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重慶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辦法》,強調到2020年,全市將推廣應用10萬輛新能源汽車,樁車比不低于1:1。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貼,要求補貼方式逐步從購買環節轉向應用環節,研究探索基于降低新能源汽車碳排放的激勵政策;
根據國家補貼政策和我市實際情況,每年調整補貼標準并向社會公布。
原公告如下: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意見
各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和財政部等五部委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激勵政策和加強推廣應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車的應用,
首先,總體思路
(1) 指導思想。
實施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規劃,將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并結合市、區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的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2) 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計劃,建立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落實國家相關市場準入標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應用和充電運營服務。
-統籌協調,分工明確。完善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崗位職責,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全市的推廣應用。
-創新驅動,關鍵突破。推動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投融資創新,努力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推廣應用。
(3)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將推廣應用10萬輛新能源汽車,樁車比不低于1:1。
第二,主要任務
(4) 推廣應用領域。
1.公共服務領域。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等措施,引導主城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物流車、旅游大巴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車輛積極使用新能源汽車。
2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企業事業單位。推動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使用新能源汽車,逐年擴大應用規模。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采取租賃、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等措施,鼓勵員工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3.個人使用領域。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優惠政策,優化應用環境,鼓勵個人通過購買、租賃等方式使用新能源汽車。
(5) 關鍵領域。
主城區是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重點區域。要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本地實際,切實做好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工作。
(6) 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按照《重慶市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渝辦發〔2015〕212號)的要求,將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抓緊編制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建設規劃。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雙方合作……
政府和社會資本)和BOT(建設運營轉移),并盡快發布管理指導意見,促進充電基礎設施的有序發展。
(七)引導企業創新經營模式。
1.加快售后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車輛租賃、電池租賃回收等服務領域。生產企業應積極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加快品牌培育。投資者的利益可以通過特許經營權得到保護,商業場所可以通過收費、服務費和停車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優惠。個人擁有的充電設施也可以對外提供充電服務,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建立健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2.鼓勵投融資創新。探索公共服務領域的融資租賃運營模式,探索個人使用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車輛共享、車輛租賃和按揭購買。
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模式創新中的應用水平,鼓勵互聯網公司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運營服務,加快智能電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
第三,政策支持
(八)促進補貼的應用。
1.補貼產品和對象。補貼產品為已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對象為在本市購買、許可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
2.補貼標準和方式。補貼方式逐步從購買環節轉向申請環節,研究探索基于減少新能源汽車使用碳排放的激勵政策;
根據國家補貼政策和我市實際情況,每年調整補貼標準并向社會公布。附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辦法和標準,補貼細則另行制定。
(9) 充電設施建設補貼。
根據充電功率,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充電基礎設施進行補貼,每年根據國家充電設施激勵資金額度調整補貼標準。2016年,補貼標準為交流充電樁100元/kW,直流充電樁300元/kW。補貼規則另行制定。
(10) 免除道路和橋梁交通的年費。
在本市購買并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路橋交通年費,直至2020年12月31日。
(11) 方便的訪問。
在主城區,設計總質量不超過2.5噸的新能源卡車(包括特種車輛)可方便通行。
(12) 便捷的服務。
設立綠色通道,讓新能源汽車在上牌、年檢、過戶、二手車交易等方面享受便捷服務。
(十三)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
根據《財政部等三部委關于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5〕159號),將實施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
第四,保障措施
(14) 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加強指標考核,建立以車輛實際運行和使用方便為主要指標的考核體系,確保按時優質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完善財政補貼審批程序,嚴厲查處取補償等違法行為。
(15) 加強監督管理。
督促生產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責任制,健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產品質量保證體系,落實生產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支撐平臺,提高新能源汽車美容檢測水平。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抽樣檢驗制度,通過市場抽樣和性能測試,加強產品質量監督和一致性監督。
(十六)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保障體系。
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搭建全市新能源汽車應用和充電設施運行監管平臺。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明確政府監管責任。企業對相應產品的安全負責,施工、運營單位和業主對相應施工和運營的安全負責。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負責汽車制造企業的安全監管工作;市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充電設施安全監管工作;市交通委牽頭開展營運車輛安全監管工作;市質監局牽頭對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牽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市局牽頭建立消防救援制度,規范車輛登記和年檢工作。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當地新能源汽車生產、運營和充電設施的安全監管。
(十七)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大力宣傳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提高全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和接受度,培養新能源汽車消費意識。加強輿論監督,曝光損害消費者利益和弄虛作假的行為,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自2016年1月1日至本意見發布之日符合補貼條件的,參照本意見執行。12月23日,重慶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辦法》,強調到2020年,全市將推廣應用10萬輛新能源汽車,樁車比不低于1:1。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貼,要求補貼方式逐步從購買環節轉向應用環節,研究探索基于降低新能源汽車碳排放的激勵政策;
根據國家補貼政策和我市實際情況,每年調整補貼標準并向社會公布。
原公告如下: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意見
各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和財政部等五部委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激勵政策和加強推廣應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車的應用,
首先,總體思路
(1) 指導思想。
實施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規劃,將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并結合市、區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的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2) 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計劃,建立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落實國家相關市場準入標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應用和充電運營服務。
-統籌協調,分工明確。完善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崗位職責,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全市的推廣應用。
-創新驅動,關鍵突破。推動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投融資創新,努力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推廣應用。
(3)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將推廣應用10萬輛新能源汽車,樁車比不低于1:1。
第二,主要任務
(4) 推廣應用領域。
1.公共服務領域。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等措施,引導主城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物流車、旅游大巴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車輛積極使用新能源汽車。
2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企業事業單位。推動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使用新能源汽車,逐年擴大應用規模。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采取租賃、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等措施,鼓勵員工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3.個人使用領域。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優惠政策,優化應用環境,鼓勵個人通過購買、租賃等方式使用新能源汽車。
(5) 關鍵領域。
主城區是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重點區域。要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本地實際,切實做好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工作。
(6) 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按照《重慶市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渝辦發〔2015〕212號)的要求,將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抓緊編制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建設規劃。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雙方合作……
政府和社會資本)和BOT(建設運營轉移),并盡快發布管理指導意見,促進充電基礎設施的有序發展。
(七)引導企業創新經營模式。
1.加快售后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車輛租賃、電池租賃回收等服務領域。生產企業應積極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加快品牌培育。投資者的利益可以通過特許經營權得到保護,商業場所可以通過收費、服務費和停車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優惠。個人擁有的充電設施也可以對外提供充電服務,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建立健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2.鼓勵投融資創新。探索公共服務領域的融資租賃運營模式,探索個人使用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車輛共享、車輛租賃和按揭購買。
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模式創新中的應用水平,鼓勵互聯網公司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運營服務,加快智能電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
第三,政策支持
(八)促進補貼的應用。
1.補貼產品和對象。補貼產品為已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對象為在本市購買、許可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
2.補貼標準和方式。補貼方式逐步從購買環節轉向申請環節,研究探索基于減少新能源汽車使用碳排放的激勵政策;
根據國家補貼政策和我市實際情況,每年調整補貼標準并向社會公布。附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辦法和標準,補貼細則另行制定。
(9) 充電設施建設補貼。
根據充電功率,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充電基礎設施進行補貼,每年根據國家充電設施激勵資金額度調整補貼標準。2016年,補貼標準為交流充電樁100元/kW,直流充電樁300元/kW。補貼規則另行制定。
(10) 免除道路和橋梁交通的年費。
在本市購買并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路橋交通年費,直至2020年12月31日。
(11) 方便的訪問。
在主城區,設計總質量不超過2.5噸的新能源卡車(包括特種車輛)可方便通行。
(12) 便捷的服務。
設立綠色通道,讓新能源汽車在上牌、年檢、過戶、二手車交易等方面享受便捷服務。
(十三)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
根據《財政部等三部委關于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5〕159號),將實施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
第四,保障措施
(14) 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加強指標考核,建立以車輛實際運行和使用方便為主要指標的考核體系,確保按時優質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完善財政補貼審批程序,嚴厲查處取補償等違法行為。
(15) 加強監督管理。
督促生產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責任制,健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產品質量保證體系,落實生產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支撐平臺,提高新能源汽車美容檢測水平。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抽樣檢驗制度,通過市場抽樣和性能測試,加強產品質量監督和一致性監督。
(十六)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保障體系。
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搭建全市新能源汽車應用和充電設施運行監管平臺。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明確政府監管責任。企業對相應產品的安全負責,施工、運營單位和業主對相應施工和運營的安全負責。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負責汽車制造企業的安全監管工作;市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充電設施安全監管工作;市交通委牽頭開展營運車輛安全監管工作;市質監局牽頭對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牽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市局牽頭建立消防救援制度,規范車輛登記和年檢工作。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當地新能源汽車生產、運營和充電設施的安全監管。
(十七)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大力宣傳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提高全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和接受度,培養新能源汽車消費意識。加強輿論監督,曝光損害消費者利益和弄虛作假的行為,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自2016年1月1日至本意見發布之日符合補貼條件的,參照本意見執行。
標簽:現代
結構性過剩,高端產能仍然不足。
1900/1/1 0:00:00截至12月2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多家公司已發布2016年全年業績預測。其中,15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長30以上,7家公司預計業績增長幅度在100以上。
1900/1/1 0:00:00自2011年成立以來,短短5年的時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已經成長為中國動力電池領域最高綜合實力的代表。
1900/1/1 0:00:00日前,韓國汽車業巨頭現代汽車加入全球企業聯盟的一家汽車制造商,該聯盟由由27家公司組成,致力于研發并強化自動駕駛技術并在日后向大眾推廣新技術。
1900/1/1 0:00:00近日,源自硅谷的智能互聯電動車公司FaradayFuture簡稱FF又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段車輛外后視鏡視頻。
1900/1/1 0:00:0012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和分時租賃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分時租賃情況。隨著重污染天氣的限行政策,分時租賃車輛出現訂單激增的情況,再次受到關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