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第一電氣網主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專題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領域的精英代表齊聚一堂,就“新能源汽車:鍛造核心競爭力”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蘇凌,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
2017年近半時間,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相關政策和目錄陸續落地,但大部分城市配套設施沒有及時跟上,營銷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會上,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蘇玲分享了在政策確定之前如何控制成本和開拓市場。他指出,長安新能源汽車市場致力于構建營銷生態系統。“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我們可能不會通過賣車賺錢,但我們可以通過市場運作賺錢。”
互聯智能技術將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度融合。
蘇靈首先判斷了行業趨勢。他認為,首先,中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由國家政策主導,還沒有真正走到市場競爭的階段。隨著國家補貼的減少和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增加,最終將過渡到真正的市場競爭階段。時間點預計在2020年之后。
其次,汽車行業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變革時期,這可以從四個維度來看。一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帶動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第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不僅僅是出行需求,而是對汽車的更多需求。第三,從技術本身來看,在電動化、智能化、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的沖擊下,新能源汽車應該加快發展。第四,從行業參與者來看,除了傳統的汽車行業參與者外,新的互聯網造車企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原本不從事汽車行業的參與者進入。這類似于手機從按鈕到智能的轉變。從這些維度來看,我們認為汽車行業已經到了一個變革期,大約是10到20年。在此期間,一些一流的汽車公司可能會失去定位,一些新興的汽車行業公司可能會成長起來。
第三,互聯網智能化和新能源技術將與汽車行業深度融合,互聯網技術將融入產品規劃、營銷和推廣。除了節能環保外,新能源汽車為消費者帶來了與傳統汽車不同的駕駛體驗。在智能化領域,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加,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懶惰,汽車變得越來越智能,這就需要智能技術的出現。
性能/市場/成本,新能源汽車領域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行業的深入發展,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挑戰。蘇玲認為,整個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這可以從各個方面看出來。首先,在零部件方面,盡管在電機、電池和控制系統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電池性能和可靠性與世界一流水平之間的差距仍然存在。商業模式領域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探索。剛剛與北汽新能源陸總溝通,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仍難以盈利。北汽新能源開始盈利,因為它們的規模已經上升,但現在國內主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特別是那些將傳統汽車轉型為長安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企業,還沒有實現整體盈利模式。現在主要是零部件企業的利潤。
第二個挑戰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真正的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在國家政策支持的地方銷售。
第三是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隨著國家補貼的減少,成本會增加,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長安汽車已經……
以前沒有研究過。如果消費者真的想與傳統汽車競爭,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400公里左右,消費者會接受。與傳統汽車相比,盡管電池成本在下降,但消費者需求的增加仍會增加成本,未來的成本壓力仍將加劇。
長安致力于構建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生態圈。
無論是哪種產品,如果你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你仍然必須依靠自己的產品質量。蘇靈指出,長安汽車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客戶痛點,打造經典汽車產品。提供駕駛舒適、操控舒適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調查顯示,純電動汽車消費者最關心的是續航里程、價格、充電時間等問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消費者更關心的是性價比、外觀、動力等。
此外,長安汽車采用多模式推廣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強化傳統新能源汽車推廣模式的同時,另一方面將采用網絡、分時租賃、電子商務平臺等多種模式推廣新能量汽車。
在成本方面,長安汽車將推動全產業鏈的成本降低。蘇靈指出:首先,通過技術創新,例如,將原來的長安電力系統簡單地堆疊在一起,這將導致共享部件的重復設計。如今,長安汽車通過技術進步,將電機、電子控制和充電器全面集成,有效降低了成本。第二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與供應商的合資和合作來延長產業鏈并分擔成本。
最后,蘇凌解讀了長安新能源汽車營銷生態系統的構建,即從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營銷等全方位布局,實現整個產業鏈價值重構。“未來,我們可以預見,賣車不賺錢是有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市場運作賺錢。長安將構建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生態圈。”5月15日,由第一電氣網絡主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特別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領域的精英代表齊聚一堂,就“新能源汽車:鍛造核心競爭力”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蘇凌,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
2017年近半時間,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相關政策和目錄陸續落地,但大部分城市配套設施沒有及時跟上,營銷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會上,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蘇玲分享了在政策確定之前如何控制成本和開拓市場。他指出,長安新能源汽車市場致力于構建營銷生態系統。“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我們可能不會通過賣車賺錢,但我們可以通過市場運作賺錢。”
互聯智能技術將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度融合。
蘇靈首先判斷了行業趨勢。他認為,首先,中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由國家政策主導,還沒有真正走到市場競爭的階段。隨著國家補貼的減少和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增加,最終將過渡到真正的市場競爭階段。時間點預計在2020年之后。
其次,汽車行業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變革時期,這可以從四個維度來看。一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帶動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第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不僅僅是出行需求,而是對汽車的更多需求。第三,從技術本身來看,在電動化、智能化、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的沖擊下,新能源汽車應該加快發展。第四,從行業參與者的角度來看,除了傳統的汽車行業參與者,新I……
ernet造車企業紛紛涌現,越來越多原本不從事汽車行業的參與者紛紛加入。這類似于手機從按鈕到智能的轉變。從這些維度來看,我們認為汽車行業已經到了一個變革期,大約是10到20年。在此期間,一些一流的汽車公司可能會失去定位,一些新興的汽車行業公司可能會成長起來。
第三,互聯網智能化和新能源技術將與汽車行業深度融合,互聯網技術將融入產品規劃、營銷和推廣。除了節能環保外,新能源汽車為消費者帶來了與傳統汽車不同的駕駛體驗。在智能化領域,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加,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懶惰,汽車變得越來越智能,這就需要智能技術的出現。
性能/市場/成本,新能源汽車領域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行業的深入發展,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挑戰。蘇玲認為,整個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這可以從各個方面看出來。首先,在零部件方面,盡管在電機、電池和控制系統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電池性能和可靠性與世界一流水平之間的差距仍然存在。商業模式領域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探索。剛剛與北汽新能源陸總溝通,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仍難以盈利。北汽新能源開始盈利,因為它們的規模已經上升,但現在國內主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特別是那些將傳統汽車轉型為長安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企業,還沒有實現整體盈利模式。現在主要是零部件企業的利潤。
第二個挑戰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真正的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在國家政策支持的地方銷售。
第三是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隨著國家補貼的減少,成本會增加,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長安汽車之前也做過研究。如果消費者真的想與傳統汽車競爭,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400公里左右,消費者會接受。與傳統汽車相比,盡管電池成本在下降,但消費者需求的增加仍會增加成本,未來的成本壓力仍將加劇。
長安致力于構建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生態圈。
無論是哪種產品,如果你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你仍然必須依靠自己的產品質量。蘇靈指出,長安汽車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客戶痛點,打造經典汽車產品。提供駕駛舒適、操控舒適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調查顯示,純電動汽車消費者最關心的是續航里程、價格、充電時間等問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消費者更關心的是性價比、外觀、動力等。
此外,長安汽車采用多模式推廣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強化傳統新能源汽車推廣模式的同時,另一方面將采用網絡、分時租賃、電子商務平臺等多種模式推廣新能量汽車。
在成本方面,長安汽車將推動全產業鏈的成本降低。蘇靈指出:首先,通過技術創新,例如,將原來的長安電力系統簡單地堆疊在一起,這將導致共享部件的重復設計。如今,長安汽車通過技術進步,將電機、電子控制和充電器全面集成,有效降低了成本。第二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與供應商的合資和合作來延長產業鏈并分擔成本。
最后,蘇凌解讀了長安新能源汽車營銷生態系統的構建,即從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營銷等全方位布局,實現整個產業鏈價值重構。“未來,我們可以預見,賣車不賺錢是可能的,但是……
e可以通過市場運作賺錢。長安將構建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生態圈。"
標簽:長安
5月15日,由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專題論壇在上海舉行,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領域的精英代表齊聚一堂,就“電動汽車:建設共生生態”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1900/1/1 0:00:005月15日,由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專題論壇在上海舉行,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領域的精英代表齊聚一堂,就“新能源汽車:鍛造核心競爭力”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1900/1/1 0:00:00“中國品牌汽車經過長期學習和積累深耕,已經發展到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節點,如何在新一輪的產業變革中沖破藩籬、實現向上發展,成為中國品牌車企的重大課題。
1900/1/1 0:00:005月15日,由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專題論壇在上海舉行,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領域的精英代表齊聚一堂,就“電動汽車:建設共生生態”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1900/1/1 0:00:00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36萬輛,同比增長125;14月生產94萬輛,同比下降11。
1900/1/1 0:00:005月12日,工信部對申報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的車輛新產品進行了公示,本批次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327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