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那份炒得火熱的自動駕駛排行榜,可能提供了并不公允的結果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誰是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如果你閱讀了Navigant Research最近發布的“自動駕駛儀研發排名”報告,你可能不會得到準確的答案,盡管它們看起來很嚴肅。在這份榜單上,福特排名第一,通用汽車緊隨其后,雷諾和日產緊隨其后。Waymo和特斯拉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十二。信不信由你,許多媒體都相信這一點。顯然,他們沒有花錢閱讀整個原始報道。《連線》雜志甚至得出結論,底特律正在自動駕駛的競爭中擊敗硅谷。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盡管專業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做了大量研究,但車云認為,調查本身實際上毫無意義。

鋼鐵俠馬斯克的傳記作者阿什利·萬斯在推特上向Navigant的高級分析師薩姆·阿布埃薩米德挑起了一場口水戰,聲稱“Navigant報告有偏見,因為福特和其他公司都是Navigant客戶,所以他們在榜單上的排名高于傳統觀點”。我不同意他的觀點。Navigant的調查以其透明度和權威性而聞名,其可信度毋庸置疑,尤其是受到行業專業人士尊敬的分析師Abuelsamid的信任。

事實上,問題不在于Navigant調查的可信度,而在于這份報告的視角和方法。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顯然,將底特律和硅谷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對抗比作烏龜和兔子的比賽是不合適的。

Navigant的調查報告到底說了什么?

這份報告的標題是“對18家公司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戰略和實施情況的評估”。這份報告確實引人注目,但它的論點中有一些固有的缺陷,你甚至不用再讀摘要就可以發現。讓我們先來看看Navigant使用什么標準來對這些公司進行排名:

第一步想象

2.市場投放策略

3.合作伙伴

4.產品策略

5.技術

6.市場營銷和資源配置

7.產品強度

8.產品質量和可靠性

9.產品組合

10.發展的可持續性

這似乎是一套非常嚴格的評估標準,但Navigant對這些標準給予了同等的重視。它假設汽車行業將始終保持目前的狀態,即自動駕駛汽車將通過現有渠道生產和銷售,而新的渠道和平臺則掌握在現有汽車制造商手中。

因為“技術”只占總分的1/10,所以即使是最先進的硅谷競爭對手,即使他們的研發費用被完全切斷,大量的汽車制造商也能排在前面。

此外,還有兩個標準沒有被考慮:政府關系和數據。

自動駕駛汽車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流行起來。不同軟件平臺和應用領域的不同類型的車輛需要在當地法律的基礎上推廣。所有這一切都取決于廣泛、長期和昂貴的游說。那些首先適應當地法律的玩家,尤其是那些在研發階段幫助制定法律的玩家最終可以獲勝。

一旦硬件商業化,軟件就成為關鍵。事實上,這不是軟件,而是數據。數據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燃料”,或者,正如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rian Krzanich所說,“數據是新的石油資源”。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工智能也需要數據支持——它依靠大量數據將信息轉化為下一步行動。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Navigant Research根據不同的測量維度對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進行排名。

以下是Navigant的排行榜:

1.福特

2.通用

3.雷諾-日產

4.戴姆勒

5.大眾汽車集團

6.寶馬

7.Waymo(原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

8.天富(一家由沃爾沃和瑞典奧托立夫公司AUTOLIV組建的公司)

9.德爾福

10.現代集團

11.變壓吸附

12.特斯拉

13.ZF公司

14.豐田

15.本田

16.優步

17.nuTonomy(一家從麻省理工學院分離出來的初創公司)

18.百度

如果只考慮技術和數據收集作為基礎,排名將是這樣的:

Waymo公司

特斯拉

其他美國公司

德國企業

沃爾沃汽車

模式……

日本公司

菲亞特克萊斯勒

當然,沒有人會質疑Waymo的優勢,但有些人可能不同意Waymo和特斯拉的排名,所以讓我們把它留在推特上,供專家討論!Waymo和特斯拉收集的數據比其他公司多幾個數量級,但數據的準確性、數據收集的方式和數據的實際價值仍有待討論。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喬治·霍茨的Comma.ai呢?它已經收集了近100萬英里的數據(可能包括視頻數據?)

由于汽車制造商的數據采集車輛之間沒有可比性(也許他們在前端數據上如此低調是有原因的),因此很難解釋這百萬英里的數據值多少錢。

至于政府關系的因素呢?Zoox是第一家被允許上路的神秘公司,這對Navigant的評估方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前NHTSA(美國公路安全管理局)負責人Mark Rosekind加入了Zoox的管理團隊,這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目前,Zoox已經籌集了2.9億美元,有傳言稱它已經在幾個州起草了自動駕駛法案。報告中甚至沒有提到Zoox公司。

報告中提到了一級供應商德爾福和采埃孚,但沒有博世。難道NVIDIA不值得關注嗎?沃爾沃如何從與奧托立夫的天祥聯盟中獲益?寶馬與英特爾/Mobileye的合作是否得到充分考慮?

想象一下,在計算機行業也有同樣的排名。你會把富士康和蘋果、戴爾放在同一個名單上,說富士康是失敗者嗎?當然不是,但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排名中,Navigant將關鍵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放在一起,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

那么誰是自動駕駛的領導者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當然,它是最接近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盡管該標準的定義并不那么實用。因為從汽車租賃到共享平臺再到公共交通,許多重疊的行業將在一夜之間聯合起來。

這就像在肉搏戰中使用支一樣。戰斗開始時,每個人都一無所有,每個人想參與其中。此時,靈活性就像一個密碼,而自動駕駛是基本要素。誰擁有4級自動駕駛的技術(武器),誰就可以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被拋棄。如果摩根士丹利的預測是正確的,那么只有六家汽車公司能夠生存下來。那么問題來了,誰愿意扮演富士康的角色來換取他們所缺乏的技術呢?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從這個標準來看,Waymo和特斯拉似乎有望在這場至關重要的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讓我們從Waymo開始,它可以與Navigant榜單中排名較低的任何公司結成聯盟,然后摧毀榜單中排名較高的公司(包括報告中未提及的菲亞特克萊斯勒)。對于特斯拉來說,其股價的飆升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夜暴漲,進入公開的資本市場,不僅可以一舉解決短期生存問題,甚至可以在不確定的未來占據主導地位。

但話說回來,Navigant的排名并非完全不受歡迎,但真正的名單應該包括不明確的企業聯盟,定義什么是戰略靈活性,并充分考慮其可持續性。硅谷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確實需要彼此,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少。因此,大公司應該小心那些憑空產生的報告,因為錯誤地信任它們可能會使所有投資資金付諸東流。誰是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如果你閱讀了Navigant Research最近發布的“自動駕駛儀研發排名”報告,你可能不會得到準確的答案,盡管它們看起來很嚴肅。在這份榜單上,福特排名第一,通用汽車緊隨其后,雷諾和日產緊隨其后。Waymo和特斯拉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十二。信不信由你,許多媒體都相信這一點。顯然,他們沒有花錢閱讀整個原始報道。《連線》雜志甚至得出結論,底特律正在自動駕駛的競爭中擊敗硅谷。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盡管專業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做了大量研究,但車云認為,調查本身實際上毫無意義。

鋼鐵俠馬斯克的傳記作者阿什利·萬斯在推特上向Navigant的高級分析師薩姆·阿布埃薩米德挑起了一場口水戰,聲稱“Navigant報告有偏見,因為福特和其他公司都是Navigant客戶,所以他們在榜單上的排名高于傳統觀點”。我不同意他的觀點。Navigant的調查以其透明度和權威性而聞名,其可信度毋庸置疑,尤其是受到行業專業人士尊敬的分析師Abuelsamid的信任。

事實上,問題不在于Navigant調查的可信度,而在于這份報告的視角和方法。

=“特斯拉、福特、沃爾沃、寶馬、日產”src=“/eimg/jndp/ig/20230304020522112827/2.jpg”/>

顯然,將底特律和硅谷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對抗比作烏龜和兔子的比賽是不合適的。

Navigant的調查報告到底說了什么?

這份報告的標題是“對18家公司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戰略和實施情況的評估”。這份報告確實引人注目,但它的論點中有一些固有的缺陷,你甚至不用再讀摘要就可以發現。讓我們先來看看Navigant使用什么標準來對這些公司進行排名:

第一步想象

2.市場投放策略

3.合作伙伴

4.產品策略

5.技術

6.市場營銷和資源配置

7.產品強度

8.產品質量和可靠性

9.產品組合

10.發展的可持續性

這似乎是一套非常嚴格的評估標準,但Navigant對這些標準給予了同等的重視。它假設汽車行業將始終保持目前的狀態,即自動駕駛汽車將通過現有渠道生產和銷售,而新的渠道和平臺則掌握在現有汽車制造商手中。

因為“技術”只占總分的1/10,所以即使是最先進的硅谷競爭對手,即使他們的研發費用被完全切斷,大量的汽車制造商也能排在前面。

此外,還有兩個標準沒有被考慮:政府關系和數據。

自動駕駛汽車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流行起來。不同軟件平臺和應用領域的不同類型的車輛需要在當地法律的基礎上推廣。所有這一切都取決于廣泛、長期和昂貴的游說。那些首先適應當地法律的玩家,尤其是那些在研發階段幫助制定法律的玩家最終可以獲勝。

一旦硬件商業化,軟件就成為關鍵。事實上,這不是軟件,而是數據。數據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燃料”,或者,正如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rian Krzanich所說,“數據是新的石油資源”。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工智能也需要數據支持——它依靠大量數據將信息轉化為下一步行動。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Navigant Research根據不同的測量維度對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進行排名。

以下是Navigant的排行榜:

1.福特

2.通用

3.雷諾-日產

4.戴姆勒

5.大眾汽車集團

6.寶馬

7.Waymo(原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

8.天富(一家由沃爾沃和瑞典奧托立夫公司AUTOLIV組建的公司)

9.德爾福

10.現代集團

11.變壓吸附

12.特斯拉

13.ZF公司

14.豐田

15.本田

16.優步

17.nuTonomy(一家從麻省理工學院分離出來的初創公司)

18.百度

如果只考慮技術和數據收集作為基礎,排名將是這樣的:

Waymo公司

特斯拉

其他美國公司

德國企業

沃爾沃汽車

現代

日本公司

菲亞特克萊斯勒

當然,沒有人會質疑Waymo的優勢,但有些人可能不同意Waymo和特斯拉的排名,所以讓我們把它留在推特上,供專家討論!Waymo和特斯拉收集的數據比其他公司多幾個數量級,但數據的準確性、數據收集的方式和數據的實際價值仍有待討論。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喬治·霍茨的Comma.ai呢?它已經收集了近100萬英里的數據(可能包括視頻數據?)

由于汽車制造商的數據采集車輛之間沒有可比性(也許他們在前端數據上如此低調是有原因的),因此很難解釋這百萬英里的數據值多少錢。

至于政府關系的因素呢?Zoox是第一家被允許上路的神秘公司,這對Navigant的評估方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前NHTSA(美國公路安全管理局)負責人Mark Rosekind加入了Zoox的管理團隊,這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目前,Zoox已經籌集了2.9億美元,有傳言稱它已經在幾個州起草了自動駕駛法案。報告中甚至沒有提到Zoox公司。

報告中提到了一級供應商德爾福和采埃孚,但沒有博世。難道NVIDIA不值得關注嗎?沃爾沃如何從與奧托立夫的天祥聯盟中獲益?寶馬與英特爾/Mobileye的合作是否得到充分考慮?

想象一下,在計算機行業也有同樣的排名。你會把富士康和蘋果、戴爾放在同一個名單上,說富士康是失敗者嗎?當然不是,但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排名中,Navigant將關鍵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放在一起,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

那么誰是自動駕駛的領導者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當然,它是最接近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盡管該標準的定義并不那么實用。因為從汽車租賃到共享平臺再到公共交通,許多重疊的行業將在一夜之間聯合起來。

這就像在肉搏戰中使用支一樣。戰斗開始時,每個人都一無所有,每個人想參與其中。此時,靈活性就像一個密碼,而自動駕駛是基本要素。誰擁有4級自動駕駛的技術(武器),誰就可以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被拋棄。如果摩根士丹利的預測是正確的,那么只有六家汽車公司能夠生存下來。那么問題來了,誰愿意扮演富士康的角色來換取他們所缺乏的技術呢?

Tesla, Ford, Volvo, BMW, Nissan

從這個標準來看,Waymo和特斯拉似乎有望在這場至關重要的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讓我們從Waymo開始,它可以與Navigant榜單中排名較低的任何公司結成聯盟,然后摧毀榜單中排名較高的公司(包括報告中未提及的菲亞特克萊斯勒)。對于特斯拉來說,其股價的飆升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夜暴漲,進入公開的資本市場,不僅可以一舉解決短期生存問題,甚至可以在不確定的未來占據主導地位。

但話說回來,Navigant的排名并非完全不受歡迎,但真正的名單應該包括不明確的企業聯盟,定義什么是戰略靈活性,并充分考慮其可持續性。硅谷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確實需要彼此,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少。因此,大公司應該小心那些憑空產生的報告,因為錯誤地信任它們可能會使所有投資資金付諸東流。

標簽:特斯拉福特沃爾沃寶馬日產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55家電池企業入圍工信部295批公告 寧德時代/國能/沃特瑪數量排名前三

4月14日,工信部披露了第295批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車輛新產品公告。據統計,共有395款新能源車型及底盤進行了申報。

1900/1/1 0:00:00
車市遇冷 剛需火爆 新能源市場何時才能“解凍”?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車市受到政策和目錄等因素的影響,過得戰戰兢兢。根據中汽協的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8萬輛和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77和47。

1900/1/1 0:00:00
比亞迪展示“公交電動化”亮眼成績單 云軌項目將擴建至20城

一年之前,比亞迪在北京車展期間舉辦專屬新能源汽車的品牌活動,昭告“打造新能源汽車王朝”的雄心戰略。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力帆產銷受補影響下降60%;江淮iEV6S換裝國產電池系統;長虹效法格力涉足新能源

1、力帆股份2016年報:受補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均下降超60(閱讀原文)4月15日,力帆股份發布2016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47億元,同比下降10

1900/1/1 0:00:00
長虹效法格力涉足新能源電池

日前,有消息稱,四川發展與中國科技城綿陽簽署四個重點項目,長虹控股公司占3個,涉及化合物半導體芯片、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等。

1900/1/1 0:00:00
一篇文看懂自動駕駛級別劃分

據國外媒體報道,通常,在有關無人駕駛汽車或自動駕駛系統的文章中,你會看到各種自動駕駛的“級別”,比如4級、5級等等。這些級別具體是什么含義?很高興你能提這個問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