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evtech2017電動物流車和公交車充換電技術大會”上,萬馬新能源產業物流車運營部總經理謝萬宇表示,萬馬將圍繞“產能”重點布局電動物流車、充電樁、貨源和快充網絡,圍繞“服務”重點布局汽車供應鏈金融、充電維護、物流工具和汽車購銷,為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物流行業的應用提供互利的實質性運營和信息化。萬馬將與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布局城市快充網絡,帶動公司現有充電基礎設施業務的發展。
萬馬新能源運營部總經理謝萬宇瞄準市場突破口,萬馬進軍電動物流車運營。目前,中國城市物流車輛的數量保守估計超過1200萬輛。隨著國家對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產業的支持,支撐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物流業務,尤其是城市配送,必將迎來可持續發展的高峰。如果城市物流市場規模按GDP總量的15%計算,城市物流市場的規模將超過1.1萬億元,市場需求巨大。可以說,物流業的大趨勢推動了電動物流車的快速發展,城市消費和城市配送服務有著巨大的市場。事實上,國家也不斷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為電動物流車的發展保駕護航。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總體趨勢要求未來傳統燃油車的占比將逐漸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巨大。新能源電動汽車作為城市配電行業的核心新興力量,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公司大多分散且規模較小,無法解決城市物流行業的困難和限制。基于上述,萬馬以市場突破為目標,以系統互利的解決方案為主要突破點,為行業領先群體或區域核心客戶提供新能源物流車應用解決方案,形成行業制高點,引領行業發展。4+1模式助力萬馬出擊新能源物流車運營新市場。萬馬新能源城市物流4+1商業模式,其中4=定制汽車+智能樁+電容+融資方案,1=信息平臺,這也是萬馬推出的新能源物流汽車互利服務的五大法寶。在純電動物流車方面,萬馬根據物流項目的特點定制車輛,主要針對“三電”中的電池。巡航范圍通常在200公里以上。結合單次快速充電(1小時),綜合巡航里程超過300公里/天,足以維持城市配送車輛的運營。此外,車輛遵循物流項目進行整體運營。在電動物流車充電方面,萬馬依托自身專業的充電樁生產運營能力,按照固定線路、固定距離的車輛行駛路徑,隨車排樁,并采用萬馬集中快充站與社會化供電網絡相結合的方式,為電動物流車提供強有力的充電保障。在電力安全方面,萬馬依托充電樁網絡建設的核心優勢。在整個項目周期內,萬馬可以采用電源包的形式,并可以提供大規模的變壓器電容解決方案。此外,萬馬近30年的電力建設經驗造就了一支提供安全電力建設的專業團隊。在金融方面,依托萬馬(002276.SZ)上市公司的資金和政策優勢,萬凱爾結合自身和外部金融機構,實現國家和地方補貼以及租車購車零首付。在平臺方面,萬馬自有和合資的logi……
ics平臺和軟件實現了線下和線下貨物供應的集成和運營管理,為客戶提供車輛和貨物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使供應量翻倍,收入翻倍。客戶有自己穩定的貨源,萬馬平臺提供貨源,保證了運營頻率和里程,解決了目前3萬公里運營里程補貼的痛點。產能平臺+新能源汽車服務網絡,萬馬提供完整的核心物流服務。目前,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是高效運輸、智能配送、通用配送和互聯網+智能平臺。基于這一趨勢,萬馬提供了一個集車、樁、網、源于一體的產能平臺,以及包括汽車供應鏈金融、充電維護、汽車購銷和物流工具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生態服務網絡。通過銷售、租賃或以租代售的方式,為承運平臺、車隊和司機提供物流業務所需的電動汽車,為生產、營銷和物流城市的企業承擔物流承包,提供整車三包售后和個性化售后服務。從物流產業鏈的細分和定位來看,目前電動物流車主要用于城市物流和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萬馬提供包括盒貨、靈特、海獅、微表面在內的定制車型,適用于城市圈、城市段和終端配送。此外,萬馬為租賃車輛提供多維度的服務保障,包括車輛故障響應系統、24小時道路救援、備用車輛提供和維護管理。在充電樁保護方面,萬馬隨車排樁,充電設施的防護設備確保充電安全,提供配套充電設施的建設和日常維護,免費提供充電設備使用培訓,并通過后臺管理系統為充電設施和車輛充電管理提供實時管理服務。萬馬與贛龍快遞成立了合資公司,并以此為切入點進入物流網絡平臺,構建了一站式物流平臺(O-TMS)的合作模式,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目前,已與華南城市甘龍物流、唯品會品駿物流、川華物流、中鐵物流在上海、廣州、北京、深圳、鄭州、Xi的等地布局物流車輛實物運營項目。在剛剛結束的“evtech2017電動物流車和公交車充換電技術大會”上,萬馬新能源產業物流車運營部總經理謝萬宇表示,萬馬將圍繞“產能”重點布局電動物流車、充電樁、貨源和快充網絡,圍繞“服務”重點布局汽車供應鏈金融、充電維護、物流工具和汽車購銷,為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物流行業的應用提供互利的實質性運營和信息化。萬馬將與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布局城市快充網絡,帶動公司現有充電基礎設施業務的發展。
萬馬新能源運營部總經理謝萬宇瞄準市場突破口,萬馬進軍電動物流車運營。目前,中國城市物流車輛的數量保守估計超過1200萬輛。隨著國家對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產業的支持,支撐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物流業務,尤其是城市配送,必將迎來可持續發展的高峰。如果城市物流市場規模按GDP總量的15%計算,城市物流市場的規模將超過1.1萬億元,市場需求巨大。可以說,物流業的大趨勢推動了電動物流車的快速發展,城市消費和城市配送服務有著巨大的市場。事實上,國家也不斷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為電動物流車的發展保駕護航。中央和地方政府……
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總體趨勢要求未來傳統燃油車的占比將逐漸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巨大。新能源電動汽車作為城市配電行業的核心新興力量,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公司大多分散且規模較小,無法解決城市物流行業的困難和限制。基于上述,萬馬以市場突破為目標,以系統互利的解決方案為主要突破點,為行業領先群體或區域核心客戶提供新能源物流車應用解決方案,形成行業制高點,引領行業發展。4+1模式助力萬馬出擊新能源物流車運營新市場。萬馬新能源城市物流4+1商業模式,其中4=定制汽車+智能樁+電容+融資方案,1=信息平臺,這也是萬馬推出的新能源物流汽車互利服務的五大法寶。在純電動物流車方面,萬馬根據物流項目的特點定制車輛,主要針對“三電”中的電池。巡航范圍通常在200公里以上。結合單次快速充電(1小時),綜合巡航里程超過300公里/天,足以維持城市配送車輛的運營。此外,車輛遵循物流項目進行整體運營。在電動物流車充電方面,萬馬依托自身專業的充電樁生產運營能力,按照固定線路、固定距離的車輛行駛路徑,隨車排樁,并采用萬馬集中快充站與社會化供電網絡相結合的方式,為電動物流車提供強有力的充電保障。在電力安全方面,萬馬依托充電樁網絡建設的核心優勢。在整個項目周期內,萬馬可以采用電源包的形式,并可以提供大規模的變壓器電容解決方案。此外,萬馬近30年的電力建設經驗造就了一支提供安全電力建設的專業團隊。在金融方面,依托萬馬(002276.SZ)上市公司的資金和政策優勢,萬凱爾結合自身和外部金融機構,實現國家和地方補貼以及租車購車零首付。在平臺方面,萬馬自有和合資物流平臺及軟件實現線下和線下貨物供應的集成和運營管理,為客戶提供車輛和貨物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使供應量翻倍,收入翻倍。客戶有自己穩定的貨源,萬馬平臺提供貨源,保證了運營頻率和里程,解決了目前3萬公里運營里程補貼的痛點。產能平臺+新能源汽車服務網絡,萬馬提供完整的核心物流服務。目前,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是高效運輸、智能配送、通用配送和互聯網+智能平臺。基于這一趨勢,萬馬提供了一個集車、樁、網、源于一體的產能平臺,以及包括汽車供應鏈金融、充電維護、汽車購銷和物流工具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生態服務網絡。通過銷售、租賃或以租代售的方式,為承運平臺、車隊和司機提供物流業務所需的電動汽車,為生產、營銷和物流城市的企業承擔物流承包,提供整車三包售后和個性化售后服務。從物流產業鏈的細分和定位來看,目前電動物流車主要用于城市物流和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萬馬提供包括盒貨、靈特、海獅、微表面在內的定制車型,適用于城市圈、城市段和終端配送。此外,萬馬為租賃車輛提供多維度的服務保障,包括車輛故障響應系統、24小時道路救援、備用車輛提供和維護管理。在充電樁保護方面,萬馬安排了……
e汽車,充電設施的防護設備確保充電安全,提供配套充電設施的建設和日常維護,提供免費的充電設備使用培訓,并通過后臺管理系統為充電設施和車輛充電管理提供實時管理服務。萬馬與贛龍快遞成立了合資公司,并以此為切入點進入物流網絡平臺,構建了一站式物流平臺(O-TMS)的合作模式,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目前,已與華南城市甘龍物流、唯品會品駿物流、川華物流、中鐵物流在上海、廣州、北京、深圳、鄭州、Xi的等地布局物流車輛實物運營項目。
標簽:北京
7月14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奇瑞”)與戴姆勒集團經協商一致,就各自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eQEQ”品牌名稱使用一事達成合作共識。
1900/1/1 0:00:00據韓國聯合通訊社7月12日報道,現代汽車公司當日宣布,8月將公開新款氫燃料電池汽車,以推動環保汽車的發展。
1900/1/1 0:00:00一年半前的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吹響了大建電動車充電樁的沖鋒號。一時間國營資本、私營企業蜂擁而上,掀起了一陣充電樁建設狂潮。
1900/1/1 0:00:006月8日,上汽集團和寧德時代共同出資成立的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冊,至此拉開了行業整合的序幕。
1900/1/1 0:00:00未來汽車和物流的兩大趨勢一是新能源電動車,另外一個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
1900/1/1 0:00:002017年6月15日,法雷奧與思科(Cisco)宣布簽署合作協議,為智能移動出行服務共同開發創新技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