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深圳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的《深圳市關于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測試主體是指需在本市開放測試道路上進行機動車輛智能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的在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法人。測試主體應具備賠償能力,應購買每車不低于五百萬元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或提供由銀行出具的不少于五百萬元的智能駕駛道路測試事故賠償保函。車輛在測試過程中,應滿足三大要求:1、測試主體必須按照規定,在測試車輛指定位置放置臨時行駛車號牌并張貼“智能駕駛測試車輛”標識。2、當測試車輛在“智能駕駛”模式運行時,測試駕駛人應當始終監控車輛運行狀態及周圍環境并做好隨時接管的準備;3、測試車輛在測試期間,不得搭載與測試無關的人員或者貨物。在測試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或違法行為的,由違法行為發生地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測試駕駛人或者測試主體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關于征求《深圳市關于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為加快制度供給創新步伐,助力智能駕駛路測驗證和產業化突破,我委會同市經貿信息委、市交警局等有關單位組織編制了《深圳市關于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進一步提高《指導意見》的科學性、合理性、操作性,現就《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如有意見和建議請于2018年3月27日前反饋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具體聯系方式如下:聯系單位: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聯系人:劉威,聯系電話:83168202,郵箱:yangdl@sztb.gov.cn。郵寄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竹子林紫竹七道16號公路主樞紐管理控制中心郵編:518040附件:深圳市關于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doc市交通運輸委2018年3月16日深圳市關于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建設國家創新示范區的要求,推進建設未來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產業創新中心,深圳市積極支持并加快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研發及應用,為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相關工作,制定本指導意見。一、基本原則改革創新、開放包容。結合《深圳市戰略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安排,支持智能駕駛相關技術研發與創新,鼓勵和支持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和技術團隊發展智能駕駛技術,引領深圳市智能駕駛跨越式發展。政府引導,加強服務。把握整體方向,圍繞智能駕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技術創新,同時要突出科技創新主體在智能駕駛創新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加快政府制度創新步伐,做好智能駕駛技術落地服務。統籌推進,保障安全。根據當前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現狀,統籌推進智能駕駛產業發展與應用示范。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智能駕駛開放道路測試工作,采取道路測試環境逐步開放的策略。二、職責分工測試工作實行申報管理制度,由市交通運輸委牽頭,會同市經信委、市交警局共同成立深圳市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聯席工作小組(簡稱“聯席工作小組”),聯席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市交通運輸委。聯席工作小組組成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審核測試主體提出的道路測試申請,頒發智能駕駛道路測試車輛臨時行駛車號牌,組織開展測試車輛和道路等相關評估工作,協調本意見實施過程中的有關事項。市交通運輸委負責:(1)總體統籌和協調;(2)會同市交警局開展道路交通環境復雜性和安全性評估,定期公布開放測試道路范圍;(3)為測試道路配套相應標志標線及其他必要設施。市經信委負責:(1)推動制定智能駕駛車輛相關技術及應用標準;(2)制定及公布國家級汽車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目錄。市交警局負責:(1)協助市交通運輸委開展道路交通環境復雜性和安全性評估;(2)辦理測試車輛臨時行駛車號牌發放及延期審查。聯席工作小組組織交通、通信、汽車、電子、計算機、法律、財務等相關領域專家建立深圳市智能駕駛測試專家庫,定期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對測試主體提出的道路測試申請進行論證,形成評審意見。上述部門依據職責另行制定操作細則。三、測試申請和審核(一)申請要求1、測試主體是指需在本市開放測試道路上進行機動車輛智能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的在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法人。2、測試主體為具有機動車輛智能駕駛技術及產品研發或生產能力的整車企業、改裝車生產企業、零部件企業、電子信息企業、科研院所/高校、交通運輸企業、科技類企業。3、測試主體應取得聯席工作小組辦公室出具符合智能駕駛道路測試要求的評審意見。4、測試主體應具備賠償能力,應購買每車不低于五百萬元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或提供由銀行出具的不少于五百萬元的智能駕駛道路測試事故賠償保函。5、測試主體應按要求提供申請材料(參考附件1、附件2和附件3),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同時,相應測試車輛、測試駕駛人應達到測試基本要求。(二)辦理流程1、測試主體向聯席工作小組辦公室提交申請材料。2、聯席工作小組辦公室在收到申請材料后,應及時組織召開評審會議,出具測試主體是否符合智能駕駛道路測試要求的評審意見;對于符合要求的測試主體,明確其測試車輛、測試駕駛員、測試區域、測試時間等。3、市交警局按照《機動車登記規定》(部令第124號)的相應要求,結合評審意見,向符合智能駕駛道路測試主體發放臨時行駛車號牌;每輛測試車輛對應固定的測試臨時行駛車號牌,不得互換;測試周期一次不超過3個月;每測試主體一次性申請不超過5輛車。四、測試管理(一)測試主體應按照有關規定,在市交通運輸委和市交警局聯合評估認可的路段范圍和時段內進行道路測試。(二)測試前,測試駕駛人應當對測試車輛進行安全檢查,確保系統功能正常。(三)測試過程中,應滿足以下要求。1、測試主體必須按照規定,在測試車輛指定位置放置臨時行駛車號牌并張貼“智能駕駛測試車輛”標識。2、當測試車輛在“智能駕駛”模式運行時,測試駕駛人應當始終監控車輛運行狀態及周圍環境并做好隨時接管的準備;3、測試車輛在測試期間,不得搭載與測試無關的人員或者貨物。(四)測試主體可根據實際需求,在測試周期結束前15個工作日內提出延期申請,向市交警局提交道路測試延期申請表,延期申請時長一次不得超過3個月。(五)已取得道路測試資格的測試車輛發生智能駕駛系統安全性能變化、車身外觀以及測試駕駛人改變等情況時,測試主體應當立即停止相關測試車輛的道路測試,并提前5個工作日向市交警局提交道路測試變更信息表,申請變更相關信息。五、事故處理和責任認定(一)在測試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或違法行為的,由違法行為發生地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測試駕駛人或者測試主體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二)由測試車輛全部或部分責任引起人員傷亡、車輛損毀等重大事故的,由市交警局暫停測試主體測試資格,測試主體應向市交警局交回所有臨時行駛車號牌,并認真進行整改,重新申請評估。六、附則1、智能駕駛定義智能駕駛車輛是指在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的機動車上裝配智能駕駛系統的車輛,具備一定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智能駕駛功能,由機器輔助人駕駛最終可由機器替代人來操作。2、辦理流程圖
< img alt ="福田,理念" src="http://www.taianshyy.com/eeimg/jndp/img/20230304013853281036/1.jpg "/>
< img alt ="福田,理念" src="http://www.taianshyy.com/eeimg/jndp/img/20230304013853281036/2.jpg "/>
附件1 :測試主體需提交的申請材料清單一、向聯席工作小組辦公室提交以下申請材料:1、智能駕駛測試申請書(參考附件2);2、營業執照、法人證書復印件;3、測試車輛不低于五百萬元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證明或提供由銀行出具的不少于五百萬元的智能駕駛道路測試事故賠償保函;4、國家級汽車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出具的測試車輛滿足《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要求的測試報告。其中,若因智能駕駛功能改裝出現有未達標項目,測試報告須明確相應項目不會降低測試車輛的安全性能;5、測試車輛基本情況說明;6、智能駕駛系統自評估報告(參考附件3);7、測試車輛智能駕駛數據記錄裝置介紹和操作說明;8、測試駕駛員的身份證、駕駛證、勞務合同、智能駕駛測試培訓情況等證明材料;二、向市交警局提交以下申請材料:1、按照《機動車登記規定》(部令第124號)要求的申請開展機動車輛科研、定型試驗所需提交的材料;2、聯席工作小組辦公室出具符合智能駕駛道路測試要求的評審意見。附件2 :智能駕駛測試申請書1、申請單位:2、單位性質:□整車企業??□改裝車生產企業??□零部件企業??□電子信息企業 □科研院所/高校??□交通運輸企業??□其它科技型企業(?????????????)3、聯系地址:4、聯系人:????聯系電話:??? 聯系郵箱:5、申請類型:□初次??□再次??□恢復6、測試駕駛員基本信息:序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證件類型及證件號駕駛證號培訓時間聯系電話123聲明與簽字1、本單位已詳細知悉、理解《深圳市關于規范智能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相關材料內容,承諾接受所有條款約束,如有違反,自愿承擔有關責任。2、本單位提交的所有材料真實、有效、合法,若有不符,自愿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法人代表(或授權代表):(單位公章)年????月????日附件3:智能駕駛系統自評估報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系統功能說明和操作說明(如具備自動人工緊急制動功能、提醒報警功能,支持“手動”、“自動”駕駛兩種模式);2、系統能力證明,可提供相應封閉測試場測試證明、技術先進水平證明、團隊實力證明、國際權威認可證明等;3、系統測試和驗證計劃4、系統安全設計理念
1、2016年中國乘用車企產生新能源正積分9895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142
1900/1/1 0:00:00在2018北美車展上,三星電子展示了其為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提供動力的最新電池產品,包括快速充電電動車電池、多功能模塊組電池和低高度電池。
1900/1/1 0:00:00隨著汽車電氣化的不斷發展,未來汽車的驅動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
1900/1/1 0:00:00盡管智能駕駛是目前最火熱的話題,但在成熟前,其安全性可能還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3月16日,一則發生在河南三門峽的“奔馳車定速巡航失控狂奔百公里”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
1900/1/1 0:00:00“從2017年開始,明顯感覺到行業在升溫,”作為一家2016年成立的第三方動力電池回收公司的負責人,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趙小勇明顯感覺到行業越來越熱。
1900/1/1 0:00:00最近,麥格納與Lyft宣布將共同投資開發自動駕駛系統,這個系統將應用在Lyft的運營網絡中,并面向整個汽車行業開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