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國內生產可謂一波三折。在去年年底與上海市政府確認了在自貿區建廠的可能性后,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并未與上海市達成協議。主要區別在于,上海政府希望特斯拉與中國公司合作建立合資工廠,而特斯拉希望通過獨資擁有工廠的完全所有權。隨著特斯拉在中國的建設推遲,有關奇瑞尋求與特斯拉合資的傳言不脛而走。在這方面,雙方都否認了有關合作的傳言。美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特斯拉本土制造起步緩慢,無非是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不愿分享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利潤。目前,特斯拉承諾2018年在中國建廠的路徑尚不明確,消費者可能要等幾年才能真正歡迎國產特斯拉。事實上,特斯拉一直想在中國建廠。特斯拉此前表示:“建廠投資以特斯拉發布的年度財務報告為準。”特斯拉2017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特斯拉將加大對超級一號工廠和弗里蒙特工廠產能建設的投資,并繼續設立新的直接體驗中心,服務中心和超級充電站,以深化配電網絡。沒有提到在中國建廠。截至發稿時,特斯拉沒有回復北京商報今天關于特斯拉國內生產的問題。據業內分析人士稱,近年來,關于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傳聞頻繁,并不是埃隆·馬斯克不想在中國建廠。然而,在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合資要求和美國市場的產能擴張需求的背景下,特斯拉只能推遲國內生產。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S/X/3在全球已售出28.7萬輛,其中美國市場售出16萬輛,占比超過50%。對此,埃隆·馬斯克曾表示,“在我們花錢之前,我們想確定我們應該在哪里擴張。如果特斯拉現在做出資本支出決定,那就像是在瞄準目標。”同時,財報顯示,特斯拉去年2017財年的總收入為117.59億美元,與2016財年的70億美元相比增長了68%;毛利潤為22.22億美元,比上一財年的15.99億美元增長39%;
凈虧損為22.41億美元,2016財年的虧損為7.73億美元。特斯拉不斷增加的虧損也讓埃隆·馬斯克對在中國投資建廠猶豫不決。在崔東樹看來,盡管埃隆·馬斯克有著“鋼鐵俠”的光環,但由于特斯拉產能不足,需要在中國繳納25%的進口稅,這為競爭對手提供了擴張的機會,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期。業內認為,在風起云涌的電動汽車市場中,產能不足的問題導致特斯拉持續虧損。以前,型號
3被定位為入門級汽車,有望推動特斯拉銷量的增長。然而關于Model,
3的實際量產數量與特斯拉的美好愿景總是相去甚遠。自去年7月28日首批30輛車交付以來,去年第三季度,原計劃生產1500輛車的特斯拉實際交付量僅為220輛,第四季度僅交付1550輛。為此,特斯拉不得不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的日程被推遲到今年第二季度末。顯然,特斯拉只能通過解決產能問題來扭虧為盈。因此,在中國建廠尤為重要。與此同時,經過幾年的堅實基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培養了大量用戶,外國汽車巨頭也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計劃。汽車市場分析師嚴景輝表示,如何消除產能瓶頸已成為特斯拉扭虧為盈的目標,而特斯拉在國內擴張后是否會將目光投向中國,將是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很難確定國內生產的時間。盡管國內生產一再推遲,特斯拉在2017年的中國銷量還是翻了一番。特斯拉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翻了一番,超過20億美元。業內預計,根據在售車型的價格,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將超過2萬輛。但與美國市場相比,特斯拉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份額不到3%,這也意味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并不具有優勢。去年11月,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中國開始生產仍需要大約三年時間,但他也表示,時間表可能會提前。這無疑為特斯拉的國產化提供了一個時間反轉表。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中國市政府將研究出臺政策措施,盡快減少對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外商投資的限制,并繼續推動這一領域的對外開放。“特斯拉屬于具有創新技術的企業,在政策上可能會被賦予一定的特殊性。”崔東樹說。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仍然需要解決盈利問題,而不是增加對外投資。對于馬斯克來說,可能只有在2018年實現盈利后,他才會將注意力轉向在中國建廠。特斯拉的國內生產可謂一波三折。在去年年底與上海市政府確認了在自貿區建廠的可能性后,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并未與上海市達成協議。主要區別在于,上海政府希望特斯拉與中國公司合作建立合資工廠,而特斯拉希望通過獨資擁有工廠的完全所有權。隨著特斯拉在中國的建設推遲,有關奇瑞尋求與特斯拉合資的傳言不脛而走。在這方面,雙方都否認了有關合作的傳言。美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特斯拉本土制造起步緩慢,無非是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不愿分享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利潤。目前,特斯拉承諾2018年在中國建廠的路徑尚不明確,消費者可能要等幾年才能真正歡迎國產特斯拉。事實上,特斯拉一直想在中國建廠。特斯拉此前表示:“建廠投資以特斯拉發布的年度財務報告為準。”特斯拉2017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特斯拉將加大對超級一號工廠和弗里蒙特工廠產能建設的投資,并繼續設立新的直營出口……
ence中心、服務中心和超級充電站,以深化配電網絡。沒有提到在中國建廠。截至發稿時,特斯拉沒有回復北京商報今天關于特斯拉國內生產的問題。據業內分析人士稱,近年來,關于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傳聞頻繁,并不是埃隆·馬斯克不想在中國建廠。然而,在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合資要求和美國市場的產能擴張需求的背景下,特斯拉只能推遲國內生產。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S/X/3在全球已售出28.7萬輛,其中美國市場售出16萬輛,占比超過50%。對此,埃隆·馬斯克曾表示,“在我們花錢之前,我們想確定我們應該在哪里擴張。如果特斯拉現在做出資本支出決定,那就像是在瞄準目標。”同時,財報顯示,特斯拉去年2017財年的總收入為117.59億美元,與2016財年的70億美元相比增長了68%;毛利潤為22.22億美元,比上一財年的15.99億美元增長39%;凈虧損為22.41億美元,2016財年的虧損為7.73億美元。特斯拉不斷增加的虧損也讓埃隆·馬斯克對在中國投資建廠猶豫不決。在崔東樹看來,盡管埃隆·馬斯克有著“鋼鐵俠”的光環,但由于特斯拉產能不足,需要在中國繳納25%的進口稅,這為競爭對手提供了擴張的機會,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期。業內認為,在風起云涌的電動汽車市場中,產能不足的問題導致特斯拉持續虧損。以前,型號
3被定位為入門級汽車,有望推動特斯拉銷量的增長。然而關于Model,
3的實際量產數量與特斯拉的美好愿景總是相去甚遠。自去年7月28日首批30輛車交付以來,去年第三季度,原計劃生產1500輛車的特斯拉實際交付量僅為220輛,第四季度僅交付1550輛。為此,特斯拉不得不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的日程被推遲到今年第二季度末。顯然,特斯拉只能通過解決產能問題來扭虧為盈。因此,在中國建廠尤為重要。與此同時,經過幾年的堅實基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培養了大量用戶,外國汽車巨頭也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計劃。汽車市場分析師嚴景輝表示,如何消除產能瓶頸已成為特斯拉扭虧為盈的目標,而特斯拉在國內擴張后是否會將目光投向中國,將是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很難確定國內生產的時間。盡管國內生產一再推遲,特斯拉在2017年的中國銷量還是翻了一番。特斯拉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翻了一番,超過20億美元。業內預計,根據在售車型的價格,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將超過2萬輛。但與美國市場相比,特斯拉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份額不到3%,這也意味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并不具有優勢。去年11月,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中國開始生產仍需要大約三年時間,但他也表示,時間表可能會提前。這無疑為特斯拉的國產化提供了一個時間反轉表。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中國市政府將研究出臺政策措施,盡快減少對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外商投資的限制,并繼續推動這一領域的對外開放。“特斯拉屬于具有創新技術的企業,在政策上可能會被賦予一定的特殊性。”崔東樹說。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仍然需要解決盈利問題,而不是增加對外投資。對于馬斯克來說,可能只有在2018年實現盈利后,他才會將注意力轉向在中國建廠。
億緯鋰能2月27日晚間發布2017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公司在2017年實現總營收2982億元,對比上年同期增長2746;
1900/1/1 0:00:002018年伊始,“區塊鏈”成為最熱門的關鍵詞,眾多公司紛紛加入到了區塊鏈大軍中,而保時捷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1900/1/1 0:00:00日前,比亞迪汽車公布了其2017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2017年度,比亞迪汽車實現營收10598億元,同比增長234,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6億元,同比減少197。
1900/1/1 0:00:00從浙江麗水市發改委獲悉,2018年2月12日,經麗水市政府批準,麗水市首次兌付新能源汽車推廣省級切塊資金1200萬元,其中,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560萬元,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補助280萬元,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豐田本周推出了新的動力系統,實現了其改進汽油發動機的承諾。同時豐田也在不斷的研發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
1900/1/1 0:00:00硅谷的起源就來自于“八叛逆”,雖然肖克利實驗室當時難稱巨頭,但正是八叛將后來從當時的半導體巨頭仙童再次出走,才將信息技術的種子遍灑圣克拉拉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