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等9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工業化實施方案。《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發展目標是,通過該方案的實施,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實質性運行,初步形成智能汽車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智能汽車基礎技術能力穩步提升,核心軟硬件系統逐步突破。滿足智能汽車綜合測試評估需求的測試基地基本建成,重點領域示范運行取得積極成效。車用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 WHr/kg,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度集成的純電動直驅系統實現產業化,更好地滿足智能汽車的運營要求。主要任務是建立智能汽車基本技術體系和數據庫,突破智能汽車關鍵共性技術,解決智能汽車信息安全技術攻關,提高智能汽車關鍵軟硬件水平,推動電力系統技術升級,提高智能車檢測評估技術,開展智能汽車示范和運營驗證,加強智能汽車創新能力建設,促進智能汽車在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方面的發展。重點項目包括:智能汽車平臺技術能力提升項目、智能汽車軟硬件技術突破項目、智能車綜合測試與評估能力建設項目、先進動力電池開發與高效回收項目,以及高性能純電動直接驅動系統的產業化項目。《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為提高我國汽車產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促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本規劃是根據《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制定的。一、發展目標通過本規劃的實施,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實質性運行,智能汽車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智能汽車基礎技術能力穩步提升,核心軟硬件系統逐步突破。滿足智能汽車綜合測試評估需求的測試基地基本建成,重點領域示范運行取得積極成效。車用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 WHr/kg,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度集成的純電動直驅系統實現產業化,更好地滿足智能汽車的運營要求。2.主要任務(1)建立智能汽車的基礎技術體系和數據庫,重點研發智能汽車系統的技術架構、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自動學習和交通預測等汽車人工智能基礎技術,人機界面、控制權限切換和控制互補、數據采集、存儲、挖掘、應用和共享等人機交互和人機協同駕駛技術。加快建設覆蓋全國的智能汽車典型場景庫和大數據基礎系統。(2) 突破智能汽車的關鍵共性技術,重點開發具有多模通信、多模定位、智能網關等功能的新型智能終端模塊,基于人工智能基礎計算架構的多核異構智能計算平臺技術,負載智能……
高性能處理芯片和強大的實時車輛操作系統,針對復雜交通場景的全天候高精度定位測繪技術,以及高吞吐量、低延遲的多類傳感器融合傳感技術。LTE-V2X和5G-V2X車載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基于數據通信和應用接口標準化、云平臺互聯和數據開放共享的基本云控制平臺技術。(三) 開展智能汽車信息安全技術重點研究,重點開發駕駛任務相關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新型安全隔離架構技術、基于機器學習和安全沙盒的軟硬件協同攻擊識別技術,智能汽車終端芯片安全加密和應用軟件安全保護技術,適用于人車路云協同的車載無線通信安全加密技術,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安全通信和認證授權技術,數據加密,智能汽車云控制平臺的監控、審計等安全防護技術。(4) 提高智能汽車關鍵軟硬件水平,聚焦智能汽車產業鏈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采取開放合作、聯合研發等多種方式,補齊短板、強弱項,重點加強傳感器、車載芯片、中央處理器、車載操作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北斗高精度定位設備等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要加強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防撞預警、車道保持輔助、自動緊急制動、智能人機交互等輔助智能駕駛系統在整車上的批量集成示范。(五) 推動動力系統技術升級,開發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耐低溫、成本低的高能大功率汽車動力電池材料、單體和系統并實現產業化。加強高效、高精度、智能化先進動力電池生產線的示范應用。開發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自動拆卸的先進技術和專用設備。推動新能源汽車新型動力驅動系統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該系統集成了高性能車輪、輪輞直接驅動系統和高性能汽車動力裝置。(六) 完善智能汽車的測試與評估技術,重點開發具有復雜環境感知和場景定位、合理決策與控制、交通行為預測等功能的智能汽車測試與評估系統架構,以及虛擬仿真、半實物仿真等測試技術和驗證工具,實車道路,以及車輛級、系統級和部件級的測試和評估方法;
構建一個全面反映中國道路環境和駕駛行為的基礎測試數據庫。(七) 開展智能汽車技術示范運行驗證,建立智能汽車示范運行工作規則,重點利用機場、港口、礦區、工業園區、旅游景區等相對封閉的區域,以及北京通州副中心智能通信、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等建設項目,開展智能汽車示范運營,系統驗證復雜環境感知的準確性、不同應用場景的定位準確性、復雜交通環境的合理決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預測、車輛控制的準確性、乘坐體驗的優化和功能安全。(八) 加強智能汽車創新能力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優化創新能力布局,構建智能汽車創新合作生態。推進國家智能汽車技術測試評估中心建設,建立智能汽車虛擬評估、環內測試、真實道路測試等檢驗測試能力。依托新型城鎮化、道路交通設施等重大項目,建立智能汽車技術應用示范基地,開展示范運營驗證。(9) 推動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中的智能汽車發展,建立國防與民用科技融合創新中心,實施國防和民用技術融合重點項目,開展軍民聯合研究,促進科技成果相互轉化。加快北斗定位導航系統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在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應用,推動車載電子控制、高性能芯片、計算平臺、激光/毫米波雷達、,夜視設備和微機電系統,加強無人駕駛系統、網絡信息、基礎云控制平臺和人工智能在軍用車輛和作戰平臺中的開發和應用。三是重點項目(1)智能汽車平臺技術能力提升項目1。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由領先的北斗定位服務企業組織建設,可提供厘米級高精度實時精確定位,并發在線服務能力可達1000萬輛車級別,具備對車輛行駛狀態和違法行為的實時監測和報警能力。2.軟件系統開發測試平臺。由互聯網骨干企業組織建設,為高水平智能駕駛技術應用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硬件和系統級解決方案。車輛檢測準確率超過92%,單日模擬測試能力達到百萬公里,場景數量達到一萬個。(二) 智能汽車軟硬件技術突破項目1。車載芯片產業化項目。由車載芯片骨干企業組織建設,自主研發車載控制單元系列芯片、車載總線系列芯片、智能汽車高精度集成導航芯片及模塊。芯片的主頻、總線速度、抗干擾能力、工作溫度范圍等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視覺增強系統產業化項目。由汽車電子骨干企業組織建設,開發生產了集高性能車載攝像頭、視覺增強技術和信息處理系統于一體的視覺增強系統。該產品具有高精度車道偏離識別、碰撞預警和全景停車功能,每千公里誤報率低于3次。3.自動駕駛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由領先的通信設備企業組織設立,自主研發集高性能CPU、FPGA芯片和實時操作系統于一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以滿足高水平智能汽車的配套需求,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三)智能汽車綜合測試與評價能力建設項目1。智能汽車安全評估基地。由交通管理領域的科研機構牽頭,相關單位組織實施,將構建由各類道路和交叉口、障礙物、紅綠燈、交通標志、可變車道和潮汐車道形成的綜合實際道路場景,以滿足智能汽車安全評估的測試和評估需求,半開放道路環境下的事故責任識別、網絡安全保障、電子身份識別和智能交通管理。2.智能汽車測試示范基地。由基礎條件較好的地方組織實施,建設封閉測試環境、虛擬模擬環境和車在環實驗室,擴大公共道路測試區域,建立涵蓋交通事故、自然駕駛、駕駛模擬和標準規范數據的全息場景數據庫,開展智能汽車測試規范研究,以滿足智能汽車技術研發和產品測試驗證的需要。(四) 先進的動力電池開發和高效回收項目1。先進的動力電池和系統集成。動力電池制造骨干企業將組織實施,重點開發滿足汽車低溫工作環境的高能量密度車用動力電池和寬溫域高性能動力電池,加快單體批量生產和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的突破,發展陽極和陰極材料、高性能隔膜和功能電解質等關鍵材料的產業化。2.特種制造設備產業化項目。由動力電池制造設備骨干企業組織實施,開展高性能攪拌機、涂布機等核心設備自主研發,推動高效、高精度動力電池智能關鍵生產設備產業化,提高技術水平,動力電池制造設備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度,提高動力電池產品的一致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3.動力電池高效回收利用項目。動力電池回收骨干企業將組織實施,研發動力電池單體、模塊和系統自動拆解的先進技術和專用設備,開展鎳、鈷、錳等資源的高效利用,推進隔膜和電解質的無害化處理,建立電池后處理綜合信息數據庫。(5) 由電力驅動系統骨干企業組織建設高性能純電動直驅系統產業化項目,開發新型輪側直驅系統集成、控制、輕量化等關鍵技術,采用改進的扁線繞組和多層磁鋼等先進技術生產直接驅動器,并對直接驅動器和減速裝置的冷卻系統、重量輕、振動和噪音進行集成設計,提高生產技術和設備技術水平。四、 保障措施(1)加強統籌組織協調,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協調機制,搭建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推動智能汽車領域重大戰略研究、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生態培育。充分發揮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有效利用中央、地方和社會資源,努力構建健康有序、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發展網格。積極推動企業在汽車、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的合作,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行業組織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2) 推動標準制定和第三方認證開展智能汽車標準制修訂,建立健全中國標準體系,積極領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促進國際標準互認。加強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建設,建立健康智能汽車和k……認證體系……
零部件產品按照自愿認證與強制認證相結合的原則,加強企業自律。(3) 優化資金支持方式,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創新資金使用方式,積極運用制造業先行投資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培育重點企業發展和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四) 建立項目儲備體系按照“建設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規劃一批”的思路,建立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庫,實施動態項目管理。根據技術水平、市場需求和戰略作用,相關省發改委和中央企業應在每年3月底前提交符合條件的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組織咨詢機構和專家對提交的項目進行評估,并將通過評估的項目納入項目庫并給予優先支持。(五) 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根據《加強和完善重大項目調度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2015〕851號)的要求,有關省級發展改革委和中央企業對項目建設進行動態監督,定期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告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實施。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對項目建設進度和實施計劃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反饋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項目實施單位應每季度向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提交項目進展報告,相關省發改委應積極開展檢查監督。12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等9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工業化實施方案。《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發展目標是,通過該方案的實施,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實質性運行,初步形成智能汽車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智能汽車基礎技術能力穩步提升,核心軟硬件系統逐步突破。滿足智能汽車綜合測試評估需求的測試基地基本建成,重點領域示范運行取得積極成效。車用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 WHr/kg,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度集成的純電動直驅系統實現產業化,更好地滿足智能汽車的運營要求。主要任務是建立智能汽車基本技術體系和數據庫,突破智能汽車關鍵共性技術,解決智能汽車信息安全技術攻關,提高智能汽車關鍵軟硬件水平,推動電力系統技術升級,提高智能車檢測評估技術,開展智能汽車示范和運營驗證,加強智能汽車創新能力建設,促進智能汽車在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方面的發展。重點項目包括:智能汽車平臺技術能力提升項目、智能汽車軟硬件技術突破項目、智能車綜合測試與評估能力建設項目、先進汽車開發與高效回收項目……
r電池、高性能純電動直驅系統產業化項目。《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為提高我國汽車產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促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本規劃是根據《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制定的。一、發展目標通過本規劃的實施,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實質性運行,智能汽車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智能汽車基礎技術能力穩步提升,核心軟硬件系統逐步突破。滿足智能汽車綜合測試評估需求的測試基地基本建成,重點領域示范運行取得積極成效。車用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 WHr/kg,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度集成的純電動直驅系統實現產業化,更好地滿足智能汽車的運營要求。2.主要任務(1)建立智能汽車的基礎技術體系和數據庫,重點研發智能汽車系統的技術架構、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自動學習和交通預測等汽車人工智能基礎技術,人機界面、控制權限切換和控制互補、數據采集、存儲、挖掘、應用和共享等人機交互和人機協同駕駛技術。加快建設覆蓋全國的智能汽車典型場景庫和大數據基礎系統。(2) 突破智能汽車的關鍵共性技術,重點開發具有多模通信、多模定位、智能網關等功能的新型智能終端模塊,基于人工智能基礎計算架構的多核異構智能計算平臺技術,搭載高性能處理芯片和強大的實時車輛操作系統,針對復雜交通場景的全天候高精度定位測繪技術,以及高吞吐量、低延遲的多類傳感器融合傳感技術。LTE-V2X和5G-V2X車載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基于數據通信和應用接口標準化、云平臺互聯和數據開放共享的基本云控制平臺技術。(三) 開展智能汽車信息安全技術重點研究,重點開發駕駛任務相關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新型安全隔離架構技術、基于機器學習和安全沙盒的軟硬件協同攻擊識別技術,智能汽車終端芯片安全加密和應用軟件安全保護技術,適用于人車路云協同的車載無線通信安全加密技術,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安全通信和認證授權技術,數據加密,智能汽車云控制平臺的監控、審計等安全防護技術。(4) 提高智能汽車關鍵軟硬件水平,聚焦智能汽車產業鏈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采取開放合作、聯合研發等多種方式,補齊短板、強弱項,重點加強傳感器、車載芯片、中央處理器、車載操作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北斗高精度定位設備等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要加強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防撞預警、車道保持輔助、自動緊急制動、智能人機交互等輔助智能駕駛系統在整車上的批量集成示范。(五) 推動動力系統技術升級,開發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耐低溫、成本低的高能大功率汽車動力電池材料、單體和系統并實現產業化。加強需求……
高效、高精度、智能化的先進動力電池生產線的示范與應用。開發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自動拆卸的先進技術和專用設備。推動新能源汽車新型動力驅動系統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該系統集成了高性能車輪、輪輞直接驅動系統和高性能汽車動力裝置。(六) 完善智能汽車的測試與評估技術,重點開發具有復雜環境感知和場景定位、合理決策與控制、交通行為預測等功能的智能汽車測試與評估系統架構,以及虛擬仿真、半實物仿真等測試技術和驗證工具,實車道路,以及車輛級、系統級和部件級的測試和評估方法;
構建一個全面反映中國道路環境和駕駛行為的基礎測試數據庫。(七) 開展智能汽車技術示范運行驗證,建立智能汽車示范運行工作規則,重點利用機場、港口、礦區、工業園區、旅游景區等相對封閉的區域,以及北京通州副中心智能通信、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等建設項目,開展智能汽車示范運營,系統驗證復雜環境感知的準確性、不同應用場景的定位準確性、復雜交通環境的合理決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預測、車輛控制的準確性、乘坐體驗的優化和功能安全。(八) 加強智能汽車創新能力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優化創新能力布局,構建智能汽車創新合作生態。推進國家智能汽車技術測試評估中心建設,建立智能汽車虛擬評估、環內測試、真實道路測試等檢驗測試能力。依托新型城鎮化、道路交通設施等重大項目,建立智能汽車技術應用示范基地,開展示范運營驗證。(9) 推動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中的智能汽車發展,建立國防與民用科技融合創新中心,實施國防和民用技術融合重點項目,開展軍民聯合研究,促進科技成果相互轉化。加快北斗定位導航系統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在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應用,推動車載電子控制、高性能芯片、計算平臺、激光/毫米波雷達、,夜視設備和微機電系統,加強無人駕駛系統、網絡信息、基礎云控制平臺和人工智能在軍用車輛和作戰平臺中的開發和應用。三是重點項目(1)智能汽車平臺技術能力提升項目1。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由領先的北斗定位服務企業組織建設,可提供厘米級高精度實時精確定位,并發在線服務能力可達1000萬輛車級別,具備對車輛行駛狀態和違法行為的實時監測和報警能力。2.軟件系統開發測試平臺。由互聯網骨干企業組織建設,為高水平智能駕駛技術應用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硬件和系統級解決方案。車輛檢測準確率超過92%,單日模擬測試能力達到百萬公里,場景數量達到一萬個。(二) 智能汽車軟硬件技術突破項目1。車載芯片產業化項目。由車載芯片骨干企業組織建設,自主研發車載控制單元系列芯片、車載總線系列芯片、智能汽車高精度集成導航芯片及模塊。芯片的主頻、總線速度、抗干擾能力、工作溫度范圍等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視覺增強系統產業化項目。由汽車電子骨干企業組織建設,開發生產了集高性能車載攝像頭、視覺增強技術和信息處理系統于一體的視覺增強系統。該產品具有高精度車道偏離識別、碰撞預警和全景停車功能,每千公里誤報率低于3次。3.自動駕駛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由領先的通信設備企業組織設立,自主研發集高性能CPU、FPGA芯片和實時操作系統于一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以滿足高水平智能汽車的配套需求,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三)智能汽車綜合測試與評價能力建設項目1。智能汽車安全評估基地。由交通管理領域的科研機構牽頭,相關單位組織實施,將構建由各類道路和交叉口、障礙物、紅綠燈、交通標志、可變車道和潮汐車道形成的綜合實際道路場景,以滿足智能汽車安全評估的測試和評估需求,半開放道路環境下的事故責任識別、網絡安全保障、電子身份識別和智能交通管理。2.智能汽車測試示范基地。由基礎條件較好的地方組織實施,建設封閉測試環境、虛擬模擬環境和車在環實驗室,擴大公共道路測試區域,建立涵蓋交通事故、自然駕駛、駕駛模擬和標準規范數據的全息場景數據庫,開展智能汽車測試規范研究,以滿足智能汽車技術研發和產品測試驗證的需要。(四) 先進的動力電池開發和高效回收項目1。先進的動力電池和系統集成。動力電池制造骨干企業將組織實施,重點開發滿足汽車低溫工作環境的高能量密度車用動力電池和寬溫域高性能動力電池,加快單體批量生產和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的突破,發展陽極和陰極材料、高性能隔膜和功能電解質等關鍵材料的產業化。2.特種制造設備產業化項目。由動力電池制造設備骨干企業組織實施,開展高性能攪拌機、涂布機等核心設備自主研發,推動高效、高精度動力電池智能關鍵生產設備產業化,提高技術水平,動力電池制造設備的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度,提高動力電池產品的一致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3.動力電池高效回收利用項目。動力電池回收骨干企業將組織實施,研發動力電池單體、模塊和系統自動拆解的先進技術和專用設備,開展鎳、鈷、錳等資源的高效利用,推進隔膜和電解質的無害化處理,建立電池后處理綜合信息數據庫。(5) 由電力驅動系統骨干企業組織建設高性能純電動直驅系統產業化項目,開發新型輪側直驅系統集成、控制、輕量化等關鍵技術,采用改進的扁線繞組和多層磁鋼等先進技術生產直接驅動器,并對直接驅動器和減速裝置的冷卻系統、重量輕、振動和噪音進行集成設計,提高生產技術和設備技術水平。四、 保障措施(1)加強統籌組織協調,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協調機制,搭建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推動智能汽車領域重大戰略研究、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生態培育。充分發揮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有效利用中央、地方和社會資源,努力構建健康有序、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發展網格。積極推動企業在汽車、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的合作,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行業組織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2) 推動標準制定和第三方認證開展智能汽車標準制修訂,建立健全中國標準體系,積極領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促進國際標準互認。加強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建設,建立健康智能汽車和k……認證體系……
零部件產品按照自愿認證與強制認證相結合的原則,加強企業自律。(3) 優化資金支持方式,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創新資金使用方式,積極運用制造業先行投資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培育重點企業發展和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四) 建立項目儲備體系按照“建設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規劃一批”的思路,建立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庫,實施動態項目管理。根據技術水平、市場需求和戰略作用,相關省發改委和中央企業應在每年3月底前提交符合條件的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組織咨詢機構和專家對提交的項目進行評估,并將通過評估的項目納入項目庫并給予優先支持。(五) 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根據《加強和完善重大項目調度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2015〕851號)的要求,有關省級發展改革委和中央企業對項目建設進行動態監督,定期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告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實施。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對項目建設進度和實施計劃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反饋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項目實施單位應每季度向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提交項目進展報告,相關省發改委應積極開展檢查監督。
燃料電池汽車和卡車僅占美國清潔能源車輛市場的很少一部分。這種情況很大程度是因為:該類車輛的銷售地區本就不多,而銷售地區之一加州的氫燃料站數量有限。
1900/1/1 0:00:0012月26日,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與珠海驛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泰坦集團總部就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充電網絡運營、車載平臺對接、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多個維度達成戰略合作。
1900/1/1 0:00:00年底了,又到了回顧一年中發生了什么大事兒、對明年立flag的時候。flag立不立無所謂,反正每年都立,可真正實現的少,但是年度回顧還是要認真做一下的。
1900/1/1 0:00:0016億元入股觀致汽車的潮汕商人、寶能系實際控制人姚振華要在廣州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了。12月26日,寶能集團宣布,公司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動工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1900/1/1 0:00:00北汽新能源汽車將啟動借殼上市進程,虛位以待的是已經停牌一年的SST前鋒。
1900/1/1 0:00:00據外媒近日公布,歐洲如今有兩大“超快速”充電網服務商,兩大服務商提供最大充電率為350kW。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