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百人會研報: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六大熱點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百家號新能源汽車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進入全球快速發展時期,大部分大型車企從過去的觀望和謹慎投資轉向戰略投資。動力電池技術進步迅速,同時也催生了顛覆性突破的機會。新的充電技術也隨著無線充電和大功率充電等多項創新而出現。隨著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的深入,基于此的智能網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涌現出了大量相關技術和項目。本文梳理了近年來世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些熱點問題,以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Honda, Toyota, Ford, BMW, Volkswagen

首先,全球汽車公司都在努力部署新能源。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閏年。各國政府和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迅速提高。與此同時,在產能和市場份額方面,各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各自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逐步加大全球布局和投資力度。2017年初,各國主要汽車制造商相繼發布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未來發展規劃。到2025年,各類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計劃總銷量將達到570萬至820萬輛。1.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將在2025年前推出30款純電動驅動汽車,實現年銷量200-300萬輛電動汽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開發方面增加了高達100億歐元的投資。預計2025年前將推出10款電動汽車,計劃銷量為45萬至75萬輛,占總銷量的15-25%。寶馬計劃銷售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15-25%,計劃銷量約為30-50萬輛,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此外,寶馬還計劃在2021推出一款巡航范圍較短的燃料電池汽車。2.美國福特計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的10-25%,計劃銷量約為6.5億-1.65億輛,主要基于混合動力技術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通用汽車在新能源布局上采取了合作的方式,并與本田共同投資8500萬元,繼續2013年開始的燃料電池和儲氫合作,并于2020年左右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始在美國布朗頓生產燃料電池系統。此外,通用汽車還與PSA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合作。3.日、韓、日三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戰略更側重于技術路線的選擇。豐田將其推廣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和燃料電池汽車的規劃分為短、中、長三個階段:短期目標是擴大HEV,中期目標是加快PHEV的推廣,長期目標是到2050年淘汰發動機車型,使HEV和PHEV車型占總銷量的70%,FCV和EV占30%;本田通過與通用汽車的合作,使燃料電池汽車成為汽車行業的“窗口”;同為日本汽車制造商的日產計劃在2020年實現20%以上的汽車零排放目標,并將通過雷諾、日產和三菱的共享平臺打造純電動汽車,進一步降低研發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韓國汽車公司現代起亞集團表示,到2020年將推出26款新能源汽車,以實現年銷售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4.以三大基地為基礎,中國北汽新能源計劃將在“十三五”末實現年產銷50萬輛新能源汽車,形成80萬輛以上的產能;

比亞迪通過布局上游鋰電池產業,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計劃,并于2017年開始在青海建設動力電池生產線。預計2020年將建成10GWH的產能,實現60萬輛的銷售目標。奇瑞將在2019年開發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計劃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以上,到2020年實現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長安、吉利和東風也將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投資。其中,長安汽車計劃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技術平臺投資180億元,2020年累計實現4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吉利汽車在建產能超過130萬輛,計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占總銷量的90%以上。東風汽車將在2020年實現15%-18%的市場份額,新能源汽車銷量力爭達到30萬輛。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將繼續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投資46.94億元和200億元新能源汽車項目,計劃2020年實現20萬輛和6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第二,中國市場的火爆或將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市場已成為各國新能源汽車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全球汽車公司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在中國市場建立了自己的業務,并為汽車行業的新一輪競爭制定了計劃。1.專注于純電動產品的開發。目前,各大車企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自身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車型還是產量上都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為了適應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采用的純電動驅動技術路線,各國車企紛紛采取各種措施,產品電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大眾計劃打造一家巨型工廠,重點提升電池技術、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核心實力;另一方面,寶馬利用其在電動化領域的優勢,計劃到2020年讓所有汽車都有電動選擇。福特于2016年在中國開啟了新能源之路,并開始進行新能源布局和技術創新。未來,福特新能源汽車將全部引入中國市場;

一直堅持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路線的日本車企也改變了策略。豐田成立了一個純電動汽車部門,由總裁豐田章男直接領導。本田還加強了在電動化方面的發展和動態充電技術的研發,以提高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和效率。2.合資模式合資是各國企業為搶占中國市場而采取的另一種模式。德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并積極與中國政府合作。大眾和戴姆勒分別“迎娶”了江淮和北汽,并且都成立了合資公司,專注于新能源。一個是老牌汽車強國,另一個是新興汽車強國。在兩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時期,組建合資公司無疑是國內外其他汽車公司潛在的競爭壓力。無論是在擴大品牌影響力、突破核心技術、擴大市場份額、實現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超越等方面,與外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都是本土車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機遇。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外國車企來說,如何將普奇洛的新能源發展到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第三,燃料電池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方興未艾。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燃料電池也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方向和趨勢,成為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重點發展方向。1.日本和日本致力于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建設“氫能社會”并普及氫燃料電池。包括本田、豐田和日產在內的11家公司簽署了一份備忘錄,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以擴大日本的燃料電池市場。到2020年,日本將新增160個氫燃料站,實現4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上路的發展目標。參與此次合作的企業不僅包括汽車公司,還包括能源、金融等相關行業。其中,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司將建造和運營新的氫燃料站,汽車公司將盡最大努力推廣和銷售氫燃料汽車。。。預計未來還會有其他公司加入,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目前,豐田已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本田750公里氫燃料汽車Clarity也已限量銷售。豐田還將建造“門戶項目”,一輛8級重型燃料電池卡車,計劃在洛杉磯和長灘港口試運行。2.中國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產品采用混合動力的形式,燃料電池與一定的動力電池相匹配作為汽車動力源。宇通、福田等企業的燃料電池汽車續航里程可達300-350公里。目前,國產燃料電池公交車主要用于公交車和物流車輛。在乘用車方面,榮威950產品的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中國從2001年開始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在成本、性能和關鍵零部件方面與其他國家仍有一定差距。起初,純電動汽車是中國的主要發展方向,相關政策、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也集中在純電動驅動上,因此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滯后。目前,中國在商用車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距離量產和市場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德國其他國家和地區,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于2016年推出了各自的氫燃料電池概念車,續航里程分別為500公里和600公里,其中梅賽德斯-奔馳與福特聯合開發的GLC燃料電池將于2017年上市,并在早期投入日本和加利福尼亞;在美國,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在密歇根州建廠,推出下一代燃料電池汽車推進系統;

在歐洲,13家公司聯合成立了氫能委員會,并表示他們每年將共同投資超過10億美元,以幫助加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韓國現代集團還宣布了下一代燃料電池計劃,將于2018年推出搭載第四代燃料電池技術的汽車,其巡航里程將達到800公里。第四,動力電池仍然是各國的重點發展項目。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市場的全面爆發,行業對核心三電技術中動力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動力電池也成為新能源領域戰略布局的重點,為了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行業和市場的制高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發展規劃仍在繼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制定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計劃,這些計劃仍在繼續。美國將動力電池視為其“電動汽車無處不在的挑戰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制定了相關的系統技術指標。計劃到2017年將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到250Wh/kg,并在2017年至2027年開發后鋰離子電池技術,以實現商業應用。日本在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能效和功率密度方面也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到2020年研究新一代具有高容量陽極和陰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到2030年開發新系統電池;

德國政府制定了國家電動驅動平臺計劃,以促進動力電池的發展。計劃在2017年實現110Wh/kg的能量密度和300美元/千瓦時的成本,在2020年實現130Wh/kg的能源密度和280美元/千瓦小時的成本。2016年10月,中國還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2020年實現新型鋰離子電池產業化,2025年電池新技術取得顯著進展,2030年進入動力電池產業成熟階段。2.生產布局全球化企業的全球化布局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今年5月,三星SDI在匈牙利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竣工,將于明年第二季度投產。該項目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年產量可滿足5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到目前為止,三星SDI已經在韓國、中國和匈牙利形成了全球電池三角生產結構布局。美國電動汽車和能源公司特斯拉也與日本松下公司合作,在內華達州建造了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并計劃在全球新建四座超級電池工廠。此外,戴姆勒計劃建設超級電池工廠,還將與三星SDI和LG合作,共同建設電池工廠。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進展迅速,包括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在內的主要電池制造商也在中國設立了工廠。動力電池的建設熱反映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和熱情,也給各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挑戰。根據研究機構的分析,全球電池生產能力約為103 GWh,到2021,全球電池產能將翻一番以上,達到278 GWh。大型汽車制造商、電子制造商和電力公司對電池和儲能技術的投資可以有效提高未來的能量密度,降低電池成本,這也意味著,各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重點將偏向核心技術,而不僅僅是產能。同時,動力電池建設的熱度是否會導致產能過剩,也是各國和主要企業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五、充電新技術的突破除了動力電池技術,充電技術的發展也是新能源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電技術的突破可以有效解決電動汽車發展中的痛點。目前,各國在新型充電技術的研究和突破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展。1.無線充電技術在研發中,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通公司的Halo無線充電系統可以支持各種類型的電池,未來無線充電發射器將埋在一些道路下,以實現電動汽車的駕駛和充電。龐巴迪創新的PRIMOVE技術使電動汽車能夠在行駛或靜止時使用動態或靜態充電;

以色列ElectRoad公司將于2018年進行半英里無線充電技術道路測試,并計劃在測試成功后在埃拉特和拉蒙國際機場之間鋪設一條11英里的無線充電道路。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百家號新能源汽車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進入全球快速發展時期,大部分大型車企從過去的觀望和謹慎投資轉向戰略投資。動力電池技術進步迅速,同時也催生了顛覆性突破的機會。新的充電技術也隨著無線充電和大功率充電等多項創新而出現。隨著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的深入,基于此的智能網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涌現出了大量相關技術和項目。本文梳理了近年來世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些熱點問題,以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Honda, Toyota, Ford, BMW, Volkswagen

首先,全球汽車公司都在努力部署新能源。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閏年。各國政府和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迅速提高。與此同時,在產能和市場份額方面,各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各自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逐步加大全球布局和投資力度。2017年初,各國主要汽車制造商相繼發布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未來發展規劃。到2025年,各類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計劃總銷量將達到570萬至820萬輛。1.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將在2025年前推出30款純電動驅動汽車,實現年銷量200-300萬輛電動汽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開發方面增加了高達100億歐元的投資。預計2025年前將推出10款電動汽車,計劃銷量為45萬至75萬輛,占總銷量的15-25%。寶馬計劃銷售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15-25%,計劃銷量約為30-50萬輛,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此外,寶馬還計劃在2021推出一款巡航范圍較短的燃料電池汽車。2.美國福特計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的10-25%,計劃銷量約為6.5億-1.65億輛,主要基于混合動力技術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通用汽車在新能源布局上采取了合作的方式,并與本田共同投資8500萬元,繼續2013年開始的燃料電池和儲氫合作,并于2020年左右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始在美國布朗頓生產燃料電池系統。此外,通用汽車還與PSA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合作。3.日、韓、日三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戰略更側重于技術路線的選擇。豐田將其推廣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和燃料電池汽車的規劃分為短、中、長三個階段:短期目標是擴大HEV,中期目標是加快PHEV的推廣,長期目標是到2050年淘汰發動機車型,使HEV和PHEV車型占總銷量的70%,FCV和EV占30%;本田通過與通用汽車的合作,使燃料電池汽車成為汽車行業的“窗口”;同為日本汽車制造商的日產計劃在2020年實現20%以上的汽車零排放目標,并將通過雷諾、日產和三菱的共享平臺打造純電動汽車,進一步降低研發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韓國汽車公司現代起亞集團表示,到2020年將推出26款新能源汽車,以實現年銷售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4.以三大基地為基礎,中國北汽新能源計劃將在“十三五”末實現年產銷50萬輛新能源汽車,形成80萬輛以上的產能;

比亞迪通過布局上游鋰電池產業,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計劃,并于2017年開始在青海建設動力電池生產線。預計2020年將建成10GWH的產能,實現60萬輛的銷售目標。奇瑞將在2019年開發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計劃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以上,到2020年實現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長安、吉利和東風也將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投資。其中,長安汽車計劃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技術平臺投資180億元,2020年累計實現4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吉利汽車在建產能超過130萬輛,計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占總銷量的90%以上。東風汽車將在2020年實現15%-18%的市場份額,新能源汽車銷量力爭達到30萬輛。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將繼續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投資46.94億元和200億元新能源汽車項目,計劃2020年實現20萬輛和6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第二,中國市場的火爆或將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市場已成為各國新能源汽車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全球汽車公司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在中國市場建立了自己的業務,并為汽車行業的新一輪競爭制定了計劃。1.專注于純電動產品的開發。目前,各大車企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自身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車型還是產量上都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為了適應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采用的純電動驅動技術路線,各國車企紛紛采取各種措施,產品電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大眾計劃打造一家巨型工廠,重點提升電池技術、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核心實力;另一方面,寶馬利用其在電動化領域的優勢,計劃到2020年讓所有汽車都有電動選擇。福特于2016年在中國開啟了新能源之路,并開始進行新能源布局和技術創新。未來,福特新能源汽車將全部引入中國市場;

一直堅持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路線的日本車企也改變了策略。豐田成立了一個純電動汽車部門,由總裁豐田章男直接領導。本田還加強了在電動化方面的發展和動態充電技術的研發,以提高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和效率。2.合資模式合資是各國企業為搶占中國市場而采取的另一種模式。德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并積極與中國政府合作。大眾和戴姆勒分別“迎娶”了江淮和北汽,并且都成立了合資公司,專注于新能源。一個是老牌汽車強國,另一個是新興汽車強國。在兩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時期,組建合資公司無疑是國內外其他汽車公司潛在的競爭壓力。無論是在擴大品牌影響力、突破核心技術、擴大市場份額、實現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超越等方面,與外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都是本土車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機遇。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外國車企來說,如何將普奇洛的新能源發展到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第三,燃料電池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方興未艾。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燃料電池也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方向和趨勢,成為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重點發展方向。1.日本和日本致力于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建設“氫能社會”并普及氫燃料電池。包括本田、豐田和日產在內的11家公司簽署了一份備忘錄,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以擴大日本的燃料電池市場。到2020年,日本將新增160個氫燃料站,實現4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上路的發展目標。參與此次合作的企業不僅包括汽車公司,還包括能源、金融等相關行業。其中,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司將建造和運營新的氫燃料站,汽車公司將盡最大努力推廣和銷售氫燃料汽車。。。預計未來還會有其他公司加入,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目前,豐田已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本田750公里氫燃料汽車Clarity也已限量銷售。豐田還將建造“門戶項目”,一輛8級重型燃料電池卡車,計劃在洛杉磯和長灘港口試運行。2.中國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產品采用混合動力的形式,燃料電池與一定的動力電池相匹配作為汽車動力源。宇通、福田等企業的燃料電池汽車續航里程可達300-350公里。目前,國產燃料電池公交車主要用于公交車和物流車輛。在乘用車方面,榮威950產品的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中國從2001年開始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在成本、性能和關鍵零部件方面與其他國家仍有一定差距。起初,純電動汽車是中國的主要發展方向,相關政策、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也集中在純電動驅動上,因此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滯后。目前,中國在商用車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距離量產和市場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德國其他國家和地區,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于2016年推出了各自的氫燃料電池概念車,續航里程分別為500公里和600公里,其中梅賽德斯-奔馳與福特聯合開發的GLC燃料電池將于2017年上市,并在早期投入日本和加利福尼亞;在美國,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在密歇根州建廠,推出下一代燃料電池汽車推進系統;

在歐洲,13家公司聯合成立了氫能委員會,并表示他們每年將共同投資超過10億美元,以幫助加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韓國現代集團還宣布了下一代燃料電池計劃,將于2018年推出搭載第四代燃料電池技術的汽車,其巡航里程將達到800公里。第四,動力電池仍然是各國的重點發展項目。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市場的全面爆發,行業對核心三電技術中動力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動力電池也成為新能源領域戰略布局的重點,為了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行業和市場的制高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發展規劃仍在繼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制定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計劃,這些計劃仍在繼續。美國將動力電池視為其“電動汽車無處不在的挑戰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制定了相關的系統技術指標。計劃到2017年將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到250Wh/kg,并在2017年至2027年開發后鋰離子電池技術,以實現商業應用。日本在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能效和功率密度方面也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到2020年研究新一代具有高容量陽極和陰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到2030年開發新系統電池;

德國政府制定了國家電動驅動平臺計劃,以促進動力電池的發展。計劃在2017年實現110Wh/kg的能量密度和300美元/千瓦時的成本,在2020年實現130Wh/kg的能源密度和280美元/千瓦小時的成本。2016年10月,中國還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2020年實現新型鋰離子電池產業化,2025年電池新技術取得顯著進展,2030年進入動力電池產業成熟階段。2.生產布局全球化企業的全球化布局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今年5月,三星SDI在匈牙利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竣工,將于明年第二季度投產。該項目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年產量可滿足5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到目前為止,三星SDI已經在韓國、中國和匈牙利形成了全球電池三角生產結構布局。美國電動汽車和能源公司特斯拉也與日本松下公司合作,在內華達州建造了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并計劃在全球新建四座超級電池工廠。此外,戴姆勒計劃建設超級電池工廠,還將與三星SDI和LG合作,共同建設電池工廠。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進展迅速,包括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在內的主要電池制造商也在中國設立了工廠。動力電池的建設熱反映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和熱情,也給各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挑戰。根據研究機構的分析,全球電池生產能力約為103 GWh,到2021,全球電池產能將翻一番以上,達到278 GWh。大型汽車制造商、電子制造商和電力公司對電池和儲能技術的投資可以有效提高未來的能量密度,降低電池成本,這也意味著,各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重點將偏向核心技術,而不僅僅是產能。同時,動力電池建設的熱度是否會導致產能過剩,也是各國和主要企業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五、充電新技術的突破除了動力電池技術,充電技術的發展也是新能源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電技術的突破可以有效解決電動汽車發展中的痛點。目前,各國在新型充電技術的研究和突破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展。1.無線充電技術在研發中,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通公司的Halo無線充電系統可以支持各種類型的電池,未來無線充電發射器將埋在一些道路下,以實現電動汽車的駕駛和充電。龐巴迪創新的PRIMOVE技術使電動汽車能夠在行駛或靜止時使用動態或靜態充電;

以色列ElectRoad公司將于2018年進行半英里無線充電技術道路測試,并計劃在測試成功后在埃拉特和拉蒙國際機場之間鋪設一條11英里的無線充電道路。在應用方面,美國埃瓦川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專注于無線充電業務,并將其開發的無線充電系統應用于相關電動汽車產品。國內中興新能源的無線充電系列產品也已應用于城市公交車和公交車。此外,國內相關公司和研究機構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領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充電技術有望在電動汽車中得到廣泛應用。2、大功率充電為了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國外公司開始發力大功率充電。戴姆勒、寶馬、大眾和福特已經開始聯合建設一個大功率充電網絡,并計劃向其他汽車制造商開放。2016年底,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原120KW的充電功率將升級為350KW,將在10分鐘內實現300公里續航里程的充電。此外,歐美一些國家也在進行350-500KW大功率充電樁的研究。高功率充電技術對充電習慣和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積極意義,但也給電池企業、電樁企業、車企和電網帶來嚴峻挑戰。為了增強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整體競爭力,中國需要加強對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探索,為政府制定相關技術標準提供依據。3.其他充電技術目前,一些新的充電方式也取得了突破,進入了應用環節。本田在德國奧芬巴赫建造了一個太陽能充電站,并使用太陽能光伏屋頂為整個充電樁提供能量。充電站的電壓為940V,最多可傳輸150kW的能量,同時為四輛電動汽車充電。目前,該充電站已經對外開放。隨著新一代電動汽車的上路,高壓快速充電站將成為未來汽車充電的選擇之一。此外,未來的充電模式有望朝著視覺充電和智能充電的方向發展,這已經在少數企業的產品中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受到廣泛關注。隨著新能源汽車電動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入,基于此的智能網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最為迅速,其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各國企業爭相推出相關技術和合作項目。1.德國今年5月,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采埃孚宣布將與全球最大的座椅和內飾制造商佛吉亞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時代的安全技術和未來的駕駛座椅;

大陸集團收購了一家美國公司的激光傳感器部門,以獲取自動駕駛汽車和周邊距離的相關測量技術,并與國內科技公司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智能移動服務領域的合作和解決方案。自2016年以來,博世集團已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啟動了十多個電氣化相關領域的新開發項目。此外,博世已與德國戴姆勒和美國英偉達聯合開發,計劃在2020年左右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2.日本頭號零部件公司電裝收購了富士通旗下的雷達系統制造和無人駕駛系統研發公司Fujitsu Tian,以加強自動駕駛相關軟件的開發,并將2017財年的研發費用增加到4250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其中三分之一將投資于人工智能開發等領域,其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投資與德國前三大公司不相上下。3.在美國過去的十年里,谷歌一直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不僅推動了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立法,還建立了一支自動駕駛汽車車隊。目前,自主自動駕駛技術公司Waymo不僅提高了激光雷達技術的精度,還實現了成本降低,并將在后續的大規模量產中實現進一步的成本降低;

此外,它的視覺系統可以適應所有光線環境,并完全完成對路況的建模。目前,該公司的估值約為700億美元。蘋果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布局也迫在眉睫。它不僅獲得了加州自動駕駛測試許可證,還投資了與自動化研究相關的公司,并將繼續探索自動化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潛力。各國對自動駕駛技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專注。盡管這項技術在實際產品中的應用還需要經過道路測試、監管監管等一系列過程,但技術創新和突破勢不可擋。能否搶占技術高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獲得重要地位,成為新能源汽車及相關企業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七、結論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也是技術創新和發展最快的領域。隨著電動化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將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具有巨大的技術空間和市場缺口,同時也帶來巨大的行業效益。對于大企業來說,能否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對企業自身乃至所在地區和國家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作者:何歡。在應用方面,美國埃瓦川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專注于無線充電業務,并將其開發的無線充電系統應用于相關電動汽車產品。國內中興新能源的無線充電系列產品也已應用于城市公交車和公交車。此外,國內相關公司和研究機構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領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充電技術有望在電動汽車中得到廣泛應用。2、大功率充電為了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國外公司開始發力大功率充電。戴姆勒、寶馬、大眾和福特已經開始聯合建設一個大功率充電網絡,并計劃向其他汽車制造商開放。2016年底,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原120KW的充電功率將升級為350KW,將在10分鐘內實現300公里續航里程的充電。此外,歐美一些國家也在進行350-500KW大功率充電樁的研究。高功率充電技術對充電習慣和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積極意義,但也給電池企業、電樁企業、車企和電網帶來嚴峻挑戰。為了增強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整體競爭力,中國需要加強對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探索,為政府制定相關技術標準提供依據。3.其他充電技術目前,一些新的充電方式也取得了突破,進入了應用環節。本田在德國奧芬巴赫建造了一個太陽能充電站,并使用太陽能光伏屋頂為整個充電樁提供能量。充電站的電壓為940V,最多可傳輸150kW的能量,同時為四輛電動汽車充電。目前,該充電站已經對外開放。隨著新一代電動汽車的上路,高壓快速充電站將成為未來汽車充電的選擇之一。此外,未來的充電模式有望朝著視覺充電和智能充電的方向發展,這已經在少數企業的產品中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受到廣泛關注。隨著新能源汽車電動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入,基于此的智能網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最為迅速,其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各國企業爭相推出相關技術和合作項目。1.德國今年5月,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采埃孚宣布,將與全球最大的座椅和內飾制造商Faurecia合作,共同開發au時代的安全技術……

無規則駕駛和未來的駕駛座;大陸集團收購了一家美國公司的激光傳感器部門,以獲取自動駕駛汽車和周邊距離的相關測量技術,并與國內科技公司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智能移動服務領域的合作和解決方案。自2016年以來,博世集團已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啟動了十多個電氣化相關領域的新開發項目。此外,博世已與德國戴姆勒和美國英偉達聯合開發,計劃在2020年左右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2.日本頭號零部件公司電裝收購了富士通旗下的雷達系統制造和無人駕駛系統研發公司Fujitsu Tian,以加強自動駕駛相關軟件的開發,并將2017財年的研發費用增加到4250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其中三分之一將投資于人工智能開發等領域,其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投資與德國前三大公司不相上下。3.在美國過去的十年里,谷歌一直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不僅推動了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立法,還建立了一支自動駕駛汽車車隊。目前,自主自動駕駛技術公司Waymo不僅提高了激光雷達技術的精度,還實現了成本降低,并將在后續的大規模量產中實現進一步的成本降低;此外,它的視覺系統可以適應所有光線環境,并完全完成對路況的建模。目前,該公司的估值約為700億美元。蘋果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布局也迫在眉睫。它不僅獲得了加州自動駕駛測試許可證,還投資了與自動化研究相關的公司,并將繼續探索自動化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潛力。各國對自動駕駛技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專注。盡管這項技術在實際產品中的應用還需要經過道路測試、監管監管等一系列過程,但技術創新和突破勢不可擋。能否搶占技術高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獲得重要地位,成為新能源汽車及相關企業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七、結論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也是技術創新和發展最快的領域。隨著電動化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將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具有巨大的技術空間和市場缺口,同時也帶來巨大的行業效益。對于大企業來說,能否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對企業自身乃至所在地區和國家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作者:何歡。

標簽:本田豐田福特寶馬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上海市6月新能源汽車備案目錄發布,累計車型46款

來源:第一電動網6月30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6月份新能源汽車備案目錄,累積共有46款車型進入備案目錄,其中新能源乘用車44款、新能源商用車2款。

1900/1/1 0:00:00
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已成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的一大障礙

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雙豐收帶動了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快速發展,特別是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不斷攀升。

1900/1/1 0:00:00
充電樁將像WiFi一樣遍地開花,互聯互通是趨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汽車集思錄充電樁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能源變現的渠道,也是能源數據流量的導入端口。

1900/1/1 0:00:00
廣元市發布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八條措施,按國補25%進行補貼

來源:第一電動網綜合報道近日,廣元市政府發布《廣元市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八條措施》,提出要加快純電動公交車示范建設、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制定落實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1900/1/1 0:00:00
充電樁“千億”市場下的一地雞毛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電源老代最近有很多投資的人問筆者充電樁市場的情況,其實只要在百度一下,可以看到大量關于充電樁“千億市場”的文章和報告:網絡上各種充電樁千億市場的文章,

1900/1/1 0:00:00
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落幕 北汽新能源EX260勇奪三項大獎

來源:第一電動網綜合報道6月30日,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WIDC)在天津落下帷幕,在北京科委的支持下,北汽新能源和北京聯合大學開發的EX260“京龍5號”智能無人駕駛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