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獲轉首創旗下A股股改“剩斗士” 北汽新能源臨危救“殼”2018年提前上市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沒想到,首創集團手握A股話題“殼”十年,最終無償轉讓給北汽。

Beijing, Beijing Auto

2017年12月27日,S*ST前鋒(成都前鋒電子有限公司)宣布,北京市國資委已批準將首都集團旗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都資產管理”)持有的四川鑫泰科100%股權無償轉讓給北汽集團。四川信泰科持有S*ST前鋒41.13%的股權,是S*ST鋒線的控股股東。也就是說,北汽集團將成為S*ST前鋒的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告,在自由轉讓完成后,北汽有意繼續推進S*ST前鋒的股權分置改革,并計劃由S*ST鋒線收購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等相關資產。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將利用S*ST前鋒的“外殼”實現A股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首創集團旗下五家上市公司之一,S*ST遠期(S代表非股改,*ST代表連續三年虧損)一直被作為首創集團子公司首創證券上市的“殼”載體。然而,在2007年,主要以資本證券資產置換為基礎的重組股改方案報相關機構批準后,S*ST前鋒的股改在十年內沒有推進,從而成為A股市場僅有的兩家“釘子戶”之一。“首創資本沒有重組目標”,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首創證券借殼上市由于不符合證監會的新規,一直難以實施,而S*ST前鋒也因持續虧損而面臨2018年退市的風險。因此,為了節省這一“殼”資源,北京國資委親自處理,并將其移交給北汽集團。北汽集團旗下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完成B輪融資后,正計劃盡快上市。S*ST前鋒的公告顯示,包括董事會秘書在內的北汽新能源相關高管已進入S*ST射手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S*ST罷工者的重組計劃正在制定中,并將在提交相關主管部門批準后不久付諸實施。由于北汽新能源的所有資產將直接由S*ST前鋒取代,無需等待三年盈利的實現,北汽新能源將于2018年正式登陸A股市場。出乎意料的“殼”北汽新能源上市加速“今年(上市)應該沒問題。”北汽新能量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由于通過資產置換借殼上市,而不是直接IPO,北汽新能源不受A股新股上市三年連續盈利的門檻限制。在完成S*ST前鋒的重組后,北汽新能源將在A股啟動追加融資。根據公開信息,借殼上市的兩個主要硬條件是:1。它已經成立三年多了;2、最近兩年連續盈利,累計盈利1000萬元以上;

或者上一年的利潤和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2014年,北汽新能源由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完成A輪融資,2017年完成B輪融資和員工持股。已準備好在企業體系和股權結構中上市。2016年,北汽新能源首次實現盈利1.8億元。對于2017年的財務業績,北汽新能源表示不方便披露。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10月,北汽新能量累計銷量為65385輛,同比增長74%。如果沒有發生事故,它將繼續盈利。從時間節點來看,北汽新能源獲得S*ST前鋒的殼資源是相當出乎意料的。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宣布已完成B輪增資111.18億元,同時透露仍在為上市做兩項準備:A股IPO和香港H股上市。由于A股直接IPO必須跨越三年持續盈利的紅線,登陸A股被認為最早要等到2019年。“北汽集團和首創集團都是北京國資委的子公司,國有資產的劃轉是在國資委層面處理和溝通的。”上述北汽新能源內部人士表示,因為都是國有資產,所以采取無償劃轉,沒有所謂的對價。從國資委的角度來看,北汽的接受相當于“拯救了外殼”。“首創證券借殼上市失敗后,首創集團對這家上市公司無能為力,如果讓S*ST前鋒退出市場,浪費如此寶貴的A股‘殼資源’顯然不是國資委希望看到的結果,因此選擇北汽接手并盤活這一資源。”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重要制造業板塊,北汽集團及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正面臨A股上市的需求。然而,北汽集團擁有巨大的磁盤,有規劃的路徑,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的上市需求更為迫切。2017年12月,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宣布,2020年北京將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2025年中國將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常規燃油乘用車生產和銷售。這意味著,北汽將在未來十年完成汽車制造業務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整體轉型,北汽新能源作為重要板塊的戰略高度也將全面提升。據悉,北汽集團一直在調整業務板塊,自主燃油汽車黃驊和鎮江生產基地已劃歸北汽新能源。作為早期的轉型,北汽新能源管理也迅速進入了S*ST的前鋒行列。2017年12月29日,S*ST前鋒發布董事會決議,原董事會三名董事辭職,提名北汽新能源的胡格偉、遲英立、程國川為新任董事候選人。其中,胡歌為現任北汽新能源董事會秘書,池英利任北京新能源副總經理,程國川任北汽新能源首席合規官兼法律合規部部長。與此同時,S*ST前鋒原監事會主席周松濤和監事馬嘉祺也辭職,并提名北汽新能源的黃曉錦和殷濤接任。黃曉錦,現任北汽新能源財務管理部副部長。殷桃,現任北汽新能源紀委副書記、紀檢監察部部長。“釘子屋”即將被解開。除了加快北汽新能源上市,北汽集團收購s*ST前鋒的另一個亮點是,這家被股改“卡脖子”了十年的上市公司的空殼終于迎來了松綁的機會。1992年,成都前鋒電子有限公司由原國有前鋒無線電儀器廠改組成立,1996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成都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

錯誤地稱為“成都國投”)是其最大股東。1998年10月,四川新泰科與成都國投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成為成都前鋒電子新的第一大股東。2007年,北京首創資產管理全資擁有的四川新泰科和成都前鋒電子成為首創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2005年,中國開始了股權分置改革。2007年,S*ST先鋒股東大會通過了與首都集團交換資產、以新股合并首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都集團子公司)的重組計劃。立即報告計劃并執行審批流程。然而,自那以后,這項股改計劃就像一塊石頭,沒有任何推進的消息。經過十年的等待,2016年,733(600733 S*ST前鋒)和182(600182 S佳通)成為A股市場最后兩個“股改釘子戶”。首創證券為等待借殼上市方案通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了滿足證券行業“一參一控”的要求,首創集團放棄了對第一創業證券的控股權,并大力支持首創證券。同時,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受試企業禁止股權和利潤分配變動,首創證券無法增資擴大更多新業務,必須在八年內分紅,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向一線券商的進軍。S*ST罷工者也受到了沉重打擊,員工總數已從2007年底的339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32人。由于非股改和無法籌集資金,主營業務轉為房地產開發的上市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營業收入不足1000萬元,這導致公司在2017年3月從“S前鋒”變為“S*ST前鋒”。然而,直到2016年年中的投資者會議,S-Striker對股改的回復仍然是:“到目前為止,公司的股改計劃沒有改變。由于公司的股改革是與資產重組一起進行的,目前正在審批中。”這一回復令業界震驚,因為在過去的十年里,首創證券的資產規模從2006年的24.0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2億元,增長了8倍多;

營業收入也從3.06億元增至16.33億元,凈利潤從1.45億元增至7.17億元。它已經從一家小型經紀公司發展成為一家綜合性的證券公司。如果按照十年前的股改計劃,無異于“畫蛇添足”。2016年9月13日,S-Striker再次宣布,由于首創集團計劃策劃與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相關的重大事件,公司股票已進入停牌期。至于“重大事件”是否意味著首創集團在一年多前就已經計劃出售S*ST前鋒,或者首創集團是否仍有借殼情結,目前還沒有準確的信息支持。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證監會近年來一直在勸阻券商借殼上市,這也是S*ST前鋒股改計劃被報道十年來一直沒有進展的原因之一。”該消息人士表示,類似空殼、面臨退市的S*ST射手,對首創集團來說已經失去了原義。在停牌一年多的時間里,股權分置結構仍在繼續。2017年8月31日晚間,另一家“釘子戶”斯佳通推出了A股最后一次股改計劃,這意味著S*ST前鋒成為唯一“剩斗士”。S*ST前鋒的股票酒吧立即被投資者的質疑聲淹沒。更重要的是,s*ST前鋒的退市危機指日可待。其在2017年半年報中表示,“如果公司2017年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負,或者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公司股票可能在2018年暫停上市”。2017年上半年,盡管S*ST前鋒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9.5%,但仍虧損166.09萬元。通過出售房地產,S*ST前鋒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實現扭虧,達到約36.9萬元。2017年11月25日,S*ST前鋒發布公告,17延期回復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其股權分置改革的詢問。他還表示,預計將于2017年12月25日前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回復并披露。就在北汽集團間接進入S*ST先鋒的同一天,隨著冰層解凍,S*ST先驅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之間的訴訟糾紛通過雙方和解結束,資本資產管理持有的四川鑫泰科部分股權解凍。對于北汽接手S*ST前鋒后的重組計劃,北汽新能源表示,與常規借殼上市路徑不會有太大區別。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面啟動,北汽新能源將盡快登陸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這將大大增強其競爭力。2017年12月27日宣布資產轉讓后,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汽車(HK1958)上漲5.63%,一度升至10.64港元,創歷史新高。沒想到,首創集團手握A股話題“殼”十年,最終無償轉讓給北汽。

Beijing, Beijing Auto

2017年12月27日,S*ST前鋒(成都前鋒電子有限公司)宣布,北京市國資委已批準將首都集團旗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都資產管理”)持有的四川鑫泰科100%股權無償轉讓給北汽集團。四川信泰科持有S*ST前鋒41.13%的股權,是S*ST鋒線的控股股東。也就是說,北汽集團將成為S*ST前鋒的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告,在自由轉讓完成后,北汽有意繼續推進S*ST前鋒的股權分置改革,并計劃由S*ST鋒線收購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等相關資產。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將利用S*ST前鋒的“外殼”實現A股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首創集團旗下五家上市公司之一,S*ST遠期(S代表非股改,*ST代表連續三年虧損)一直被作為首創集團子公司首創證券上市的“殼”載體。然而,在2007年,主要基于資本證券資產置換的重組股改方案被報告給了……

在報批后,S*ST前鋒的股改十年未進,成為A股市場僅有的兩家“釘子戶”之一。“首創資本沒有重組目標”,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首創證券借殼上市由于不符合證監會的新規,一直難以實施,而S*ST前鋒也因持續虧損而面臨2018年退市的風險。因此,為了節省這一“殼”資源,北京國資委親自處理,并將其移交給北汽集團。北汽集團旗下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完成B輪融資后,正計劃盡快上市。S*ST前鋒的公告顯示,包括董事會秘書在內的北汽新能源相關高管已進入S*ST射手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S*ST罷工者的重組計劃正在制定中,并將在提交相關主管部門批準后不久付諸實施。由于北汽新能源的所有資產將直接由S*ST前鋒取代,無需等待三年盈利的實現,北汽新能源將于2018年正式登陸A股市場。出乎意料的“殼”北汽新能源上市加速“今年(上市)應該沒問題。”北汽新能量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由于通過資產置換借殼上市,而不是直接IPO,北汽新能源不受A股新股上市三年連續盈利的門檻限制。在完成S*ST前鋒的重組后,北汽新能源將在A股啟動追加融資。根據公開信息,借殼上市的兩個主要硬條件是:1。它已經成立三年多了;2、最近兩年連續盈利,累計盈利1000萬元以上;

或者上一年的利潤和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2014年,北汽新能源由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完成A輪融資,2017年完成B輪融資和員工持股。已準備好在企業體系和股權結構中上市。2016年,北汽新能源首次實現盈利1.8億元。對于2017年的財務業績,北汽新能源表示不方便披露。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10月,北汽新能量累計銷量為65385輛,同比增長74%。如果沒有發生事故,它將繼續盈利。從時間節點來看,北汽新能源獲得S*ST前鋒的殼資源是相當出乎意料的。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宣布已完成B輪增資111.18億元,同時透露仍在為上市做兩項準備:A股IPO和香港H股上市。由于A股直接IPO必須跨越三年持續盈利的紅線,登陸A股被認為最早要等到2019年。“北汽集團和首創集團都是北京國資委的子公司,國有資產的劃轉是在國資委層面處理和溝通的。”上述北汽新能源內部人士表示,因為都是國有資產,所以采取無償劃轉,沒有所謂的對價。從國資委的角度來看,北汽的接受相當于“拯救了外殼”。“首創證券借殼上市失敗后,首創集團對這家上市公司無能為力,如果讓S*ST前鋒退出市場,浪費如此寶貴的A股‘殼資源’顯然不是國資委希望看到的結果,因此選擇北汽接手并盤活這一資源。”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重要制造業板塊,北汽集團及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正面臨A股上市的需求。然而,北汽集團擁有巨大的磁盤,有規劃的路徑,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的上市需求更為迫切。2017年12月,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宣布,2020年北京將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2025年中國將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常規燃油乘用車生產和銷售。這意味著,北汽將在未來十年完成汽車制造業務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整體轉型,北汽新能源作為重要板塊的戰略高度也將全面提升。據悉,北汽集團一直在調整業務板塊,自主燃油汽車黃驊和鎮江生產基地已劃歸北汽新能源。作為早期的轉型,北汽新能源管理也迅速進入了S*ST的前鋒行列。2017年12月29日,S*ST前鋒發布董事會決議,原董事會三名董事辭職,提名北汽新能源的胡格偉、遲英立、程國川為新任董事候選人。其中,胡歌為現任北汽新能源董事會秘書,池英利任北京新能源副總經理,程國川任北汽新能源首席合規官兼法律合規部部長。與此同時,S*ST前鋒原監事會主席周松濤和監事馬嘉祺也辭職,并提名北汽新能源的黃曉錦和殷濤接任。黃曉錦,現任北汽新能源財務管理部副部長。殷桃,現任北汽新能源紀委副書記、紀檢監察部部長。“釘子屋”即將被解開。除了加快北汽新能源上市,北汽集團收購s*ST前鋒的另一個亮點是,這家被股改“卡脖子”了十年的上市公司的空殼終于迎來了松綁的機會。1992年,成都前鋒電子有限公司由原國有前鋒無線電儀器廠改組成立,1996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成都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

錯誤地稱為“成都國投”)是其最大股東。1998年10月,四川新泰科與成都國投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成為成都前鋒電子新的第一大股東。2007年,北京首創資產管理全資擁有的四川新泰科和成都前鋒電子成為首創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2005年,中國開始了股權分置改革。2007年,S*ST先鋒股東大會通過了與首都集團交換資產、以新股合并首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都集團子公司)的重組計劃。立即報告計劃并執行審批流程。然而,自那以后,這項股改計劃就像一塊石頭,沒有任何推進的消息。經過十年的等待,2016年,733(600733 S*ST前鋒)和182(600182 S佳通)成為A股市場最后兩個“股改釘子戶”。首創證券為等待借殼上市方案通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了滿足證券行業“一參一控”的要求,首創集團放棄了對第一創業證券的控股權,并大力支持首創證券。同時,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受試企業禁止股權和利潤分配變動,首創證券無法增資擴大更多新業務,必須在八年內分紅,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向一線券商的進軍。S*ST罷工者也受到了沉重打擊,員工總數已從2007年底的339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32人。由于非股改和無法籌集資金,主營業務轉為房地產開發的上市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營業收入不足1000萬元,這導致公司在2017年3月從“S前鋒”變為“S*ST前鋒”。然而,直到2016年年中的投資者會議,S-Striker對股改的回復仍然是:“到目前為止,公司的股改計劃沒有改變。由于公司的股改革是與資產重組一起進行的,目前正在審批中。”這一回復令業界震驚,因為在過去的十年里,首創證券的資產規模從2006年的24.0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2億元,增長了8倍多;

營業收入也從3.06億元增至16.33億元,凈利潤從1.45億元增至7.17億元。它已經從一家小型經紀公司發展成為一家綜合性的證券公司。如果按照十年前的股改計劃,無異于“畫蛇添足”。2016年9月13日,S-Striker再次宣布,由于首創集團計劃策劃與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相關的重大事件,公司股票已進入停牌期。至于“重大事件”是否意味著首創集團在一年多前就已經計劃出售S*ST前鋒,或者首創集團是否仍有借殼情結,目前還沒有準確的信息支持。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證監會近年來一直在勸阻券商借殼上市,這也是S*ST前鋒股改計劃被報道十年來一直沒有進展的原因之一。”該消息人士表示,類似空殼、面臨退市的S*ST射手,對首創集團來說已經失去了原義。在停牌一年多的時間里,股權分置結構仍在繼續。2017年8月31日晚間,另一家“釘子戶”斯佳通推出了A股最后一次股改計劃,這意味著S*ST前鋒成為唯一“剩斗士”。S*ST前鋒的股票酒吧立即被投資者的質疑聲淹沒。更重要的是,s*ST前鋒的退市危機指日可待。其在2017年半年報中表示,“如果公司2017年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負,或者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公司股票可能在2018年暫停上市”。2017年上半年,盡管S*ST前鋒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9.5%,但仍虧損166.09萬元。通過出售房地產,S*ST前鋒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實現扭虧,達到約36.9萬元。2017年11月25日,S*ST前鋒發布公告,17延期回復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其股權分置改革的詢問。他還表示,預計將于2017年12月25日前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回復并披露。就在北汽集團間接進入S*ST先鋒的同一天,隨著冰層解凍,S*ST先驅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之間的訴訟糾紛通過雙方和解結束,資本資產管理持有的四川鑫泰科部分股權解凍。對于北汽接手S*ST前鋒后的重組計劃,北汽新能源表示,與常規借殼上市路徑不會有太大區別。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面啟動,北汽新能源將盡快登陸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這將大大增強其競爭力。2017年12月27日宣布資產轉讓后,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汽車(HK1958)上漲5.63%,一度升至10.64港元,創歷史新高。

標簽:北京北京汽車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發改委: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將達到50%

1月5日,發改委對《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稿中提到,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1900/1/1 0:00:00
技術不是事! 細數阻礙美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六大因素

據外媒報道,自動駕駛汽車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許多車企都竭力研發新技術和新設備。然而,若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為主的交通情景,從目前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1900/1/1 0:00:00
2017消費者年度關注車型揭曉,榮威ERX5成關注度最高電動汽車

2018年1月5日,由汽場新媒體和汽車消費報告主辦的2017消費者年度關注車型頒獎典禮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行。

1900/1/1 0:00:00
打造“超級虛擬助理” Nuance推全新認知仲裁器

Nuance通訊公司今日推出了認知仲裁器,這是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能力,可解決當今互聯世界最大的消費者挑戰之一:即跨越不同服務及設備來學習并記憶特定功能和詞匯表的需求。

1900/1/1 0:00:00
從“90后天團”到IT巨頭 盤點2017智能駕駛領域的“新面孔”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業界對于智能汽車特別是自動駕駛的態度,一定程度上趨于了冷靜。

1900/1/1 0:00:00
全面屏智能汽車亮相亞洲天幕

1月4日晚,BYTON拜騰全球首創50寸共享全面屏登上了北京地標世貿天階的天幕。兩個超大屏的融合,為流光溢彩的時尚街區帶來了濃濃的科技感和未來感。全面屏汽車亮相亞洲天幕迅速成為微博的熱議話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