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方組織主辦、第一電網承辦的第七屆全球新能源車大會(GNEV7)在北京中國大酒店舉行。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規格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一次產業集聚。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重新定義汽車融合的未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思想家和變革先驅展開了思想對話,對電動化、智能化、大數據、先進制造、風險投資和先進汽車技術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判斷。
北汽、長江、吉利、江淮、蔚來等中國主流新能源汽車公司均出席了此次大會。行業巨頭愛馳易為富強、蔚來李斌、江淮王光宇、吉利嚴松李、未來陸群、未來移動COO戴磊等出席會議并參與相關論壇討論。中國電動汽車后起之秀企業“長江汽車”的發展模式備受關注。長江汽車副總裁蔣安寧出席會議,并介紹了長江汽車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實踐。長江汽車的實戰歷程贏得了全場掌聲,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也得到了與會專家的好評。
長江汽車副總裁蔣安寧
做好產業鏈布局
蔣安寧介紹,長江汽車在建設核心工廠和準備造車之前,就已經提前布局了整車設計和核心零部件。長江汽車將電動汽車定義為“電動產品”。他認為,電動汽車不僅僅是一輛完整的汽車。電動汽車成為電動產品后,電池是核心。電池涉及電池管理技術、電池材料和電池能量密度,然后延伸到上游產業鏈,還涉及鋰礦資源等行業。長江汽車在相關領域進行戰略布局,確保電動汽車產品關鍵技術的領先地位。江安寧表示,長江汽車以董事長曹忠為核心的董事會決定,可以從經濟因素的影響中對沖風險;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控制技術路線的進展,為未來產品的推廣和下一代產品的研發奠定基礎。
江安寧還介紹了長江汽車的“車輪電機驅動橋”。據悉,這項技術已經成為業內一張獨特的技術王牌。長江汽車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輪側電機驅動橋,取代了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變速器、離合器、傳動軸和后橋,實現了高度集成,提高了可靠性和傳動效率。同時,采用低速大轉矩電機實現主動控制策略和協調再生制動策略。電機直接驅動減速器,車輛控制器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大大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蔣安寧介紹,今年9月,天津泰達汽車論壇上曾預測,2030年中國汽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2035年將達到3500萬輛。當時,我認為這個預測是樂觀的。然而,今年9月,中國市場的汽車月銷量已達到254萬輛,10月達到265萬輛,11月達到295萬輛。如果在12月達到300萬臺,年銷售額將達到2800萬臺。
以長江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更關心新能源汽車在汽車銷售總市場中的份額。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0.2萬輛。蔣安寧預計,隨著工信部發布第四批和第五批推薦目錄,12月新能源汽車將出現激增。
自今年4月長江汽車的生產基地在杭州投產并推出新產品以來,長江汽車一直在純電動商用車市場上穩扎穩打。長江純電動客車“益歌”、長江純電動商用車“益聲”、長江純電客車“益眾”等產品相繼投放市場。長江汽車產品以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設計和絕對的安全保障贏得了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青睞。今年,博鰲亞洲論壇機場等國際活動的高端商務接待,G20杭州峰會核心區的海外媒體采訪車和貴賓接待車,以及今年世界設計大會的貴賓接待車都選用了長江純電動汽車,長江汽車在今年銷售的第一年就取得了第一次成功。蔣安寧預計,2020年長江汽車、商用車、乘用車等產品年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
萬座邁達智能電動汽車
姜安寧認為,隨著全球能源和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儲能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能源移動消費模式的普及,傳統汽車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對于中國傳統的自主汽車品牌來說,很難趕上歐美汽車品牌。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中國車企與世界車企幾乎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并不是定局。
蔣安寧表示,全球十大汽車品牌中沒有中國品牌,但汽車產品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第一次真正的技術革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他認為,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全球十大汽車品牌中有一半以上將屬于新能源汽車,這是中國的機遇。前十名中應該有幾個這樣的品牌,長江汽車希望成為其中之一!
和其他代表一樣,蔣安寧認為,國家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管理和梳理迫在眉睫。過去,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是一個局,國家應該盡快引導和干預。
江安寧表示,長江汽車作為一家對社會負責的企業,將認真研發,精益生產,綠色發展。最后,江安寧強調:長江汽車將沿著“完美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道路,堅持積極發展的新技術路線,掌握所有核心零部件的知識產權,實現電動汽車的真正產業化,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12月17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方組織主辦、第一電網承辦的第七屆全球新能源車大會(GNEV7)在北京中國大酒店舉行。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規格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一次產業集聚。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重新定義汽車融合的未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思想家和變革先驅展開了思想對話,對電動化、智能化、大數據、先進制造、風險投資和先進汽車技術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判斷。
北汽、長江、吉利、江淮、蔚來等中國主流新能源汽車公司均出席了此次大會。行業巨頭愛馳易為富強、蔚來李斌、江淮王光宇、吉利嚴松李、未來陸群、未來移動COO戴磊等出席會議并參與相關論壇討論。中國電動汽車后起之秀企業“長江汽車”的發展模式備受關注。長江汽車副總裁蔣安寧出席會議,并介紹了長江汽車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實踐。長江汽車的實戰歷程贏得了全場掌聲,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也得到了與會專家的好評。
長江汽車副總裁蔣安寧
做好產業鏈布局
蔣安寧介紹,長江汽車在建設核心工廠和準備造車之前,就已經提前布局了整車設計和核心零部件。長江汽車將電動汽車定義為“電動產品”。他認為,電動汽車不僅僅是一輛完整的汽車。電動汽車成為電動產品后,電池是核心。電池涉及電池管理技術、電池材料和電池能量密度,然后延伸到上游產業鏈,還涉及鋰礦資源等行業。長江汽車在相關領域進行戰略布局,確保電動汽車產品關鍵技術的領先地位。江安寧表示,長江汽車以董事長曹忠為核心的董事會決定,可以從經濟因素的影響中對沖風險;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控制技術路線的進展,為未來產品的推廣和下一代產品的研發奠定基礎。
江安寧還介紹了長江汽車的“車輪電機驅動橋”。據悉,這項技術已經成為業內一張獨特的技術王牌。長江汽車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輪側電機驅動橋,取代了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變速器、離合器、傳動軸和后橋,實現了高度集成,提高了可靠性和傳動效率。同時,采用低速大轉矩電機實現主動控制策略和協調再生制動策略。電機直接驅動減速器,車輛控制器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大大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蔣安寧介紹,今年9月,天津泰達汽車論壇上曾預測,2030年中國汽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2035年將達到3500萬輛。當時,我認為這個預測是樂觀的。然而,今年9月,中國市場的汽車月銷量已達到254萬輛,10月達到265萬輛,11月達到295萬輛。如果在12月達到300萬臺,年銷售額將達到2800萬臺。
以長江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更關心新能源汽車在汽車銷售總市場中的份額。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0.2萬輛。蔣安寧預計,隨著工信部發布第四批和第五批推薦目錄,12月新能源汽車將出現激增。
自今年4月長江汽車的生產基地在杭州投產并推出新產品以來,長江汽車一直在純電動商用車市場上穩扎穩打。長江純電動客車“益歌”、長江純電動商用車“益聲”、長江純電客車“益眾”等產品相繼投放市場。長江汽車產品以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設計和絕對的安全保障贏得了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青睞。今年,博鰲亞洲論壇機場等國際活動的高端商務接待,G20杭州峰會核心區的海外媒體采訪車和貴賓接待車,以及今年世界設計大會的貴賓接待車都選用了長江純電動汽車,長江汽車在今年銷售的第一年就取得了第一次成功。蔣安寧預計,2020年長江汽車、商用車、乘用車等產品年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
萬座邁達智能電動汽車
姜安寧認為,隨著全球能源和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儲能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能源移動消費模式的普及,傳統汽車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對于中國傳統的自主汽車品牌來說,很難趕上歐美汽車品牌。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中國車企與世界車企幾乎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并不是定局。
蔣安寧表示,全球十大汽車品牌中沒有中國品牌,但汽車產品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第一次真正的技術革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他認為,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全球十大汽車品牌中有一半以上將屬于新能源汽車,這是中國的機遇。前十名中應該有幾個這樣的品牌,長江汽車希望成為其中之一!
和其他代表一樣,蔣安寧認為,國家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管理和梳理迫在眉睫。過去,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是一個局,國家應該盡快引導和干預。
江安寧表示,長江汽車作為一家對社會負責的企業,將認真研發,精益生產,綠色發展。最后,江安寧強調:長江汽車將沿著“完美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道路,堅持積極發展的新技術路線,掌握所有核心零部件的知識產權,實現電動汽車的真正產業化,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
12月19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之中。
1900/1/1 0:00:0012月20日,工信部連發4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9月8日財政部通報的蘇州金龍、河南少林客車、奇瑞萬達貴州客車、深圳市五洲龍等4個家典型案例,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攜手金牌供應商企業一起面向所有粉絲進行招聘了啦第一電動網以眾多優質電動汽車企業為依托,發布圈內招聘信息,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的信息服務,
1900/1/1 0:00:00Uber和加州政府還在扯皮,甚至要對簿公堂了,但其間有三位負責自動駕駛研發的主力卻先后離去。
1900/1/1 0:00:0017日,上汽集團在北京向中央直屬機關交付榮威e950,榮威e950成為首款進入中直機關的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為使電動汽車的售價降到汽油車的價格水平,日產、雷諾及三菱三家公司決定將共享其電動汽車生產平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