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領跑”的豐田,戰略轉向后能否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另起爐灶?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12月19日宣布,計劃在2020年初前推出10多款電動汽車,以加快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布局,并在2025年左右將其發動機型號進一步降至零。屆時,全球市場上所有在售的豐田汽車將改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此外,盡管豐田目前沒有推出單一電動汽車品牌的計劃,但有跡象表明,豐田已選擇中國市場作為其首款電動汽車車型的推出地,然后逐步將其引入日本、印度、美國和歐洲市場。這一消息一經公布,無疑成為豐田在接近年底的汽車市場上拋出的“重磅炸彈”。事實上,豐田此前對電動汽車的發展非常謹慎,因此積極開展了具有絕對優勢的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工作。這一次,豐田不同尋常地高調宣布進軍電動汽車領域,業內資深人士普遍將其解讀為豐田“與時俱進”以滿足中國市場新要求的表現。是什么原因導致豐田改變了正常狀態,在幾年內多次調整公司戰略,并將發展電動汽車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戰略轉向”后,豐田在發展電動汽車項目方面有哪些技術優勢?除了技術征服,豐田為產品順利推向市場做了哪些準備?是什么讓豐田無法阻擋“電動化”的步伐?作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制造商之一,豐田在汽車技術研發方面的成就長期以來得到了世界范圍的認可,尤其是其混合動力技術。豐田獨自引領了一個從傳統內燃機時代向混合動力時代過渡的新時代。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優勢,讓豐田在面對純電動汽車成為下一個行業發展“窗口”時略顯保守。在豐田看來,續航里程保障、車載電池技術和充電時間長等客觀因素是電動汽車發展面臨的三大技術挑戰。就目前的市場環境而言,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豐田的擔憂是真實的,但隨著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環保努力和措施的逐步推進,變革之風進一步吹向了汽車制造業。從提高燃油效率和使用替代燃料的角度來看,汽車電動化已成為行業的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禁售燃油車、限制城市燃油車準入、鼓勵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給予消費者優惠購車補貼等政策應運而生。制定基于純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戰略已成為行業共識。看到“彎道超車”的希望,造車新勢力嶄露頭角,紛紛以純電動汽車制造為突破口,希望在傳統車企大舉進攻之前,提前搶占細分市場高地。除了成功的特斯拉汽車,新出現的蔚來、威馬和拜騰汽車也不容小覷,它們贏得了市場資本的青睞,具有無限的未來發展潛力。此外,傳統汽車制造商也緊隨其后。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大眾汽車宣布將在中國市場投資100億歐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這是合資品牌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最大舉措。此外,今年7月,北汽集團與德國戴姆勒集團簽署了新的框架合作協議。條約表示,雙方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建設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并于2020年推出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首款電動汽車;
同時,同為豪華車企的寶馬也在沈陽建設了動力電池工廠,這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個動力電池中心,也是德國以外第一個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在傳統競爭對手的規劃布局和造車新勢力的雙重夾擊下,豐田也不得不開始思考公司“戰略轉向”的可行性,并比預期更早地將純電動汽車研發計劃提上日程。豐田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有哪些技術儲備優勢?根據豐田19日的公告,到2030年,豐田將投資1.5萬億日元開發和生產汽車電池。到2025年,豐田和雷克薩斯旗下的每一款車型都將推出純電動版本。預計到2030年,傳統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將達到55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零排放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將力爭突破100萬輛。把這個銷售目標放在與豐田同級別的任何一家汽車公司的肩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甚至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豐田有勇氣提出這個目標是很自然的。長期以來,豐田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7年,在全球知名媒體雜志《新聞周刊》的年度環境調查報告中,豐田取代寶馬,奪得今年全球最環保汽車制造商的稱號。據悉,環境評估重點關注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廢物排放和用水,以及公司董事會在應對可持續發展和減少環境影響方面所做的努力。通過生產環保型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油汽車,評選委員會積極肯定了豐田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所做的努力。此外,面向未來,豐田還提出了企業的綠色戰略,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消除汽車制造、處置和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放;豐田在世界各地的工廠可以實現零碳排放;減少汽車制造過程中的用水量;建立一個以回收為基礎的社區和系統;
到2050年,豐田生產的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90%(與2010年相比),而電動汽車的普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中長期戰略之一。豐田為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做了哪些準備?2016年12月,豐田成立純電動事業部,由集團總裁豐田章男直接領導,豐田普銳斯總工程師擔任辦公室主任。該業務部門計劃在2020年初推出10多款電動汽車,并在2025年前將其發動機型號進一步降至零。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豐田也為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發做了兩方面的準備。一方面,豐田繼續自主研發固態電池技術,并計劃在2020年正式推向市場。固態電池的研發基于鋰離子技術,但固態電池的耐溫性更好,可以將電池密度提高約50%,充電時間減少一半,而且不需要冷卻,因此尺寸更小,大大提高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豐田執行副總裁Didier Leroy曾對媒體表示,豐田的固態電池技術專利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并將其視為“顛覆性的”。另一方面,豐田意識到,除了原有的專利技術外,還必須找到合作伙伴來縮短研發周期,并通過突破電池技術來克服電動汽車開發的技術挑戰,從而實現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2017年8月,豐田宣布了一項資本業務合作計劃,其中包括與馬自達共同開發純電動汽車。根據該計劃,豐田、馬自達和電裝聯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開發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預計斯巴魯和日野也將討論加入該公司,這兩家公司于2021推出了第一款純電動汽車。此外,豐田汽車公司和松下公司還計劃組建一個企業聯盟,旨在標準化電動汽車電池,本田和日產等競爭對手也將受到邀請。如果有計劃的話,該組織有望發展成為一個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大聯盟,并通過大力促進二手電池的回收來降低電池的制造成本,從而幫助日本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領域趕上外國競爭對手。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領跑”的豐田,戰略轉向后能否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另起爐灶?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12月19日宣布,計劃在2020年初前推出10多款電動汽車,以加快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布局,并在2025年左右將其發動機型號進一步降至零。屆時,全球市場上所有在售的豐田汽車將改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此外,盡管豐田目前沒有推出單一電動汽車品牌的計劃,但有跡象表明,豐田已選擇中國市場作為其首款電動汽車車型的推出地,然后逐步將其引入日本、印度、美國和歐洲市場。這一消息一經公布,無疑成為豐田在接近年底的汽車市場上拋出的“重磅炸彈”。事實上,豐田此前對電動汽車的發展非常謹慎,因此積極開展了具有絕對優勢的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工作。這一次,豐田不同尋常地高調宣布進軍電動汽車領域,業內資深人士普遍將其解讀為豐田“與時俱進”以滿足中國市場新要求的表現。是什么原因導致豐田改變了正常狀態,在幾年內多次調整公司戰略,并將發展電動汽車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戰略轉向”后,豐田在發展電動汽車項目方面有哪些技術優勢?除了技術征服,豐田為產品順利推向市場做了哪些準備?是什么讓豐田無法阻擋“電動化”的步伐?作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制造商之一,豐田在汽車方面的成就……
長期以來,活性技術的研發一直得到世界范圍的認可,尤其是其混合技術。豐田獨自引領了一個從傳統內燃機時代向混合動力時代過渡的新時代。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優勢,讓豐田在面對純電動汽車成為下一個行業發展“窗口”時略顯保守。在豐田看來,續航里程保障、車載電池技術和充電時間長等客觀因素是電動汽車發展面臨的三大技術挑戰。就目前的市場環境而言,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豐田的擔憂是真實的,但隨著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環保努力和措施的逐步推進,變革之風進一步吹向了汽車制造業。從提高燃油效率和使用替代燃料的角度來看,汽車電動化已成為行業的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禁售燃油車、限制城市燃油車準入、鼓勵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給予消費者優惠購車補貼等政策應運而生。制定基于純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戰略已成為行業共識。看到“彎道超車”的希望,造車新勢力嶄露頭角,紛紛以純電動汽車制造為突破口,希望在傳統車企大舉進攻之前,提前搶占細分市場高地。除了成功的特斯拉汽車,新出現的蔚來、威馬和拜騰汽車也不容小覷,它們贏得了市場資本的青睞,具有無限的未來發展潛力。此外,傳統汽車制造商也緊隨其后。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大眾汽車宣布將在中國市場投資100億歐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這是合資品牌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最大舉措。此外,今年7月,北汽集團與德國戴姆勒集團簽署了新的框架合作協議。條約表示,雙方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建設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并于2020年推出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首款電動汽車;
同時,同為豪華車企的寶馬也在沈陽建設了動力電池工廠,這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個動力電池中心,也是德國以外第一個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在傳統競爭對手的規劃布局和造車新勢力的雙重夾擊下,豐田也不得不開始思考公司“戰略轉向”的可行性,并比預期更早地將純電動汽車研發計劃提上日程。豐田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有哪些技術儲備優勢?根據豐田19日的公告,到2030年,豐田將投資1.5萬億日元開發和生產汽車電池。到2025年,豐田和雷克薩斯旗下的每一款車型都將推出純電動版本。預計到2030年,傳統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將達到55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零排放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將力爭突破100萬輛。把這個銷售目標放在與豐田同級別的任何一家汽車公司的肩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甚至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豐田有勇氣提出這個目標是很自然的。長期以來,豐田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7年,在全球知名媒體雜志《新聞周刊》的年度環境調查報告中,豐田取代寶馬,奪得今年全球最環保汽車制造商的稱號。據悉,環境評估重點關注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廢物排放和用水,以及公司董事會在應對可持續發展和減少環境影響方面所做的努力。通過生產環保型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油汽車,評選委員會積極肯定了豐田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所做的努力。此外,面向未來,豐田還提出了企業的綠色戰略,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消除汽車制造、處置和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放;豐田在世界各地的工廠可以實現零碳排放;減少汽車制造過程中的用水量;建立一個以回收為基礎的社區和系統;
到2050年,豐田生產的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90%(與2010年相比),而電動汽車的普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中長期戰略之一。豐田為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做了哪些準備?2016年12月,豐田成立純電動事業部,由集團總裁豐田章男直接領導,豐田普銳斯總工程師擔任辦公室主任。該業務部門計劃在2020年初推出10多款電動汽車,并在2025年前將其發動機型號進一步降至零。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豐田也為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發做了兩方面的準備。一方面,豐田繼續自主研發固態電池技術,并計劃在2020年正式推向市場。固態電池的研發基于鋰離子技術,但固態電池的耐溫性更好,可以將電池密度提高約50%,充電時間減少一半,而且不需要冷卻,因此尺寸更小,大大提高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豐田執行副總裁Didier Leroy曾對媒體表示,豐田的固態電池技術專利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并將其視為“顛覆性的”。另一方面,豐田意識到,除了原有的專利技術外,還必須找到合作伙伴來縮短研發周期,并通過突破電池技術來克服電動汽車開發的技術挑戰,從而實現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2017年8月,豐田宣布了一項資本業務合作計劃,其中包括與馬自達共同開發純電動汽車。根據該計劃,豐田、馬自達和電裝聯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開發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預計斯巴魯和日野也將討論加入該公司,這兩家公司于2021推出了第一款純電動汽車。此外,豐田汽車公司和松下公司還計劃組建一個企業聯盟,旨在標準化電動汽車電池,本田和日產等競爭對手也將受到邀請。如果有計劃的話,該組織有望發展成為一個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大聯盟,并通過大力促進二手電池的回收來降低電池的制造成本,從而幫助日本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領域趕上外國競爭對手。
這是一個尚“新”的時代。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最頻繁出現的字眼就是“創新”,創新戰略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源動力,處于高速發展的微型電動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電動化、智能駕駛、人工智能、創新交互方式等汽車科技潮流,一路從車展風靡到了CES展上。這個迄今已有50年歷史,規模最大、影響廣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逐漸被車企“占領”,成為行業風向標。
1900/1/1 0:00:001、沈陽新能源汽車扶持與優惠政策起草完畢,將適時頒布實施從下周一起,沈陽將為新能源汽車辦理專用的綠色號牌。
1900/1/1 0:00:002017年12月31日,雷丁12月份單月第3萬輛汽車在制造二廠下線,這是雷丁單月首次產銷雙雙破3萬輛水平。
1900/1/1 0:00:001、江西昌河鈴木股權變更項目獲發改委通過近日,第一電動從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核監管平臺獲悉,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更項目獲得發改委審批通過。
1900/1/1 0:00:00近日,隨著補貼退坡的影響進一步發酵,微型電動汽車企業全面進入調整期。有整車廠工作人員向筆者表示,2018年上半年按國家要求調整產品,重新申報目錄,這上半年的時間基本就是重新生產,報計劃,上公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