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新能源交通國際論壇上,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劉建華表示,上海要做好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政策的準備,力爭在今年一季度出臺地方配套補貼規則。
劉建華預計,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放緩至10%-30%,全國將推廣50-70萬輛。在一些限牌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由于補貼下降和市場調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出現負增長。尤其是一些按照1:1甚至更高比例提供補貼的城市,將面臨更大的影響。
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去年底聯合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減少20%,同時,分別設定中央和地方補貼的上限,其中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之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50%。該政策將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這給新能源汽車公司帶來了多重考驗。據劉建華總結,新能源推廣政策全面收緊,今年新能源汽車推廣將面臨嚴峻考驗,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提高了對能量密度、車輛穩定性和百公里能耗的要求,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輛目錄(推廣目錄)》的動態管理辦法。
據了解,近日,根據中國汽車技術服務中心的公告,此前列入《推廣目錄》的2193款車型將重新獲批,要求企業重新申報,進入目錄才能獲得補貼。
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下降,乘用車補貼下降44%;
同時,要建立事后清算制度,銷售車輛需要3萬公里。只有達到標準后,車企才能獲得相應的補貼,這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三是建立市場抽查機制,將新能源汽車安全與補貼資質直接掛鉤。
第四,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通過設定中央和地方補貼的上限,在減少補貼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方政府的政策保護,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充分競爭。
劉建華表示,現在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有了更多信心,市場將更多考驗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力。他以上海本土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為例。2016年,市場份額增長了20%,接近全國的一半。
不過,他也直言不諱地表示,希望在座各位不要盲目樂觀,要靜下心來好好研究政策,積極應對。通過今年市場的洗禮,我們將發現誰才是新能源市場的真正推動者。
2016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存量超過10萬輛,產值超過100億元,成為全球擁有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城市。從規模上看,上海可與歐洲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最大的國家挪威相媲美。
但與前兩年的高增長率不同,2016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所下降,同比增長率為-3%。結合北京和深圳,今年中國主要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將放緩。預計上述三個城市的同比增長率將為-14.1%。
劉建華表示,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將以“穩中求進”為重點,為“結構調整”做準備。
一方面,由于補貼的整體下降和市場的相對飽和,公交車和公務用車將逐漸放緩。另一方面,2016年占新車市場三分之一的租車平臺將因網約車新政而保持觀望。
但與此同時,類似物流和清潔行業的專用車在去年年底首次被納入《推廣目錄》,可以享受補貼政策。預計2017年,專用車將在上海迎來爆發式增長期。為此,上海正在提前規劃新能源專用車的落地。
劉建華表示,上海此前的補貼政策在1:0.5到0.7之間,主力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國家標準相差不遠。此外,上海將積極應對,力爭在2017年第一季度出臺地方配套政策,提振新能源推廣市場。
對于地方配套政策來說,及時做出回應是極其重要的。從2016年的數據來看,在“上海新能源汽車政策”出臺前前四個月的“空窗期”,上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非常低。政策明確后,6月迎來300%的爆發式增長,市場需求得到釋放。
目前,地方配套補貼政策尚不明確。各家汽車公司也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例如,比亞迪的一些車型已經逐步提價,而上汽和北汽表示,短期內將以2016年的價格銷售新能源汽車,差額將由制造商補貼。1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新能源交通國際論壇上,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劉建華表示,上海要做好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政策的準備,力爭在今年一季度出臺地方配套補貼規則。
劉建華預計,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放緩至10%-30%,全國將推廣50-70萬輛。在一些限牌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由于補貼下降和市場調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出現負增長。特別是一些提供補貼的城市……
按照1:1甚至更高的比例,將面臨更大的沖擊。
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去年底聯合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減少20%,同時,分別設定中央和地方補貼的上限,其中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之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50%。該政策將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這給新能源汽車公司帶來了多重考驗。據劉建華總結,新能源推廣政策全面收緊,今年新能源汽車推廣將面臨嚴峻考驗,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提高了對能量密度、車輛穩定性和百公里能耗的要求,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輛目錄(推廣目錄)》的動態管理辦法。
據了解,近日,根據中國汽車技術服務中心的公告,此前列入《推廣目錄》的2193款車型將重新獲批,要求企業重新申報,進入目錄才能獲得補貼。
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下降,乘用車補貼下降44%;
同時,要建立事后清算制度,銷售車輛需要3萬公里。只有達到標準后,車企才能獲得相應的補貼,這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三是建立市場抽查機制,將新能源汽車安全與補貼資質直接掛鉤。
第四,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通過設定中央和地方補貼的上限,在減少補貼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方政府的政策保護,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充分競爭。
劉建華表示,現在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有了更多信心,市場將更多考驗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力。他以上海本土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為例。2016年,市場份額增長了20%,接近全國的一半。
不過,他也直言不諱地表示,希望在座各位不要盲目樂觀,要靜下心來好好研究政策,積極應對。通過今年市場的洗禮,我們將發現誰才是新能源市場的真正推動者。
2016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存量超過10萬輛,產值超過100億元,成為全球擁有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城市。從規模上看,上海可與歐洲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最大的國家挪威相媲美。
但與前兩年的高增長率不同,2016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所下降,同比增長率為-3%。結合北京和深圳,今年中國主要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將放緩。預計上述三個城市的同比增長率將為-14.1%。
劉建華表示,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將以“穩中求進”為重點,為“結構調整”做準備。
一方面,由于補貼的整體下降和市場的相對飽和,公交車和公務用車將逐漸放緩。另一方面,2016年占新車市場三分之一的租車平臺將因網約車新政而保持觀望。
但與此同時,類似物流和清潔行業的專用車在去年年底首次被納入《推廣目錄》,可以享受補貼政策。預計2017年,專用車將在上海迎來爆發式增長期。為此,上海正在提前規劃新能源專用車的落地。
劉建華表示,上海此前的補貼政策在1:0.5到0.7之間,主力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國家標準相差不遠。此外,上海將積極應對,力爭在2017年第一季度出臺地方配套政策,提振新能源推廣市場。
對于地方配套政策來說,及時做出回應是極其重要的。從2016年的數據來看,在“上海新能源汽車政策”出臺前前四個月的“空窗期”,上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非常低。政策明確后,6月迎來300%的爆發式增長,市場需求得到釋放。
目前,地方配套補貼政策尚不明確。各家汽車公司也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例如,比亞迪的一些車型已經逐步提價,而上汽和北汽表示,短期內將以2016年的價格銷售新能源汽車,差額將由制造商補貼。
1月11日上午,四川萬源市首批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啟動儀式在祥瑞汽修廠舉行,20輛嶄新的綠色環保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入運行。
1900/1/1 0:00:00這兩天,國內無人駕駛領域又有新動作:北汽跟百度合作了;百度無人車要上路了;富士康騰訊傳聞跑路了;谷歌有重大進展了;
1900/1/1 0:00:00在剛結束的2017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中,大眾展示了下一個里程碑似的直觀用戶操控系統,在CES中博得眾多眼球。
1900/1/1 0:00:001月5日,山西省高管局表示,1月起甲醇重卡和燃氣重卡新能源汽車行駛山西省高速公路,不再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費減半征收優惠政策,轉而享受政府還貸高速公路貨車“新三減”優惠政策。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導,印第安納州的立法機構正在考慮以道路維修費用的名義向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買家們征收道路維修費。
1900/1/1 0:00:00面對智能汽車芯片市場“大蛋糕”,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國際芯片巨頭展開了一系列布局,紛紛推出自家的智能汽車用芯片產品,意在搶占這塊大蛋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