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實施“互聯網+”戰略的重要領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互聯網+”給汽車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傳統汽車產業鏈中包括研發、設計、制造、產品、銷售、售后市場和汽車使用等各個環節的分解、改造和整合。“互聯網+”為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但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互聯網+汽車概念
“互聯網+”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兩大機遇。
互聯網+對汽車產業的轉型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互聯網+為中國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兩次戰略機遇,將成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追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1.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互聯網+”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了一個在角落里超越的戰略機遇。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速度影響著汽車行業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方式。在互聯網的席卷浪潮下,汽車行業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汽車行業即將進入智能網聯時代。《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中國要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由于中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傳統汽車技術過于落后,自主品牌很難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然而,“互聯網+”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了在角落里超越的機會,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智能網絡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第二,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智能電動汽車方面,全球基本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這是一個追趕甚至超越歐美日韓汽車巨頭的大好機會。第三,中國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企業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礎,行業發展格局與世界基本同步,甚至具有領先地位;
第四,隨著“互聯網+”的推廣,汽車行業正在進行技術革命。因此,在“互聯網+”的指導下,中國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發展將再次面臨彎道超車的戰略機遇。
2.從產業層面來看,“互聯網+”為供給側改革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歷史機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汽車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物流和后端服務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變化。“互聯網+”在轉變汽車產業鏈、提高有效供應、提高供應質量和創造新供應方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車聯網技術的研發和產業應用將促進汽車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提升汽車的綜合信息服務水平,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有助于更快地實現自動駕駛,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這將對汽車消費市場的形成乃至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自主汽車產業在傳統汽車領域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化體系。同時,中國在通信、互聯網等行業擁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掌握了國際先進技術和標準的話語權,為車聯網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國家戰略來看,車聯網的發展與我國北斗衛星定位、5G、智能制造等國家戰略密切相關,是實現工業4.0的最佳載體和理想切入點。可以說,車聯網的發展為中國汽車領域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互聯網+”下汽車行業面臨五大挑戰
“互聯網+”對汽車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從戰略角度來看,缺乏明確的國家和行業發展戰略以及有效的協調機制。
相比之下,國內車企缺乏主動引領車聯網技術發展的積極性,大多被動跟隨。IT企業專注于通信和信息服務,但對車輛安全和節能的要求了解不夠,在開發車輛終端時也沒有與車企密切聯系。隨著智能汽車技術的發展和實踐進程的加快,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將呈現逐步融合的趨勢,智能汽車的國際技術標準和法規也將得到升級和完善。如果中國不加快智能汽車的研發投入和產業發展,將再次面臨被外國企業全面占領的困境。因此,中國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智能汽車產業和技術的國家發展戰略,在全國形成合力,充分利用中國的政府體制優勢和技術后發優勢,共同推進。
2.從政策角度來看,業態創新必然帶來政策、法規和標準的調整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汽車政策、法規和標準迎來了新的調整需求。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例,現有的法律、行政法規都是基于過去傳統駕駛員制定的具體規定,沒有專門的章節來規定無人駕駛的規范。無人駕駛造成的事故責任認定、保險人認定、交通信號、標志線約束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3.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產業轉型對汽車行業的傳統管理體系和模式提出了挑戰。
“互聯網+”與汽車的融合將帶來許多新技術和新格式,……
nd技術、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的迭代速度將明顯加快,傳統的行業邊界將更加模糊,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將產生。因此,政府應調整管理體制、思路和方法,以應對“互聯網+”帶來的產業變化。在互聯網與汽車的融合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業態。例如,互聯網汽車的新業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運營車輛和非運營車輛之間原有的界限,這不僅給出租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對現有的法律規定和監管方式提出了挑戰。此外,互聯網公司造車熱情高漲,迫切需要相關部門調整汽車生產準入門檻,給予一定數量的汽車生產資質,以適應產業發展的新環境。
4、從監管角度看,業態創新對政府開展有效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互聯網+”的新形式,如專車模式,迅速顛覆了傳統出租車的運營,利用互聯網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和更便捷的出行服務。另一方面,它自然會帶來利益格局的調整,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與和解將成為一種常態。例如,互聯網租車模式與傳統出租車模式之間的沖突時有爆發。自2015年5月以來,全國已有16個城市不同程度地抵制私家車。這對政府有效監管、保護創新創業、完善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需要政府適應技術迭代和業務創新的趨勢,推動行業監管改革,提高監管水平。
5、從企業層面來看,互聯網造車給傳統汽車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沖擊。
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谷歌、蘋果等世界互聯網巨頭,以及百度、阿里等國內互聯網公司,都開始通過與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介入智能汽車和車聯網行業。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美國多地進行了長期的道路測試,百度等國內公司也在加快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平臺。互聯網企業大規模進入汽車行業,給傳統汽車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汽車的基本屬性是滿足人類的移動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汽車行業本身不會被顛覆。然而,隨著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不積極吸收新技術、轉型緩慢的傳統汽車企業很可能被取代或淪為“代工廠”。
“互聯網+汽車”已成為業界的熱門詞匯,站在時代的尖端,也成為大眾創業和創新的熱點領域,也是風險投資在資本市場上追求的熱點。在“互聯網+”時代,汽車行業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用好“互聯網+”的雙刃劍,充分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借助風口實現真正的起飛,是中國汽車工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重要課題。汽車作為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實施“互聯網+”戰略的重要領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互聯網+”給汽車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傳統汽車產業鏈中包括研發、設計、制造、產品、銷售、售后市場和汽車使用等各個環節的分解、改造和整合。“互聯網+”為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但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互聯網+汽車概念
“互聯網+”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兩大機遇。
互聯網+對汽車產業的轉型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在……
過程中,互聯網+為中國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兩次戰略機遇,并將成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趕超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1.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互聯網+”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了一個在角落里超越的戰略機遇。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速度影響著汽車行業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方式。在互聯網的席卷浪潮下,汽車行業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汽車行業即將進入智能網聯時代。《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中國要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由于中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傳統汽車技術過于落后,自主品牌很難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然而,“互聯網+”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了在角落里超越的機會,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智能網絡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第二,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智能電動汽車方面,全球基本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這是一個追趕甚至超越歐美日韓汽車巨頭的大好機會。第三,中國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企業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礎,行業發展格局與世界基本同步,甚至具有領先地位;
第四,隨著“互聯網+”的推廣,汽車行業正在進行技術革命。因此,在“互聯網+”的指導下,中國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發展將再次面臨彎道超車的戰略機遇。
2.從產業層面來看,“互聯網+”為供給側改革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歷史機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汽車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物流和后端服務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變化。“互聯網+”在轉變汽車產業鏈、提高有效供應、提高供應質量和創造新供應方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車聯網技術的研發和產業應用將促進汽車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提升汽車的綜合信息服務水平,提高汽車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有助于更快地實現自動駕駛,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這將對汽車消費市場的形成乃至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自主汽車產業在傳統汽車領域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化體系。同時,中國在通信、互聯網等行業擁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掌握了國際先進技術和標準的話語權,為車聯網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國家戰略來看,車聯網的發展與我國北斗衛星定位、5G、智能制造等國家戰略密切相關,是實現工業4.0的最佳載體和理想切入點。可以說,車聯網的發展為中國汽車領域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互聯網+”下汽車行業面臨五大挑戰
“互聯網+”對汽車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從戰略角度來看,缺乏明確的國家和行業發展戰略以及有效的協調機制。
相比之下,國內車企缺乏主動引領車聯網技術發展的積極性,大多被動跟隨。IT企業專注于通信和信息服務,但對車輛安全和節能的要求了解不夠,在開發車輛終端時也沒有與車企密切聯系。隨著智能汽車技術的發展和實踐進程的加快,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將呈現逐步融合的趨勢,智能汽車的國際技術標準和法規也將得到升級和完善。如果中國不加快智能汽車的研發投入和產業發展,將再次面臨被外國企業全面占領的困境。因此,中國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智能汽車產業和技術的國家發展戰略,在全國形成合力,充分利用中國的政府體制優勢和技術后發優勢,共同推進。
2.從政策角度來看,業態創新必然帶來政策、法規和標準的調整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汽車政策、法規和標準迎來了新的調整需求。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例,現有的法律、行政法規都是基于過去傳統駕駛員制定的具體規定,沒有專門的章節來規定無人駕駛的規范。無人駕駛造成的事故責任認定、保險人認定、交通信號、標志線約束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3.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產業轉型對汽車行業的傳統管理體系和模式提出了挑戰。
“互聯網+”與汽車的融合將帶來許多新技術和新格式,……
nd技術、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的迭代速度將明顯加快,傳統的行業邊界將更加模糊,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將產生。因此,政府應調整管理體制、思路和方法,以應對“互聯網+”帶來的產業變化。在互聯網與汽車的融合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業態。例如,互聯網汽車的新業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運營車輛和非運營車輛之間原有的界限,這不僅給出租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對現有的法律規定和監管方式提出了挑戰。此外,互聯網公司造車熱情高漲,迫切需要相關部門調整汽車生產準入門檻,給予一定數量的汽車生產資質,以適應產業發展的新環境。
4、從監管角度看,業態創新對政府開展有效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互聯網+”的新形式,如專車模式,迅速顛覆了傳統出租車的運營,利用互聯網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和更便捷的出行服務。另一方面,它自然會帶來利益格局的調整,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與和解將成為一種常態。例如,互聯網租車模式與傳統出租車模式之間的沖突時有爆發。自2015年5月以來,全國已有16個城市不同程度地抵制私家車。這對政府有效監管、保護創新創業、完善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需要政府適應技術迭代和業務創新的趨勢,推動行業監管改革,提高監管水平。
5、從企業層面來看,互聯網造車給傳統汽車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沖擊。
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谷歌、蘋果等世界互聯網巨頭,以及百度、阿里等國內互聯網公司,都開始通過與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介入智能汽車和車聯網行業。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美國多地進行了長期的道路測試,百度等國內公司也在加快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平臺。互聯網企業大規模進入汽車行業,給傳統汽車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汽車的基本屬性是滿足人類的移動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汽車行業本身不會被顛覆。然而,隨著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不積極吸收新技術、轉型緩慢的傳統汽車企業很可能被取代或淪為“代工廠”。
“互聯網+汽車”已成為業界的熱門詞匯,站在時代的尖端,也成為大眾創業和創新的熱點領域,也是風險投資在資本市場上追求的熱點。在“互聯網+”時代,汽車行業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用好“互聯網+”的雙刃劍,充分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借助風口實現真正的起飛,是中國汽車工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重要課題。
標簽:大眾
“特斯拉的擁有者永遠不會認為它有什么問題,就好像蘋果的粉絲會不假思索地排隊購買iPhone一樣。”一名特斯拉車主表示。
1900/1/1 0:00:00近年來,得益于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扶持,我國已成為新能源汽車重點推廣市場,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1北京新能源車指標占比將繼續提高《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提出,將繼續提高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在年度指標規模中的比例,研究普通小客車指標引入市場化配置方式的改革方案。
1900/1/1 0:00:007月6日,陜西省發布20162020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計劃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電站超過454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9
1900/1/1 0:00:007月5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披露了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的詳細方案,并稱正在論證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1900/1/1 0:00:00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在官網發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
1900/1/1 0:00:00