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希臘神話,太陽神赫利厄斯每天乘坐一輛四馬拉的戰車,從東向西在天空中馳騁,在清晨和夜晚為世界帶來光明。
人類的飛行夢想可以說是永無止境的。從希臘文化到中國文化,從公元前到今天,人類從未停止過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然而,在宏偉的夢想面前,總有一堵被稱為“物理定律”的高墻,少數有能力制造或控制飛機和火箭的人仍然壟斷著人類的飛行能力。目前,一群雄心勃勃的初創公司正試圖普及飛行,并將上班族和春節期間從無休止的交通堵塞中回家的人救出來。他們的秘密武器被稱為“飛行汽車”。類似“告別堵車,飛行汽車將在X年后上市”的各種新聞應用中的頭條越來越多。行業領袖的頻繁報道和平臺,造就了繼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之后,汽車行業又一個小熱點。就連出席大現場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也不得不為吉利收購的初創公司代言。
飛行汽車離時尚還有多遠?董車輝現在就要來為夢想撥開迷霧了。是飛機還是汽車?我們現在所說的“飛行汽車”主要是一種飛機的統稱。這種飛機不僅具有飛機的基本結構,如旋翼、機翼和起落架,而且還集成了汽車的特性。與不需要飛行時相比,它可以像汽車一樣在路上行駛,駕駛方法相對簡化,并且不占用大量的日常停車空間。
Terrafugia開發的過渡飛行汽車就是這種形式的典型產品。另一個概念模型TF-X代表了他們對“飛行汽車”的終極愿景。它由純電驅動,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由計算機自動操作。上面吉利收購的創業公司是Terrafugia。
(Terrafugia TF-X)還有一輛飛行汽車,本質上是一架放大的多旋翼飛機。它可以在狹窄的地方垂直起降,提供從a點到B點最快的(直線)運輸服務,削弱或不具備與汽車相同的駕駛能力。小鷹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預告片顯示,他們的第一款機型可能是多旋翼飛機。英特爾還在年初的CES主題演講中測試了Volocopter生產的VC200多旋翼飛機,該飛機可以在一名飛行員和一名乘客的情況下起飛。
因此,對于飛行汽車是飛機還是汽車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業內甚至有“載人無人機”這樣的說法。董車輝更傾向于認為,飛行汽車是一種結合了汽車方便靈活特性的小型個人飛行器,不一定具有汽車的駕駛能力。如果將在民航空域飛行的空客A380比作豪華雙層巴士,那么飛行汽車就是角落和小巷中的三跳,所有這些都是基于靈活性。如果給你一輛會飛的汽車,你可能不想在空中飛行。無論汽車有多靈活,它起飛后本質上就是一架飛機,車上的“飛行員”必須具備基本的飛行技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飛行汽車不會流行的原因。根據許多初創公司的宣傳,多旋翼飛行汽車未來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是在城市高層建筑之間提供快速運輸服務,從A棟樓的頂部起飛,直接降落在B棟樓的頂端。“短距離”和“低空”的描述似乎很安全,但現實卻完全相反。高樓大廈林立,熱島效應明顯的城市看似平靜,實則潛藏著動蕩。即使路線的高度高于……
航路上的建筑物、氣流環境難以預測,這對低空飛機的飛行員技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美國紐約直升機路線圖,圖片來自Pinterest)假設所有多旋翼飛行汽車制造商都不需要考慮空域開放和路線申報等政策問題,要確保所有飛行汽車駕駛員或輔助飛行系統都是絕對可靠的并不容易。道路上的小劃痕也可以解決。如果一輛飛行的汽車撞上一棟建筑,由此造成的財產和生命損失將非常嚴重。
(空中無人機轟炸機讓飛行的手都緊張了。圖片來自Dronegenuity。)飛行員不會犯錯,地面上的路人都提心吊膽。我不知道哪個城市的市長如此愿意向風險如此之大的車輛敞開天空。城市飛行非常危險,那么避開城市空域、專注于中長途飛行的固定翼飛行“汽車”呢?
駕駛資格仍然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障礙。即使在通用航空業最完善的美國,擁有私人飛行執照的人也屈指可數。這些人可能能夠支持與私人飛機相關的銷售、租賃、維護、培訓和娛樂行業,但他們微薄的力量暫時無法推動飛行汽車發展到主流交通的地位。以跨城市飛行為主要應用場景的飛行汽車將無法與城市交通形成互補。性價比是飛行汽車不令人滿意的另一個自然缺陷。點對點直線飛行肯定比高速公路快,但飛行汽車制造商需要說服消費者用更多的錢來節省時間。
讓我們使用Terrafugia的Transition飛行汽車來計算一個總和。Transition的空中巡航速度可達100MPH,約160公里/小時,巡航狀態下每小時消耗約19升燃油,總計約為每100公里11升的燃油消耗量。然而,這只是巡航狀態下測得的數據,爬升期和逆風期間的油耗變化似乎沒有考慮在內。我們不知道多少燃料能在路上拖著這么大的尸體。
0
(Transition的一個版本的內部…)石油要花錢,買車也要花錢。盡管尚未正式上市,但有傳言稱Transition的官方售價可能達到19萬美元。豪華感大約為零,飛行噪音仍然需要通過特殊的降噪耳機來消除。如果你對飛行汽車沒有特別的興趣,那么這筆費用真的不劃算。想要買一輛跑車,你可以買一輛新一代的阿斯頓馬丁Vantage
149900美元;想要購買一輛七座SUV,林肯的新一代領航員將以9.6萬美元的價格擴展黑色標準版;
如果你想開飛機,你可以租一輛四座塞斯納172,每小時至少100多美元。帶上你的朋友。。。
1
(這么大的車,價格只有飛行車的一半。)政策不容易打開大門,性價比也沒有競爭力。僅僅憑一點奇思妙想,要解決交通堵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想緩解城市擁堵,首先要明確定位。縱觀國內外,城市居民的日常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有兩種通勤方式。無數城市的發展經驗證明,只有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
(倫敦地鐵路線圖)這一事實使飛車企業家消除交通堵塞的理想與現實脫節。如果飛行汽車要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政府將不可避免地提供或多或少的財政支持。然而,現在飛行汽車的購買、維護和運營成本遠高于公交車、出租車和地鐵,乘客數量少得可憐。即使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像迪拜那樣豪華,但大量飛行汽車的結果是,城市的各個角落都在回蕩著無盡的飛機轟鳴。如果像租車一樣,有實力的企業被允許“共享飛機”怎么辦?參照目前的共享汽車,如果沒有主機廠的支持,很難實現規模化,也無法保證盈利。如果你想通過共享飛機來盈利,那么它不太可能是大規模的。唯一的辦法是提高服務費。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會偏離“解決擁堵”的初衷,成為與直升機旅游一樣有價值的貴賓服務。
3
(往返深圳和澳門的空中快運直升機15分鐘的飛行費用超過5000港元。)假設飛行汽車初創公司突破數千個障礙,最終將他們的概念變成現實,他們很難在執行任務的路上與任何現有的常見交通方式競爭,更不用說美化城市交通了。飛行汽車肯定會出現,但它可能不是疏通城市交通的下一個解決方案。如今,資本、勞動力甚至政府的關注都被注入了飛行汽車行業。無論我們是否樂觀,隨著這些公司研發的推進,飛行汽車將逐漸成為現實。
4
2月1日,空客A3硅谷技術與商業創新中心宣布,其Vahana電動飛機已完成首次完整試飛。整個過程持續了53秒,飛機在離地5米的高空盤旋。Vahana采用了類似V-22魚鷹直升機的可變方向旋翼推進裝置,使飛機能夠在狹窄的空間內垂直起降,在水平飛行時具有良好的能效。按照這個概念,吉利收購的Terrafugia未來也將向這個方向過渡。從能源效率、安全性和實用性方面來看,像Vahana這樣的飛行“汽車”是這個行業最有價值的方向。
5
目前,以Volocopter和億航184為代表的純多旋翼飛機幾乎沒有令人信服的方案,甚至一些企業的基本運營都是個問題。由于在飛行中使用了大量的能量來抵消重力,因此在相同的成本和能耗下,這種飛機的承載能力不一定比共享單車、網絡乘車和云賽道等現成的新方案更實惠。至于一輛真正能像汽車一樣駕駛的飛行汽車,如果它不能解決汽車模式下因重量過大而導致的能源消耗,飛行程序也不能與小型私人飛機拉開差距,即使它是由制造商生產和銷售的,最終也可能只會成為少數人的高級玩具。綜上所述,長期關注汽車新技術的董車輝認為,飛行汽車可能有機會從概念轉向量產,p……
為人類提供了另一種新的旅行方式。然而,無論是具有飛機和汽車兩種功能的飛行汽車,還是更像無人機的多旋翼飛行“汽車”,都很難對城市交通做出積極貢獻。如果你想不出交通堵塞,那么最經典的方法可能會更好。
6根據古希臘神話,太陽神赫利厄斯每天乘坐一輛四馬拉的戰車,從東向西在天空中馳騁,在清晨和夜晚為世界帶來光明。
人類的飛行夢想可以說是永無止境的。從希臘文化到中國文化,從公元前到今天,人類從未停止過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然而,在宏偉的夢想面前,總有一堵被稱為“物理定律”的高墻,少數有能力制造或控制飛機和火箭的人仍然壟斷著人類的飛行能力。目前,一群雄心勃勃的初創公司正試圖普及飛行,并將上班族和春節期間從無休止的交通堵塞中回家的人救出來。他們的秘密武器被稱為“飛行汽車”。類似“告別堵車,飛行汽車將在X年后上市”的各種新聞應用中的頭條越來越多。行業領袖的頻繁報道和平臺,造就了繼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之后,汽車行業又一個小熱點。就連出席大現場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也不得不為吉利收購的初創公司代言。
飛行汽車離時尚還有多遠?董車輝現在就要來為夢想撥開迷霧了。是飛機還是汽車?我們現在所說的“飛行汽車”主要是一種飛機的統稱。這種飛機不僅具有飛機的基本結構,如旋翼、機翼和起落架,而且還集成了汽車的特性。與不需要飛行時相比,它可以像汽車一樣在路上行駛,駕駛方法相對簡化,并且不占用大量的日常停車空間。
Terrafugia開發的過渡飛行汽車就是這種形式的典型產品。另一個概念模型TF-X代表了他們對“飛行汽車”的終極愿景。它由純電驅動,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由計算機自動操作。上面吉利收購的創業公司是Terrafugia。
(Terrafugia TF-X)還有一輛飛行汽車,本質上是一架放大的多旋翼飛機。它可以在狹窄的地方垂直起降,提供從a點到B點最快的(直線)運輸服務,削弱或不具備與汽車相同的駕駛能力。小鷹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預告片顯示,他們的第一款機型可能是多旋翼飛機。英特爾還在年初的CES主題演講中測試了Volocopter生產的VC200多旋翼飛機,該飛機可以在一名飛行員和一名乘客的情況下起飛。
因此,對于飛行汽車是飛機還是汽車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業內甚至有“載人無人機”這樣的說法。董車輝更傾向于認為,飛行汽車是一種結合了汽車方便靈活特性的小型個人飛行器,不一定具有汽車的駕駛能力。如果將在民航空域飛行的空客A380比作豪華雙層巴士,那么飛行汽車就是角落和小巷中的三跳,所有這些都是基于靈活性。如果給你一輛會飛的汽車,你可能不想在空中飛行。無論汽車有多靈活,它起飛后本質上就是一架飛機,車上的“飛行員”必須具備基本的飛行技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飛行汽車不會流行的原因。根據許多初創公司的宣傳,多旋翼飛行汽車未來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是提供rap……
城市高層建筑之間的交通服務,從A棟頂部起飛,直接降落在B棟頂部。“短距離”和“低海拔”的描述看似安全,但現實卻完全相反。高樓大廈林立,熱島效應明顯的城市看似平靜,實則潛藏著動蕩。即使航路高度高于建筑物,航路中的氣流環境也很難預測,這對低空飛機的飛行員技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美國紐約直升機路線圖,圖片來自Pinterest)假設所有多旋翼飛行汽車制造商都不需要考慮空域開放和路線申報等政策問題,要確保所有飛行汽車駕駛員或輔助飛行系統都是絕對可靠的并不容易。道路上的小劃痕也可以解決。如果一輛飛行的汽車撞上一棟建筑,由此造成的財產和生命損失將非常嚴重。
(空中無人機轟炸機讓飛行的手都緊張了。圖片來自Dronegenuity。)飛行員不會犯錯,地面上的路人都提心吊膽。我不知道哪個城市的市長如此愿意向風險如此之大的車輛敞開天空。城市飛行非常危險,那么避開城市空域、專注于中長途飛行的固定翼飛行“汽車”呢?
駕駛資格仍然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障礙。即使在通用航空業最完善的美國,擁有私人飛行執照的人也屈指可數。這些人可能能夠支持與私人飛機相關的銷售、租賃、維護、培訓和娛樂行業,但他們微薄的力量暫時無法推動飛行汽車發展到主流交通的地位。以跨城市飛行為主要應用場景的飛行汽車將無法與城市交通形成互補。性價比是飛行汽車不令人滿意的另一個自然缺陷。點對點直線飛行肯定比高速公路快,但飛行汽車制造商需要說服消費者用更多的錢來節省時間。
讓我們使用Terrafugia的Transition飛行汽車來計算一個總和。Transition的空中巡航速度可達100MPH,約160公里/小時,巡航狀態下每小時消耗約19升燃油,總計約為每100公里11升的燃油消耗量。然而,這只是巡航狀態下測得的數據,爬升期和逆風期間的油耗變化似乎沒有考慮在內。我們不知道多少燃料能在路上拖著這么大的尸體。
0
(Transition的一個版本的內部…)石油要花錢,買車也要花錢。盡管尚未正式上市,但有傳言稱Transition的官方售價可能達到19萬美元。豪華感大約為零,飛行噪音仍然需要通過特殊的降噪耳機來消除。如果你對飛行汽車沒有特別的興趣,那么這筆費用真的不劃算。想要買一輛跑車,你可以買一輛新一代的阿斯頓馬丁Vantage
149900美元;想要購買一輛七座SUV,林肯的新一代領航員將以9.6萬美元的價格擴展黑色標準版;
如果你想開飛機,你可以租一輛四座塞斯納172,每小時至少100多美元。帶上你的朋友。。。
1
(這么大的車,價格只有飛行車的一半。)政策不容易打開大門,性價比也沒有競爭力。僅僅憑一點奇思妙想,要解決交通堵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想緩解城市擁堵,首先要明確定位。縱觀國內外,城市居民的日常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有兩種通勤方式。無數城市的發展經驗證明,只有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
(倫敦地鐵路線圖)這一事實使飛車企業家消除交通堵塞的理想與現實脫節。如果飛行汽車要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政府將不可避免地提供或多或少的財政支持。然而,現在飛行汽車的購買、維護和運營成本遠高于公交車、出租車和地鐵,乘客數量少得可憐。即使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像迪拜那樣豪華,但大量飛行汽車的結果是,城市的各個角落都在回蕩著無盡的飛機轟鳴。如果像租車一樣,有實力的企業被允許“共享飛機”怎么辦?參照目前的共享汽車,如果沒有主機廠的支持,很難實現規模化,也無法保證盈利。如果你想通過共享飛機來盈利,那么它不太可能是大規模的。唯一的辦法是提高服務費。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會偏離“解決擁堵”的初衷,成為與直升機旅游一樣有價值的貴賓服務。
3
(往返深圳和澳門的空中快運直升機15分鐘的飛行費用超過5000港元。)假設飛行汽車初創公司突破數千個障礙,最終將他們的概念變成現實,他們很難在執行任務的路上與任何現有的常見交通方式競爭,更不用說美化城市交通了。飛行汽車肯定會出現,但它可能不是疏通城市交通的下一個解決方案。如今,資本、勞動力甚至政府的關注都被注入了飛行汽車行業。無論我們是否樂觀,隨著這些公司研發的推進,飛行汽車將逐漸成為現實。
4
2月1日,空客A3硅谷技術與商業創新中心宣布,其Vahana電動飛機已完成首次完整試飛。整個過程持續了53秒,飛機在離地5米的高空盤旋。Vahana采用了類似V-22魚鷹直升機的可變方向旋翼推進裝置,使飛機能夠在狹窄的空間內垂直起降,在水平飛行時具有良好的能效。按照這個概念,吉利收購的Terrafugia未來也將向這個方向過渡。從能源效率、安全性和實用性方面來看,像Vahana這樣的飛行“汽車”是這個行業最有價值的方向。
5
目前,以Volocopter和億航184為代表的純多旋翼飛機幾乎沒有令人信服的方案,甚至一些企業的基本運營都是個問題。由于在飛行中使用了大量的能量來抵消重力,因此在相同的成本和能耗下,這種飛機的承載能力不一定比共享單車、網絡乘車和云賽道等現成的新方案更實惠。至于一輛真正能像汽車一樣駕駛的飛行汽車,如果它不能解決汽車模式下因重量過大而導致的能源消耗,飛行程序也不能與小型私人飛機拉開差距,即使它是由制造商生產和銷售的,最終也可能只會成為少數人的高級玩具。綜上所述,長期關注汽車新技術的董車輝認為,飛行汽車可能有機會從概念轉向量產,p……
為人類提供了另一種新的旅行方式。然而,無論是具有飛機和汽車兩種功能的飛行汽車,還是更像無人機的多旋翼飛行“汽車”,都很難對城市交通做出積極貢獻。如果你想不出交通堵塞,那么最經典的方法可能會更好。
6
1、長城汽車與寶馬簽署合作意向書擬建合資公司生產MINI純電動汽車2月23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宣布與寶馬集團簽署合作意向書,將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但合資公司的投資規模、商議模式等細節尚未確定。
1900/1/1 0:00:00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消費市場在一二線大城市,一是限購限行、財政補貼等政策的影響,二是汽車共享在一二線城市的興起,而三四線的農村市場和這兩者都沾不上邊,自然不大可能有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近日有網友爆料,大眾汽車旗下的斯柯達在其國際官網上列出的“Countries(國家)”選項中,提供“China(中國)”和“Taiwan()”兩個并列選項,視地區為“國家”。
1900/1/1 0:00:00吉利集團有限公司(由李書福擁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今天宣布,已通過旗下海外資金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
1900/1/1 0:00:002月25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發布2018年第1期小客車指標申請配置工作安排。經審核,截至2018年2月8日24時,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206723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7657個有效編碼。
1900/1/1 0:00:00刷手刷臉坐車、無人駕駛這些看似科幻的場景,在不久的未來將成為現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