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時代,出席兩會的工信部部長苗圩還連線了一位熱心網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場短平快的直播,讓公眾關注到了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重點領域加快使用國六標準燃料。
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在經歷了最初的政策援助和市場培育后,顯然遇到了瓶頸。國家補貼在下降,地方補貼不足,技術標準越來越嚴格,技術配套設施不完善。用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的話來說,“各種因素給這個領域增加了更多的挑戰。”
在新能源領域,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指出,盡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迅速,但由于地方政府的顯性和隱性政策或傾向而分化,并帶有濃厚的地方保護色彩;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也表示,要積極發展太陽能汽車;全國政協委員、協鑫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崇禧希望由專門的電池運營機構負責為純電動汽車提供可拆卸電池服務。他甚至認為氫能源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直播時代,出席兩會的工信部部長苗圩還連線了一位熱心網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場短平快的直播,讓公眾關注到了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發展有許多桎梏。
在手機攝像頭的另一端,李書福問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走在世界前列,有中央財政補貼支持的重要驅動力。2020年后,補貼將被取消。屆時,我們在中國的新能量汽車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我們請部長注意。”
這個問題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實。許多人認為,2020年后,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問題。
苗部長在回答李書福的質疑時表示,從市場和客戶反映的情況來看,大家都對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和價格感到擔憂。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注意力轉向了“里程”和充電。
“我們也在加大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事實上,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充電更方便,那么汽車的續航里程可以稍微短一點,不需要達到400公里甚至更長的里程。”苗圩說。
由于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保障,正在北京出席會議的中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金山科技園管委會主任蘭敏波表示,建議完善配套標準,促進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的健康發展。一是完善新建住宅和公共配套停車場建設標準體系,適應電動汽車發展的需要;二是優化充電設施補貼政策,鼓勵公眾快速充電建設。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過程中,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的爭論由來已久。全國人大代表李國梁就推進換電模式標準體系建設,加快電動汽車普及應用提出建議。
他認為,換電模式未能成功推廣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二是投資風險高;
第三,充換電站的運營涉及汽車制造商、電網、發電廠等各方的利益,不易協調。
“在目前電動汽車尚未成為汽車消費主流的環境下,依靠單一企業發展和推廣基本不可行。長的產業鏈必然會導致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早期建站投資過大,利潤模式el不確定,技術日新月異,研發回報期太長。"
對此,他建議從國家層面盡快制定一系列可互換車輛和電池的標準,明確軟硬件模塊的尺寸、形狀、參數和接口,統一標準,實現兼容性;
同時,建議國家注重產業政策與財稅政策的協調,提高財政補貼的針對性和引導性,建立有利于促進電動汽車普及應用的峰谷電價機制,調動車企積極性,電網、電池生產經營企業參與標準化改革。
除了上述問題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外,在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看來,盡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但它被地方政府的顯性和隱性政策或傾向所隔離,并被強烈的地方保護色彩所污染,這給企業開展業務帶來了巨大的障礙。
特別是,王鳳英建議,應建立前瞻性的法律和配套體系,為規范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支持,廢除現有帶有地方保護色彩的地方政策法規,避免地方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競爭。
針對積分制的建立,在兩會“部長通道”中,苗圩還公開表示“我們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對作弊的態度將是零容忍”。
苗圩表示,今年將從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取補償”,其中之一是研究2020年政府補貼完全退出后的替代措施。目前,我們正在考慮建立油耗、傳統汽車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交易體系,并已在網上征求意見。
關于新能源汽車多元化發展的建議
根據“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和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定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二甲醚)汽車和其他產品。
然而,在實際應用和推廣中,中國一直尊重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3月2日,李書福以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委員的身份來到北京。除了希望放開地圖的精確繪制,減少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障礙外,他還帶來了一個重要建議——“加快在全國推廣甲醇汽車,開發甲醇替代燃料”。
“國家有關部門缺乏自信。所謂的專家沒有做好功課。憑他們自己的想象,‘美國不使用甲醇’,甲醇肯定會有大問題。”李書福3月2日在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說。
李書福在提案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即迫切需要走能源多元化的道路,以緩解能源安全的挑戰,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其中,在交通和能源領域,加快推廣甲醇汽車是應對上述挑戰的方法之一。
只有在中國,甲醇汽車的發展仍然不溫不火。多年前,山西、貴州、上海、甘肅等地曾進行過甲醇汽車的試運行,但現在仍局限于部分地區,全國推廣尚未開始。
如果說李書福對甲醇汽車的推廣感到不滿,那么在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看來,太陽能汽車是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形式。他建議國家給予大力支持,明確將太陽能汽車作為一種新能源汽車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新能源汽車應用指南》。
對此,李河君建議,通過先進制造業投資基金,對太陽能汽車制造項目給予專項支持;
參照純電動汽車鋰電池補貼方案補貼太陽能汽車,補貼不低于鋰電池補貼計劃。
電動汽車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劉崇禧認為,純電動汽車是不可持續的。首先,由于電池供應商的成本和技術難以與日本和韓國競爭,2020年后,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將在同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失去大量消費者。而且,純電動汽車的主要銷售集中在限售城市,其他地區對純電動汽車銷售的貢獻非常有限。此外,電動汽車的壽命和電池壽命并不相等,使用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會變得更高。
相反,在劉崇禧看來,氫燃料電池的大發展即將到來。“運輸成本不斷降低,美國相關先進企業已開始在中國建廠,國產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預計兩年左右將迎來跨越式發展。“劉崇禧表示,氫燃料將被用作增程器,為電池提供動力,以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這項技術將率先應用于大型機械和長途運輸領域。
然而,在中國大力推廣電動汽車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多種技術路徑發展新能源汽車,如何避免資源浪費,如何少走彎路?這是下一步的關鍵問題。在直播時代,出席兩會的工信部部長苗圩還連線了一位熱心網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場短平快的直播,讓公眾關注到了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重點領域加快使用國六標準燃料。
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在經歷了最初的政策援助和市場培育后,顯然遇到了瓶頸。國家補貼在下降,地方補貼不足,技術標準越來越嚴格,技術配套設施不完善。用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的話來說,“各種因素給這個領域增加了更多的挑戰。”
在新能源領域,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指出,盡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迅速,但由于地方政府的顯性和隱性政策或傾向而分化,并帶有濃厚的地方保護色彩;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也表示,要積極發展太陽能汽車;
全國政協委員、協鑫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崇禧希望由專門的電池運營機構負責為純電動汽車提供可拆卸電池服務。他甚至認為氫能源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直播時代,出席兩會的工信部部長苗圩還連線了一位熱心網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場短平快的直播,讓公眾關注到了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發展有許多桎梏。
在手機攝像頭的另一端,李書福問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走在世界前列,有中央財政補貼支持的重要驅動力。2020年后,補貼將被取消。屆時,我們在中國的新能量汽車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我們請部長注意。”
這個問題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實。許多人認為,2020年后,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問題。
苗部長在回答李書福的質疑時表示,從市場和客戶反映的情況來看,大家都對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和價格感到擔憂。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注意力轉向了“里程”和充電。
“我們也在加大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事實上,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充電更方便,那么汽車的續航里程可以稍微短一點,不需要達到400公里甚至更長的里程。”苗圩說。
由于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保障,正在北京出席會議的中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金山科技園管委會主任蘭敏波表示,建議完善配套標準,促進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的健康發展。一是完善新建住宅和公共配套停車場建設標準體系,適應電動汽車發展的需要;二是優化充電設施補貼政策,鼓勵公眾快速充電建設。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過程中,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的爭論由來已久。全國人大代表李國梁就推進換電模式標準體系建設,加快電動汽車普及應用提出建議。
他認為,換電模式未能成功推廣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二是投資風險高;第三,充換電站的運營涉及汽車制造商、電網、發電廠等各方的利益,不易協調。
“在目前電動汽車尚未成為汽車消費主流的環境下,依靠單一企業發展和推廣基本不可行。長的產業鏈必然會導致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早期建站投資過大,利潤模式el不確定,技術日新月異,研發回報期太長。"
對此,他建議從國家層面盡快制定一系列可互換車輛和電池的標準,明確軟硬件模塊的尺寸、形狀、參數和接口,統一標準,實現兼容性;
同時,建議國家注重產業政策與財稅政策的協調,提高財政補貼的針對性和引導性,建立有利于促進電動汽車普及應用的峰谷電價機制,調動車企積極性,電網、電池生產經營企業參與標準化改革。
除了上述問題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外,在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看來,盡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但它被地方政府的顯性和隱性政策或傾向所隔離,并被強烈的地方保護色彩所污染,這給企業開展業務帶來了巨大的障礙。
特別是,王鳳英建議,應建立前瞻性的法律和配套體系,為規范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支持,廢除現有帶有地方保護色彩的地方政策法規,避免地方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競爭。
針對積分制的建立,在兩會“部長通道”中,苗圩還公開表示“我們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對作弊的態度將是零容忍”。
苗圩表示,今年將從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取補償”,其中之一是研究2020年政府補貼完全退出后的替代措施。目前,我們正在考慮建立油耗、傳統汽車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交易體系,并已在網上征求意見。
關于新能源汽車多元化發展的建議
根據“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和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定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二甲醚)汽車和其他產品。
然而,在實際應用和推廣中,中國一直尊重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3月2日,李書福以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委員的身份來到北京。除了希望放開地圖的精確繪制,減少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障礙外,他還帶來了一個重要建議——“加快在全國推廣甲醇汽車,開發甲醇替代燃料”。
“國家有關部門缺乏自信。所謂的專家沒有做好功課。憑他們自己的想象,‘美國不使用甲醇’,甲醇肯定會有大問題。”李書福3月2日在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說。
李書福在提案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即迫切需要走能源多元化的道路,以緩解能源安全的挑戰,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其中,在交通和能源領域,加快推廣甲醇汽車是應對上述挑戰的方法之一。
只有在中國,甲醇汽車的發展仍然不溫不火。多年前,山西、貴州、上海、甘肅等地曾進行過甲醇汽車的試運行,但現在仍局限于部分地區,全國推廣尚未開始。
如果說李書福對甲醇汽車的推廣感到不滿,那么在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看來,太陽能汽車是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形式。他建議國家給予大力支持,明確將太陽能汽車作為一種新能源汽車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新能源汽車應用指南》。
對此,李河君建議,通過先進制造業投資基金,對太陽能汽車制造項目給予專項支持;
參照純電動汽車鋰電池補貼方案補貼太陽能汽車,補貼不低于鋰電池補貼計劃。
電動汽車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劉崇禧認為,純電動汽車是不可持續的。首先,由于電池供應商的成本和技術難以與日本和韓國競爭,2020年后,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將在同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失去大量消費者。而且,純電動汽車的主要銷售集中在限售城市,其他地區對純電動汽車銷售的貢獻非常有限。此外,電動汽車的壽命和電池壽命并不相等,使用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會變得更高。
相反,在劉崇禧看來,氫燃料電池的大發展即將到來。“運輸成本不斷降低,美國相關先進企業已開始在中國建廠,國產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預計兩年左右將迎來跨越式發展。“劉崇禧表示,氫燃料將被用作增程器,為電池提供動力,以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這項技術將率先應用于大型機械和長途運輸領域。
然而,在中國大力推廣電動汽車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多種技術路徑發展新能源汽車,如何避免資源浪費,如何少走彎路?這是下一步的關鍵問題。
日前,由低速電動車起家的知豆電動車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復,拿到第11張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不僅打破了之前業內廣泛流傳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只發放10家的說法,
1900/1/1 0:00:00“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變”,這是江淮汽車2017戰略規劃中極其平實卻又重要的一句話。
1900/1/1 0:00:00全國人大代表徐和誼接受作者采訪。“方便、時尚,具有競爭力的價格。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經過了長達8個月的耐久性測試后,德國高性能電池系統供應商AKASOL宣稱,旗下最新款鋰電池模塊AKAMODULE分為46Ah和53Ah兩個版本能夠耐受各類極限條件。
1900/1/1 0:00:003月7日,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為轉變發展觀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創新變革發展模式,進一步延伸汽車全產業服務鏈條,擬聯合國機資本、中機國際、中國電器院以及其他社會資本,
1900/1/1 0:00:003月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去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50萬輛,全球銷量接近100萬輛,中國占了全球市場的50以上,美國位列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