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比亞迪“云軌”正式通車 迎來首個項目簽約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10月13日,備受期待的比亞迪“云賽道”開幕式在深圳坪山總部舉行。經過1000多名工程師的心血、5年的技術研發和50多億元的資金投入,比亞迪的“云賽道”在全球首次發布并正式通車。“云賽道”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后的第四個產業,也是繼太陽能、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之后的第4個綠色夢想,對城市建設立體交通、補充現有交通體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活動前一天,比亞迪與汕頭市政府簽署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跨座式單軌交通項目在汕頭的發展。至此,“云軌道”的全球啟動和首個項目的簽約,意味著比亞迪在解決城市發展問題上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也標志著中國企業在單軌技術和項目運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憑借明顯的技術優勢,比亞迪的“云賽道”解決了城市發展問題。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和機動車的快速積累、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日益突出,走“車輪上的城市”路線難以滿足現代城市的發展需求。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比亞迪致力于為城市提供綠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解決方案。“云軌道”的發布標志著比亞迪正式進入中小運量軌道交通領域。憑借強大的行業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優勢,云軌道將通過立體交通模式解決城市擁堵和污染問題,進一步滿足城市干線、支線和旅游線路的交通需求,幫助中國實現從“車輪上的城市”到“軌道上的城市)的轉型升級。

據介紹,“云軌”搭載自主研發的鐵電池,采用全鋁輕量化流線型車身設計,搭載鐵電池儲能系統、永磁輪直驅、輕量化車身、單軸轉向架、能量反饋與通信系統、輔助無人駕駛等領先技術。“云軌”作為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系統,編組靈活,路權獨立,通行能力1萬-3萬人/小時(單向),最高時速80公里/小時,最小轉彎半徑僅為45米(地鐵的15%),最大爬坡能力為10%(地鐵的3倍),曲線通過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能耗低。“云追蹤”有一個完美的應急解決方案。在極端特殊電源故障的情況下,它將通過激活儲能電池繼續行駛10公里,以確保乘客安全到達展臺。此外,“云軌”內部采用不燃材料,全線設有安全通道。車體在軌道梁的深度跨度為1.2米,具有極高的安全保障。

憑借強大的適應性,汕頭率先簽約了“云軌道”的首個項目。

在此期間,汕頭市政府與比亞迪簽署了跨座式單軌交通項目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汕頭市具備建設軌道交通的經濟條件和實力,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已達到國家軌道交通建設標準,保持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近年來,隨著中心城市不斷東擴西延,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對城市交通產生了強烈影響,交通擁堵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制約了城市發展。作為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汕頭正在加快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盡快在實施條件成熟的路段啟動第一輪35公里“云軌道”建設,助力汕頭建設新型交通網絡。根據《汕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近期(2020年)汕頭市軌道交通線線網發展規模將達到55.3公里,遠期(2030年)將達到95.5公里,遠期將達到251.4公里。

除汕頭外,全國已有20多個城市對“云賽道”表現出濃厚興趣,預計將陸續與比亞迪合作。“云軌道”贏得了客戶的青睞,這得益于跨座單軌獨特的技術優勢和產品的超強適應性,可以在密集的建筑、大地形起伏、陡坡和急轉彎等不同環境中建造和運營。“云軌道”既可以作為城市的干線,也可以作為市中心與第二中心或衛星城的連接線,也可以用作地鐵、連接社區、醫院和學校等大容量交通工具的連接線,這是對現有交通軌道交通系統的重要補充。“云軌道”有獨立的路權,可以建在道路分隔帶上……

或綠化帶。橋梁透明,景觀效果好,拆遷少,施工簡單,工期僅為地鐵的1/3,投資僅為地鐵1/5。由于使用了橡膠輪胎和空氣彈簧,“云軌道”的噪音比軌道系統低得多,軌道架設甚至可以穿過居民樓。在城市交通發展中,“云軌道”可以與地鐵、輕軌、公路客運等交通方式互補,形成地下、地面、空中的立體交通方式,為城市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方案。

響應國家號召,“云軌道”是解決城市擁堵的唯一途徑。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等投資項目按照國家相關規劃和準入標準,下放到省政府審批。發展“云軌道”不僅可以有效解決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城市問題,還可以將城市與周邊主要城鎮和經濟活動中心連接起來,改善市民的交通習慣,促進沿線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此外,“云賽道”的發展將有助于化解全國鋼鐵、水泥等相關行業產能過剩,促進規劃設計、系統集成、電池動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符合當前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為此,比亞迪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城市提供新思路和戰略解決方案,用創新和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活力和可能性。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必由之路。從IT、汽車、新能源,到如今的軌道交通行業,比亞迪一直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引領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世界級工業品牌。比亞迪將以其獨特的“云軌道”產品和運營解決方案,為城市建設一個更安全、更舒適、更環保、更從容的現代交通體系,引領從地面到空中的立體交通改革,為國家結構改革和發展注入新動力!10月13日,備受期待的比亞迪“云賽道”開幕式在深圳坪山總部舉行。經過1000多名工程師的心血、5年的技術研發和50多億元的資金投入,比亞迪的“云賽道”在全球首次發布并正式通車。“云賽道”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后的第四個產業,也是繼太陽能、儲能電站、新能源汽車之后的第4個綠色夢想,對城市建設立體交通、補充現有交通體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活動前一天,比亞迪與汕頭市政府簽署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跨座式單軌交通項目在汕頭的發展。至此,“云軌道”的全球啟動和首個項目的簽約,意味著比亞迪在解決城市發展問題上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也標志著中國企業在單軌技術和項目運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憑借明顯的技術優勢,比亞迪的“云賽道”解決了城市發展問題。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和機動車的快速積累、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日益突出,走“車輪上的城市”路線難以滿足現代城市的發展需求。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比亞迪致力于為城市提供綠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解決方案。“云軌道”的發布標志著比亞迪正式進入中小運量軌道交通領域。憑借強大的行業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優勢,云軌道將通過立體交通模式解決城市擁堵和污染問題,進一步滿足城市干線、支線和旅游線路的交通需求,幫助中國實現從“車輪上的城市”到“軌道上的城市)的轉型升級。

據介紹,“云軌”搭載自主研發的鐵電池,采用全鋁輕量化流線型車身設計,搭載鐵電池儲能系統、永磁輪直驅、輕量化車身、單軸轉向架、能量反饋與通信系統、輔助無人駕駛等領先技術。“云軌”作為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系統,編組靈活,路權獨立,通行能力1萬-3萬人/小時(單向),最高時速80公里/小時,最小轉彎半徑僅為45米(地鐵的15%),最大爬坡能力為10%(地鐵的3倍),曲線通過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能耗低。“云追蹤”有一個完美的應急解決方案。在極端特殊電源故障的情況下,它將通過激活儲能電池繼續行駛10公里,以確保乘客安全到達展臺。此外,“云軌”內部采用不燃材料,全線設有安全通道。車體在軌道梁的深度跨度為1.2米,具有極高的安全保障。

憑借強大的適應性,汕頭率先簽約了“云軌道”的首個項目。

在此期間,汕頭市政府與比亞迪簽署了跨座式單軌交通項目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汕頭市具備建設軌道交通的經濟條件和實力,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已達到國家軌道交通建設標準,保持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近年來,隨著中心城市不斷東擴西延,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對城市交通產生了強烈影響,交通擁堵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制約了城市發展。作為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汕頭正在加快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盡快在實施條件成熟的路段啟動第一輪35公里“云軌道”建設,助力汕頭建設新型交通網絡。根據《汕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近期(2020年)汕頭市軌道交通線線網發展規模將達到55.3公里,遠期(2030年)將達到95.5公里,遠期將達到251.4公里。

除汕頭外,全國已有20多個城市對“云賽道”表現出濃厚興趣,預計將陸續與比亞迪合作。“云軌道”贏得了客戶的青睞,這得益于跨座單軌獨特的技術優勢和產品的超強適應性,可以在密集的建筑、大地形起伏、陡坡和急轉彎等不同環境中建造和運營。“云軌道”既可以作為城市的干線,也可以作為市中心與第二中心或衛星城的連接線,也可以用作地鐵、連接社區、醫院和學校等大容量交通工具的連接線,這是對現有交通軌道交通系統的重要補充。“云軌道”有獨立的路權,可以建在道路分隔帶上……

或綠化帶。橋梁透明,景觀效果好,拆遷少,施工簡單,工期僅為地鐵的1/3,投資僅為地鐵1/5。由于使用了橡膠輪胎和空氣彈簧,“云軌道”的噪音比軌道系統低得多,軌道架設甚至可以穿過居民樓。在城市交通發展中,“云軌道”可以與地鐵、輕軌、公路客運等交通方式互補,形成地下、地面、空中的立體交通方式,為城市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方案。

響應國家號召,“云軌道”是解決城市擁堵的唯一途徑。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等投資項目按照國家相關規劃和準入標準,下放到省政府審批。發展“云軌道”不僅可以有效解決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城市問題,還可以將城市與周邊主要城鎮和經濟活動中心連接起來,改善市民的交通習慣,促進沿線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此外,“云賽道”的發展將有助于化解全國鋼鐵、水泥等相關行業產能過剩,促進規劃設計、系統集成、電池動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符合當前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為此,比亞迪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城市提供新思路和戰略解決方案,用創新和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活力和可能性。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必由之路。從IT、汽車、新能源,到如今的軌道交通行業,比亞迪一直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引領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世界級工業品牌。比亞迪將以其獨特的“云軌道”產品和運營解決方案,為城市建設一個更安全、更舒適、更環保、更從容的現代交通體系,引領從地面到空中的立體交通改革,為國家結構改革和發展注入新動力!

標簽:比亞迪現代大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魏銀倉親述“格力&銀隆”造車計劃:2020年產10萬輛新能源商用車

10月13日,201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成果展在京舉行,珠海銀隆攜旗下全系列品牌參展,包括鈦酸鋰材料、電池、快充設備、仿古鐺鐺車、雙層純電動客車、廣通艾菲商務車等成果一一亮相。

1900/1/1 0:00:00
科技部重點專項:“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 2017 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出爐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等提出的任務

1900/1/1 0:00:00
北汽集團攜新能源全系亮相2016新能源汽車成果展

10月13日,2016新能源汽車成果展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在此次成果展上,北汽集團攜新能源全系產品登場,展示了包括北汽新能源和北汽福田在內的,從乘用車到輕客滿足不同人群出行的各類新能源產品。

1900/1/1 0:00:00
純電動BMW i3為柏林馬拉松官方指定用車

第43屆柏林馬拉松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約7萬名選手慕名參賽。憑借誕生最多世界紀錄的賽道,柏林馬拉松每年都會吸引全球頂級的選手和數千位專業運動員。

1900/1/1 0:00:00
2018年,浙江新能源汽車產能超25萬輛

到2018年,我省力爭實現規上即年產值2000萬以上的企業工業產值500億元,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規模達到25萬輛以上,動力電池產能50億安時以上。

1900/1/1 0:00:00
萊西姜山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環評公示 未來打造千億園區

作為青島四大新能源車生產基地之一的萊西姜山鎮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