名第三。僅從供應分析來看,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的多方聯盟已經超過了比亞迪的自給自足。2017年之前,比亞迪一直穩居中國第一,但現在不得不將寶座交給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這也是自產自銷的結果之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越成熟,產品競爭就越激烈。盡管比亞迪的汽車產品銷量不錯,但要想單打獨斗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顯然是不可能的。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比亞迪2017年動力電池供應量對比(不包括專用車)到目前為止,兩家公司的動作都很頻繁。無論是產能、技術還是成本控制,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間都將展開一場較量。生產能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稍好。截至2017年底,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產能為17.09GWh。根據新的招股書,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將增加24GWh的產能,總產能將達到41.09GWh。盡管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為“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籌集89.2億元資金,但新產能建設需要36個月(2020年左右)才能完成。同期,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為16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9GWh,三元鋰電池占7GWh。當然,為了擴大產能,比亞迪還在青海新建了18GWh三元電池生產基地,預計將于2019年年中正式投產。這樣,比亞迪的計劃產能將達到34GWh,磷酸鐵鋰電池將占9GWh,三元鋰電池將占據25GWh。短期內,比亞迪在產能方面會有一些優勢(畢竟2019年可以擴大生產),但從長遠來看,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產能將略好于比亞迪,后者高出約23%,但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產能建設需要近三年的時間。,有限的無論如何,這兩家龍頭企業的產能已經遠遠超過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中8GWh的要求,這個體量也是其他競爭企業無法比擬的。技術水平:通過com……

通過鉆石切割鉆石中企業可以大規模生產的三元鋰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我們可以發現比亞迪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技術水平上幾乎沒有差距。2017年,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大量供應的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在190至210瓦時/千克之間,到2018年底可能會增加到210至230瓦時/公斤。相比之下,比亞迪將在2018年底前大規模生產220Wh/kg的方殼電池。至于中期技術路線,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樣的:開發以高鎳三元材料為正極、硅碳復合材料為負極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使用高鎳三元材料作為正極和石墨負極可以將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260Wh/kg,而硅碳復合負極是突破300Wh/kg的關鍵。然而,這一愿景的實現必須建立在硅碳材料成熟的產業鏈之上。比亞迪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硅碳復合材料的供應鏈并不穩定,這是電池公司關注的問題。對于固態電池,兩家公司都在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然而,在2025年之前,大規模生產可能是不可能的。畢竟,鋰離子電池的液體注入工藝已經非常成熟,并在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固體電解質的添加工藝尚未成型。業內基本認識到,固體電池的商業化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實現。價格優勢:價格戰迫在眉睫?根據高新技術鋰電池研究所GGII數據,2017年底動力電池價格較2017年初下降了20%~25%: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價格從年初的1.8~1.9元/Wh降至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電池組的價格從年初的1.7~1.8元/Wh降至年底的1.4~1.5元/Wh。在新的招股書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系統2017年的銷售單價為1.41元/千瓦時,單位成本為0.91元/瓦時,毛利率為35.25%。與整體市場情況相比,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電池價格上仍有優勢。隨著產能的擴大,未來產品的價格將越來越低。同樣,第一電氣網咨詢了比亞迪內部人士,得到的答案是:“比亞迪給出的價格非常有競爭力,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我們的成本控制非常好,成本低于同期其他公司。”至于對外銷售的具體價格,知情人士表示,他們無法給出準確的數字。“每個制造商的條件不同(產品類型、采購數量和出價等),合作關系也不同(內部采購價格低于外部采購價格),因此不能一概而論。“2020年實現動力電池系統1元/Wh的價格是所有電池企業的共同目標。然而,從汽車工廠釋放的信號來看,1元/Wh的價格仍然不低。只有當動力電池系統的價格在0.8元/Wh左右,甚至更低時,這類企業在未來才會更有競爭力。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在定價上具有一定優勢。隨著產能的擴大,他們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差距將逐漸拉大。如果他們為了搶占市場而掀起價格戰,那么這一波AOE肯定會影響到許多相對較弱的企業。戰略行動:合資企業上市與分拆。在這場無煙戰爭中,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2017年,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上汽)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成立,只是現代安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序幕。前一家公司由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領導,主要開發動力電池;

后者由上汽集團領導,負責電池模塊和系統開發。此時此刻,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站在了上汽的大腿邊。2017年,上汽集團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合資)銷量達到4.4萬輛,僅次于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2020年,上汽集團將力爭實現60萬輛的銷售目標。如果按照一輛汽車的電池裝機容量40KWh(榮威ERX5電池容量為48KWh)保守估計,60萬輛汽車將為24GW。如果上汽能夠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其電池需求將占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總產能的近60%,這將為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估值約為1312億元。一旦成功上市,其自身實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將見證中國本土電池鱷魚的誕生。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比亞迪絕對不愿意落后。比亞迪的動力電池業務拆分方案已經獲得最高管理層的批準,只需要下一次公告。這是最新消息。比亞迪內部人士這樣說:“去年,公司開始調整外部戰略。過去全部由集團供應。現在鼓勵電池業務走出去。后來,電池還成立了一個獨立的企業集團,以鼓勵更多的外部訂單。它可能會從集團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未來,它可能會逐漸演變成外部客戶當然,內部客戶也會維護它。“至于其他公司的購買意愿,我們之前也調查過五家造車新勢力。除了一家車企表示,由于性能電池、車型和定位不匹配,目前不會采用比亞迪動力電池外,其他四家公司都表示,只要愿意,愿意與比亞迪在電池業務上合作。”在性價比方面具有競爭力。一家從事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業務的公司首席執行官向第一電氣網透露,公司已開始與比亞迪就動力電池業務進行合作談判。他認為,比亞迪是動力電池領域最有前途的企業之一。我們可以預測,只要能夠使用生產,供應穩定,價格和技術水平占主導地位,外部企業對比亞迪的購買意愿是非常明確的。“現在情況非常好,我們已經與國內外制造商聯系了大約半年,反響非常好,這對我們的技術和生產能力是認可的。但產品認證需要時間,外部市場銷售將在2019年得到體現。”如果比亞迪能在2019年正式對外供應動力電池,很可能會在2018年公布公司的商業計劃。結論方殼電池目前在中國備受矚目,但在研發方面,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對方殼、圓筒和軟袋三種不同的電池系統進行不同程度的參與。通過對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投資和擴張項目的分析發現,增持動力電池的投資要么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要么是有大量資金支持的新面孔,規模較小的電池企業擴張步伐明顯放緩。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還有資本進入動力電池行業,要么繞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例如,選擇其他封裝系統),要么加入他們的陣營。

BYD, Discovery, Roewe, Yutong Bus

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14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包括在建企業)。在產能、技術水平和價格方面,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具有明顯優勢。其他依賴類似產品的競爭企業如何在夾縫中生存,需要仔細考慮。

標簽:比亞迪發現榮威宇通客車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能源車猛漲:表面風光,實際仍在囧途

今年前兩個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了200。據乘聯會最新數據,2018年2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39230輛和34420輛,同比分別增長1191和952。

1900/1/1 0:00:00
吳端華:從更深層次統一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標準

“新能源汽車還存在諸多問題,但在能源和環保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開展節能降耗勢在必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汽車株洲分公司高級技師吳端華今年的兩會建議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展開。

1900/1/1 0:00:00
北汽昌河戰略轉型未來出行:移動眾創空間顛覆傳統汽車屬性

面對咄咄逼人的造車新勢力和趨勢變革中的中國汽車市場,汽車企業的下一個機會在哪里?整合后全新出發的北汽昌河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1900/1/1 0:00:00
長城新能源計劃曝光 歐拉將于北京車展發布

日前我們獲得了長城未來的新能源計劃,其準備于2018年北京車展上正式發布全新品牌歐拉。同時更多不同級別與定位的新能源車型也將一同曝光。

1900/1/1 0:00:00
深圳成全球純電動出租車運營規模最大城市 規模已近1.3萬輛

3月21日,3191臺電動出租車投放深圳,據悉,深圳已成為全球純電動出租車運營規模最大的城市。

1900/1/1 0:00:00
三年殘值不到3折 新能源二手車價格堪比大白菜?

前不久,筆者參加了云度的2018年新車規劃發布會,在會上,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并不是其對新車和銷量的展望,而是其在業內首度提出的“3年50回購計劃”。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