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國應如何加速自動駕駛立法進程?答案也許就在這份報告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12月18日,《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舉行。為了全面反映和研究中國汽車工業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豐田汽車公司自2015年以來不斷研究發布《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自2017年以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備受業界關注的節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年度評價納入本報告。

Beijing, Toyota

在大會問答環節,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秘書長龔偉杰就中國自動駕駛立法進程發表了看法。此前有預測稱,中國可能在2018年6月頒發中國首張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但龔偉杰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但她認為,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和修訂已經開始,根據國情可能會比其他國家晚一點。

Beijing, Toyota

面對眾多新的汽車發展力量,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金華表示,當行業發生變化時,國家需要新鮮血液。然而,IT和互聯網公司的涌入能否帶來高質量的產品,張金華個人持懷疑態度。他建議企業不要浮躁,應該以產品質量為前提。同時,他也認為,一些新興車企在宣傳上可能相對高調,但在實踐中一定會扎實推進,嚴把安全關,確保汽車產品質量。“這是企業的底線,我對此毫不懷疑,”張金華說。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給出的總結和建議。“綜合+主題+趨勢”三位一體

Beijing, Toyota

《報告》圍繞汽車產業技術“低碳、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整合優質資源,結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報告,精心打造了中國汽車技術年度報告三位一體的框架體系,即“綜合評價報告的全面洞察、專項評價報告的深度聚焦和對技術數據未來趨勢的展望”。綜合評價報告的綜合洞察模塊主要關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外部環境、產業趨勢和技術進步,對汽車技術的主要領域進行評價,分析年度標志性進展和距離目標存在的挑戰。具體而言,評估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輕量化和汽車制造等七個關鍵領域的年度技術進步和目標實現程度。專項評估報告的深度聚焦模塊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節能汽車和汽車制造等主題,每年選取一個主題開展專項研究。其中,新能源汽車在七大技術路線圖中對應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汽車動力電池,節能汽車在七項技術路線圖上對應節能汽車和汽車輕量化。根據技術路線圖發布以來各領域技術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今年主要依托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圍繞智能網聯細分汽車領域的技術進步,開展了智能網聯車專項評估。

Beijing, Toyota

綜合評價報告中的相關建議鑒于新能源的發展現狀……

《報告》得出以下結論:低碳、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并不斷向縱深發展;傳統汽車將長期保持市場主體地位,應繼續推動傳統汽車節能減排;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平臺化、輕量化、智能化趨勢明顯;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趨于成熟,產業化預期大大增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示范測試和產業化發展加快;在戰略支撐方面,中國總體上構建了更加有效的戰略支撐和保障措施。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了以下10點建議:1。在國家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層面,建議進一步增強智能網聯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定位,逐步構建起貫穿其研發、制造、推廣和應用的相對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建議依托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相關問題的統籌協調。2.在具體支持政策層面,建議加快研究制定后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政策體系,形成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路線圖和穩定的發展預期;選擇相關城市和地區,加快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區等示范項目建設;通過綜合政策引導,建立有利于混合動力、小型汽車等節能技術發展的機制,促進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3.在創新體系方面,建議進一步構建由戰略層、平臺層、網絡層和基礎層組成的新型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搭建新型創新平臺,成立中國汽車創新委員會,加快建設國家汽車產業智庫。4.在節能汽車方面,建議在加快節能汽車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同時,更有效地引導和調整汽車的產品結構,以提高小型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在核算CAFé(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時,將有序、漸進地取消新能源汽車的核算倍數折扣。5、對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建議加大部分關鍵零部件和先進設備的研發力度,減少進口依賴;進一步加大對汽車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市場集中度,打破地方保護,建立市場化競爭機制;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6.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建議加快技術研發和攻關,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壽命等關鍵性能指標;加快培育產業鏈中的戰略性關鍵零部件;進一步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加快加氫站建設,加強對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效果的評估。7.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研究制定;依托“產業強基”等項目,加大對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關鍵芯片、汽車核心控制器等關鍵核心部件的產業技術研究;重視數據和信息安全。8.動力電池方面,建議集中優勢創新資源,加強高比能電池協同研究;

提高動力電池設備和技術水平,提高動力電池的一致性,支持比能量、比功率、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的提高。9.在汽車輕量化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汽車輕量化相關基礎研究,通過創新聯盟等方式凝聚跨行業創新力量,增加輕量化產品在“產業鏈”上的協同作用和技術體系在技術鏈上的突破。10.在汽車制造技術方面,建議依托“智能制造”等項目,加大對汽車數字工廠和智能制造項目的支持力度;依托創新聯盟,加大汽車及相關產業協同創新和綜合示范力度;建議企業加大數字化、智能化的研發投入,設立數字化部門,加強軟件研發。。智能網聯汽車綜述與建議

Beijing, Toyota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專項評估報告總結了國內外智能網聯車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并對我國產業發展做出了評估結論:智能網聯車輛的技術架構體系趨于一致,集成深度不斷加深,產品實現DA級跨越;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一些領域的技術發展需求超出預期,需要及時調整,而電子電氣架構、智能芯片等領域則遠遠落后于國外。總體而言,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品處于起步階段,頂層設計正在形成,能力建設和營銷穩步推進。《報告》從三個方面總結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挑戰:電子制造基礎薄弱,智能網聯車產業生態建設缺乏基礎支撐;跨國公司結成戰略聯盟,將國內產業從市場技術標準中擠出;

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和智能網聯的發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智能網聯的汽車缺乏頂層協調機制、汽車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程度較低、立法工作滯后等,開放支持開放道路測試的難度,以及測試能力建設的相對滯后。這不僅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政府管理的方向。下一步,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仍需從多方面入手,持續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體系,確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1.加快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頂層協調機制是我國未來搶占汽車產業戰略的制高點,是國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要加快建立全國智能網聯汽車協調機制,加強汽車、通信、交通的跨部門、跨行業融合,指導智能網聯汽車戰略任務和技術研究的總體方向和布局,確保智能網聯車輛的有效組織和實施。2.有序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立法、修訂和解釋工作。我國立法水平滯后,需要在國家層面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條文適用性研究,及時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測繪法》、“保險法”和《地圖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為生產提供法治環境,智能網聯汽車的銷售和使用。3.完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系統建設。《網絡安全法》的實施使政府部門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信息安全,重視信息安全將成為智能網聯車輛未來發展的政策保障重點。未來,國家有關部門應結合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加強智能網聯車輛的信息安全管理,圍繞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端到端網絡和云架構下的信息安全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責任體系。4.加快出臺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在中國,由于工信部、交通部、部等部門的介入,智能網聯汽車的實際道路測試難以推進,已成為技術研發的“瓶頸”。考慮到我國道路交通管理、產業發展需求和國際經驗做法,應盡快出臺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商業測試的合法性和相應牌照的要求,應明確證書和法規,以滿足國內對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日益增長的需求。寫在最后的巧合是,就在《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發布的同一天,北京市交通委、交管局、經信委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的指導意見(試行)》。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立法工作似乎已經開始加速,自動駕駛汽車合法上路的日子即將到來。12月18日,《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舉行。為了全面反映和研究中國汽車工業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C……

自2015年以來,美國汽車工程學會和豐田汽車公司不斷研究并發布了《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自2017年以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備受業界關注的節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年度評價納入本報告。

Beijing, Toyota

在大會問答環節,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秘書長龔偉杰就中國自動駕駛立法進程發表了看法。此前有預測稱,中國可能在2018年6月頒發中國首張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但龔偉杰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但她認為,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和修訂已經開始,根據國情可能會比其他國家晚一點。

Beijing, Toyota

面對眾多新的汽車發展力量,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金華表示,當行業發生變化時,國家需要新鮮血液。然而,IT和互聯網公司的涌入能否帶來高質量的產品,張金華個人持懷疑態度。他建議企業不要浮躁,應該以產品質量為前提。同時,他也認為,一些新興車企在宣傳上可能相對高調,但在實踐中一定會扎實推進,嚴把安全關,確保汽車產品質量。“這是企業的底線,我對此毫不懷疑,”張金華說。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給出的總結和建議。“綜合+主題+趨勢”三位一體

Beijing, Toyota

《報告》圍繞汽車產業技術“低碳、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整合優質資源,結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報告,精心打造了中國汽車技術年度報告三位一體的框架體系,即“綜合評價報告的全面洞察、專項評價報告的深度聚焦和對技術數據未來趨勢的展望”。綜合評價報告的綜合洞察模塊主要關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外部環境、產業趨勢和技術進步,對汽車技術的主要領域進行評價,分析年度標志性進展和距離目標存在的挑戰。具體而言,評估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輕量化和汽車制造等七個關鍵領域的年度技術進步和目標實現程度。專項評估報告的深度聚焦模塊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節能汽車和汽車制造等主題,每年選取一個主題開展專項研究。其中,新能源汽車在七大技術路線圖中對應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汽車動力電池,節能汽車在七項技術路線圖上對應節能汽車和汽車輕量化。根據技術路線圖發布以來各領域技術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今年主要依托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圍繞智能網聯細分汽車領域的技術進步,開展了智能網聯車專項評估。

Beijing, Toyota

綜合評價報告中的相關建議針對我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現狀,《報告》得出以下結論:低碳、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并不斷向縱深發展;

傳統汽車將長期保持市場主體地位,應繼續推動傳統汽車節能減排;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平臺化、輕量化、智能化趨勢明顯;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趨于成熟,產業化預期大大增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示范測試和產業化發展加快;在戰略支撐方面,中國總體上構建了更加有效的戰略支撐和保障措施。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了以下10點建議:1。在國家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層面,建議進一步增強智能網聯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定位,逐步構建起貫穿其研發、制造、推廣和應用的相對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建議依托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相關問題的統籌協調。2.在具體支持政策層面,建議加快研究制定后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政策體系,形成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路線圖和穩定的發展預期;選擇相關城市和地區,加快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區等示范項目建設;通過綜合政策引導,建立有利于混合動力、小型汽車等節能技術發展的機制,促進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3.在創新體系方面,建議進一步構建由戰略層、平臺層、網絡層和基礎層組成的新型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搭建新型創新平臺,成立中國汽車創新委員會,加快建設國家汽車產業智庫。4.在節能汽車方面,建議在加快節能汽車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同時,更有效地引導和調整汽車的產品結構,以提高小型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在核算CAFé(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時,將有序、漸進地取消新能源汽車的核算倍數折扣。5、對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建議加大部分關鍵零部件和先進設備的研發力度,減少進口依賴;進一步加大對汽車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市場集中度,打破地方保護,建立市場化競爭機制;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6.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建議加快技術研發和攻關,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壽命等關鍵性能指標;加快培育產業鏈中的戰略性關鍵零部件;進一步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加快加氫站建設,加強對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效果的評估。7.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研究制定;依托“產業強基”等項目,加大對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關鍵芯片、汽車核心控制器等關鍵核心部件的產業技術研究;重視數據和信息安全。8.動力電池方面,建議集中優勢創新資源,加強高比能電池協同研究;

提高動力電池設備和技術水平,提高動力電池的一致性,支持比能量、比功率、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的提高。9.在汽車輕量化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汽車輕量化相關基礎研究,通過創新聯盟等方式凝聚跨行業創新力量,增加輕量化產品在“產業鏈”上的協同作用和技術體系在技術鏈上的突破。10.在汽車制造技術方面,建議依托“智能制造”等項目,加大對汽車數字工廠和智能制造項目的支持力度;依托創新聯盟,加大汽車及相關產業協同創新和綜合示范力度;建議企業加大數字化、智能化的研發投入,設立數字化部門,加強軟件研發。。智能網聯汽車綜述與建議

Beijing, Toyota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專項評估報告總結了國內外智能網聯車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并對我國產業發展做出了評估結論:智能網聯車輛的技術架構體系趨于一致,集成深度不斷加深,產品實現DA級跨越;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一些領域的技術發展需求超出預期,需要及時調整,而電子電氣架構、智能芯片等領域則遠遠落后于國外。總體而言,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品處于起步階段,頂層設計正在形成,能力建設和營銷穩步推進。《報告》從三個方面總結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挑戰:電子制造基礎薄弱,智能網聯車產業生態建設缺乏基礎支撐;跨國公司結成戰略聯盟,將國內產業從市場技術標準中擠出;

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和智能網聯的發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智能網聯的汽車缺乏頂層協調機制、汽車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程度較低、立法工作滯后等,開放支持開放道路測試的難度,以及測試能力建設的相對滯后。這不僅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政府管理的方向。下一步,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仍需從多方面入手,持續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體系,確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1.加快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頂層協調機制是我國未來搶占汽車產業戰略的制高點,是國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要加快建立全國智能網聯汽車協調機制,加強汽車、通信、交通的跨部門、跨行業融合,指導智能網聯汽車戰略任務和技術研究的總體方向和布局,確保智能網聯車輛的有效組織和實施。2.有序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立法、修訂和解釋工作。我國立法水平滯后,需要在國家層面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條文適用性研究,及時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測繪法》、“保險法”和《地圖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為生產提供法治環境,智能網聯汽車的銷售和使用。3.完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系統建設。《網絡安全法》的實施使政府部門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信息安全,重視信息安全將成為智能網聯車輛未來發展的政策保障重點。未來,國家有關部門應結合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加強智能網聯車輛的信息安全管理,圍繞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端到端網絡和云架構下的信息安全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責任體系。4.加快出臺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在中國,由于工信部、交通部、部等部門的介入,智能網聯汽車的實際道路測試難以推進,已成為技術研發的“瓶頸”。考慮到我國道路交通管理、產業發展需求和國際經驗做法,應盡快出臺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商業測試的合法性和相應牌照的要求,應明確證書和法規,以滿足國內對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日益增長的需求。寫在最后的巧合是,就在《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發布的同一天,北京市交通委、交管局、經信委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的指導意見(試行)》。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立法工作似乎已經開始加速,自動駕駛汽車合法上路的日子即將到來。

標簽:北京豐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Ponycar劉吉財:用戶安全是共享出行項目的重中之重

“做共享出行項目有三點,第一是網點選址,第二是供需平衡,第三是行車安全。

1900/1/1 0:00:00
漢能牽手北汽新能源,布局“汽車&家庭+薄膜太陽能”模式

繼與德國奧迪簽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戰略后,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HK下稱“漢能”又與一家大型汽車企業實現多領域合作。12月15日,漢能與北汽新能源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
云杉智行錢路:90后是使用共享汽車占比較高的人群

“從大數據來看,目前90后是共享汽車使用占比較高的人群。

1900/1/1 0:00:00
小明出行CEO田海玉:分時租賃的新、行、態

12月15日,在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汽車共享分論壇上,小明出行CEO田海玉發表了題為“打造共享汽車新形態”的演講。新是指的創新、新能源、新思路;行指專注于出行領域;態是生態。

1900/1/1 0:00:00
ACM啟用新測試場地 為互聯汽車及自動駕駛路測提供支持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美國移動中心(AmericanCenterforMobility,ACM)啟用最新的測試場地,偉世通與豐田研究中心正在進行初步運營測試。

1900/1/1 0:00:00
盼達用車喻征東:2018年共享汽車市場將是一片紅海

“做共享汽車有四點難題:第一是重資產,即最基礎的車輛成本;第二是重運營,需要非常強大的線下運營團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