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中國汽車行業唯一的技術轉移盛會——第四屆中國汽車技術轉移大會在張家港舉行。來自政、產、學、研、商的近6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話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分享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經驗。由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指導委員會指導的“中國創新創業競賽第二屆國際新能源與智能汽車大賽”蘇州賽區比賽也同時舉行。
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江蘇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聯合主辦,匯集了產學研的各種資源,旨在促進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汽車技術成果的需求者和資本家,為科技成果的轉移和轉化創造行業平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江蘇省工業研究院研究部部長劉玉軍,張家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邊東方,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出席會議并致賀詞。中國汽車技術轉移大會已連續舉辦四年,規模逐年擴大,水平不斷提高,內容不斷豐富。今年,大會設立了“高峰論壇”、“與車企面對面”、“技術研討會”、“汽車創業大賽”、清華校友會等一系列專題活動,同時舉辦技術成果和企業產品展覽,吸引了250多個優質科技成果和300多家零部件企業參與對接,為國內外同仁尋找項目、技術、產品、市場等資源提供了便利渠道。前沿話題頂級專家齊聚香港。本次大會吸引了包括國家部委、全國著名大學和研究院所、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投融資機構在內的眾多人士參加。在17日上午的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圍繞汽車行業的熱點進行了精彩的演講,點評了當前的行業癥結,預測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產業方興未艾。隨著產業政策的出臺,早期的野蠻生長將逐漸走向規范化。如何利用相關支持政策實現更好的發展,如何在不斷變化的規則框架內做好未來布局?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高科技事業部總監韓亞娟從政策角度對中國純電動乘用車進行了深入解讀和分析。“智能共享”是未來汽車的主流。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革圍繞這一話題,深入分析了技術壁壘,并為“未來技術驅動的智能共享出行”建言獻策。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程波結合該院的發展實踐,闡述了“關于汽車產業創新與技術轉移的思考”。
大陸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裁周立群就“大陸汽車在中國”做了生動的闡述。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裁劉景輝談到“人工智能時代的傳統產業”。對話車企智能網聯亮點頻繁面臨行業新趨勢、新變化,已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獨自一人尋找新技術。為促進資源配置,精準對接需求,深化協同創新,本次大會專門設置了“面對面”環節,邀請國內外汽車及零部件領軍企業齊聚一堂,進行對話和坦誠交流。在現場,江鈴新能源汽車、上汽大通、新加坡新科動力等多家企業負責人圍繞“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和“動力電池”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享了各自在技術研發、產品布局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驗和策略。在“智能網絡汽車技術推介會”上,新威士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蘇州青巖微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興企業帶來了尖端產品,分享了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駕駛員身份和狀態識別技術以及壓力傳感器,受到行業專家、車企領導和投融資機構的熱烈歡迎。
同一時期舉辦的清華汽車工業校友會匯聚了眾多清華汽車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共同探討了紫荊的未來發展。角逐創業冠軍的30個項目與汽車技術轉讓大會同期舉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屆國際新能源與智能汽車大賽在蘇州地區賽同時舉行半決賽和決賽。今年的創業大賽得到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的全力支持,參賽項目數量和評選范圍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活動從9月開始,持續了兩個多月,并獲得了國內外創新創業項目的廣泛參與。經過初步篩選,有30個項目入圍16日的半決賽。同一天,路演選手們在同一個舞臺上對峙,激烈角逐,最終晉級決賽。現場專家評委和知名投資者提出了尖銳的問題,并發表了中肯的評論。比賽氣氛緊張熱烈。經過嚴格評審,6個優秀項目晉級總決賽,并于17日下午迎來終極比拼。
最終,“靜電驅動智能節能遮陽玻璃窗”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高度集成的智能傳感器芯片和解決方案”和“用于汽車電子、物聯網和工業智能的壓力傳感器”獲得二等獎;
“新能源汽車泡沫鋁防撞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汽車裝配外殼減震降噪鋁基復合材料產業化項目”、“智能停車系統,自動駕駛核心應用”獲三等獎。據悉,獲獎項目不僅將獲得現金獎勵,還將優先進入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孵化器,并獲得全方位創業輔導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11月16日至17日,中國汽車行業唯一的技術轉移盛會——第四屆中國汽車技術轉移大會在張家港舉行。來自政、產、學、研、商的近6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話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分享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經驗。由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指導委員會指導的“中國創新創業競賽第二屆國際新能源與智能汽車大賽”蘇州賽區比賽也同時舉行。
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江蘇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聯合主辦,匯集了產學研的各種資源,旨在促進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汽車技術成果的需求者和資本家,為科技成果的轉移和轉化創造行業平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江蘇省工業研究院研究部部長劉玉軍,張家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邊東方,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出席會議并致賀詞。中國汽車技術轉移大會已連續舉辦四年,規模逐年擴大,水平不斷提高,內容不斷豐富。今年,大會設立了“高峰論壇”、“與車企面對面”、“技術研討會”、“汽車創業大賽”、清華校友會等一系列專題活動,同時舉辦技術成果和企業產品展覽,吸引了250多個優質科技成果和300多家零部件企業參與對接,為國內外同仁尋找項目、技術、產品、市場等資源提供了便利渠道。前沿話題頂級專家齊聚香港。本次大會吸引了包括國家部委、全國著名大學和研究院所、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投融資機構在內的眾多人士參加。在17日上午的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圍繞汽車行業的熱點進行了精彩的演講,點評了當前的行業癥結,預測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產業方興未艾。隨著產業政策的出臺,早期的野蠻生長將逐漸走向規范化。如何利用相關支持政策實現更好的發展,如何在不斷變化的規則框架內做好未來布局?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高科技事業部總監韓亞娟從政策角度對中國純電動乘用車進行了深入解讀和分析。“智能共享”是未來汽車的主流。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革圍繞這一話題,深入分析了技術壁壘,并為“未來技術驅動的智能共享出行”建言獻策。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程波結合該院的發展實踐,闡述了“對創新和科技的思考……
汽車工業的技術轉讓”。
大陸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裁周立群就“大陸汽車在中國”做了生動的闡述。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裁劉景輝談到“人工智能時代的傳統產業”。對話車企智能網聯亮點頻頻面臨行業新趨勢新變化,單打獨斗已不可能滿足企業對新技術的需求。為促進資源配置,精準對接需求,深化協同創新,本次大會專門設置了“面對面”環節,邀請國內外汽車及零部件領軍企業齊聚一堂,進行對話和坦誠交流。在現場,江鈴新能源汽車、上汽大通、新加坡新科動力等多家企業負責人圍繞“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和“動力電池”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享了各自在技術研發、產品布局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驗和策略。在“智能網絡汽車技術推介會”上,新威士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蘇州青巖微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興企業帶來了尖端產品,分享了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駕駛員身份和狀態識別技術以及壓力傳感器,受到行業專家、車企領導和投融資機構的熱烈歡迎。
同一時期舉辦的清華汽車工業校友會匯聚了眾多清華汽車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共同探討了紫荊的未來發展。角逐創業冠軍的30個項目與汽車技術轉讓大會同期舉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屆國際新能源與智能汽車大賽在蘇州地區賽同時舉行半決賽和決賽。今年的創業大賽得到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的全力支持,參賽項目數量和評選范圍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活動從9月開始,持續了兩個多月,并獲得了國內外創新創業項目的廣泛參與。經過初步篩選,有30個項目入圍16日的半決賽。同一天,路演選手們在同一個舞臺上對峙,激烈角逐,最終晉級決賽。現場專家評委和知名投資者提出了尖銳的問題,并發表了中肯的評論。比賽氣氛緊張熱烈。經過嚴格評審,6個優秀項目晉級總決賽,并于17日下午迎來終極比拼。
最終,“靜電驅動智能節能遮陽玻璃窗”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高度集成的智能傳感器芯片和解決方案”和“用于汽車電子、物聯網和工業智能的壓力傳感器”獲得二等獎;“新能源汽車泡沫鋁防撞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汽車裝配外殼減震降噪鋁基復合材料產業化項目”、“智能停車系統,自動駕駛核心應用”獲三等獎。據悉,獲獎項目不僅將獲得現金獎勵,還將優先進入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孵化器,并獲得全方位創業輔導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
標簽:江鈴
2017年11月17日下午,2018第四屆金軒獎(TABFESTIVAL)在廣州國際車展正式啟動。
1900/1/1 0:00:0011月17日,2017第十五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隆重開幕。
1900/1/1 0:00:00據未來主義科學新聞網報道,電動汽車制造商菲斯克Fisker本周申請了一項固態電池專利,這項專利使得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提高到令人震驚的804公里,而且使充電時間也縮短到一分鐘。
1900/1/1 0:00:00Autoblog網站11月13日報道稱,菲斯科(FiskerInc)汽車公司將宣布對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進展,該公司已經申請了固態鋰電池專利,并預計在2023年實現批量生產。
1900/1/1 0:00:00當地時間11月16日(北京時間11月17日),備受矚目的特斯拉半掛式電動卡車(TeslaSemi)終于正式與大眾見面了。
1900/1/1 0:00:00近日,四部委已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會定調,最快有望本周發布。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續航里程補貼的分檔將更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提高、能耗系數分檔補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