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4.0”逐漸到來的時代,即使是一個小芯片,在制造環境、速度、精度和規模方面都令人驚嘆,這要歸功于標準化的半導體制造標準體系。與芯片相比,如果按照國家要求,企業年產能達到80億瓦時,那么未來動力電池的制造頻率將高于芯片。此外,標準行動對于鋰離子電池的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非常重要。隨著2020年的臨近,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政策絲毫沒有動搖,“補貼退坡+雙積分”的組合政策逐步完善,深化全行業向市場化轉型。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產能和價格一直制約著產業升級。隨著智能制造的加入,動力電池企業找到了翻越“三座大山”的方法。隨著生產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增強,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監控,有效保障了整車的性能和安全。同時,電池的能量密度逐漸達到350Wh/kg以上,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接近傳統燃油汽車。從市場角度來看,產能上升,成本下降,滿足了市場需求,實現了動力電池整個制造鏈的價值最大化。不僅是制造端,包括研發端、消費端等,整個動力電池行業也將在“智能制造”的影響下發生巨大變化。今天,中國已經啟動了前瞻性布局。今年8月至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2017年智能制造集成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和2017年智能化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通知》。其中,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數量大幅增加,樂凱、富蘭特、偉宏動力、天津力申等10多家企業入榜。根據計劃,“新模式應用”項目將于2019年啟動,驗收標準為生產效率、運營成本、產品開發周期、產品缺陷率和單位產值能耗增減。“事實上,‘智能制造’的概念非常熱門,但對于我們的鋰電池企業或鋰電池制造來說,仍然存在很多距離和問題。”今年3月,深圳市濟陽智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汝坤表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的頂層設計還不夠完善。自2015年以來,隨著新國家標準和《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的發布,國家陸續制定了一批與動力電池相關的標準。最新的標準是《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和拆解規范》,該規范于12月1日生效。2017年發布的相關標準包括《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規范和尺寸》、《汽車動力電池編碼規則》、《車用回收動力電池剩余能量檢測》。行業標準也相繼發布,如《鋰離子電池總成通用要求》和《總成接口與通信協議》、《鋰錳電池模塊通用要求》、《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規格與尺寸》。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在動力電池標準方面配套完善、針對性強、國際化程度高。這些國家主要是指專業的標準制定組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和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這些組織制定的標準體系涵蓋了動力電池的設計、制造、測試、安裝和驗收,并結合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水平給出了相應的標準和指導。顯然,中國的實力……
電池標準體系需要從標準體系的國際化水平和針對性以及標準制定機構的建設等方面進行完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尚未出臺鋰離子電池智能設備的標準化和建立體系。為了更好地幫助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應對新市場、新政策、新技術環境的變化,12月24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助理、北京機械工業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坤,將出席“2017年第七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峰會”,并就“鋰離子電池及裝備制造的標準化現狀和未來規劃”進行演講。會上,他將詳細解讀動力電池標準化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包括建立標準化體系的總體思路和布局,以及協會的工作部署。據了解,鋰離子電池制造設備標準體系已建立一年,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國電池聯盟、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業委員會等組織參與。在項目前期,我們開展了“智能搜索之旅-國家電池行業智能設備研究銀行”,走訪了廣州市泛中電器有限公司、佛山市金銀河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東莞市速摩自動化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深圳市濟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大足激光、華泰等。截至目前,鋰離子電池制造設備技術標準體系包含45個標準項目,涉及鋰電池制備的方方面面。其中,兩個行業標準項目“鋰離子電池極涂機”(2015-1325T-JB)和“鋰離子蓄電池疊層機”(20151326T-JB。據介紹,該項目下一階段將重點關注設備的智能化標準,包括自動密封設備、電容器自動充放電設備、高速漿料分散設備、分切機、連續真空干燥系統、自動套管設備和鋰離子工藝NMP回收設備。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創新升級,動力電池行業對智能設備有幾點要求:一是設備具備標準化的通信標準,實現遠程數據采集與傳輸、遠程診斷與維護;二是穩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低能耗、自動化程度高;
三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形成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實現深度學習和優化,最終實現大規模智能制造的目標。2017年,第七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峰會將于12月24日至25日在廣東清遠舉行,主題為“新能源政策下中國動力電池的未來之路”。屆時,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者、政府官員和研究人員將共話產業規劃,充分探討電動汽車和電池的政策趨勢、技術標準、測試和認證、新系統、新材料、新技術和新應用,加強、生產、,通過學術論壇和成果展覽進行學習、研究、使用、回收和再利用,共同促進力量。在“工業4.0”逐漸到來的時代,即使是一個小芯片,在制造環境、速度、精度和規模方面都令人驚嘆,這要歸功于標準化的半導體制造標準體系。與芯片相比,如果按照國家要求,企業年產能達到80億瓦時,那么未來動力電池的制造頻率將高于芯片。此外,標準行動對于鋰離子電池的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非常重要。隨著2020年的臨近,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政策絲毫沒有動搖,“補貼退坡+雙積分”的組合政策逐步完善,深化全行業向市場化轉型。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產能和價格一直制約著產業升級。隨著智能制造的加入,動力電池企業找到了翻越“三座大山”的方法。隨著生產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增強,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監控,有效保障了整車的性能和安全。同時,電池的能量密度逐漸達到350Wh/kg以上,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接近傳統燃油汽車。從市場角度來看,產能上升,成本下降,滿足了市場需求,實現了動力電池整個制造鏈的價值最大化。不僅是制造端,包括研發端、消費端等,整個動力電池行業也將在“智能制造”的影響下發生巨大變化。今天,中國已經啟動了前瞻性布局。今年8月至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2017年智能制造集成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和2017年智能化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通知》。其中,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數量大幅增加,樂凱、富蘭特、偉宏動力、天津力申等10多家企業入榜。根據計劃,“新模式應用”項目將于2019年啟動,驗收標準為生產效率、運營成本、產品開發周期、產品缺陷率和單位產值能耗增減。“事實上,‘智能制造’的概念非常熱門,但對于我們的鋰電池企業或鋰電池制造來說,仍然存在很多距離和問題。”今年3月,深圳市濟陽智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汝坤表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的頂層設計還不夠完善。自2015年以來,隨著新國家標準和《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的發布,國家陸續制定了一批與動力電池相關的標準。最新的標準是《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和拆解規范》,該規范于12月1日生效。2017年發布的相關標準包括《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規范和尺寸》、《汽車動力電池編碼規則》、《車用回收動力電池剩余能量檢測》。行業標準也相繼發布,如《鋰離子電池總成通用要求》、《總成接口與通信專業……》等……
col”、“鋰錳電池模塊的一般要求”和“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品的規格和尺寸“。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在動力電池標準方面配套完善、針對性強、國際化程度高。這些國家主要是指專業的標準制定組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和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這些組織制定的標準體系涵蓋了動力電池的設計、制造、測試、安裝和驗收,并結合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水平給出了相應的標準和指導。顯然,我國動力電池標準體系在標準體系的國際化水平和針對性以及標準制定機構的建設等方面都有待完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尚未出臺鋰離子電池智能設備的標準化和建立體系。為了更好地幫助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應對新市場、新政策、新技術環境的變化,12月24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助理、北京機械工業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坤,將出席“2017年第七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峰會”,并就“鋰離子電池及裝備制造的標準化現狀和未來規劃”進行演講。會上,他將詳細解讀動力電池標準化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包括建立標準化體系的總體思路和布局,以及協會的工作部署。據了解,鋰離子電池制造設備標準體系已建立一年,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國電池聯盟、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業委員會等組織參與。在項目前期,我們開展了“智能搜索之旅-國家電池行業智能設備研究銀行”,走訪了廣州市泛中電器有限公司、佛山市金銀河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東莞市速摩自動化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深圳市濟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大足激光、華泰等。截至目前,鋰離子電池制造設備技術標準體系包含45個標準項目,涉及鋰電池制備的方方面面。其中,兩個行業標準項目“鋰離子電池極涂機”(2015-1325T-JB)和“鋰離子蓄電池疊層機”(20151326T-JB。據介紹,該項目下一階段將重點關注設備的智能化標準,包括自動密封設備、電容器自動充放電設備、高速漿料分散設備、分切機、連續真空干燥系統、自動套管設備和鋰離子工藝NMP回收設備。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創新升級,動力電池行業對智能設備有幾點要求:一是設備具備標準化的通信標準,實現遠程數據采集與傳輸、遠程診斷與維護;二是穩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低能耗、自動化程度高;
三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形成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實現深度學習和優化,最終實現大規模智能制造的目標。2017年,第七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峰會將于12月24日至25日在廣東清遠舉行,主題為“新能源政策下中國動力電池的未來之路”。屆時,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者、政府官員和研究人員將共話產業規劃,充分探討電動汽車和電池的政策趨勢、技術標準、測試和認證、新系統、新材料、新技術和新應用,加強、生產、,通過學術論壇和成果展覽進行學習、研究、使用、回收和再利用,共同促進力量。
近日,由第一電動網舉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成功閉幕。
1900/1/1 0:00:00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目錄有一輛“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黃海牌”純電動SUV申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按常理來說,這樣一個三線自主品牌都排布上的非主流車企,其車型產品并不值得我們解讀。
1900/1/1 0:00:00“我以前不怎么接受采訪,但今天不愿意說也不行,因為你不能假設大家都理解你,當然有人會覺得挺好,有人覺得有疑慮,都很正常。
1900/1/1 0:00:0012月27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備案信息表(2017年全年)》,共有155款新能源汽車進入上海市場,其中新能源乘用車94款、新能源商用車61款。此次備案信息表新增了10款車型。
1900/1/1 0:00:00近年來,隨著消費級無人機的全面爆發,這一領域的競爭正愈發白熱化。不過,水下無人機領域則由于海洋經濟開發持續深入、發展潛力巨大,獲得了難得的增長機遇期。
1900/1/1 0:00:00電動汽車在中國有多火相信各地的消費者早已感受到城市街頭也經常能看到插著電的分時租賃電動汽車預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汽車總銷量的2。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