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市場規模來看,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2.2萬輛和11.9萬輛;
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63.9萬輛和60.9萬輛,增速分別為49.7%和51.4%。從全球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量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50%以上,在世界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預計2018年,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將以各種方式和渠道加大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布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全球市場。隨著“雙積分”政策的正式出臺,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修訂,以及中國部分車企制定限制燃油車時間表等國家和企業措施的逐步實施,新能源汽車有望迎來快速增長。預計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增長約45%,年產銷將達到105萬輛左右。從企業能源類型來看,純電動汽車是新能源市場增長的主要方向。2017年,純電動汽車約占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83%。預計2018年純電動汽車的主要技術路線將保持不變。目前,中國的新能源乘用車以自主汽車品牌為主。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從市場培育期進入快速發展期。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將進一步擴大,自主汽車品牌將繼續保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從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更加嚴格,尤其是補貼的實施細則將更加明確和細化,總體情況將是補優不補劣。未來,很可能會根據純電動巡航續航里程重新劃分補貼金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一直是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未來將逐步轉化為輔助力量。此外,新興造車實力的加入對傳統車企的市場結構產生了很大影響,2018年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時,“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更有利于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是明確的,但我們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關鍵技術創新水平有待提高。與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氫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產業化尚未形成有效布局。汽車的整體性能、純電動汽車產品的正向開發平臺以及汽車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都有待提高。第二,充電設施的建設不能滿足車輛和樁的協調發展的需要。目前,充電樁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維護不到位,尤其是老舊小區,不少地區出現僵尸樁,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瓶頸。第三,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亟待關注。根據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輛,電池報廢量預計將達到24.8萬噸,是2016年的20倍。目前,我國廢舊動力電池的整體回收水平相對較低,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第四,產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示范力度不夠,尤其是在公共和私人領域。相關政策的頂層設計和統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國家政策與地方政策的銜接也有提升空間。公共關系的問題……
需要解決停車場、換電模式、車輛管理和局部保護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快關鍵零部件和整車技術創新。盡快形成動力電池創新技術中心的供應能力,大力實施鋰電池升級工程,實現2020年動力電池性能提升、成本降低的目標;加強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前瞻性布局,特別是高速電機、分布式驅動、智能控制和感知決策等前沿技術。二是進一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先進充電技術的研發。支持充電設施企業創新商業盈利模式,鼓勵發展公共建設樁,鼓勵充電服務企業與車企開展商業合作,實現車樁協同發展;探索特許經營模式,吸引專業充電運營商負責維護;此外,還應加快出臺充電樁和支持居民區安全樁建設的詳細文件,明確相關主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進一步解決充電樁進入居民區的問題。三是加快動力電池回收管理體系建設。盡快制定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運輸和儲存的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電池編碼和追溯制度;建立動力電池回收管理制度,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通過保證金制度提高消費者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意識;促進動力電池商業化發展,包括制定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激勵實施細則,確保回收企業的經濟性;探索動力電池回收效益評估與互聯網+動力電池回收共享模式。第四,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可持續長期發展機制。動態調整財政補貼,加強補貼資金監管;穩步實施雙積分管理辦法,研究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的經濟激勵措施,激活交易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加強中央和地方政策統籌,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鼓勵購買向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充電收費、停車收費等環節過渡。從中國市場規模來看,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2.2萬輛和11.9萬輛;
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63.9萬輛和60.9萬輛,增速分別為49.7%和51.4%。從全球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量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50%以上,在世界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預計2018年,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將以各種方式和渠道加大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布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全球市場。隨著“雙積分”政策的正式出臺,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修訂,以及中國部分車企制定限制燃油車時間表等國家和企業措施的逐步實施,新能源汽車有望迎來快速增長。預計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增長約45%,年產銷將達到105萬輛左右。從企業能源類型來看,純電動汽車是新能源市場增長的主要方向。2017年,純電動汽車約占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83%。預計2018年純電動汽車的主要技術路線將保持不變。目前,中國的新能源乘用車以自主汽車品牌為主。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從市場培育期進入快速發展期。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將進一步擴大,自主汽車品牌將繼續保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從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更加嚴格,尤其是補貼的實施細則將更加明確和細化,總體情況將是補優不補劣。未來,很可能會根據純電動巡航續航里程重新劃分補貼金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一直是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未來將逐步轉化為輔助力量。此外,新興造車實力的加入對傳統車企的市場結構產生了很大影響,2018年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時,“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更有利于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是明確的,但我們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關鍵技術創新水平有待提高。與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尚未取得革命性突破,氫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產業化尚未形成有效布局。汽車的整體性能、純電動汽車產品的正向開發平臺以及汽車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都有待提高。第二,充電設施的建設不能滿足車輛和樁的協調發展的需要。目前,充電樁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維護不到位,尤其是老舊小區,不少地區出現僵尸樁,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瓶頸。第三,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亟待關注。根據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輛,電池報廢量預計將達到24.8萬噸,是2016年的20倍。目前,我國廢舊動力電池的整體回收水平相對較低,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第四,產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示范力度不夠,尤其是在公共和私人領域。相關政策的頂層設計和統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國家政策與地方政策的銜接也有提升空間。公共關系的問題……
需要解決停車場、換電模式、車輛管理和局部保護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快關鍵零部件和整車技術創新。盡快形成動力電池創新技術中心的供應能力,大力實施鋰電池升級工程,實現2020年動力電池性能提升、成本降低的目標;加強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前瞻性布局,特別是高速電機、分布式驅動、智能控制和感知決策等前沿技術。二是進一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先進充電技術的研發。支持充電設施企業創新商業盈利模式,鼓勵發展公共建設樁,鼓勵充電服務企業與車企開展商業合作,實現車樁協同發展;探索特許經營模式,吸引專業充電運營商負責維護;此外,還應加快出臺充電樁和支持居民區安全樁建設的詳細文件,明確相關主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進一步解決充電樁進入居民區的問題。三是加快動力電池回收管理體系建設。盡快制定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運輸和儲存的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電池編碼和追溯制度;建立動力電池回收管理制度,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通過保證金制度提高消費者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意識;促進動力電池商業化發展,包括制定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激勵實施細則,確保回收企業的經濟性;探索動力電池回收效益評估與互聯網+動力電池回收共享模式。第四,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可持續長期發展機制。動態調整財政補貼,加強補貼資金監管;穩步實施雙積分管理辦法,研究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的經濟激勵措施,激活交易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加強中央和地方政策統籌,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鼓勵購買向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充電收費、停車收費等環節過渡。
標簽:
據英國媒體1月8日報道,2017年英國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量同比增長27,其中英國西南部地區的銷量更是增加一倍多。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今天凌晨,來自中國深圳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robosense)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世界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下一代激光雷達產品:MEMS激光雷達RSLIDARM1Pre。
1900/1/1 0:00:00AmnonShashua的演講已經成為Mobileye參加CES的固定項目,在今年CES開展第一天,Shashua同樣發表了一個為期一個小時的演講,
1900/1/1 0:00:001、發改委: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將達到50閱讀原文1月5日,發改委對《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1900/1/1 0:00:00時光飛逝,轉眼又是一年。2017年我國的客車市場乍看之下與往年相似,即隨著新高鐵線路的開通、私家車的增多等因素,客車總銷量仍延續多年來的下滑趨勢。
1900/1/1 0:00:00曾被輿論稱其在電動汽車領域頗為“保守”和“搖擺”的豐田汽車在公布其電動汽車產品規劃后不久,就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