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推進互聯網+停車服務的三點思考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對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造成了交通擁堵,其中停車問題非常突出。據統計,我國部分城市停車位缺口率高達50%,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同時,停車資源尚未得到有效配置和應用,停車位的合理利用率僅為55%。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物聯網技術、支付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停車服務模式被用來推動互聯網與停車業的深度融合,提高智能停車監管和信息服務水平。互聯網+停車服務的發展現狀近年來,國家開始大力推進互聯網+各種傳統產業的融合。其中,“互聯網+停車服務”是熱點之一。通過將互聯網相關技術應用于傳統停車行業,整合城市停車資源,依托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提高停車信息服務水平,提升車主停車體驗。其中,路邊停車由于停車資源的公共性及其對路網運行的影響,更受政府和社會管理部門的關注。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下:深圳路邊停車智能服務系統采用“手機+”。在不久的將來,手機支付是主要方式,從長遠來看,它將不需要任何操作,直接通過車內的電子標簽支付。智能手機用戶下載安裝APP后,可以實現路邊停車賬戶注冊、充值支付、非法查詢和逾期付款。通過與微信和支付寶的合作,市民可以通過微信或支付寶輕松完成路邊停車支付。隨著該系統的實際應用,街道外停車場在工作日的占用率顯著提高,重點區域平均增長約22%。違法停車情況逐步好轉,重點區域高峰時段減少約90%,路網運行速度平均提高約10%。北京的智能路邊停車服務目前,北京的路邊停車位檢測主要采用地磁和視頻樁兩種技術。未來,將對RFID標簽在電子車牌中的感應應用進行研究。通過手機APP,可以實現停車引導、倒車搜索、電子支付、訂單查詢和管理員查詢,其中電子支付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兩種自助支付方式。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北京市路邊停車管理改革方案》,2017年,將完成北京市6個區和通州10%路段的路邊停車電子收費試點,共3916個電子收費試點。到2019年,北京市所有路邊停車位將實現電子收費。杭州路邊智能停車服務杭州依托智能IC卡清算結算平臺、以手持POS機為主要充電機、以無線網絡為接入手段,構建了包括停車收費、監督管理、服務引導和結算四大基礎平臺在內的全市統一平臺。以收費的形式,收費員在停車點手持POS機,為日常停車提供收費管理服務。POS機支持刷卡、打印收費單、拍照取證等功能,POS機與后臺系統進行實時數據傳輸。通過該制度的實施,停車位的周轉數量和利用率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停車位周轉時間也有所減少,這表明不收費還車和價格調整兩項新政策有效地促進了道路停車位上車輛停車“快停快走”。互聯網+停車服務相關關鍵技術停車檢測技術在互聯網+停車服務中,停車檢測技術是收集數據的基礎。目前,主要的停車檢測技術包括……

地磁感應、視頻識別和超聲波檢測。地磁探測器具有靈敏度高、安裝簡單、安裝位置靈活、抗干擾性能強等特點。然而,由于復雜的道路條件和地下埋置線圈對其磁場的干擾,地磁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漏檢和誤報。視頻識別利用攝像頭采集停車位的圖像,結合計算機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技術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處理和分析,達到檢測停車位占用信息的目的。與地磁傳感器檢測方法相比,基于視頻的停車位檢測方法具有豐富、直觀、實時的優勢,可以獲取車牌、車型等信息,安裝視頻采集設備幾乎不會損壞路面,攝像頭覆蓋范圍廣,其可以同時檢測和識別多個停車位;具有監控功能,取證方便。然而,基于視頻的停車位檢測精度受環境影響較大,如果遇到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可能會產生偏差。RFID也是未來停車位檢測技術的應用趨勢之一。它使用射頻在非接觸式雙向通信中交換數據,以達到識別的目的。與傳統的磁卡和IC卡相比,射頻卡最大的優點是非接觸式,因此適合實現系統的自動化,不易損壞。停車費支付技術目前,停車費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現金支付、人工POS支付、電表支付、ETC支付和手機APP支付。其中,現金支付和人工POS支付是目前的主流,但這兩種方式人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需要完善的監管手段,而從中國許多城市的實際運營效果來看,電表支付并不理想。在互聯網+停車服務的未來發展中,手機APP支付、ETC和RF支付等智能移動支付方式將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移動支付可以通過短信、WAP、客戶端等形式,使用手機號碼、支付卡、銀行卡等支付賬戶,提供賬單支付、手機充值、水電費支付、訂購商品和服務、自助金融、手機消費等手機自助支付服務。它在車主的支付和收費過程中具有人工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的特點。ETC系統是未來停車收費的大趨勢,在國外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正在中國逐步推廣應用。其高速便捷的特點不僅給車主帶來了更多便利,也為停車場管理帶來了更多的資金效益。它是一種利國利民的新時代產品,適合社會發展和未來科技發展。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技術先進的感知監控系統、支付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為互聯網+建設停車服務創造了技術條件。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平臺,可以發現用戶的停車服務需求,結合城市交通運行規律,針對學校、醫院、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地鐵站、旅游景區等區域的特點。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按地區、時間和停留時間收費,以經濟手段限制、引導和調整停車資源,有助于實現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服務、為企業提供運營服務和為公眾提供信息。關于推進互聯網+停車服務的思考:數據集成是基礎,管理政策是保證數據,互聯網+停車服務是基礎。停車數據涵蓋了停車場、停車位、停車企業、從業人員等停車資源從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執法等方面的基礎數據;停車運營數據,涵蓋停車位使用情況、停車投訴、停車處罰、停車評估等信息;

涵蓋停車費、收費標準等信息的停車經濟指標數據。建議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技術規范,對分散在各部門、各企業的數據標準化提出相應的技術要求和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實現與相關單位、企業的數據交換共享,整合全市停車場的動態運營數據,打破城市停車業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停車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為互聯網+停車服務提供高起點的數據資源平臺,并促使互聯網+停車服務行業企業將重點轉向。技術手段是支撐,融合分析是核心。首先,對于地磁感應、視頻識別和RFID等停車位檢測技術,以及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和一卡通等支付手段和各種監督檢查技術的應用,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城市的實際情況、人群和各種技術的管理機制,展示他們的適應性,并督促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其次,在數據處理方面,要做好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工作,確保數據質量。在實踐中,數據整理和清理占數據分析工作量的60%以上,尤其是停車檢測涉及的多源異構數據,需要處理不同類型數據的對應關系。此外,要加強對各類數據的融合分析,包括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數據類型和不同數據源之間的關系,深入挖掘停車管理與服務、不同服務對象和不同交通領域相關性的規律和特征。智能化管理是大勢所趨,模式創新是關鍵。通過應用停車位檢測技術、智能停車位管理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將逐步取代人工管理成為主流,停車管理模式將從人工向智能管理系統轉變。互聯網+停車服務模式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五種模式:停車信息共享、全過程優化、停車預約B2C、停車共享P2P和停車服務。停車服務模式的創新方向可以借鑒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交通新業態,實現感知、支付、管理、執法一體化。同時,建議在綜合智能交通中考慮停車服務,促進不同交通方式(包括步行、公交、自駕、地鐵、自行車等)的融合,以改善整體交通環境。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對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造成了交通擁堵,其中停車問題非常突出。據統計,我國部分城市停車位缺口率高達50%,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同時,停車資源尚未得到有效配置和應用,停車位的合理利用率僅為55%。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物聯網技術、支付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停車服務模式被用來推動互聯網與停車業的深度融合,提高智能停車監管和信息服務水平。互聯網+停車服務的發展現狀近年來,國家開始大力推進互聯網+各種傳統產業的融合。其中,“互聯網+停車服務”是熱點之一。通過將互聯網相關技術應用于傳統停車行業,整合城市停車資源,依托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提高停車信息服務水平,提升車主停車體驗。其中,路邊停車更受政府和社會管理部門的關注……

停車資源的公共性質及其對路網運行的影響。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下:深圳路邊停車智能服務系統采用“手機+”。在不久的將來,手機支付是主要方式,從長遠來看,它將不需要任何操作,直接通過車內的電子標簽支付。智能手機用戶下載安裝APP后,可以實現路邊停車賬戶注冊、充值支付、非法查詢和逾期付款。通過與微信和支付寶的合作,市民可以通過微信或支付寶輕松完成路邊停車支付。隨著該系統的實際應用,街道外停車場在工作日的占用率顯著提高,重點區域平均增長約22%。違法停車情況逐步好轉,重點區域高峰時段減少約90%,路網運行速度平均提高約10%。北京的智能路邊停車服務目前,北京的路邊停車位檢測主要采用地磁和視頻樁兩種技術。未來,將對RFID標簽在電子車牌中的感應應用進行研究。通過手機APP,可以實現停車引導、倒車搜索、電子支付、訂單查詢和管理員查詢,其中電子支付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兩種自助支付方式。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北京市路邊停車管理改革方案》,2017年,將完成北京市6個區和通州10%路段的路邊停車電子收費試點,共3916個電子收費試點。到2019年,北京市所有路邊停車位將實現電子收費。杭州路邊智能停車服務杭州依托智能IC卡清算結算平臺、以手持POS機為主要充電機、以無線網絡為接入手段,構建了包括停車收費、監督管理、服務引導和結算四大基礎平臺在內的全市統一平臺。以收費的形式,收費員在停車點手持POS機,為日常停車提供收費管理服務。POS機支持刷卡、打印收費單、拍照取證等功能,POS機與后臺系統進行實時數據傳輸。通過該制度的實施,停車位的周轉數量和利用率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停車位周轉時間也有所減少,這表明不收費還車和價格調整兩項新政策有效地促進了道路停車位上車輛停車“快停快走”。互聯網+停車服務相關關鍵技術停車檢測技術在互聯網+停車服務中,停車檢測技術是收集數據的基礎。目前,主要的停車檢測技術包括地磁感應、視頻識別和超聲波檢測。地磁探測器具有靈敏度高、安裝簡單、安裝位置靈活、抗干擾性能強等特點。然而,由于復雜的道路條件和地下埋置線圈對其磁場的干擾,地磁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漏檢和誤報。視頻識別利用攝像頭采集停車位的圖像,結合計算機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技術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處理和分析,達到檢測停車位占用信息的目的。與地磁傳感器檢測方法相比,基于視頻的停車位檢測方法具有豐富、直觀、實時的優勢,可以獲取車牌、車型等信息,安裝視頻采集設備幾乎不會損壞路面,攝像頭覆蓋范圍廣,其可以同時檢測和識別多個停車位;

具有監控功能,取證方便。然而,基于視頻的停車位檢測精度受環境影響較大,如果遇到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可能會產生偏差。RFID也是未來停車位檢測技術的應用趨勢之一。它使用射頻在非接觸式雙向通信中交換數據,以達到識別的目的。與傳統的磁卡和IC卡相比,射頻卡最大的優點是非接觸式,因此適合實現系統的自動化,不易損壞。停車費支付技術目前,停車費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現金支付、人工POS支付、電表支付、ETC支付和手機APP支付。其中,現金支付和人工POS支付是目前的主流,但這兩種方式人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需要完善的監管手段,而從中國許多城市的實際運營效果來看,電表支付并不理想。在互聯網+停車服務的未來發展中,手機APP支付、ETC和RF支付等智能移動支付方式將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移動支付可以通過短信、WAP、客戶端等形式,使用手機號碼、支付卡、銀行卡等支付賬戶,提供賬單支付、手機充值、水電費支付、訂購商品和服務、自助金融、手機消費等手機自助支付服務。它在車主的支付和收費過程中具有人工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的特點。ETC系統是未來停車收費的大趨勢,在國外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正在中國逐步推廣應用。其高速便捷的特點不僅給車主帶來了更多便利,也為停車場管理帶來了更多的資金效益。它是一種利國利民的新時代產品,適合社會發展和未來科技發展。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技術先進的感知監控系統、支付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為互聯網+建設停車服務創造了技術條件。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平臺,可以發現用戶的停車服務需求,結合城市交通運行規律,針對學校、醫院、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地鐵站、旅游景區等區域的特點。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按地區、時間和停留時間收費,以經濟手段限制、引導和調整停車資源,有助于實現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服務、為企業提供運營服務和為公眾提供信息。關于推進互聯網+停車服務的思考:數據集成是基礎,管理政策是保證數據,互聯網+停車服務是基礎。停車數據涵蓋了停車場、停車位、停車企業、從業人員等停車資源從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執法等方面的基礎數據;停車運營數據,涵蓋停車位使用情況、停車投訴、停車處罰、停車評估等信息;

涵蓋停車費、收費標準等信息的停車經濟指標數據。建議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技術規范,對分散在各部門、各企業的數據標準化提出相應的技術要求和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實現與相關單位、企業的數據交換共享,整合全市停車場的動態運營數據,打破城市停車業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停車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為互聯網+停車服務提供高起點的數據資源平臺,并促使互聯網+停車服務行業企業將重點轉向。技術手段是支撐,融合分析是核心。首先,對于地磁感應、視頻識別和RFID等停車位檢測技術,以及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和一卡通等支付手段和各種監督檢查技術的應用,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城市的實際情況、人群和各種技術的管理機制,展示他們的適應性,并督促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其次,在數據處理方面,要做好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工作,確保數據質量。在實踐中,數據整理和清理占數據分析工作量的60%以上,尤其是停車檢測涉及的多源異構數據,需要處理不同類型數據的對應關系。此外,要加強對各類數據的融合分析,包括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數據類型和不同數據源之間的關系,深入挖掘停車管理與服務、不同服務對象和不同交通領域相關性的規律和特征。智能化管理是大勢所趨,模式創新是關鍵。通過應用停車位檢測技術、智能停車位管理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將逐步取代人工管理成為主流,停車管理模式將從人工向智能管理系統轉變。互聯網+停車服務模式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五種模式:停車信息共享、全過程優化、停車預約B2C、停車共享P2P和停車服務。停車服務模式的創新方向可以借鑒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交通新業態,實現感知、支付、管理、執法一體化。同時,建議在綜合智能交通中考慮停車服務,促進不同交通方式(包括步行、公交、自駕、地鐵、自行車等)的融合,以改善整體交通環境。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汽車智能化變革“前夜”:座艙如何站穩風口?

毫無疑問,當前各種汽車“黑科技”的出現,特別是智能互聯、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研發,無一不是為了賦予消費者更智能、更安全、更個性化的駕乘體驗。

1900/1/1 0:00:00
油耗不達標汽車暴增,雙積分制或延滯車企節能投入?

再過3個月,針對汽車企業的平均燃油消耗量(CAFC)積分考核將正式開始。不過,對于大部分國內汽車企業而言,燃油消耗標準的約束力正在越來越快速地減退。

1900/1/1 0:00:00
小鵬汽車將在1月份完成新一輪融資

小鵬汽車G3、蔚來ES8、威馬EX5和拜騰Concept等一批互聯網電動汽車來襲。

1900/1/1 0:00:00
重慶眾泰轉讓21%股權,地方政府要降低新能源汽車投資風險?

在新創造車公司不斷傳出產品和融資的新進展時,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另一股趨勢也在愈加凸顯。

1900/1/1 0:00:00
13臺純電動中巴 比亞迪意大利再獲訂單

近日,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區宣布,將向比亞迪采購13臺純電動中巴。這是繼去年10月份比亞迪純電動中巴在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久遠的專業客車展Busworld上首發以來獲得的第二個該車型訂單。

1900/1/1 0:00:00
紅旗汽車再啟“復興計劃” 一汽董事長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

紅旗是中國汽車行業歷史最為悠久也最輝煌的自主品牌汽車。同時,它也是面臨挑戰最大、背負期望最高的自主品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