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徐長明:雙積分政策實施力度越大,對自主品牌壓縮越大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1月20-21日,以“把握全球變化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在北京舉行。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指出,雙積分政策特別是新能源政策實施得越大,自主品牌的空間壓縮程度就越大。他建議,在制定政策時應考慮到自主品牌的發展。

Volkswagen, BMW, BYD, Beijing, Model X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致辭如下:各位嘉賓,早上好!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最新判斷,主要有兩個觀點。首先,這三項政策已經連續四年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但我判斷,政策驅動的市場很快就會遇到發展瓶頸。三大政策,一是高額補貼;二是許可證限制的優惠待遇;第三,政府在某些領域的直接干預,如公交車和物流車輛。綜合來看,這三項政策連續四年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2014年達到8萬輛,2015年達到33.5萬輛,2016年達到48萬輛,2017年達到78.6萬輛。然而,僅依靠政策,下一步的發展肯定會遇到瓶頸,很可能會達到100-130萬輛的水平。商用車能否發展到30萬輛或40萬輛?將有約30萬至40萬輛租賃、租賃和公務用車,以及40萬至50萬輛私家車,總計約100萬至130萬輛。在私家車市場,我估計限行城市可以推廣數十萬輛,接近20萬輛,非限行城市的推廣可能達到30萬到40萬輛,但非限行的城市也是受政策驅動的,這是一個上限。我認為,雙積分政策實施后,供應結構可能會有所改善,但為了瞄準因自發需求而購車的私人市場,我們還必須解決用戶在使用新能源汽車時的痛點。為什么你說雙積分可以改善供應結構?這張圖顯示了2016年按品牌劃分的銷量,價格數據在左側的小框中。售價75.44萬元的汽車是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S。這兩款Model S加在一起的銷量超過1萬輛。之后是比亞迪E6,售價24.4萬元,然后是售價17萬元的汽車,其中約50萬元。在近60萬元的價格范圍內沒有車型供應。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該范圍內的供應車輛將會出現。最近,我們也做了研究,現在跨國公司已經為應對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做了充分的準備。事實證明,大眾汽車預計將在2018年推出全線產品。現在,雙積分政策將推遲一年,合資公司推出新產品的努力將推遲一周。然而,2019年是合資公司的產品將大規模投放市場的一年。從這個意義上說,雙積分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將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總規模的擴大,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空間將被大大壓縮。我做過研究。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比如大眾的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很多人的選擇會從自主品牌轉向合資品牌。雙積分政策,特別是新能源積分政策,對市場總規模的擴大有積極影響,但對自主品牌來說,會帶來市場空間的壓縮,所以我稱之為“雙刃劍”。也許我們在制定雙積分政策時,在自主品牌的空間方面,我考慮得還不夠。現在許多企業開始擔心了。我調查過幾家合資公司。他們認為,如果中國政府大力推行雙積分政策,并采取嚴厲的行政措施,他們說生產產品沒有問題。關鍵是,如果找不到用戶,我們該怎么辦?大幅降價?特別是,效益好的外資公司有足夠的利潤。如果他們有400到500億元的利潤,花50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他們賣出20萬輛車,每輛車將損失數萬元。但是,如果降價幾萬元,對自主品牌來說就是壓縮。因此,我認為雙積分政策,特別是新能源政策的實施力度越大,自主品牌的空間壓縮程度就越大。要大規模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我認為有必要解決用戶的痛點。這是國家信息中心今年對1000多名新能源汽車用戶進行的調查結果。用戶不滿的地方有:一是續航里程不夠長;

其次,充電時間長,主要是由于車輛的問題,充電不方便。如何讓充電更方便,提高續航里程是需要考慮的兩個最重要的方面。潛在用戶,現在傳統汽車的用戶不買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個原因: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和充電麻煩。我們已經做了研究。在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為私家車充電仍然很困難。方便的充電應該像在加油站加油一樣。公共充電變得更加方便,而且可能相對容易。如果你住在別墅里,安裝充電樁也更容易。如果你想在高度密集的居民區安排充電設施,讓充電更方便,我認為這更難。因此,下一步主要是考慮提高公共充電設施充電的便利性。我想和大家分享第二點。新能源汽車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兩個條件。首先,新系統的電池需要斷開。這是由于考慮到了與傳統汽車的同質化競爭。這也是傳統汽車工廠考慮新能源汽車能否快速發展的主要角度。互聯網公司不這么認為,但考慮第二個條件,即傳統汽車公司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需要斷電池。突破方向一方面是能量密度,解決電池重量問題,另一方面是功率密度,解決充放電速率問題。在這兩個方面,現在每個人都更關心能量密度(橫坐標),而不太關心功率密度(縱坐標)。如果充電方便,應該從垂直維度進行分析,并增加功率密度。例如,國外正在制造一輛350千瓦的汽車,這意味著它可以在一小時內充電。60度的電能運行400多公里和500多公里,10分鐘的充電時間就足夠了。目前,美國公路網中的大多數充電設施都是由150千瓦的電力構成的。他們提到,未來通過技術手段和技術變革,將能夠達到300千瓦以上。我們目前的高速公路充電功率約為40千瓦,可能無法解決,可能需要重新部署網絡。這種電池現在已經出現了,它被稱為固態電池。現在很多企業和外資公司都在做。我去考察了幾家大型合資企業和非常有影響力的外資企業,參觀了它們的總部。他們認為,要讓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并提高其滲透率是很困難的。為了改善所需的條件,有必要提高電池的密度、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現在正在制造固態電池。他們說,工業化大約需要四五年的時間,技術突破將在四五年內實現。它能否工業化取決于經濟發展。這項技術現在是由大公司和外資公司自己制造的。他們認為,這種電池技術與變速箱和發動機一樣,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它不會留給電池公司,而是由他們自己制造。汽車公司會自己做,這些外資公司也會自己做。這種情況被稱為同質化競爭,與傳統汽車相比完全具有成本效益。一旦這種電池技術突破,我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呈指數級增長。目前,在我國,市場份額約為1.0%,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8萬輛,整個汽車市場為2900萬輛。如果將這兩者除以2%左右,3%、4%和10%的發展還需要電池突破。另一個考慮因素是,互聯網公司認為汽車的功能已經改變,汽車已經被重新定義。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變化,情況將有所不同。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汽車像智能手機一樣成為移動智能終端,即使汽車價格昂貴、里程不夠長、充電不那么方便,人們也會購買。我們國家的消費者群體現在正在發生變化。我們預測,到2027年,90后購車的比例將約為41.8%,00后將為7.2%,加起來將達到50%。這些人對互聯網和互聯網有更高的要求……

ile終端比老年人多,因為他們使用手機時都考慮到了這一點,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此外,在汽車領域,我國的年輕消費群體幾乎在各個方面都與互聯網聯系在一起。這就是買車的原因,也是用戶的需求。我已經做了整個產業鏈(PPT),所以我不會在沒有太多時間的時候啟動它。如今,除了汽車,年輕人對其他家用產品和智能產品的接受度很高。現在,新經濟已經滲透到我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網聯和互聯網的應用居世界第一,驗收第一,應用領域第一。這項發明可能不是我們的,但我們的應用是第一次。這是《中國經濟領導力》(PPT),大家看起來特別有意思。最左邊的圖片是零售電子商務的交易。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占全球交易的42.4%,而美國為44.1%。其他國家加起來占33.5%。我們的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0億人民幣,我們在這類公司中占很大比例。2016年,我們的比例為36%,與美國的比例接近。智能手機的發展可以簡單地理解。花200元買一部只會打電話的手機就足夠了。你為什么要花三四千元買一部智能手機?每個人都在用智能手機做這些事情。未來,一旦你將汽車視為移動智能終端,汽車的定義就會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因為高度智能化的東西對于傳統汽車來說是很難做到的,這取決于新能源汽車。因此,我認為有可能改善這兩個條件。當然,這一變化將對我們的汽車行業構成挑戰。這是我11月2日訪問的寶馬的一張照片(PPT),上面說汽車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就是汽車,1985年,汽車被認為是為了舒適和娛樂。到1995年,這個圈子一直在變化。在1995年的第三個循環中,導航和通信出現了,諾基亞等等。到2003年的第四個循環時,智能產品出現了。現在在第五圈,這里有更多的邊,汽車行業的邊界越來越大,這是所有企業未來都應該考慮的。另一個,我們通常說微笑曲線最初說五個,制造,上到采購,研發,下到銷售和服務,現在增加了一個,稱為新的使用模式,這將帶來巨大的價值鏈。我覺得我們有這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大家可能都看過第六家,發展得非常大。我想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簡單地說,我們過去的三項政策促進了過去四年的發展,但如果我們未來依賴政策,就會出現瓶頸,長期發展和大規模滲透率會迅速提高。有可能嗎?可能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傳統汽車公司考慮的電池的技術發展,另一個是互聯網公司考慮的汽車定義的變化。1月20-21日,以“把握全球變化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在北京舉行。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指出,雙積分政策特別是新能源政策實施得越大,自主品牌的空間壓縮程度就越大。他建議,在制定政策時應考慮到自主品牌的發展。

Volkswagen, BMW, BYD, Beijing, Model X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致辭如下:各位嘉賓,早上好!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最新判斷,主要有兩個觀點。首先,這三項政策已經連續四年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但我判斷,政策驅動的市場很快就會遇到發展瓶頸。三大政策,一是高額補貼;二是許可證限制的優惠待遇;第三,政府在某些領域的直接干預,如公交車和物流車輛。綜合來看,這三項政策連續四年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2014年達到8萬輛,2015年達到33.5萬輛,2016年達到48萬輛,2017年達到78.6萬輛。然而,僅依靠政策,下一步的發展肯定會遇到瓶頸,很可能會達到100-130萬輛的水平。商用車能否發展到30萬輛或40萬輛?將有約30萬至40萬輛租賃、租賃和公務用車,以及40萬至50萬輛私家車,總計約100萬至130萬輛。在私家車市場,我估計限行城市可以推廣數十萬輛,接近20萬輛,非限行城市的推廣可能達到30萬到40萬輛,但非限行的城市也是受政策驅動的,這是一個上限。我認為,雙積分政策實施后,供應結構可能會有所改善,但為了瞄準因自發需求而購車的私人市場,我們還必須解決用戶在使用新能源汽車時的痛點。為什么你說雙積分可以改善供應結構?這張圖顯示了2016年按品牌劃分的銷量,價格數據在左側的小框中。售價75.44萬元的汽車是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S。這兩款Model S加在一起的銷量超過1萬輛。之后是比亞迪E6,售價24.4萬元,然后是售價17萬元的汽車,其中約50萬元。在近60萬元的價格范圍內沒有車型供應。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該范圍內的供應車輛將會出現。最近,我們也做了研究,現在跨國公司已經為應對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做了充分的準備。事實證明,大眾汽車預計將在2018年推出全線產品。現在,雙積分政策將推遲一年,合資公司推出新產品的努力將推遲一周。然而,2019年是合資公司的產品將大規模投放市場的一年。從這個意義上說,雙積分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將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總規模的擴大,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空間將被大大壓縮。我做過研究。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比如大眾的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很多人的選擇會從自主品牌轉向合資品牌。雙積分政策,特別是新能源積分政策,對市場總規模的擴大有積極影響,但對自主品牌來說,會帶來市場空間的壓縮,所以我稱之為“雙刃劍”。也許我們在制定雙積分政策時,在自主品牌的空間方面,我考慮得還不夠。現在許多企業開始擔心了。我調查過幾家合資公司。他們認為,如果中國政府大力推行雙積分政策,并采取嚴厲的行政措施,他們說生產產品沒有問題。關鍵是,如果找不到用戶,我們該怎么辦?大幅降價?特別是,效益好的外資公司有足夠的利潤。如果他們有400到500億元的利潤,花50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他們賣出20萬輛車,每輛車將損失數萬元。但是,如果降價幾萬元,對自主品牌來說就是壓縮。因此,我認為雙積分政策,特別是新能源政策的實施力度越大,自主品牌的空間壓縮程度就越大。要大規模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我認為有必要解決用戶的痛點。這是國家信息中心今年對1000多名新能源汽車用戶進行的調查結果。用戶不滿的地方有:一是續航里程不夠長;

其次,充電時間長,主要是由于車輛的問題,充電不方便。如何讓充電更方便,提高續航里程是需要考慮的兩個最重要的方面。潛在用戶,現在傳統汽車的用戶不買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個原因: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和充電麻煩。我們已經做了研究。在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為私家車充電仍然很困難。方便的充電應該像在加油站加油一樣。公共充電變得更加方便,而且可能相對容易。如果你住在別墅里,安裝充電樁也更容易。如果你想在高度密集的居民區安排充電設施,讓充電更方便,我認為這更難。因此,下一步主要是考慮提高公共充電設施充電的便利性。我想和大家分享第二點。新能源汽車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兩個條件。首先,新系統的電池需要斷開。這是由于考慮到了與傳統汽車的同質化競爭。這也是傳統汽車工廠考慮新能源汽車能否快速發展的主要角度。互聯網公司不這么認為,但考慮第二個條件,即傳統汽車公司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需要斷電池。突破方向一方面是能量密度,解決電池重量問題,另一方面是功率密度,解決充放電速率問題。在這兩個方面,現在每個人都更關心能量密度(橫坐標),而不太關心功率密度(縱坐標)。如果充電方便,應該從垂直維度進行分析,并增加功率密度。例如,國外正在制造一輛350千瓦的汽車,這意味著它可以在一小時內充電。60度的電能運行400多公里和500多公里,10分鐘的充電時間就足夠了。目前,美國公路網中的大多數充電設施都是由150千瓦的電力構成的。他們提到,未來通過技術手段和技術變革,將能夠達到300千瓦以上。我們目前的高速公路充電功率約為40千瓦,可能無法解決,可能需要重新部署網絡。這種電池現在已經出現了,它被稱為固態電池。現在很多企業和外資公司都在做。我去考察了幾家大型合資企業和非常有影響力的外資企業,參觀了它們的總部。他們認為,要讓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并提高其滲透率是很困難的。為了改善所需的條件,有必要提高電池的密度、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現在正在制造固態電池。他們說,工業化大約需要四五年的時間,技術突破將在四五年內實現。它能否工業化取決于經濟發展。這項技術現在是由大公司和外資公司自己制造的。他們認為,這種電池技術與變速箱和發動機一樣,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它不會留給電池公司,而是由他們自己制造。汽車公司會自己做,這些外資公司也會自己做。這種情況被稱為同質化競爭,與傳統汽車相比完全具有成本效益。一旦這種電池技術突破,我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呈指數級增長。目前,在我國,市場份額約為1.0%,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8萬輛,整個汽車市場為2900萬輛。如果將這兩者除以2%左右,3%、4%和10%的發展還需要電池突破。另一個考慮因素是,互聯網公司認為汽車的功能已經改變,汽車已經被重新定義。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變化,情況將有所不同。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汽車像智能手機一樣成為移動智能終端,即使汽車價格昂貴、里程不夠長、充電不那么方便,人們也會購買。我們國家的消費者群體現在正在發生變化。我們預測,到2027年,90后購車的比例將約為41.8%,00后將為7.2%,加起來將達到50%。這些人對互聯網和互聯網有更高的要求……

ile終端比老年人多,因為他們使用手機時都考慮到了這一點,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此外,在汽車領域,我國的年輕消費群體幾乎在各個方面都與互聯網聯系在一起。這就是買車的原因,也是用戶的需求。我已經做了整個產業鏈(PPT),所以我不會在沒有太多時間的時候啟動它。如今,除了汽車,年輕人對其他家用產品和智能產品的接受度很高。現在,新經濟已經滲透到我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網聯和互聯網的應用居世界第一,驗收第一,應用領域第一。這項發明可能不是我們的,但我們的應用是第一次。這是《中國經濟領導力》(PPT),大家看起來特別有意思。最左邊的圖片是零售電子商務的交易。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占全球交易的42.4%,而美國為44.1%。其他國家加起來占33.5%。我們的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0億人民幣,我們在這類公司中占很大比例。2016年,我們的比例為36%,與美國的比例接近。智能手機的發展可以簡單地理解。花200元買一部只會打電話的手機就足夠了。你為什么要花三四千元買一部智能手機?每個人都在用智能手機做這些事情。未來,一旦你將汽車視為移動智能終端,汽車的定義就會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因為高度智能化的東西對于傳統汽車來說是很難做到的,這取決于新能源汽車。因此,我認為有可能改善這兩個條件。當然,這一變化將對我們的汽車行業構成挑戰。這是我11月2日訪問的寶馬的一張照片(PPT),上面說汽車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就是汽車,1985年,汽車被認為是為了舒適和娛樂。到1995年,這個圈子一直在變化。在1995年的第三個循環中,導航和通信出現了,諾基亞等等。到2003年的第四個循環時,智能產品出現了。現在在第五圈,這里有更多的邊,汽車行業的邊界越來越大,這是所有企業未來都應該考慮的。另一個,我們通常說微笑曲線最初說五個,制造,上到采購,研發,下到銷售和服務,現在增加了一個,稱為新的使用模式,這將帶來巨大的價值鏈。我覺得我們有這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大家可能都看過第六家,發展得非常大。我想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簡單地說,我們過去的三項政策促進了過去四年的發展,但如果我們未來依賴政策,就會出現瓶頸,長期發展和大規模滲透率會迅速提高。有可能嗎?可能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傳統汽車公司考慮的電池的技術發展,另一個是互聯網公司考慮的汽車定義的變化。

標簽:大眾寶馬比亞迪北京Model X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自動駕駛排名 :百度甩開特斯拉,科技公司難敵傳統車企?

據外媒報道,美國研究公司NavigantResearch發布了一份2018年自動駕駛技術排行榜單。

1900/1/1 0:00:00
專家解讀北京自動駕駛指導文件 責任認定爭議大

美國時間1月5日,搭載Apollo20的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在硅谷附近的開放道路公開測試。作為美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合法上路的州,硅谷所在的加州一直是跨國車企、IT巨頭測試無人車的首選。

1900/1/1 0:00:00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揭秘互聯網造車四大核心要素

1月21日,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京順利召開。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出席論壇并發表講話。

1900/1/1 0:00:00
歐陽明高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發展三大核心:高比能鋰電池、整車能耗、智能充電

1月2021日,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在北京舉行。

1900/1/1 0:00:00
3-6年的二手新能源車最好賣,去年占比達43 .75%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17年全年二手車市場分析。2017年全國31個省1068家二手車交易市場累計交易二手車124009萬輛,同比增長1933,交易金額為809272億元。

1900/1/1 0:00:00
CETC接棒中國賽車 開啟新能源車競速新時代

從縱橫賽道,再到E動未來。走過20年征程,FRD在新“賽道”前整裝待發。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