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7.9萬輛,動力電池整體出貨量達到15.7GWh,比上年增長了三倍。今年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7.7萬輛和17萬輛,分別增長125%和126.9%。相應地,動力電池出貨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趨勢。1-6月,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6.67GWh,與去年上半年的2.72GWh相比增長了1.45倍。
據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研究會副會長李紀恒寬介紹,“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相關產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自去年以來,由于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的產品供不應求。產能的擴張也帶來了成本的下降,動力電池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在最近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技術峰會上,許多業內人士都這么認為。
由于動力電池銷量飆升,比亞迪、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軒高新、天津力神等8家國內動力電池巨頭的名字也出現在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15名的名單中。
未來幾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多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為了確保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的預期目標,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量將保持4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
筆者從興業證券了解到,其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約為28GWh,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將超過90GWh。
企業擴大了生產能力。
在這一波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的浪潮中,許多電池公司已經踏上了產能擴張之旅,鋰離子動力電池成為投資熱點。
筆者發現,國內幾乎所有動力電池企業都有或計劃推出新的生產線。比亞迪表示,正在籌備15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計劃新增6GWh電池產能;隨著南京工廠第四季度正式投產,國軒高新已具備7.5億安時的生產能力,并正在積極推進合肥2.4億安時生產線的項目籌備工作。近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0億元的長三角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奠基。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GWh以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天津力神還準備建設年產3億安時的動力電池擴建項目;億緯鋰業可以通過募資積極切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領域,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1.5GWh的產能。。。
除中國企業外,日本、韓國、美國等國也加大了對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投資,市場競爭異常激烈。LG在波蘭和中國設立了工廠,三星擴大了在中國的產能,特斯拉正在建設一座35GWh的超級工廠。
應重視該行業的發展
會上,專家一致認為,依托我國豐富的鋰資源,動力電池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鋰電池行業關鍵材料基本實現國產化,單體技術水平基本處于國外統一水平。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鏈體系,掌握了動力電池的配方設計、結構設計和制造技術。生產線已從半自動化逐步過渡到全國自動化大規模制造,產品趨于一致。
鋰電池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技術水平低、行業缺乏競爭力;
產品高端研發投入高,加工制造業績參差不齊;產業鏈之間缺乏協同創新機制,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優質電池和關鍵材料供不應求,低端供應過剩;新能源汽車在運行中會發生安全事故,電池系統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與世界相比,“高端材料仍需進口,缺乏核心和原始核心專利,因此增加電池行業的基礎研究勢在必行。”北京理工學院教授、國家綠色二次電池項目首席科學家吳峰直言不諱。
深圳市濟陽志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如坤對中國動力電池制造現狀表示擔憂。“缺乏電池標準,特別是尺寸規格不夠;沒有統一的制造標準,每家每戶都很難找到;動力電池的制造安全面臨嚴峻挑戰;規模小、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對動力電池的結構和制造工藝研究不足;
制造合格率低,安全性差,成本高。"
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人士表示,隨著電池產能的擴大,競爭的加劇也會帶來電池價格的下降,企業盈利的難度也會增加。未來的問題是如何避免低水平的冗余建設,全面提高電池生產、系統集成和控制能力。
在紀恒寬看來,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和安全性能關系到電動汽車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成敗。“我們生產的動力電池的一致性和能量密度遠低于日本和韓國,這意味著我們自己的創新仍然不夠,我們還應該重視新技術的研發。”
“動力電池的爆炸性需求已經延伸到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相關材料行業,以及上游鋰礦資源。在工信部提高準入門檻(規范、強檢等)后,中國的新型動力電池行業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可能從現在的數千個變成100個。”吳峰進一步表示,“事實上,韓國和日本的不超過10個。能量密度、安全性、壽命和成本是動力電池及其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需要在材料、電池、工藝和系統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7.9萬輛,動力電池整體出貨量達到15.7GWh,比上年增長了三倍。今年1-6月,中國新能量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7.7萬輛和17萬輛,分別增長125%和126.9%。相應地,動力電池出貨量仍在繼續以保持強勁的增長趨勢。1-6月,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6.67GWh,與去年上半年的2.72GWh相比增長了1.45倍。
據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研究會副會長李紀恒寬介紹,“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相關產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自去年以來,由于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的產品供不應求。產能的擴張也帶來了成本的下降,動力電池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在最近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技術峰會上,許多業內人士都這么認為。
由于動力電池銷量飆升,比亞迪、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軒高新、天津力神等8家國內動力電池巨頭的名字也出現在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15名的名單中。
未來幾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多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為了確保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的預期目標,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量將保持4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
筆者從興業證券了解到,其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動力電池的需求量約為28GWh,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將超過90GWh。
企業擴大了生產能力。
在這一波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的浪潮中,許多電池公司已經踏上了產能擴張之旅,鋰離子動力電池成為投資熱點。
筆者發現,國內幾乎所有動力電池企業都有或計劃推出新的生產線。比亞迪表示,正在籌備15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計劃新增6GWh電池產能;
隨著南京工廠第四季度正式投產,國軒高新已具備7.5億安時的生產能力,并正在積極推進合肥2.4億安時生產線的項目籌備工作。近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0億元的長三角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奠基。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GWh以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天津力神還準備建設年產3億安時的動力電池擴建項目;億緯鋰業可以通過募資積極切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領域,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1.5GWh的產能。。。
除中國企業外,日本、韓國、美國等國也加大了對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投資,市場競爭異常激烈。LG在波蘭和中國設立了工廠,三星擴大了在中國的產能,特斯拉正在建設一座35GWh的超級工廠。
應重視該行業的發展
會上,專家一致認為,依托我國豐富的鋰資源,動力電池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鋰電池行業關鍵材料基本實現國產化,單體技術水平基本處于國外統一水平。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鏈體系,掌握了動力電池的配方設計、結構設計和制造技術。生產線已從半自動化逐步過渡到全國自動化大規模制造,產品趨于一致。
鋰電池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技術水平低、行業缺乏競爭力;產品高端研發投入高,加工制造業績參差不齊;產業鏈之間缺乏協同創新機制,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優質電池和關鍵材料供不應求,低端供應過剩;新能源汽車在運行中會發生安全事故,電池系統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與世界相比,“高端材料仍需進口,缺乏核心和原始核心專利,因此增加電池行業的基礎研究勢在必行。”北京理工學院教授、國家綠色二次電池項目首席科學家吳峰直言不諱。
深圳市濟陽志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如坤對中國動力電池制造現狀表示擔憂。“缺乏電池標準,特別是尺寸規格不夠;沒有統一的制造標準,每家每戶都很難找到;動力電池的制造安全面臨嚴峻挑戰;規模小、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對動力電池的結構和制造工藝研究不足;
制造合格率低,安全性差,成本高。"
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人士表示,隨著電池產能的擴大,競爭的加劇也會帶來電池價格的下降,企業盈利的難度也會增加。未來的問題是如何避免低水平的冗余建設,全面提高電池生產、系統集成和控制能力。
在紀恒寬看來,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和安全性能關系到電動汽車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成敗。“我們生產的動力電池的一致性和能量密度遠低于日本和韓國,這意味著我們自己的創新仍然不夠,我們還應該重視新技術的研發。”
“動力電池的爆炸性需求已經延伸到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相關材料行業,以及上游鋰礦資源。在工信部提高準入門檻(規范、強檢等)后,中國的新型動力電池行業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可能從現在的數千個變成100個。”吳峰進一步表示,“事實上,韓國和日本的不超過10個。能量密度、安全性、壽命和成本是動力電池及其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需要在材料、電池、工藝和系統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
1、賈躍亭美國汽車工廠或欠薪停工樂視回應據美國汽車新聞報道,由于拖欠了9月份2100萬美元的工程款,承包商Aecom發信給法拉第未來公司,如果10日內仍收不到這一款項,就會停止施工。
1900/1/1 0:00:00圓柱、方形、軟包三足鼎立的鋰電池市場格局正在悄然生變,從2015年以來,軟包電池的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尤其是今年,在產業發展整體放緩的背景下,軟包電池的增長成為行業的一大看點。
1900/1/1 0:00:00據《汽車新聞》歐洲版10月18日消息,日產旗下豪華品牌英菲尼迪為了提高銷量,目前正根據中國市場前景,打算選擇恰當時機在中國推出一款純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10月18日,第八屆電動汽車標準法規國際研討會在浙江嘉興舉行。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部門的300余名專家和業內人士,就電動汽車安全、行業標準規范等問題展開研討。
1900/1/1 0:00:00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道德媒稱,從全壽命周期來看,電動汽車并不比燃油汽車更環保,而中國甚至會成為受害者。
1900/1/1 0:00:00A股上市公司進入三季報披露高峰期,對業績預增報告進行梳理后發現,鋰電池行業的上市公司實現了業績的高速增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