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是一項很酷的技術。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從企業層面逐漸上升到國家層面。盡管自動駕駛技術仍有突破,但現行法律也存在桎梏。為了抓住市場機遇,美德公司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為企業提供便利,其內容和管理經驗值得中國借鑒。在美國聯邦政府統一各州之前,美國至少有21個州通過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州法律。為了避免監管碎片化,該行業仍然希望引入統一的聯邦標準。
2017年9月6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了一項兩黨法案:《安全保障生命未來車輛進化部署和研究法案》(H.R.3388),也稱為《自動駕駛法案》。該法案修訂了美國的交通法規,為聯邦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奠定了基本框架,并表明聯邦立法者開始認真對待自動駕駛汽車及其未來。該法案旨在為企業開展自動駕駛相關實驗提供便利,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的部署,為其建立統一的規則體系,并確保企業在政府的監督下安全創新;另一方面,它也涉及到自動駕駛在商業使用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這反映了聯邦政府對一些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該法案預計將于今年秋天列入美國國會議程。其核心內容總結如下:1。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美國聯邦法律具有優先權;2.該法案賦予NHTSA(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監督自動駕駛汽車的權力,并要求升級和引入新的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3.制造商制定并實施自動駕駛系統的網絡安全計劃,并遵循NHTSA的網絡安全指南;4.建立普遍豁免。在某些情況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可以豁免自動駕駛汽車遵守現行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5.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成立了一個高度自動化的汽車咨詢委員會,提供技術咨詢和建議;6.加強對消費者隱私的保護,防止業主信息泄露。
該法案規定,每個制造商將允許25000輛自動駕駛汽車在第一年進行道路測試,第二年允許50000輛,第三年允許100000輛。根據美國聯邦立法程序,該法案已首先在美國國會眾議院獲得通過。如果獲得參議院批準,它將正式頒布,然后在總統簽署后成為正式的聯邦法律。德國在立法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仍保持保守。2017年5月12日,德國通過了第一部自動駕駛汽車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自動駕駛獨立立法的國家。德國的真正目的是為汽車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研發和路試掃清法律障礙,并在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場地的主導地位上與加州競爭。然而,與美國的豁免相比,這項法律也反映了德國政府的保守主義和擔憂。
其核心內容總結如下:1。駕駛員可以不參與駕駛行為,但必須始終坐在方向盤后面,以應對意外情況;2.自動駕駛車輛配備“黑匣子”作為標準,記錄駕駛信息和駕駛員行為;3.明確駕駛員與制造商之間的責任分配:如果駕駛員參與駕駛,應根據其義務和過錯承擔責任;
否則,制造商應承擔責任(具體情況以黑盒數據為準)。德國的這項法律規定,司機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參與自動駕駛汽車,但美國許多州政府早就停止了強制執行,聯邦法律也是如此。司機的強制分配和責任區的劃分反映了德國政府在自動駕駛相關法律上的謹慎,這也關系到民族性。畢竟,德國人不像美國人那樣崇尚冒險精神。中國將自動駕駛列為“特區”。在今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規定各部門、各地方要開展智能汽車(包括自動駕駛汽車)試點示范。截至目前,中國市政府已在武漢和上海設立了自動駕駛示范區,供企業進行車輛測試。除相關示范區外,我國的自動駕駛法律法規尚屬空白。2016年“兩會”期間,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在提案中提出,“自動駕駛立法迫在眉睫,應盡快開展相關立法計劃。”在剛剛結束的泰達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吳偉表示,表示,國家正在加快自動駕駛相關立法工作,《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范(試行)》相關初稿已經完成,正在論證和修訂中。
中國政府將自動駕駛限制在示范區,并為企業提供虛擬城鎮、模擬路況、假人和信號基站進行道路測試。然而,現行法律法規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道路上進行實際測試。鑒于自動駕駛目前還無法付諸實踐,加上中國人口眾多、路況復雜,自動駕駛在中國獲得法律地位并非一蹴而就。
自動駕駛技術的立法非常復雜,涉及機器和人之間的社會和倫理問題。美國和德國都為促進工業發展開了綠燈;
然而,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是為了方便規范企業的道路測試,對于自動駕駛的商業應用和推廣仍有許多內容需要改進。與激進的美德立法相比,自動駕駛示范區可能更適合中國當前的國情。對于新興技術,我們需要有冒險的勇氣,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捷徑。當技術條件真正成熟時,相應的政策法規自然會隨之而來。自動駕駛是一項很酷的技術。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從企業層面逐漸上升到國家層面。盡管自動駕駛技術仍有突破,但現行法律也存在桎梏。為了抓住市場機遇,美德公司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為企業提供便利,其內容和管理經驗值得中國借鑒。在美國聯邦政府統一各州之前,美國至少有21個州通過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州法律。為了避免監管碎片化,該行業仍然希望引入統一的聯邦標準。
2017年9月6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了一項兩黨法案:《安全保障生命未來車輛進化部署和研究法案》(H.R.3388),也稱為《自動駕駛法案》。該法案修訂了美國的交通法規,為聯邦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奠定了基本框架,并表明聯邦立法者開始認真對待自動駕駛汽車及其未來。該法案旨在為企業開展自動駕駛相關實驗提供便利,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的部署,為其建立統一的規則體系,并確保企業在政府的監督下安全創新;另一方面,它也涉及到自動駕駛在商業使用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這反映了聯邦政府對一些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該法案預計將于今年秋天列入美國國會議程。其核心內容總結如下:1。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美國聯邦法律具有優先權;2.該法案賦予NHTSA(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監督自動駕駛汽車的權力,并要求升級和引入新的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3.制造商制定并實施自動駕駛系統的網絡安全計劃,并遵循NHTSA的網絡安全指南;4.建立普遍豁免。在某些情況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可以豁免自動駕駛汽車遵守現行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5.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成立了一個高度自動化的汽車咨詢委員會,提供技術咨詢和建議;
6.加強對消費者隱私的保護,防止業主信息泄露。
該法案規定,每個制造商將允許25000輛自動駕駛汽車在第一年進行道路測試,第二年允許50000輛,第三年允許100000輛。根據美國聯邦立法程序,該法案已首先在美國國會眾議院獲得通過。如果獲得參議院批準,它將正式頒布,然后在總統簽署后成為正式的聯邦法律。德國在立法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仍保持保守。2017年5月12日,德國通過了第一部自動駕駛汽車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自動駕駛獨立立法的國家。德國的真正目的是為汽車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研發和路試掃清法律障礙,并在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場地的主導地位上與加州競爭。然而,與美國的豁免相比,這項法律也反映了德國政府的保守主義和擔憂。
其核心內容總結如下:1。駕駛員可以不參與駕駛行為,但必須始終坐在方向盤后面,以應對意外情況;2.自動駕駛車輛配備“黑匣子”作為標準,記錄駕駛信息和駕駛員行為;3.明確駕駛員與制造商之間的責任分配:如果駕駛員參與駕駛,應根據其義務和過錯承擔責任;否則,制造商應承擔責任(具體情況以黑盒數據為準)。德國的這項法律規定,司機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參與自動駕駛汽車,但美國許多州政府早就停止了強制執行,聯邦法律也是如此。司機的強制分配和責任區的劃分反映了德國政府在自動駕駛相關法律上的謹慎,這也關系到民族性。畢竟,德國人不像美國人那樣崇尚冒險精神。中國將自動駕駛列為“特區”。在今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規定各部門、各地方要開展智能汽車(包括自動駕駛汽車)試點示范。截至目前,中國市政府已在武漢和上海設立了自動駕駛示范區,供企業進行車輛測試。除相關示范區外,我國的自動駕駛法律法規尚屬空白。2016年“兩會”期間,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在提案中提出,“自動駕駛立法迫在眉睫,應盡快開展相關立法計劃。”在剛剛結束的泰達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吳偉表示,表示,國家正在加快自動駕駛相關立法工作,《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范(試行)》相關初稿已經完成,正在論證和修訂中。
中國政府將自動駕駛限制在示范區,并為企業提供虛擬城鎮、模擬路況、假人和信號基站進行道路測試。然而,現行法律法規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道路上進行實際測試。鑒于自動駕駛目前還無法付諸實踐,加上中國人口眾多、路況復雜,自動駕駛在中國獲得法律地位并非一蹴而就。
自動駕駛技術的立法非常復雜,涉及機器和人之間的社會和倫理問題。美國和德國都為促進工業發展開了綠燈;
然而,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是為了方便規范企業的道路測試,對于自動駕駛的商業應用和推廣仍有許多內容需要改進。與激進的美德立法相比,自動駕駛示范區可能更適合中國當前的國情。對于新興技術,我們需要有冒險的勇氣,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捷徑。當技術條件真正成熟時,相應的政策法規自然會隨之而來。
9月14日,安凱客車(000868)公告稱,其股票于2017年9月11日、9月12日、9月1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有關規定,
1900/1/1 0:00:002017年9月13日,全球知名半導體制造商ROHM在北京宣布,面向在電動汽車等環保型車輛的普及中領先全球的中國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在共享經濟的大潮沖擊下,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新興商業模式已成為資本競逐的對象。實際出行需求中,中國每天有約2億人次選擇公共交通,將近占整體出行需求12,拼大巴有著極其龐大的用戶市場。
1900/1/1 0:00:00目前,關于草案真實與否以及最終標準何時出臺眾說紛紜,《中國汽車報》采訪了此次低速電動車標準制定小組組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董揚。
1900/1/1 0:00:002017年9月13日,北京今日,騰勢2017“知勢技術公開課”在騰勢北京天利翔源4S店再度開講。
1900/1/1 0:00:00近日,低速電動車國標草案從相關媒體流出,和去年國標制定會議召開時產業鏈各方激烈的反應不同,此次草案流出,企業大多失聲,經銷商要么持悲觀態度,要么是不明所以地認為合法身份已定,低速電動車市場將放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