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過,吉利集團收購戴姆勒集團9.69%的股份,掀起了2018年汽車圈的第一次高潮。對于本輪收購,吉利集團官方并未透露涉及金額,只是簡單表示,收購完成后,吉利集團將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共持有戴姆勒集團1.03億股股份,并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按照戴姆勒集團目前的股價,吉利集團大規模入股戴姆勒集團的資金成本為92億美元。吉利官方表示,收購戴姆勒股份由吉利海外公司出資,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收購資金的自我平衡。吉利沒有將中國的資金用于此次股票收購。盡管吉利集團是否為此次收購支付了92億美元存在爭議,但即使李書福巧妙地利用金融手段來操作收購并控制收購成本,他也必須為此支付大量資金。在2017年收購寶騰、蓮花和沃爾沃集團的股份后,現在花這么大的錢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即使是汽車界最富有的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曾在接受汽車頭條APP采訪時表示:“吉利在收購沃爾沃(集團股份)時,花光了所有的閑錢。”此外,此時戴姆勒的股票處于高位。在這個時候選擇投資戴姆勒值得嗎?李書福到底算了什么?對于此次投資,李書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是為了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是為了吉利汽車工業的增長,是為了服務國家戰略。”自2002年李書福提出收購沃爾沃集團的想法以來,他一直堅持的“買中買中”的邏輯,正如他所說,始終堅持產業升級和經濟戰略轉型。
“原地踏步”布局沃爾沃時間要追溯到2002年,剛剛拿到汽車生產許可證的吉利已經開始為收購沃爾沃做準備。經過8年的準備,李書福最終以18億美元和9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和多項專利。然而,具有戰略眼光的李書福表示:“我們剛剛邁出第一步。現在如何發展好沃爾沃是一項更艱巨、更長期的任務。”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汽車市場已經登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當新的市場挑戰和機遇來臨時,李書福每一次都踏上了沃爾沃在中國戰略布局的正確時間點。
7年后,沃爾沃全球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勢頭,中國市場取代美國成為沃爾沃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如今,沃爾沃在中國分別擁有成都工廠、大慶工廠、路橋工廠、張家口工廠和上海研發中心。目前,沃爾沃還在成都為其子公司北極星建造了一家工廠。據悉,吉利已在四大工廠和上海研發中心一期投資超過200億元。在后期,吉利也毫不吝嗇地投入了資金。2016年11月,吉利在成都確認了355億元的三大整車投資合作項目。這樣的產業規模不僅在二線豪華品牌中表現突出,也不輸德國一線豪華品牌在中國的布局。令人不解的是,沃爾沃剛剛在2017年實現了年銷量10萬輛的紅線。為什么李書福愿意“斥巨資”為其規劃這樣的產業布局?事實上,當吉利收購沃爾沃時,這種產業布局就已經奠定了基礎。作為為收購沃爾沃提供關鍵支持的合作伙伴,成都、上海和大慶都已成為沃爾沃落戶工廠的地方。
除了這種水平的直接合作,李書福對這樣一個遠超其他競爭對手的產業布局有著強大的投資邏輯。如果說成都工廠的建成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只是巧合……
g西部地區,那么在一系列“巧合”的背后,大慶工廠踏上振興東北的國家舉措,泰州工廠踏上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張家口工廠踏上舉辦冬奧會,這是一套遵循國家發展布局的精準投資。2013年6月10日,中國正式實施《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明確外商應在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中西部地區投資。兩個月后,沃爾沃成都工廠正式開業并啟動生產線;振興東北國家戰略提出三年后,沃爾沃周年紀念工廠獲批,目前已規劃年產能30萬輛。李書福表示,沃爾沃合資公司落戶周年慶是吉利控股集團響應國家號召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動周年慶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要舉措;2017年,在臺州積極響應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致力于成為重點城市的同時,沃爾沃臺州路橋基地也封頂;
2018年,當平昌冬奧會正式閉幕,下一屆北京冬奧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時,沃爾沃張家口工廠也進入了緊張的生產前準備階段。在閱讀了李書福對沃爾沃“不成比例”的投資后,他或許能夠理解自己斥資90億美元、冒著巨大風險投資戴姆勒的投資邏輯。顯然,這一勢頭不亞于沃爾沃收購戴姆勒股份,李書福也繼續利用國家經濟戰略和產業升級的優勢。2018年新年伊始,歐洲國家代表法英兩國元首頻繁訪華,為中法和中國達成多項經貿合作做出了貢獻,開啟了中歐經濟發展的新篇章。看到中歐經濟緊密融合的局面,李書福“閃電”入股戴姆勒集團,走進了汽車發明者的大門。誠然,入股戴姆勒是李書福全球戰略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崛起、深度參與全球汽車改革的契機。
多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市場上的認可度一直處于邊緣地位。盡管中國早在2009年就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國,但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汽車公司仍然很少。近年來,隨著吉利、長城、傳祺等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中國品牌也開始在國際上發聲。在法蘭克福車展上,一向低調的長城董事長魏建軍高調宣稱:“做了一輩子汽車,我只能說我在中國賺了一些錢,這些錢沒有價值,所以我想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川汽還以北美車展為契機,宣布進軍北美市場。除了自主品牌越來越僵化之外,以中國為首的全球汽車產業新能源“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在中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以雙積分為重點的新能源政策后,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將新能源作為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即使是一直不屑于純電動技術的日本車企也是如此。李書福入股戴姆勒,無疑看中了戴姆勒集團在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等領域的優勢。那么,在李書福的沉重打擊下,中國能否全力以赴面對形勢,成為新一輪汽車產業結構的策源地和全球汽車產業勢力范圍的制造者?相信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深耕汽車市場30多年的中國汽車企業將不負眾望,迸發出新的活力。春節假期剛過,吉利集團收購戴姆勒集團9.69%的股份,掀起了2018年汽車圈的第一次高潮。對于本輪收購,吉利集團官方并未透露涉及金額,只是簡單表示,收購完成后,吉利集團將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共持有戴姆勒集團1.03億股股份,并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按照戴姆勒集團目前的股價,吉利集團大規模入股戴姆勒集團的資金成本為92億美元。吉利官方表示,收購戴姆勒股份由吉利海外公司出資,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收購資金的自我平衡。吉利沒有將中國的資金用于此次股票收購。盡管吉利集團是否為此次收購支付了92億美元存在爭議,但即使李書福巧妙地利用金融手段操作收購并控制收購成本,他也必須為此支付大量資金。2017年收購寶騰、蓮花和沃爾沃集團的股份后,……
現在花這么大一筆錢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即使對汽車圈的首富來說也是如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曾在接受汽車頭條APP采訪時表示:“吉利在收購沃爾沃(集團股份)時,花光了所有的閑錢。”此外,此時戴姆勒的股票處于高位。在這個時候選擇投資戴姆勒值得嗎?李書福到底算了什么?對于此次投資,李書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是為了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是為了吉利汽車工業的增長,是為了服務國家戰略。”自2002年李書福提出收購沃爾沃集團的想法以來,他一直堅持的“買中買中”的邏輯,正如他所說,始終堅持產業升級和經濟戰略轉型。
“原地踏步”布局沃爾沃時間要追溯到2002年,剛剛拿到汽車生產許可證的吉利已經開始為收購沃爾沃做準備。經過8年的準備,李書福最終以18億美元和9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和多項專利。然而,具有戰略眼光的李書福表示:“我們剛剛邁出第一步。現在如何發展好沃爾沃是一項更艱巨、更長期的任務。”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汽車市場已經登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當新的市場挑戰和機遇來臨時,李書福每一次都踏上了沃爾沃在中國戰略布局的正確時間點。
7年后,沃爾沃全球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勢頭,中國市場取代美國成為沃爾沃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如今,沃爾沃在中國分別擁有成都工廠、大慶工廠、路橋工廠、張家口工廠和上海研發中心。目前,沃爾沃還在成都為其子公司北極星建造了一家工廠。據悉,吉利已在四大工廠和上海研發中心一期投資超過200億元。在后期,吉利也毫不吝嗇地投入了資金。2016年11月,吉利在成都確認了355億元的三大整車投資合作項目。這樣的產業規模不僅在二線豪華品牌中表現突出,也不輸德國一線豪華品牌在中國的布局。令人不解的是,沃爾沃剛剛在2017年實現了年銷量10萬輛的紅線。為什么李書福愿意“斥巨資”為其規劃這樣的產業布局?事實上,當吉利收購沃爾沃時,這種產業布局就已經奠定了基礎。作為為收購沃爾沃提供關鍵支持的合作伙伴,成都、上海和大慶都已成為沃爾沃落戶工廠的地方。
除了這種水平的直接合作,李書福對這樣一個遠超其他競爭對手的產業布局有著強大的投資邏輯。如果說成都工廠的建成遵循了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只是巧合,那么在一系列“巧合”的背后,大慶工廠踏上了國家振興東北的舉措,泰州工廠踏上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張家口工廠踏上舉辦冬奧會,這是一套遵循國家發展布局的精準投資。2013年6月10日,中國正式實施《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明確外商應在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中西部地區投資。兩個月后,沃爾沃成都工廠正式開業并啟動生產線;
振興東北國家戰略提出三年后,沃爾沃周年紀念工廠獲批,目前已規劃年產能30萬輛。李書福表示,沃爾沃合資公司落戶周年慶是吉利控股集團響應國家號召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動周年慶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要舉措;2017年,在臺州積極響應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致力于成為重點城市的同時,沃爾沃臺州路橋基地也封頂;
2018年,當平昌冬奧會正式閉幕,下一屆北京冬奧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時,沃爾沃張家口工廠也進入了緊張的生產前準備階段。在閱讀了李書福對沃爾沃“不成比例”的投資后,他或許能夠理解自己斥資90億美元、冒著巨大風險投資戴姆勒的投資邏輯。顯然,這一勢頭不亞于沃爾沃收購戴姆勒股份,李書福也繼續利用國家經濟戰略和產業升級的優勢。2018年新年伊始,歐洲國家代表法英兩國元首頻繁訪華,為中法和中國達成多項經貿合作做出了貢獻,開啟了中歐經濟發展的新篇章。看到中歐經濟緊密融合的局面,李書福“閃電”入股戴姆勒集團,走進了汽車發明者的大門。誠然,入股戴姆勒是李書福全球戰略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崛起、深度參與全球汽車改革的契機。
多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市場上的認可度一直處于邊緣地位。盡管中國早在2009年就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國,但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汽車公司仍然很少。近年來,隨著吉利、長城、傳祺等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中國品牌也開始在國際上發聲。在法蘭克福車展上,一向低調的長城董事長魏建軍高調宣稱:“做了一輩子汽車,我只能說我在中國賺了一些錢,這些錢沒有價值,所以我想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川汽還以北美車展為契機,宣布進軍北美市場。除了自主品牌越來越僵化之外,以中國為首的全球汽車產業新能源“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在中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以雙積分為重點的新能源政策后,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將新能源作為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即使是一直不屑于純電動技術的日本車企也是如此。李書福入股戴姆勒,無疑看中了戴姆勒集團在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等領域的優勢。那么,在李書福的沉重打擊下,中國能否全力以赴面對形勢,成為新一輪汽車產業結構的策源地和全球汽車產業勢力范圍的制造者?相信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深耕汽車市場30多年的中國汽車企業將不負眾望,迸發出新的活力。
據外媒報道,威廉姆斯先進工程公司(下文簡稱“威廉姆斯”,WilliamsAdvancedEngineering)發布了FWEVX電動車概念平臺相關的技術信息。
1900/1/1 0:00:00近期北京新能源市場消息不斷,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首期全部用盡,超過15萬人輪候配置,輪候指標也已經排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
1900/1/1 0:00:00針對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短的問題,通過分析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提出了在純電動汽車上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車身來實現汽車輕量化以提高其續駛里程的觀點。
1900/1/1 0:00:00已經淡出國內乘用車市場的青年蓮花汽車和云雀汽車,以一種相互“依靠”的方式重新回歸。近日,云雀汽車正式發布了一組全新車型云雀Q1的官方圖片,該車型也將于近期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從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近日,花都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聯合廣州計量院開展了交流充電機監督檢查。
1900/1/1 0:00:00英媒稱,在日產和三菱于2010年將電動汽車推向大眾市場時,日本制造商滿懷熱情地押注于電池需求激增。但電動汽車革命未能變為現實,它們的很大一部分投資遭遇了失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