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汽車科技的MWC五年:手機汽車互聯是最大彎路,未來走向全車智能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月底3月初,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聚焦“移動通信”,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前,日內瓦國際車展在后,但并沒有阻擋汽車相關企業的熱情。自2014年以來的五年里,汽車技術在MWC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共有162家與汽車相關的參展商。如果電信運營商、芯片供應商、電信設備供應商、互聯網公司和其他跨境公司參與汽車領域,參展商總數預計將超過200家。首先,從連接到智能:科技公司涉足汽車領域,推動汽車公司增加對科技的投資。MWC早期出現的汽車技術專注于系統、芯片和基本通信連接,主要是因為科技公司涉足汽車領域。例如,在2014-2015年,MWC三星展示了可用于汽車領域的Tizen系統,并得到了英特爾的大力支持;高通公司推出首款汽車商用芯片;愛立信推出了云汽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西班牙電信、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美國;T、 中國移動推出了一項將汽車與手機和智能家居連接起來的計劃。萬物互聯和車聯網是關鍵詞。移動通信領域的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供應商、芯片制造商和消費終端供應商都涉及汽車技術,這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2016-2018年的MWC汽車技術中,通信和連接能力仍占最大比例,以5G汽車聯網為主體,以及云連接、汽車與其他智能硬件或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連接等解決方案。總體而言,存在著聯系泛化和溝通能力深化的趨勢。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汽車公司和汽車供應商參加了此次展會。例如,2016年,福特計劃推出SYNC3車載多媒體通信和娛樂系統,2017年,SEAT將打造概念產品的未來駕駛艙,以及梅賽德斯-奔馳的車載人機操作系統MBUX

2018年;寶馬、博世、英特爾等汽車領域的品牌、供應商和芯片制造商紛紛引入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科技汽車企業和智能汽車產品的步伐逐步加快。其次,汽車和手機之間的互聯可能是智能網聯汽車所走的最大彎路。在移動通信的情況下,手機和汽車機器之間的互聯確實沒有問題。在過去的五年里,汽車和手機互聯方案不斷出現。從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 Espa?a)和中國移動(China Mobile)到三星(Samsung)、愛立信(Ericsson)和寶馬(BMW),不同領域和國家的企業都在MWC上展示了手機和汽車互聯的方案或能力,這一度讓人們認為汽車和手機互聯是技術和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這一現象背后的痛點在于,汽車技術的發展落后于智能手機,從聯網能力、算力到應用生態完全落后;

然而,消費者對技術和智能的體驗正在不斷提高。最簡單的例子是,汽車地圖沒有及時更新,導致智能手機支架和智能手機屏幕投影軟件在車內迅速普及。事實上,在2014年,谷歌和蘋果都試圖制造一款專門針對汽車的操作系統。前者與奧迪、通用、本田和英偉達聯合成立了OAA開放汽車聯盟進行推廣,后者推出了iOS in The Car計劃,但都因各種原因停止,未能打動車企的“奶酪”。取而代之的是安卓汽車和Carplay,它們將手機投影到汽車的中央控制屏幕上。(2014年,谷歌和奧迪共同推動,經過四年的妥協,谷歌繼續與奧迪等車企共同開發汽車底層操作系統。)一方面是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的妥協,另一方面是車企自己在操作系統方面進展緩慢,使得連接汽車和手機的過渡模式在世界上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打破這一現象的,是之前的特斯拉,之后的阿里OS。他們做的同樣的工作是重寫汽車操作系統,使汽車本身成為一個智能終端。不同的是,前者應用于自己的車型,后者與上汽(榮威、名爵、大同)、神龍(東風雪鐵龍)、福特(福特、林肯)等車企合作。過去三、五年的五大演變趨勢已經逐漸明朗。盡管與CES等消費品展覽會相比,MWC并不能完全反映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全貌,但足以看出一些行業發展趨勢。1.汽車通信:共同進入5G時代在2015年的MWC上,華為推出了車載4G無線熱點設備CarFi,成為車聯網領域的一大亮點。這讓中國通信市場上使用4G網絡的用戶(超過1億)感到非常驚訝。然而,這確實是汽車通信能力的現狀。中國移動德電(一家由中國移動和德國電信成立的汽車聯網公司)首席執行官袁宏剛曾表示,2016年,國內前置網絡(3G/4G)汽車的占比不到10%。大多數汽車都是通過智能手機、無線熱點設備或智能后視鏡聯網的。幸運的是,在聯網能力方面,汽車公司正在加速運營。2017年,在MWC,英特爾發布了第一個無人5G平臺,LG和高通開發了5G聯網汽車解決方案,SK電信推出了汽車5G解決方案。在今年的MWC上,英特爾、愛立信、Docomo、豐田和日本電裝五大工業巨頭聯合推出了基于5G汽車聯網的自動駕駛汽車。(MWC 2018五大巨頭聯合展出的基于5G車聯網的自動駕駛汽車)在3G和4G時代,汽車通信聯網能力嚴重落后,但對于即將到來的5G網絡,汽車將與其他智能終端一起進入一個新時代。2.汽車芯片能力:打造5G和智能駕駛能力平臺高通公司已經連續五年展示了其汽車芯片能力,從車載娛樂信息系統芯片開始,快速部署5G和自動駕駛,而英特爾去年推出了無人駕駛5G平臺。5G網絡的全面支持和自動駕駛所需的強大計算能力對傳統汽車芯片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也為新進入者創造了機會。傳統的汽車芯片制造商是恩智浦、英飛凌、瑞薩、斯特微電子和德州儀器。在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過程中,芯片領域的能力格局也在重構,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智能終端領域的芯片公司紛紛加入戰斗。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該芯片將大大提高汽車本身的計算能力,一核多系統、一核多屏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例如,英特爾支持硬件虛擬化,并在智能座艙中無縫支持汽車信息娛樂系統、數字儀表和汽車導航儀等多個高清屏幕。3、汽車操作系統:迎來開放合作的曙光傳統的汽車操作系統有QNX、WinCE、Linux和Android,其中QNX是唯一的一種,WinCE的份額正在逐漸縮小……

墨跡,Android不適合在汽車上使用。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四種傳統操作系統很難直接滿足需求。除此之外,各大汽車公司還開發了自己的系統,并在MWC上展示,如福特SYNC系統、寶馬iDrive、梅賽德斯-奔馳COMAND奧迪MMI。蘋果和谷歌有改變這種模式的雄心,但在2014年的努力之后,他們妥協了。從那時起,汽車公司和操作系統公司就完全不同了。即使面對蘋果的Carplay和谷歌的Android汽車,許多汽車制造商也持謹慎態度,進行獨立或聯合研發。例如,由三星、諾基亞、寶馬和豐田等國際手機和汽車制造商組成的全球汽車聯盟推出了Mirror。2016年,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合作,開啟了操作系統與車企的開放合作。AliOS目前有三家合作汽車企業,它們在今年的MWC上展示了自己的業務。谷歌再次與奧迪和沃爾沃聯手開發了一款無法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的汽車操作系統。該生產型號最晚將于2019年上市。4.汽車智能服務與生態:重塑汽車生態價值鏈。在2016年的MWC上,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軟件供應商,哈曼引入了TomTom、Parkopedia、AccuWeather、Yelp和INRIX等10家服務提供商,將為汽車制造商和駕駛員提供一系列精確的實時場景服務,如交通實現和定位、購物、停車信息、音頻下載和新聞直播。(MWC 2016汽車軟件供應商Harman推出新的服務提供商計劃)可以看出,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的服務和體驗正在逐漸向汽車生態擴散。汽車服務生態不再像維修和保險那樣簡單。汽車的網聯化、智能化必將帶動智能服務和生態的發展,重塑整個汽車生態價值鏈。在汽車支付領域,國際支付巨頭Visa已經展示了數年的汽車支付方案,包括停車支付、車內訂購和加油支付,并將率先登陸本田和賓利等高端車型。在汽車安全領域,全球移動安全公司G&D Mobile在今年的MWC上提出了針對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綜合汽車安全管理框架服務(FaaS),以確保即將到來的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安全。在汽車OTA升級方面,逐步支持特斯拉、搭載AliOS系統的汽車以及出現在國內外的互聯網汽車。未來,不支持OTA在線升級功能的汽車將成為歷史。此外,的汽車供應商推出了智能停車系統解決方案,以解決停車問題;

高通公司專門開發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5.自動駕駛汽車:從概念到落地近年來,汽車領域最大的熱點是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從2015年開始,自動駕駛的概念開始出現在MWC上,高通和飛思卡爾分別推出了自動駕駛芯片解決方案。在那之后,關于自動駕駛的玩家和技術越來越多。在2018年的MWC上,寶馬建造了一個露天展臺和一個小型測試場,帶來了兩輛i3無人駕駛測試車。谷歌在無人駕駛領域布局最早。早在2012年,它就獲得了美國內華達州機動車管理部門頒發的第一張自動駕駛執照。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最大的玩家是百度。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業務沒有參與MWC,但它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自動駕駛是解決駕駛疲勞和交通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許多汽車公司和相關技術公司的方向。特斯拉表示,2020年將有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根據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線圖,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2030年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份額將接近10%。4.展望未來五年,我們離整車智能化還有多遠?汽車智能化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它關注人與車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智能交互,使汽車能夠更好地了解人們的需求,并積極提供各種服務;

另一方面,它關注汽車(車外)與汽車和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關系。汽車更了解路況,可以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AliOS是第一個提出“整車智能化”概念的公司。“未來的汽車將成為一個數字化、實時在線、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體。在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底層支持下,融合現代通信和網絡技術,輔以先進的傳感器和執行器設備,實現汽車與人、汽車與車、汽車與道路和交通基礎設施、汽車之間的全面互聯他們自己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并進行駕駛。“阿里巴巴操作系統事業部總經理程立表示,AliOS正在從下一代智能座艙開始,幫助汽車公司邁向整車智能化。從2018年AliOS在MWC的演示來看,下一代的智能座艙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多屏交互、人工智能交互、場景庫d主動服務、OTA在線升級和數據驅動。事實上,搭載AliOS系統的汽車和特斯拉車型已經具備了下一代智能座艙的原型。英特爾、東軟和紅旗也在研發智能座艙2.0平臺,預計將在今年兩年內上市。芯片供應商和汽車一流供應商都不想錯過這句口號。在自動駕駛領域,許多汽車巨頭已經起步一段時間了。2017年11月,谷歌母公司旗下Waymo宣布啟動全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通用汽車計劃在2019年推出全自動駕駛車型。百度在中國推出了自動駕駛平臺Apollo,幫助汽車公司開發自動駕駛。由此可見,自動駕駛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生產的現實。從芯片的角度來看,英偉達在2020年的計劃中判斷,未來汽車主要由智能座艙和無人駕駛兩大計算單元組成,這也是英偉達下一階段努力的兩個主要領域。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從汽車企業到一流供應商,從電信運營商到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從不同維度切入整車智能。在可預見的2022年,也就是五年后,智能座艙已經初步普及,主流車企的全自動駕駛汽車逐漸上路,汽車行業與科技行業深度融合,正式進入整車智能化時代。2月底3月初,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聚焦“移動通信”,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前,日內瓦國際車展在后,但并沒有阻擋汽車相關企業的熱情。自2014年以來的五年里,汽車技術在MWC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共有162家與汽車相關的參展商。如果電信運營商、芯片供應商、電信設備供應商、互聯網公司和其他跨境公司參與汽車領域,參展商總數預計將超過200家。首先,從連接到智能:科技公司涉足汽車領域,推動汽車公司增加對科技的投資。MWC早期出現的汽車技術專注于系統、芯片和基本通信連接,主要是因為科技公司涉足汽車領域。例如,在2014-2015年,MWC三星展示了可用于汽車領域的Tizen系統,并得到了英特爾的大力支持;高通公司推出首款汽車商用芯片;愛立信推出了云汽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西班牙電信、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美國;

T、 中國移動推出了一項將汽車與手機和智能家居連接起來的計劃。萬物互聯和車聯網是關鍵詞。移動通信領域的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供應商、芯片制造商和消費終端供應商都涉及汽車技術,這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2016-2018年的MWC汽車技術中,通信和連接能力仍占最大比例,以5G汽車聯網為主體,以及云連接、汽車與其他智能硬件或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連接等解決方案。總體而言,存在著聯系泛化和溝通能力深化的趨勢。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汽車公司和汽車供應商參加了此次展會。例如,2016年,福特計劃推出SYNC3車載多媒體通信和娛樂系統,2017年,SEAT將打造概念產品的未來駕駛艙,以及梅賽德斯-奔馳的車載人機操作系統MBUX

2018年;寶馬、博世、英特爾等汽車領域的品牌、供應商和芯片制造商紛紛引入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科技汽車企業和智能汽車產品的步伐逐步加快。其次,汽車和手機之間的互聯可能是智能網聯汽車所走的最大彎路。在移動通信的情況下,手機和汽車機器之間的互聯確實沒有問題。在過去的五年里,汽車和手機互聯方案不斷出現。從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 Espa?a)和中國移動(China Mobile)到三星(Samsung)、愛立信(Ericsson)和寶馬(BMW),不同領域和國家的企業都在MWC上展示了手機和汽車互聯的方案或能力,這一度讓人們認為汽車和手機互聯是技術和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這一現象背后的痛點在于,汽車技術的發展落后于智能手機,從聯網能力、算力到應用生態完全落后;

然而,消費者對技術和智能的體驗正在不斷提高。最簡單的例子是,汽車地圖沒有及時更新,導致智能手機支架和智能手機屏幕投影軟件在車內迅速普及。事實上,在2014年,谷歌和蘋果都試圖制造一款專門針對汽車的操作系統。前者與奧迪、通用、本田和英偉達聯合成立了OAA開放汽車聯盟進行推廣,后者推出了iOS in The Car計劃,但都因各種原因停止,未能打動車企的“奶酪”。取而代之的是安卓汽車和Carplay,它們將手機投影到汽車的中央控制屏幕上。(2014年,谷歌和奧迪共同推動,經過四年的妥協,谷歌繼續與奧迪等車企共同開發汽車底層操作系統。)一方面是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的妥協,另一方面是車企自己在操作系統方面進展緩慢,使得連接汽車和手機的過渡模式在世界上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打破這一現象的,是之前的特斯拉,之后的阿里OS。他們做的同樣的工作是重寫汽車操作系統,使汽車本身成為一個智能終端。不同的是,前者應用于自己的車型,后者與上汽(榮威、名爵、大同)、神龍(東風雪鐵龍)、福特(福特、林肯)等車企合作。過去三、五年的五大演變趨勢已經逐漸明朗。盡管與CES等消費品展覽會相比,MWC并不能完全反映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全貌,但足以看出一些行業發展趨勢。1.汽車通信:共同進入5G時代在2015年的MWC上,華為推出了車載4G無線熱點設備CarFi,成為車聯網領域的一大亮點。這讓中國通信市場上使用4G網絡的用戶(超過1億)感到非常驚訝。然而,這確實是汽車通信能力的現狀。中國移動德電(一家由中國移動和德國電信成立的汽車聯網公司)首席執行官袁宏剛曾表示,2016年,國內前置網絡(3G/4G)汽車的占比不到10%。大多數汽車都是通過智能手機、無線熱點設備或智能后視鏡聯網的。幸運的是,在聯網能力方面,汽車公司正在加速運營。2017年,在MWC,英特爾發布了第一個無人5G平臺,LG和高通開發了5G聯網汽車解決方案,SK電信推出了汽車5G解決方案。在今年的MWC上,英特爾、愛立信、Docomo、豐田和日本電裝五大工業巨頭聯合推出了基于5G汽車聯網的自動駕駛汽車。(MWC 2018五大巨頭聯合展出的基于5G車聯網的自動駕駛汽車)在3G和4G時代,汽車通信聯網能力嚴重落后,但對于即將到來的5G網絡,汽車將與其他智能終端一起進入一個新時代。2.汽車芯片能力:打造5G和智能駕駛能力平臺高通公司已經連續五年展示了其汽車芯片能力,從車載娛樂信息系統芯片開始,快速部署5G和自動駕駛,而英特爾去年推出了無人駕駛5G平臺。5G網絡的全面支持和自動駕駛所需的強大計算能力對傳統汽車芯片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也為新進入者創造了機會。傳統的汽車芯片制造商是恩智浦、英飛凌、瑞薩、斯特微電子和德州儀器。在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過程中,芯片領域的能力格局也在重構,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智能終端領域的芯片公司紛紛加入戰斗。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該芯片將大大提高汽車本身的計算能力,一核多系統、一核多屏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例如,英特爾支持硬件虛擬化,并在智能座艙中無縫支持汽車信息娛樂系統、數字儀表和汽車導航儀等多個高清屏幕。3、汽車操作系統:迎來開放合作的曙光傳統的汽車操作系統有QNX、WinCE、Linux和Android,其中QNX是唯一的一種,WinCE的份額正在逐漸縮小……

墨跡,Android不適合在汽車上使用。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四種傳統操作系統很難直接滿足需求。除此之外,各大汽車公司還開發了自己的系統,并在MWC上展示,如福特SYNC系統、寶馬iDrive、梅賽德斯-奔馳COMAND奧迪MMI。蘋果和谷歌有改變這種模式的雄心,但在2014年的努力之后,他們妥協了。從那時起,汽車公司和操作系統公司就完全不同了。即使面對蘋果的Carplay和谷歌的Android汽車,許多汽車制造商也持謹慎態度,進行獨立或聯合研發。例如,由三星、諾基亞、寶馬和豐田等國際手機和汽車制造商組成的全球汽車聯盟推出了Mirror。2016年,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合作,開啟了操作系統與車企的開放合作。AliOS目前有三家合作汽車企業,它們在今年的MWC上展示了自己的業務。谷歌再次與奧迪和沃爾沃聯手開發了一款無法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的汽車操作系統。該生產型號最晚將于2019年上市。4.汽車智能服務與生態:重塑汽車生態價值鏈。在2016年的MWC上,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軟件供應商,哈曼引入了TomTom、Parkopedia、AccuWeather、Yelp和INRIX等10家服務提供商,將為汽車制造商和駕駛員提供一系列精確的實時場景服務,如交通實現和定位、購物、停車信息、音頻下載和新聞直播。(MWC 2016汽車軟件供應商Harman推出新的服務提供商計劃)可以看出,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的服務和體驗正在逐漸向汽車生態擴散。汽車服務生態不再像維修和保險那樣簡單。汽車的網聯化、智能化必將帶動智能服務和生態的發展,重塑整個汽車生態價值鏈。在汽車支付領域,國際支付巨頭Visa已經展示了數年的汽車支付方案,包括停車支付、車內訂購和加油支付,并將率先登陸本田和賓利等高端車型。在汽車安全領域,全球移動安全公司G&D Mobile在今年的MWC上提出了針對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綜合汽車安全管理框架服務(FaaS),以確保即將到來的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安全。在汽車OTA升級方面,逐步支持特斯拉、搭載AliOS系統的汽車以及出現在國內外的互聯網汽車。未來,不支持OTA在線升級功能的汽車將成為歷史。此外,的汽車供應商推出了智能停車系統解決方案,以解決停車問題;

高通公司專門開發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5.自動駕駛汽車:從概念到落地近年來,汽車領域最大的熱點是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從2015年開始,自動駕駛的概念開始出現在MWC上,高通和飛思卡爾分別推出了自動駕駛芯片解決方案。在那之后,關于自動駕駛的玩家和技術越來越多。在2018年的MWC上,寶馬建造了一個露天展臺和一個小型測試場,帶來了兩輛i3無人駕駛測試車。谷歌在無人駕駛領域布局最早。早在2012年,它就獲得了美國內華達州機動車管理部門頒發的第一張自動駕駛執照。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最大的玩家是百度。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業務沒有參與MWC,但它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自動駕駛是解決駕駛疲勞和交通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許多汽車公司和相關技術公司的方向。特斯拉表示,2020年將有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根據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線圖,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2030年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份額將接近10%。4.展望未來五年,我們離整車智能化還有多遠?汽車智能化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它關注人與車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智能交互,使汽車能夠更好地了解人們的需求,并積極提供各種服務;另一方面,它關注汽車(車外)與汽車和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關系。汽車更了解路況,可以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AliOS是第一個提出“整車智能化”概念的公司。“未來的汽車將成為一個數字化、實時在線、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體。在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底層支持下,融合現代通信和網絡技術,輔以先進的傳感器和執行器設備,實現汽車與人、汽車與車、汽車與道路和交通基礎設施、汽車之間的全面互聯他們自己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并進行駕駛。“阿里巴巴操作系統事業部總經理程立表示,AliOS正在從下一代智能座艙開始,幫助汽車公司邁向整車智能化。從2018年AliOS在MWC的演示來看,下一代的智能座艙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多屏交互、人工智能交互、場景庫d主動服務、OTA在線升級和數據驅動。事實上,搭載AliOS系統的汽車和特斯拉車型已經具備了下一代智能座艙的原型。英特爾、東軟和紅旗也在研發智能座艙2.0平臺,預計將在今年兩年內上市。芯片供應商和汽車一流供應商都不想錯過這句口號。在自動駕駛領域,許多汽車巨頭已經起步一段時間了。2017年11月,谷歌母公司旗下Waymo宣布啟動全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通用汽車計劃在2019年推出全自動駕駛車型。百度在中國推出了自動駕駛平臺Apollo,幫助汽車公司開發自動駕駛。由此可見,自動駕駛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生產的現實。從芯片的角度來看,英偉達在2020年的計劃中判斷,未來汽車主要由智能座艙和無人駕駛兩大計算單元組成,這也是英偉達下一階段努力的兩個主要領域。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從汽車企業到一流供應商,從電信運營商到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從不同維度切入整車智能。在可預見的2022年,也就是五年后,智能座艙已經初步普及,主流車企的全自動駕駛汽車逐漸上路,汽車行業與科技行業深度融合,正式進入整車智能化時代。

標簽:奧迪寶馬福特特斯拉本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奔馳即將量產的智能大燈技術,可以和駕駛輔助系統聯動了

今年日內瓦車展上,戴姆勒展示了“DigitalLight”大燈技術,邁巴赫S級將成為第一款搭載這款技術的量產車。

1900/1/1 0:00:00
長安汽車確認打造全新高端品牌 展現大國品牌自信

是時候打造一個新品牌了。兩會期間,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向媒體透露,長安汽車將推出一個全新的高端品牌。這意味著,長安汽車此前堅持在原有產品序列打造高端產品的策略將發生重大轉向。

1900/1/1 0:00:00
蔡澈對李書福說:在中國做第二家合資奔馳,就差北汽同意了

3月6日晚間消息,據外媒FXStockBroker報道,當地時間3月5日,戴姆勒CEO蔡澈在日內瓦與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進行了會晤。在會見中,蔡澈對李書福成為戴姆勒股東表示歡迎。

1900/1/1 0:00:00
Go-Jek獲黑石集團及谷歌融資 與Grab爭奪菲律賓市場

據外媒報道,GoJek從黑石集團(BlackRock)及谷歌等多家投資商的支持,目前所募得的資金高達15億美元,已超過其預期值。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目錄”知多少?TA們還能“活”多久?

“新車目錄”、“推廣目錄”、“免購置稅目錄”、“車型目錄”“電池目錄”

1900/1/1 0:00:00
大眾集團將寧德時代納入全球供應鏈,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擊敗外資企業,納入大眾汽車集團全球供應鏈。未來部分大眾電動汽車,將用上寧德時代的電池。近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大眾集團MEB電動車項目平臺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