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最早啟動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的國家之一。然而,從今年開始,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開始下降。面對這一變化,中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會“剎車”嗎?新出現的消費熱潮會降溫嗎?
增長和“小散亂”并存。
在諸多政策的疊加作用下,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據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8.32萬輛,與2014年相比大幅增長169%。今年前7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1.5萬輛和20.7萬輛,同比增長近1.2倍。
然而,在生產和銷售火爆的同時,該行業的發展也存在問題。作為政策驅動型產業,補貼政策驅動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可持續發展開始顯現。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實踐證明,普惠性財政政策在培育新能源汽車一級市場方面是有效的。但是,如果這一政策長期實施,企業容易出現政策依賴和軟骨病,缺乏技術發展和產品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的盲目擴張。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健認為,由于補貼政策的刺激,許多企業忽視了發展投資和技術進步的長期規劃。與國外相比,我國在電動驅動的平臺化、輕量化和集成化設計方面存在差距。
據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蔡宇介紹,目前中國有200多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4000多輛車型,其中1300多輛車型已經售出。換句話說,企業的平均年產量不到3000輛。可以看出,整個行業規模較小、分散且混亂。
根據2015年4月《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從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門檻將逐年提高,補貼金額將大幅減少。這表明補貼政策已經開始倒退。
例如,2015年續航超過8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將獲得補貼,直到2016年續航超過100公里才能上市;2015年,巡航里程100-150公里的車型可補貼3.15萬元,2016年將降至2.5萬元。2017-2018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的補貼標準在2016年的基礎上降低20%;
從2019年到2020年,補貼標準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降低40%。
“優惠待遇”的逐漸減少是不可避免的
依靠政策和補貼快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逐漸失去許多行業羨慕的“優惠待遇”后,是否會“剎車”?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政府、專家和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補貼額度的降低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
戴姆勒大中華投資有限公司(Daimler Greater China Investment Co.,Ltd.)公共政策主管姜仁才表示,補貼可能會對新能源汽車產生負面影響。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扣除財政補貼后,部分車型的購車成本高于同類型燃油車,市場銷售自然會受到影響。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補貼政策的下降并不意味著產業支持政策的全面弱化,而是支持方式的調整帶來了更積極的意義。
宋秋玲透露,未來的補貼政策將提高技術門檻,提高補貼標準,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市場化發展機制。這些變化將對鼓勵推動技術進步、支持標準化和誠信的企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推動優勢企業做優做強。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指出,汽車補貼的下降正是政府支持政策的轉變,以促進創新。也就是說,在購車補貼逐漸減少的同時,政府將加大對研發的支持力度,集中資源突破動力電池、核心零部件、電控技術、輕量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技術瓶頸。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玉生認為,新政策的實施有利于督促企業抓緊研發,降低成本,生產出符合環保和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
汽車公司需要充分利用斜坡后退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正處于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從全球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關鍵零部件壁壘尚未形成,信息系統仍在發展,品牌效應尚未發揮,商業模式多元化。可以說,幾乎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斜坡后退周期,通過不斷創新來建立核心競爭力。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表示,在后補貼時代,作為汽車企業,首先要加強技術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和資源。其次,我們應該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豐富產品線。還需要降低制造成本,改善充電設施,探索商業模式創新。
據報道,有限公司在中國有14家研發機構,在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有5個研發中心。到今年年底,將有1000多名專門從事發電、發電和電氣化技術的研發人員。
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玉祥表示,新能源汽車正處于推出新產品的初始階段,技術發展迅速,在許多未知領域面臨挑戰。這些不確定性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創新機會。
陳清泰認為,中國較早將新能源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有很好的積累。與此同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所有這些條件為中國建立自主知識產權、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補貼政策的退出正在形成強大的正能量。補貼導向將讓位給市場導向和創新導向……
優勝劣汰將得到加強,真正站得住腳的將是那些具有創新能力、核心技術和品牌效應的企業。”陳清泰說。中國是最早啟動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的國家之一。然而,從今年開始,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開始下降。面對這一變化,中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會“剎車”嗎?新興起的消費熱會冷嗎?
增長和“小散亂”并存。
在諸多政策的疊加作用下,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據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8.32萬輛,與2014年相比大幅增長169%。今年前7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1.5萬輛和20.7萬輛,同比增長近1.2倍。
然而,在生產和銷售火爆的同時,該行業的發展也存在問題。作為政策驅動型產業,補貼政策驅動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可持續發展開始顯現。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實踐證明,普惠性財政政策在培育新能源汽車一級市場方面是有效的。但是,如果這一政策長期實施,企業容易出現政策依賴和軟骨病,缺乏技術發展和產品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的盲目擴張。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健認為,由于補貼政策的刺激,許多企業忽視了發展投資和技術進步的長期規劃。與國外相比,我國在電動驅動的平臺化、輕量化和集成化設計方面存在差距。
據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蔡宇介紹,目前中國有200多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4000多輛車型,其中1300多輛車型已經售出。換句話說,企業的平均年產量不到3000輛。可以看出,整個行業規模較小、分散且混亂。
根據2015年4月《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從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門檻將逐年提高,補貼金額將大幅減少。這表明補貼政策已經開始倒退。
例如,2015年續航超過8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將獲得補貼,直到2016年續航超過100公里才能上市;2015年,巡航里程100-150公里的車型可補貼3.15萬元,2016年將降至2.5萬元。2017-2018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的補貼標準在2016年的基礎上降低20%;
從2019年到2020年,補貼標準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降低40%。
“優惠待遇”的逐漸減少是不可避免的
依靠政策和補貼快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逐漸失去許多行業羨慕的“優惠待遇”后,是否會“剎車”?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政府、專家和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補貼額度的降低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
戴姆勒大中華投資有限公司(Daimler Greater China Investment Co.,Ltd.)公共政策主管姜仁才表示,補貼可能會對新能源汽車產生負面影響。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扣除財政補貼后,部分車型的購車成本高于同類型燃油車,市場銷售自然會受到影響。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補貼政策的下降并不意味著產業支持政策的全面弱化,而是支持方式的調整帶來了更積極的意義。
宋秋玲透露,未來的補貼政策將提高技術門檻,提高補貼標準,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市場化發展機制。這些變化將對鼓勵推動技術進步、支持標準化和誠信的企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推動優勢企業做優做強。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指出,汽車補貼的下降正是政府支持政策的轉變,以促進創新。也就是說,在購車補貼逐漸減少的同時,政府將加大對研發的支持力度,集中資源突破動力電池、核心零部件、電控技術、輕量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技術瓶頸。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玉生認為,新政策的實施有利于督促企業抓緊研發,降低成本,生產出符合環保和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
汽車公司需要充分利用斜坡后退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正處于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從全球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關鍵零部件壁壘尚未形成,信息系統仍在發展,品牌效應尚未發揮,商業模式多元化。可以說,幾乎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斜坡后退周期,通過不斷創新來建立核心競爭力。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表示,在后補貼時代,作為汽車企業,首先要加強技術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和資源。其次,我們應該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豐富產品線。還需要降低制造成本,改善充電設施,探索商業模式創新。
據報道,有限公司在中國有14家研發機構,在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有5個研發中心。到今年年底,將有1000多名專門從事發電、發電和電氣化技術的研發人員。
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玉祥表示,新能源汽車正處于推出新產品的初始階段,技術發展迅速,在許多未知領域面臨挑戰。這些不確定性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創新機會。
陳清泰認為,中國較早將新能源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有很好的積累。與此同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所有這些條件為中國建立自主知識產權、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補貼政策的退出正在形成強大的正能量。補貼導向將讓位給市場導向和創新導向……
優勝劣汰將得到加強,真正站得住腳的將是那些具有創新能力、核心技術和品牌效應的企業。”陳清泰說。
“新能源企業和產品準入規則,從工信部44號文件的征求意見稿可以看出,和電池目錄沒有關系。
1900/1/1 0:00:00科技媒體Electrek結合匿名消息人士的爆料分析認為,特斯拉公司已經開始一項名為“TeslaGlass”的計劃。
1900/1/1 0:00:00據汽車新聞網報道,豐田汽車希望自己能首先成為人們的保衛者,其次才是司機。豐田汽車新聘請的自動駕駛行業精英萊恩尤斯提斯稱,該公司首款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在未來5年至10年內發布。
1900/1/1 0:00:001深圳市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出臺乘用車補貼最高仍補6萬閱讀原文9月5日,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深圳市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1900/1/1 0:00:00夢陀夜觀星象,掐指一算9月份既有中秋長假又有國慶長假騷動的小伙伴是不是想要來青島過把大蝦癮?來大明湖看次夏雨荷?還是路過山東探親訪友?激情澎湃的心被電動汽車的電量給澆了個透心涼,
1900/1/1 0:00:00蘋果已經解雇了數十名自動駕駛車研發部門的員工,重新考慮其設定的自動駕駛車戰略規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